学术投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1
  • 全年订价:2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新型亚苄基环烷烃酮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

    目的 观察新型亚苄基环烷烃酮类光敏剂(cationic benzylidene cyclopentanone photosensitizers,P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被膜内细菌的灭活作用,并且观察PDT对生物被膜结构和多糖成分的破坏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10和25 μM)的光敏剂P2对临床菌株MRSA0的生物被膜进行PDT处理,通过XTT法检测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存活率.采用SYTO9、PI荧光探针及FITC-Cona荧光探针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2光敏剂浓度为10 μM时,经PDT处理后生物被膜内细菌杀伤情况、以及对生物被膜的结构及多糖成分的影响.结果 PDT处理后,光敏剂浓度为10 μM组和25 μM组,经XTT法检测的细菌存活率分别为15.77%和6.2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PDT组SYTO9探针的绿色荧光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PI探针的红色荧光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说明细菌存活数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FITC-Cona荧光探针的绿色荧光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说明生物被膜内多糖成分遭到明显破坏.结论 P2-PDT对MRSA生物被膜内细菌有杀伤作用,其对生物被膜内细菌杀伤率随光敏剂浓度增大而提高,其机理可能为通过破坏生物被膜内的多糖成分,从而破坏生物被膜的结构.

    作者:叶祖林;王颖;郑美玲;曾晶;周少娜;陈德福;顾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气压低温氮等离子体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的治疗研究

    目的 评估大气压低温氮等离子体治疗大鼠光老化皮肤的疗效.方法 采用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个大组:正常对照组(A组)和模型组(B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3个小组,分别为等离子体低剂量治疗组(B1组)、等离子体高剂量治疗组(B2组)和自然恢复组(B3组).共计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A组)外,B组均采用UVA+ UVB紫外线灯同时照射,每日2h,连续照射60d,制备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SD大鼠光老化制模成功后,给予自制大气压低温氮等离子体治疗.B1组采用0.1 W/mm2等离子体低剂量治疗,连续治疗4次,每次间隔时间2周;B2组采用0.3 W/mm2等离子体高剂量治疗,连续治疗2次,每次间隔时间4周;B3组无等离子体治疗,自然恢复.每次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皮肤即刻反应及恢复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活检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皮肤的大体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Image-Pro-Plus 6.0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采用等离子体治疗组大鼠皮肤光老化大体变化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B1组和B2组与B3组比较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B1组和B2组两组组间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等离子体对皮肤光老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

    作者:许凌晖;王达成;许天星;李坤杰;杨思泽;郭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 70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患者689例,入院时间2013年1月~12月,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1 019例,入院时间2014年1月~12月,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术后视觉效果、患者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均遵医嘱定期复查,按时点药,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现早,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67.9%患者不能完全遵循医嘱.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者,实验组为(98.9%);对照组(95.7%).主观视觉质量调查对照组46%患者诉视物疲劳、眩光等不适;实验组25%.想把此手术推荐给自己的亲戚或朋友者,对照组患者63%;实验组患者90%.患者满意度实验组92.6%;对照组62.9%.健康教育达标率实验组96.3%;对照组7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时发现并发症,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及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赵俊华;孙则红;高瑞新;范玉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光声成像定量评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定量评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只,采用结扎SD大鼠左前降支,按结扎前和结扎后的不同时间(0,5,30,60,90和120 min)点再分为6小组,每小组6只;对照组36只,采用仅穿线不打结,按穿线前和穿线后的不同时间(0,5,30,60,90和120 min)点再分为6小组,每小组6只.在不同时间点描记心电图并采血检测血清学指标,当心脏停跳后立即获取左心室前壁缺血区域PAT图象,提取分析PAT图象的灰度值.实验后摘除心脏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心电图结扎后ST段抬高值≥0.1 m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血清学指标和病理学指标都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PAT图象的灰度值逐渐减小,而对照组的灰度值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的PAT图像灰度值与血清学指标及病理学指标均存在相关关系,呈负相关(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PAT定量评估心肌急性缺血损伤程度是可行的.

    作者:陈海宇;柯秋晴;李志芳;翁国星;鲍家银;李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点阵饵激光联合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点阵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轻至重度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治疗组采用点阵饵激光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采用点阵饵激光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外用药均匀涂抹于皮损处,每日2次,连续使用15d.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后有效率、经济负担情况、痂皮脱落时间、患者舒适度评价、误工期、炎症后色素沉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治疗组经济负担、痂皮脱落时间、激光术后自身舒适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炎症后色素沉着率和误工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新发生的瘢痕.结论 点阵饵激光术后联合应用rhEGF能加快创面愈合,增强疗效,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增加经济负担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双娇;王素环;林炳基;宋维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观察及护理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疾病病情进展中较严重的并发症,溃疡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6例,配合精心护理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86例,男性63例,女性23例;年龄47 ~ 82岁,平均62.8岁.溃疡面积:<5 cm2者34例,5~10 cm2者32例,>10 cm2者20例,平均(8.74 ±5.5) cm2;溃疡病史:<1个月者42例,1~5个月者28例,>5个月者16例,平均(3.67±6.04)个月.所有患者均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依据国际静脉联盟(Internalional Federation of Phlebology,IFP)制定的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分级方法,均为c6级.

    作者:夏飞飞;王利君;王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粉刺、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严重的面部痤疮常遗留凹陷性瘢痕,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以往多采用化学剥脱、磨削术等方法,但终因效果不理想、不良反应大、患者难以接受.近几年来,CO2点阵激光在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笔者应用CO2点阵激光治疗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玉;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目前针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存在复发率高的问题.光动力疗法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新疗法,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选择性高、复发率低.自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笔者采取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丽;田蕾;杨淑兰;娄书艳;杨祎娜;张卓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纳米光敏剂介导的靶向光动力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微生物感染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PDT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光敏剂、光源、氧.PDT主要是通过光敏剂在光照后产生光毒性,从而杀死相应的肿瘤细胞或者微生物.目前光敏剂的缺点主要是其疏水性,从而会在水相中聚集,并且有较低的肿瘤选择性.纳米光敏剂与传统的光敏剂相比,有疗效更高,亲水性、生物利用度、靶向性更强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纳米光敏剂靶向作用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和新进展.

    作者:刘继强;刘奎杰;熊力;王鹏;林良武;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实用临床光动力疗法剂量学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使用光、光敏剂和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反应选择性地治疗多种恶性和良性疾病的药械联用新疗法.光源和照光器件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发展,为扩大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精准无创治疗提供了技术基础.然而,准确、正确的光动力疗法需要认真地进行照光剂量的计划、实施和监控.本文从临床实用角度对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剂量学方法做一详细介绍.

    作者:黄正;詹振林;邱海霞;邹健;Timothy C.Zhu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关于脉冲Er:YAG激光的牙科使用技巧

    近些年,Er:YAG激光在牙科的应用逐渐被人看好,各种学习培训、产品推介会等使以前不了解激光的人也产生了使用激光的愿望.但使用激光的初期通常感到很失望,因为实际使用的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这个现象很普遍,多是由于培训班只注重使用范围的介绍或病例示范,而对激光的具体操作和与之相关的理论基础介绍不够,以致很多使用者在使用激光的初期很难感受到激光的优越性,因此有些单位买了激光不久便搁置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作者:龚卓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