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1
  • 全年订价:2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符合标准LDH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治疗组采用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PLD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7d、1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7d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程度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和6个月治疗组VAS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93.9%;对照组优良率7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近期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缓解疼痛程度无差异;远期疗效比较,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组的疗效优于单纯PLDD治疗组.

    作者:朱换平;赵继荣;赵军;朱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共焦激光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应用共焦激光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炎抗真菌治疗后的组织学变化及转归,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6例3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作,病灶直径≤5 mm,经共焦显微镜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常规给予抗真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和28 d及停药后7d进行同病灶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菌丝的密度、炎细胞浸润及角膜基质细胞的变化,以判断疗效,调整用药:对菌丝及炎细胞转阴的患者,再巩固治疗1周后停药,并随访观察3个月,以观察其有无复发.结果 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7d,病情好转,真菌菌丝及炎细胞数量减少,密度减低,病灶浸润范围及深度逐渐缩小,同时有正常形态的角膜基质细胞出现;治疗后28 d时,所有患者角膜上皮均完全愈合,其中9例患者镜下检查仍可见浅层基质中少量菌丝及炎细胞浸润,其余16例患者真菌菌丝及炎细胞均转为阴性;上述所有患者在随访观察过程中,无一例复发.另外11例患者在药物治疗7d内发现病情加重,溃疡扩大、共焦激光显微镜下真菌菌丝密度明显增加、炎细胞浸润增多,角膜基质破坏范围增大,需行角膜移植术.结论 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是判定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昂;窦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热损伤剂量的620nm红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

    目的 探讨波长620 nm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经贴壁筛选法筛选,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实验对象.将波长620 nm的LED置于细胞层上方2 cm处,测得光功率密度为6.67 mW/cm2.按照不同的能量密度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能量密度为0 J/cm2,照射时间0s;B组能量密度0.5 J/cm2,,照射时间75 s;C组能量密度1 J/cm2,照射时间150s和D组能量密度2 J/cm2,照射时间300 s.每天照射1次,连续照射3d,照射时注意避免各组相互干扰和其它来源光的影响.LED照射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dU(5-Ethynyl2'-deoxyundine)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DNA复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红光照射后3d,B、C、D三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和DNA复制活性明显增强,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其中能量密度0.5 J/cm2组显著.结论 采用无热损伤剂量的620 nm红光照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d后,可有效促进其体外增殖水平.

    作者:尚林;吴华;王翔宇;崔杰;李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mad3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沉默效应

    目的 构建针对Smad3基因的短片断干扰RNA(small interfer 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RNA干扰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siRNA设计原则,设计3条针对Smad3基因的siRNA靶序列,分别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与载体pRNAT-U6连接,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ad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测序鉴定DNA片段确已克隆入载体pLVshRNA-puro,测序结果提示三组碱基序列与靶序列完全相同.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示shRNA-smad3(CA3)沉默效率高.结论 证实实验构建的沉默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3基因表达的siRNA载体获得成功,为下一步以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Smad3因子为靶点的瘢痕疙瘩治疗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蔡宏;王毅侠;刘玮;孙平;董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2激光焊接SD鼠小肠对吻合口羟脯氨酸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激光焊接与传统肠管缝合的吻合口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含量在愈合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只.2个大组再根据术后观察时间不同分为3小组,分别为术后7d组、术后14 d组和术后28 d组,每组10只大鼠.实验组采用CO2激光焊接,用3针等距缝线以牵引固定肠管,激光焊接功率密度19.11 mW/cm2,光斑直径0.1cm,持续脉冲时间为0.2s.激光焊接后将3根缝线抽走,激光焊接点40~ 50个.对照组采用3-0丝线行单层间断缝合,缝合需9~10针.分别于术后7d、14 d和28 d,测定吻合口破裂压.另外取吻合口近远端各0.5cm的小肠组织分别测定Hyp和bFGF含量.结果 术后60只大鼠均存活.实验组破裂压不同时期均高于对照组,第14和28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d实验组Hy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第14和28天实验组Hy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01).实验组bFGF的含量不同时期均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激光焊接肠管可促进吻合口处小肠组织内羟脯氨酸和碱性成纤维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加速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沈涤华;吴晔明;金惠明;蔡威;施诚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光动力疗法提高MRSA生物被膜对左氧氟沙星渗透性及对被膜内细菌杀伤效应的研究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亚苄基环戊酮化合物P2(cationic benzylidene cyclopentanone photosensitizers)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被膜渗透性的影响,及P2-PDT与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X)联合应用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伤作用.方法 (1)观察P2-PDT对MRSA生物被膜渗透性的影响.首先建立MRSA生物被膜渗透性检测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DT组,每组6个样本.PDT组采用P2-PDT处理,P2光敏剂浓度10 μM,避光孵育30 min后,采用激光照射,激光波长532nm,功率密度40 mW/cm2、照射时间10 min,能量密度24 J/cm2;对照组不进行P2-PDT处理.两组标本处理后,加入浓度为10μg/mlLVFX,6h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透过细菌生物被膜的LVFX浓度.(2)观察P2-PDT与LVFX联合应用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伤作用.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即不加入LVFX溶液、不进行PDT照射;单纯LVFX组(B组)即只加入LVFX溶液、不进行PDT照射;单纯PDT组(C组),即只进行PDT照射、不加入LVFX溶液;PDT+ LVFX联合组(D组),采用P2-PDT处理后即刻,加入浓度为10 μg/ml的LVFX溶液.各组样本在处理后继续培养24h,采用XTT法检测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存活率.结果 (1) P2-PDT对MRSA生物被膜渗透性的改变,两组透过MRSA生物被膜的LVFX浓度分别为:PDT组(2.02 ±0.2)μg/ml、空白对照组(1.60±0.2)μ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P2-PDT与LVFX联合应用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伤作用.四组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存活率分别为:A组(100.0±0.0)%、B组(86.49±3.5)%、C组(57.42±0.9)和D组(0.76±0.6)%,其中D组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存活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2-PDT能够增强MRSA生物被膜对抗生素LVFX的渗透性,P2-PDT与LVFX联合应用对杀伤生物被膜内细菌有协同作用.

    作者:叶祖林;王颖;周少娜;顾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点阵超脉冲CO2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点阵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5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试验组使用自制冷水冰袋冷敷20 min,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连续使用7d;对照组不用,其余处理同试验组.3次治疗结束后观察萎缩性瘢痕改善积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改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点阵CO2激光联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丁克云;黄丽丽;潘永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联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难治性、易反复的损容性疾病,好发于额部、面部、颊下及口周.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激光、药物及中医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单一治疗疗程长、副作用大,且复发较快.已有研究报道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黄褐斑疗效肯定,但治疗后一段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1].中医认为肺腑功能失调可引起黄褐斑,因人体五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经络之气瘀滞,可沿经络部位循环而发生在面部即致黄褐斑[2].参芪颗粒主要功效为益气补血,因此笔者采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联合参芪颗粒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飞;孙丽伟;王雪;刘卫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ALA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反应破坏病变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其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皮损部位等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手术、物理及药物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其疗效.

    作者:周萌;刘保国;顾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Nd∶YAG激光与Nd∶YAP激光在口腔医学应用中的比较

    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中存在的许多缺陷.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首次用于口腔学科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越来越被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激光器有很多种,每种激光器各有其优缺点.本综述旨在比较Nd∶YAG与Nd∶YAP这两种激光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刘耀然;赵继志;孔亚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加强细节管理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使屈光不正患者摘掉眼镜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同时为其带来了生活工作的便利、美容和自信,因其具有风险低、痛苦小、手术的有效性和预测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一些易被忽略的手术细节,往往决定着手术的成败[1].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至2013年1月,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细节入手,通过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比较了细节管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华;范玉香;冯雪艳;孙则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