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注射等均可引起增生性瘢痕的发生.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激光有脉冲染料激光、剥脱性激光及非剥脱性激光等,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不同激光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于增生性瘢痕的阶段不同,临床疗效差异较大.本文旨在就总结国内外增生性瘢痕不同病变阶段激光治疗的经验及效果进行比较和综述.
作者:雷颖;吴溯帆;李文志;董继英;杨斌;尹锐;谭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各种不同的激光和强脉冲光作为黄褐斑的治疗手段之一,正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但其疗效报道差距较大,且目前尚缺乏黄褐斑光疗的规范或指南,笔者就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振;申洁;赵俊英;吴溯帆;李远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Q开关激光是当前治疗文身的金标准.虽然Q-开关激光治疗文身安全有效,但常规治疗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包括:文身祛除不完全,治疗间隔时间及总疗程长和一些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水疱、瘢痕等.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降低治疗风险.这些新技术包括:多次激光扫描治疗,皮秒激光,联合激光治疗和激光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等.本文将就激光治疗文身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孙祺琳;张振;于文友;相文忠;林彤;杨荞榕;陈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是一种先天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3% ~0.5%.鲜红斑痣不会自行消退,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皮损增厚甚至形成结节.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是临床治疗的标准方法.然而,只有少数患者能达到完全清除,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本文对这类难治性PWS的皮损特征进行总结,并讨论目前治疗选择以及新进展.
作者:李延;陶娟;陈怡洁;马刚;于文心;苏振民;吴慧玲;黄雯;郑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外伤性色素沉着(post-traumatic hyperpigmentation,PTH)是因各种创伤导致皮肤受损而引起的皮肤色素改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尝试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性治疗、化学剥脱术、物理性治疗以及联合治疗.上述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治愈外伤性色素沉着,但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药物、物理及两者联合治疗方面傲一总结.
作者:任荣鑫;赵红艺;赖琳英;左雯君;林晓曦;栾琪;汪蓓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PUVA、NB-UVB和308 nm准分子激光或光治疗白癜风有效,NB-UVB和308 nm准分子激光或光逐渐成为首先考虑的光疗方法.剥脱性点阵激光和红外光可能会提高UV的治疗效果,但需要严格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光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和精准光疗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新方向.
作者:于潮;吕世超;刘志飞;李珊山;薛梅;黄咏梅;毛辉;王彩霞;赵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皱纹是皮肤衰老的主要表现,如何治疗或减轻已出现的皱纹是目前皮肤美容科学为关注的课题之一.皮肤皱纹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手术,到注射、填充,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射频、激光治疗等,已为皱纹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而各种光电技术,如点阵激光、射频、强脉冲光等,在静态皱纹的治疗中因其有效、停工期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小而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皱纹的方法.
作者:简丹;梁虹;郑博岚;阮柱仁;赵依;刘之力;陈丽华;刘少倩;曾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睑黄瘤为一种常见的扁平黄瘤,皮损主要在内眦至两侧上眼睑,可以累及整个眼周.临床表现为黄色丘疹、橘黄色结节或斑块,影响美观.患者可以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过去以化学剥脱、冷冻、电凝固、手术切除等为主要治疗方法,每一种治疗方法可能都存在它的局限性、不良反应及复发等问题.近期各种激光广泛应用于治疗睑黄瘤,包括超脉冲CO2激光,点阵CO2激光、调Q 1 064 nm Nd∶YAG激光、Er∶YAG激光、氩激光、染料激光等.现复习近10年来文献,综述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方案、疗效、随访、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也关注了注射治疗睑黄瘤的相关研究.
作者:段晓涵;高贵云;张歌;刘民;李娜;杨锋;林晓曦;赵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所导致的皮肤良性肿瘤,亚裔人群的发生率约为0.15%,尚无根治方法.激光治疗是瘢痕疙瘩新兴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传统的剥脱性激光和新兴的非剥脱性激光,不同激光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差异较大,其治疗后复发率也不尽相同,有多种因素影响瘢痕疙瘩的疗效与复发.
作者:陈宗安;元泰皓;赵邑;李淼;蔡宏;王珏;宋慧锋;刘红梅;林孟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面部松弛是皮肤老化的常见表现.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面部松弛的仪器治疗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波长、不同参数的医学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光学仪器、射频、聚焦超声三个方面总结近年来治疗面部松弛的有价值文章,对面部松弛的仪器治疗的种类、参数、方法及效果做了归纳,期望能够对临床提供参考.未来医生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实现面部松弛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翠霞;王咏莹;田艳丽;栾琪;于文心;马刚;麦跃;徐小珂;孙林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黑眼圈用于描述眼周的灰暗状态,给人疲劳、悲伤或者宿醉样外观,带来美容性烦恼.尽管黑眼圈非常普遍,然而关于黑眼圈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回顾黑眼圈相关的医学文献,并结合作者对黑眼圈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黑眼圈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黑眼圈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可分为色素性黑眼圈(真皮黑色素的过度沉积)、血管性黑眼圈(眼睑皮肤的菲薄透明,其下的眼轮匝肌和内含的血管、真皮毛细血管网以及皮下蓝色网状静脉透过皮肤形成外观的灰暗)、结构性黑眼圈(先天性和后天性结构阴影)三大类,不同患者可同时合并以上多种类型称为混合型黑眼圈.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去色素剂、化学剥脱、激光、注射充填、眼部整形手术等,混合型黑眼圈需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美容化效果.
作者:马刚;徐天华;赵荀;宋为民;姜莉;曹东升;刘耿;付俊;林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膨胀纹是常见的皮肤损害.目前虽然大量的物品用于膨胀纹的防治,但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光电技术作为非手术疗法近年有较大进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以血管为主要靶基的激光及强脉冲光对红色膨胀纹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促进胶原新生、重排的点阵C02激光及非剥脱点阵激光能够有效的改善白色膨胀纹,其中非剥脱点阵激光不良反应较小.激光联合射频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但是目前的文献都存在样本量偏小、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案不统一等缺陷,这使得各种技术之间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作者:冯永强;黄绿萍;张振;卢忠;曾维惠;李雪莉;周志强;朱敏刚;何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皮肤毛孔粗大指皮肤表面可见的凹凸不平外观,虽然不是疾病,但作为一个美容问题广受关注.此外,毛孔粗大的明确定义及原因仍需阐明.目的:评估造成毛孔粗大的病因及回顾总结相关的激光治疗.结果及结论:三个主要临床面部毛孔粗大的原因:皮脂分泌旺盛,皮肤弹性松弛,毛囊粗大.此外,慢性复发性痤疮、性激素和不当皮肤护理都可影响毛孔大小.考虑到不同的可能原因引起的毛孔粗大,可能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更有效.
作者:于文心;徐慧;马刚;曹莉;杨军;杨维玲;薛仰杰;林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咖啡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目前光疗疗法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包括Q开关532 nm激光、Q开关694 nm激光、Q开关755 nm激光、Q开关1 064 nm激光、强脉冲光等.然而其复发率高,且难以预测,这是目前咖啡斑光疗疗法的难点.本文将对不同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咖啡斑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曾荣;林彤;赵小忠;顾逸飞;马刚;富秋涛;林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中约95%的患者易遗留瘢痕.激光是治疗痤疮瘢痕有效的方法之一.用于治疗痤疮瘢痕的激光分为剥脱性激光及非剥脱性激光,前者包括CO2激光、波长2940 nm的Er∶ YAG激光,后者包括波长1 320 nm的Nd∶YAG激光、波长1 064 mn的长脉冲Nd∶YAG激光、波长1 550 nm的Er∶ Glass激光、半导体激光.此外皮肤微针及射频也可用于痤疮瘢痕的治疗.剥脱性激光疗效好但不良反应大、非剥脱性激光不良反应小但疗效差于剥脱激光.采用点阵激光的方式,与射频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其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作者:刘冰;赵邑;章伟;韩玉;施虹敏;钟华;谭雪晶;许阳;严淑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