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髓腔压力为探索牙本质-粘接剂界面自然衰降过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随着树脂充填、嵌体、全冠、桩核等修复形式的广泛应用,牙本质粘接也成为了这些修复形式成功的关键.然而,对于模拟髓腔压力下,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本文就模拟髓腔压力下,影响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因素及模拟髓腔压力影响粘接强度的机制等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并对防治对策展开讨论.
作者:谭欣;于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人类对唾液的探索有悠久的历史,其无创、快捷、安全、廉价等优势得到了大量学者的青睐.新提出的唾液组学包含了唾液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及微小RNA等,其中储存的人类及口腔微生物的生物信息为各种口腔疾病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唾液与口腔癌所特有的解剖生理关系使得唾液组学与口腔癌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研究试图通过检测唾液中的口腔癌生物标志物对口腔癌进行无创诊断,目前已有许多口腔癌生物学标志物在唾液中被相继发现.本文就唾液组学及其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倩;张平;陈娇;曾昕;冯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一种高精度、实时测量的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的原理检测痕量的变化.由于它能够检测到纳克级的质量变化,目前在分子生物学、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分析、有机化学、环境污染监测、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QCM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QCM在聚电解质膜及涂层改性、蛋白吸附、种植体抗菌性、唾液、牙菌斑形成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作者:黄明娣;滕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21世纪提出的微创修复理念已成为牙体缺损修复的发展方向,加之新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嵌体已成为牙体缺损重要修复方式之一.三维有限元法从生物力学角度对牙体修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为如何大限度保存牙体组织,减少牙体折裂,延长修复体的寿命并优化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有限元分析法在嵌体洞型、材料和粘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璐;钱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白细胞介素(IL)-35是近年发现的主要由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一种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新成员.IL-35不仅可诱导一种新型Treg细胞或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而且还可抑制辅助性T(Th)17细胞和Th1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从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IL-35已成为细胞因子研究的热点,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疾病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拟从IL-35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作者:刘芳;蔡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牙槽骨破坏吸收是牙周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骨硬化蛋白具有抑制成骨的特性,骨硬化蛋白抗体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骨硬化蛋白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骨硬化蛋白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彩薇;薛毅;吴仲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可以一次性完成儿童口内所有患牙的治疗,在国外已被大多数医生及患者家属认可.自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在我国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或主动选择这项技术来解决儿童的口腔问题.合理使用全身麻醉技术,可以避免患儿治疗中疼痛、减轻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在我国,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或是对儿童口腔全身麻醉技术认知有误,经常不接受全身麻醉,终放弃治疗,延误患儿病情,导致患儿口腔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本文主要就家长对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接受情况、影响其接受度的相关因素及家长对于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认知误区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赵金;赖光云;汪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创建三维虚拟牙科患者,探索一套可行的数字化诊疗流程,辅助美学修复患者进行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需要进行美学修复的患者,将口外面部扫描、口内牙列扫描以及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创建三维虚拟牙科患者,并与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设备对接,实现美学修复中以面部轮廓和CBCT引导的,从数字化设计、预测到修复体加工的一整套数字化诊疗流程.结果 成功建立了多学科合作解决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诊疗流程,通过创建三维虚拟牙科患者进行美学修复是可行的.结论 创建三维虚拟牙科患者进行修复体设计和制作的全数字化诊疗流程,为解决复杂病例提供了一条新的临床路径,对于美学修复、种植手术、正颌手术和正畸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简化患者的治疗流程和就诊次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杜雪;瞿方;刘伟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3种软件测量上气道相同解剖部位的差异,并且分析3种测量软件的可靠性.方法 将48例个别正常?志愿者的锥形束CT(CBCT)资料分别导入Mimics 17.0、Dolphin 11.8和Invivo 5.1中,测量上气道体积和横截面积,同一测试者分别使用同一种软件重复进行3次测量;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配伍组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统计学差异.结果 个别正常?的CBCT测量数据分别导入Mimics 17.0、Dolphin 11.8和Invivo 5.1中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均较高,Mimics、Dolphin、Invivo的ICC平均值分别为0.944、0.889、0.807.结论 3种测量软件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且3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均较高,其中Mimics的可靠性高,Dolphin次之,而Invivo低.
作者:孟怡彤;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钴铬烤瓷冠精确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CAD/CAM技术制作15个钴铬烤瓷冠试件,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预备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均分为实验B组(B1、B2和B3组),另外使用传统失蜡法铸造5个试件作为对照(A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比较边缘(AMD点和MG点)及内部适合性(CA点、AW点、AOT点、OA点)的差异,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边缘适合性上,B组AMD点的数值均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在MG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内部适合性上,B组除OA点外的其他位点的测量数值均小于A组,其中AOT、AW、OA点B1、2组与A组的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A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硅橡胶印模的精确性明显优于预备后的离体牙及石膏模型,CAD/CAM相比传统失蜡铸造技术来说,试件具有更佳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
作者:赵莹;杨柳;谢宇;张艳;魏溦;李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体外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检测术、Western blot、Transwell小室实验等探究红景天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及迁移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苷对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P<0.05);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处理组凋亡发生率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红景天苷对CAL-27细胞周期产生显著影响,诱导其发生G0/G1期阻滞;随着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CAL-27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红景天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及迁移产生影响,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王志强;刘娅丽;马丽娟;杨兰;王若宇;高舒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微小RNA(miRNA)主要通过不完全的碱基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在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分化过程中,有许多不同miRNA的表达,其对软骨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具有成为软骨疾病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促进了研究人员强有力的调查,以求深入地了解miRNA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向分化过程中miRNA的表达及某些miRNA在调控软骨分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途径进行综述.
作者:冯顶丽;卓丽丹;芦笛;郭红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miRNA的异常表达可通过靶基因或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生长,肿瘤细胞的凋亡、侵袭、转移、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其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异常表达,以及miRNA-靶基因/下游信号通路-肿瘤效应进行综述,并展望miRNA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作者:方川;李雅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口腔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使上皮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表型,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已经成为肿瘤转移中诱导和调控EMT新的参与者.本文就涉及口腔癌EMT调节的几种lncRNA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伊婷;何永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lnc-p2609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nc-p26090对OSCC细胞糖酵解和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OSCC组织及细胞系中lnc-p26090的表达水平;利用UCSC和LNCipedia数据库网站获取lnc-p26090的染色体定位信息及蛋白质编码潜能,并在HEK 293T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验证其蛋白质编码能力.在OSCC细胞系HSC-3和SCC-25中转染lnc-p26090后,采用葡萄糖/乳酸测定试剂盒及RT-qPCR技术检测细胞糖酵解能力改变,同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改变.结果与正常口腔角化上皮细胞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OSCC细胞系及癌组织中lnc-p26090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通过数据库查询及重组质粒转染验证,lnc-p26090是位于人类染色体2p11.2上的长链非编码RNA.在HSC-3及SCC-25细胞中转染lnc-p26090,可显著抑制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产生量,同时细胞中糖酵解相关基因M2型丙酮酸激酶、人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2、人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乳酸脱氢酶A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另外,转染lnc-p26090后细胞增殖水平也受到显著抑制,同时细胞被阻滞在G1期,细胞中周期相关蛋白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和人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表达显著降低,p21表达显著升高.结论lnc-p26090在OSCC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是位于人类染色体2p11.2上的长链非编码RNA,并参与调控OSCC细胞糖酵解和生长增殖过程.
作者:李媛媛;程斌;王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聚醚醚酮(PEEK)为线性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自面世以来,凭借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精密仪器制造等高科技领域.此外,PEEK材料可靠的生物安全性、适宜的弹性模量、良好的表面性能等特性使得其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多,如作为种植体、临时基台、固定及可摘义齿材料等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就PEEK材料在口腔种植与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曦;于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组织工程为牙髓再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支架材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支架材料是指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可降解材料,其特点是与细胞外基质相似度高,或本身就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部分,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亲水性、材料与细胞界面相容性.目前,进入牙髓组织工程动物实验或临床应用研究的支架材料皆为天然支架材料,本文就牙髓组织工程再生中各种天然支架材料的分类、优缺点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龙飚;汪成林;叶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近年来,PEEK已经应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及支架材料、固定义齿修复体、赝覆体、种植体基台等领域,并在种植体、微种植体支抗、正畸弓丝等方面具有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旨在总结PEEK及其复合材料在口腔的现有应用及潜在应用.
作者:秦胜男;贾慧;李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感染、免疫排斥等问题.骨组织工程一直致力于通过不同材料诱导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以修复各种因素造成的骨缺损.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负载在支架材料上能显著增强现有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促进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本文对近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改性复合材料在成骨分化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石墨烯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婷婷;张玉峰;王若茜;黄智庆;谢律;薛艺凡;王宇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无牙颌属于临床难度较高的一类修复病例,该类病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核心的处理原则应该是治疗与重建.本文从无牙颌修复的难度和临床现状出发,逐一分析和阐述了无牙颌修复前的检查和诊断的重要性、修复治疗难度的预估、科学合理的修复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文中还重点介绍了治疗用义齿新技术,为疑难全口义齿修复病例推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常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