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结核类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巨大发展,目前至少有十几种结核类药物正在临床试验评价,其中一些化学类药物已被用在结核病一线或线治疗方案中,同时在新复合剂(利福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噁唑烷酮类)或该类药物大剂量的新疗法正在研究.还有其它类药物显示可能成为新的抗结核药,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较已知作用机制(如硝基咪唑类,iarylquinolines,ethylene diamines和吡咯类)有所不同.由于结核病自身的复杂性加强了结核药物发展面临的特殊挑战.多重药物治疗方案的需求,过去几十年结核药物发展相对不足,以及资源的匮乏使得全球结核药物需求变得更加紧迫.如今面对这些挑战,人类早先,在开发有前景并能识别新型结核药物有着非常有效的途径,对一线或二线药物敏感或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在3个月或更短时间通过3联药物治疗方案这些患者能被成功治愈,事实上这些潜在需要不断创新,持久性关注,合作和资源.这种良好的发展,需要避免新型药物耐药,确保治疗方案成本低,方便使用,公共系统或个人原意采纳.
作者:吴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得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成为全球所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回归自然、追求天然潮流的发展,在天然产物中寻找抗结核新药已成为当前抗结核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之一.现就近年来天然产物或基于天然产物半合成或全合成的抗耐多药结核优秀候选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张姝;白金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药质体是基于脂质前药的自组装药物传递系统之一,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传递技术,载药量大、稳定性好、有靶向性和控释性.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制备成药质体能靶向巨噬细胞,提高药物渗透性.本文对药质体概念、特性、目前研究状况和异烟肼制备成药质体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陈书峰;胡杨洋;杨放;金义光;姚洁;李蔷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CTX-M-15是一种同时具备水解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能力的超广谱B-内酰胺酶,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快速的传播,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本文就CTX-M-15酶的分子特点,流行病学及CTX-M-15编码基因(blaCTX-M-15)及其基因环境等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黎晓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鲍曼不动杆菌足医院感染和机会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其耐药性高,常发生泛耐药或多重耐药.主动外排机制在细菌多重耐药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有关的外排蛋白主要有AdeABC、AdeIJK、Tet(A)、Tet(B)和AbeM外排泵.本文结合当前主动外排机制研究进展,对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有关的主动外排蛋白的分类、组成、基因表达调控以及耐药情况进行综述.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吕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过去几十年来,标准方案在全球治疗和控制结核病(TB)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案可使80%的初治TB患者得到治愈,但对公共卫生资源匮乏的贫穷国家而言,6~9个月的TB疗程不堪重负.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耐药TB(包括单耐药TB、耐多药TB和广泛耐多药TB)以及HIV合并TB发病率不断上升,使TB再度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这一疫情,人们提出了多种潜在的治疗策略.相关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增大联合方案中利福霉素类药物(如利福平或利福喷汀)的剂量有利于增强其杀灭活性和缩短疗程,而加入利福布丁可能使临床实施抗TB药物与抗HIV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成为现实.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TB新药、其他抗菌类药物(如氟喹诺酮、利奈唑胺)以及对早期抗TB药物采用独特给药方式(如卷曲霉素和乙硫异烟胺的吸入式疗法)等在改善TB(尤其是耐药TB)疗效、缩短疗程、简化治疗方案(如间歇给药)或毒性降低等方面显示一定的潜力,并为有效治疗与控制TB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能否真正应用于临床尚有待今后大量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对现有抗TB方案进行优化可能是近期增强其杀灭活性、缩短疗程和改善疗效等直接有效的途径.
作者:冯连顺;吕凯;刘明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是随着临床上耐药菌株的出现较大地限制了此类抗生素的应用,因此,在对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如何控制细菌的耐药性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针对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抗性的机制不同,目前采用的措施主要有3种:1)对原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改造;2)开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修饰酶抑制剂;3)设计双功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作者:查长森;吕建新;王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印度成功绘制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图谱印度每年至少33万人死于结核病,急需有效治疗方法,近来印度科学家成功绘制出结核分枝菌基因组图谱,将有助于研发有效治疗结核病的新型药物.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肺部病变伴肺结核治疗,此例患者诊治提示,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肺部病变的逐步认识,要同时警惕合并结核感染可能.
作者:赵欣;孙培莉;黄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由于结核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人类从未停止过与其抗争.微生物来源的抗结核药物作为人类抵御结核病侵袭的重要武器之一,具有很多防治结核的优势.这类药物品种繁多,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新的致病菌的出现以及结核杆菌耐药率的不断提高,多药耐药结核菌感染的诊治面临很大的挑战.鉴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其市场情况也有一定变化.本文对当前这类药物国内外生产情况、研发进展及市场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并提供相应建议,以期为相关食业制定营销战略决策起导向作用.
作者:顾觉奋;杨彦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