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植物化学和海洋生物化学,昆虫次生代谢物的多样性可能是新药研究中一个更为珍稀的可替代资源.为寻找新的抗菌类化合物及开展昆虫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本文对8种昆虫提取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筛选和评价.研究采用了圆形纸片扩散法,以相应抗生素作为阳性对照,对昆虫70%甲醇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除土鳖虫外,其余7中昆虫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革兰阳性菌或(和)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并且文中使用的溶剂两段提取方法,为以后的昆虫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研究将为抗生素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拓展昆虫化学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文渊;姜亚玲;邓瑞雪;刘普;高婷;尹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些年,海洋放线菌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海洋放线菌在分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通过传统筛选方法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以及在与新化合物相关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方面取得的进展.
作者:蔡超靖;丁彦博;单越琦;穆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生后1~5天经皮黄疸值、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和转黄时间.结果出生后第1天,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第2天开始,观察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平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前HAMD-24评分分别为27.60±5.94分和27.48±5.8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分别为8.45±1.53分和13.74±2.62分,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四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治疗寻找佳方法.方法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结论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周正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分离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化,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就其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周蓉;朱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喹啉结构骨架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合成药物中.这类化合物(如氯喹、奎宁、阿莫地喹、哌喹、伯氨喹和甲氟喹等)在抗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耐药性的迅速增加,其疗效已大打折扣,故对其结构修饰,以克服耐药性并实现对疟疾的有效治疗与控制势在必行.本文对近十年来喹啉及其结构类似物(4-氨基喹啉、4-苯胺基喹啉、8-氨基喹啉、天然产物、喹诺酮、异喹啉和四氢喹啉、环修饰物等)在抗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作者:孙业欣;章怡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90年代后期第一个呼吸氟喹诺酮问世以来,氟喹诺酮的使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经历一个短暂的时期,呼吸氟喹诺酮取代了其它一线药用成为医院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导用药.本文讨论氟喹诺酮时代的崛起、比较治疗CAP的疗效、监察氟喹诺酮耐药及不良反应、探讨肺炎流行病学及结果评估.已发表的资料提示,与β-内酰胺单一治疗相比,氟喹诺酮单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幸存并与β-内酰胺加大环内酯联合治疗效果相似.与β-内酰胺加大环内酯联合治疗相比,氟喹诺酮单一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特别是对于严重肺炎患者或用高剂量治疗的患者.就死亡率而言,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一个使用氟喹诺酮治疗效果均好于其它的治疗方案.通常,氟喹诺酮耐受性良好,肺炎链球菌很少耐药,然而有报道罕见的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鉴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有几个品种已从市场上撤销.肺炎的定义已改变,对医疗相关肺炎,当与其它抗假单胞菌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治疗时,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氟喹诺酮会有一定的地位.
作者:刘鑫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