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0188
  • 国内刊号:51-1361/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2018年5期文献
  • Gli1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Gli1)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病理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采取根治性腋窝淋巴结切除术的女性乳腺癌病例资料,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Gli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Gli1表达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跳跃式转移与病理特征(包括Gli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91例中,Gli1阳性表达率为21.47%.在Gli1表达阳性病例中,雌激素受体(ER)、乳腺癌1号基因(BRCA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Gli1阴性病例(P<0.01).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分期、TNM分期、Gli1阳性表达、乳腺癌分子分型均与淋巴结转移方式有一定相关性.Gli1阳性表达(OR=20.122,P< 0.01)及区域淋巴结分期(OR=0.312,P< 0.05)是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li1蛋白是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Gli1蛋白上调,ER、BRCA1、E-cadherin蛋白下调有关.

    作者:孟尚文;郑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种麻醉方案对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3种麻醉方案对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90例斜视患儿分成A、B、C组,各30例,均行斜视矫正手术,A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C组采用常规麻醉.比较3组矫正效果,以及唤醒前10 min (T0)、自主呼吸恢复时(T1)、唤醒即刻(T2)、唤醒后10 min(T3)4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矫正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B组明显短于C组(P<0.05).C组术中未发生呼吸抑制,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T0、T1、T3时点,3组HR无显著差异(P>0.05);在T2时点,A、C组HR显著低于B组(P<0.05).在T0、T1时点,3组MAP无显著差异(P>0.05);在T2、T3时点,A、C组MAP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斜视患儿矫正术麻醉,可明显缩短唤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妮娜;邹雨霞;陈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8-iso-PGF2α在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S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及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各30例,检测其诱导痰和血清8-iso-PGF2α水平,分析8-iso-PGF2α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BODE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SCOPD组和AECOPD组的诱导痰及血清8-iso-PGF2α水平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COPD组诱导痰和血清8-iso-PGF2α水平与BODE评分均呈正相关,与FEV1%均呈负相关,而在AECOPD组中未观察到此相关性.结论 8-iso-PGF2α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可能是COPD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慧;冯黎;郑玉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B超监测下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50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B超监测下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B超监测下多功能射频自凝刀治疗的5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半年治疗效果及随访3年复发情况.结果 500例中,术后半年B超复查结果显示,黏膜下肌瘤(50例)有效率达100%;肌壁间肌瘤(300例)有效率达95.67%,且术后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浆膜下肌瘤(150例)有效率达95.33%,术后随访3年,3例(2.00%)肌瘤复发.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B超监测下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连英;黄新群;潘丽;王瑷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包埋鞘内持续灌注不同剂量NGF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吻合包埋鞘内灌注不同剂量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3组,所有大鼠左后肢坐骨神经离断后吻合并安置包埋鞘,A组包埋鞘内灌注NGF 15tμg/d,B组包埋鞘内灌注NGF 30 μg/d,C组包埋鞘内灌注NGF 60 μg/d,均持续给予3w.术后3 w内观察大鼠动物行为学变化,第3w进行患肢电生理学检查,行吻合口大体观察及镜下观察.结果 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发现,C组神经传导速度快,潜伏期短,其后依次为B组和C组(P<0.05).镜下可见,B、C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直径大,排列较整齐,接近于正常神经;A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细,排列较松散.在轴突数量和轴突直径方面,C组>B组>A组(P<0.05).结论 神经离断吻合后,包埋鞘内灌注NGF可促进神经修复,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韦江;王园园;范金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强度户外运动训练对SP康复期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强度户外运动训练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简称SP)康复期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户外运动训练.共干预6个月,干预结束后,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两组心理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MRSS和SD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MRSS和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强度户外运动训练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康复,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作者:韩兴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肺感染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肺感染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肺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合并MODS者纳入研究组(n=60),其余纳入对照组(n=3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时的实验室指标和相关评分,分析影响肺感染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并比较研究组中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合并基础疾病种类≥5种及空腹血糖(FBG)、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高是肺感染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行机械通气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P<0.05);死亡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及人院时FBG、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均高于存活组,而行机械通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及FBG、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高是肺感染并发MODS危险因素,并影响患者预后,而行机械通气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琪;周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CTC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术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术式将178例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95例,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与对照组(83例,开腹D2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手术前后外周血CTC水平.结果 手术时间上,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 CTC检出率比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胃癌疗效相当,二者均能明显降低患者外周血CTC水平,但腹腔镜相比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徐平;曹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两种药物在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灌注的疗效及经济性分析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与吡柔比星在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灌注的疗效及经济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癌切除术的123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两组均行经尿道膀胱癌切除术,术后1 w开始行膀胱内灌注化疗,根据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羟基喜树碱组与吡柔比星组,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羟基喜树碱组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吡柔比星组(P<0.05).结论 羟基喜树碱对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疗效与吡柔比星相当,但羟基喜树碱更为经济.

    作者:贾军琪;靳永胜;张培波;汪峰;李义;郭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CZ联合IMD治疗RRA的疗效和对ESR、CRP、IgG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托珠单抗(TCZ)联合艾拉莫德(IMD)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RA)的疗效和对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6例RRA患者随机分为给予TCZ+IMD治疗的联合组(38例)和给予IMD治疗的IMD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ESR、血清CRP、IgG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1、3个月后,联合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临床症状、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改善幅度均大于IMD组(P<0.05);ESR及血清IgG、CRP水平降低幅度也均大于IMD组(P<0.05).结论 TCZ联合IMD可有效改善RRA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

    作者:刘军慧;邹蕾;罗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 将48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设为HLAP组,63例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NHLAP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hs-CRP、血脂、淀粉酶(AMY)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1 w内RP的变化.结果 HLAP组入院时的血hs-CRP、TG、TC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NHALP组(P<0.05),而两组血AMY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的1 w内同一时间点,HLAP组的血hs-CRP水平均高于NHLP组(P<0.05),且两组hs-CRP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HLAP组hs-CRP峰值出现在第4d,NHLAP hs-CRP峰值出现在第3d.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者的病情相对较重,血hs-CRP的监测对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的评估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刘娟;袁聪;满高婷;陈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GS与常规筛查对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高通量测序技术(NGS)与常规筛查方法对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筛查效果.方法 以进行孕前或孕期检查的405例广东籍夫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通量测序(NGS)技术(观察组)和常规筛查方法(对照组)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符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 通过常规检测、NGS及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或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Q-PCR)检测,共确认249例基因检测为阳性,其中α-地贫血基因168例(67.47%),β-地贫基因72例(28.92%),α,β-地贫基因9例(3.61%).其中对照组检出221例(88.76%),研究组检测出247例(99.20%).研究组检测23种常规地贫基因的结果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研究组还检测出25例对照组未检测出的7种基因突变类型,与Sanger或Q-PCR验证结果完全一致.观察组基因检测耗时明显长于对照组,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GS可提高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筛查范围广,效率高,有利于临床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筛查.

    作者:何淑贞;蒲育栋;苏焕厚;曹金如;莫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SIRS发生率比较

    目的 探究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59例肾下盏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肾镜组(29例,给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和软镜组(30例,给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清石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血肌酐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SIRS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小结石(直径<2 cm)清石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镜组的大结石(直径≥2 cm)清石率和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或短于软镜组(P<0.05),肾镜组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长于或多于软镜组(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软镜组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肾镜组(P<0.05);软镜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肾镜组的13.8%(P< 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和术后SIRS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对于结石直径≥2 cm的肾下盏结石,为提高结石清石率和缩短治疗时间,应考虑联合使用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

    作者:李博伦;周艳粉;何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时期PCI治疗对AMI患者T波电交替值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电交替(TWA)值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行PCI的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CI时期的不同,分为A组(急诊PCI,37例)和B组(择期PCI,34例).比较两组PCI后24 h动态心电图的TWA值、平均心率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PCI后1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的TWA值、平均心率、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A组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B组5例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7%,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与急诊PCI相比,择期PCI后TWA值较高,是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高危人群,对于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TWA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PCI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莉;唐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阿托伐他汀联合FOLFOX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1例Ⅲ期结肠癌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46例术后行FOLFOX化疗方案,阿托伐他汀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后每月随访患者,根据mRECIST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并统计两组无病生存期(PFS),总生存期(0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12个月疾病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和31.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96%,15.22%) (P< 0.05);PFS(10.31±I.40)个月和0S(26.74±2.57)个月均较对照组(6.62±1.25)个月和(19.33±2.08)个月显著延长(P<0.05).治疗期间,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手足皮肤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FOLOFX化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余卫中;余琼;钟若雷;晁腾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图形P-VEP评估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评估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图形P-VEP检测仪对弱视患儿进行初诊检查,并按照矫正视力将患儿分为轻、中、重度弱视3组,分别记录P100波的潜伏时间及振幅.对3组进行综合治疗,每两个月定期复查图形P-VEP,比较3组治疗前后图形P-VEP的P100波潜伏时间和振幅的变化.结果 弱视患儿的图形P-VEP的P100波潜伏时间较正常延长,振幅较正常下降,且弱视程度越重,P100波的潜伏时间延长、振幅下降的改变越明显.治疗后,3组的图形P-VEP的P100波的潜伏时间都明显缩短、振幅显著提高(P<0.05).结论 图形P-VEP可以准确评估弱视的治疗效果,且对弱视治疗方案的设计和调整具有指导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孙平;廖琦;胡宇;周敏;关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复方骨肽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对骨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复方骨肽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骨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行髓内钉固定术的69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术后对照组骨折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术后12w,使用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并测定其血清骨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水平.结果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w时,试验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血清BMP、TGF-β、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4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胫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术后应用复方骨肽治疗,能提高血清骨生长因子水平,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陈峰;陈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IV合并HBV感染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IV/HBV合并感染者、单独HIV或HBV感染者各68例分别作为HIV/HBV组、HIV组、HBV组,对比各组血清IgM、IgA、IgG水平和CD3+、CD4+、CD8+T细胞亚群含量及CD4+/CD8+比值.结果 HIV/HBV组IgG、IgA水平均较HIV组及HBV组显著升高(P<0.05),而HIV组与HBV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3组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HIV/HBV组CD3+、CD4+、CD8+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均较HIV组或HBV组显著降低(P<0.05),而HIV组与HBV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会加重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损伤.

    作者:林润英;刘敏;吴玉珊;陈耀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笔者科室收治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患儿12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DR组,n=60)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PR组,n=63),比较两组麻醉前(T0)至苏醒时(T3)生命体征、术中镇静评分、苏醒后呼吸道痛觉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R组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DR组(P<0.05),T1、T2时的心率显著低于DR组(P<0.05).PR组术中警觉/镇静评分(OAA/S)显著低于DR组,苏醒时呼吸道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则显著高于DR组(P<0.05).DR组心律失常、高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R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好于异丙酚+瑞芬太尼,术中患儿活动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太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达比加群酯对老年NVAF患者抗凝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各8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均治疗4w.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和血脂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凝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两组PT、FIB和TT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INR、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 将达比加群酯用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抗凝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磊;赵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CHD患者血脂和胆碱酯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予以10 mg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10 mg(AE10组)、阿托伐他汀钙40 mag(A40组)和瑞舒伐他汀钙20 mg(R20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4项(TC、TG、HDL、LDL)、胆碱酯酶(AchE,BchE)、心肌营养素(C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监测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CK-MB)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降脂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TG、TC、LDL-c、hs-CRP水平和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且AE10组TC、LDL-c、hs-CRP水平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CK-MB和胆碱酯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3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AE10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 降脂治疗可降低CHD患者的血脂和胆碱酯酶活性,而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钙联用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何向辉;崔银实;王松玲;刘智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AHH在微创减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经椎间孑L微创减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诊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均进行经椎间孔微创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常规输入林格液,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30 min内,快速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进行AHH.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尿量,检测TO(麻醉诱导即刻)、T1(麻醉诱导后30 min)与T2(麻醉诱导后60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的HR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MAP也无显著变化(P>0.05),但对照组T1 、T2时MAP显著低于T0和同时点观察组(P<0.05);观察组T1、T2时的Hb、Hct均显著低于T0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Hb、Hot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AHH在经椎间孔微创减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失血,具有血液保护效果.

    作者:贺永祥;张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肝癌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行肝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术后主动翻身时间,夜间睡眠时长及术后镇痛满意评分.结果 术后1、2、3、4d,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主动翻身时间、夜间睡眠时长、术后镇痛满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有利于控制肝癌患者的术后疼痛,有效增强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促进康复.

    作者:高彩霞;杭婷;张海霞;张利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他达拉非联合舍曲林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舍曲林治疗原发性早泄(P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4例原发性PE患者随机分为A组(n=48)、B组(n=47)和C组(n=49).A组采用他达拉非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B组采用盐酸舍曲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C组单用盐酸舍曲林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性生活满意度评分(CIPE)、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IELT评分及夫妻双方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组间相比,A组、B组治疗后IELT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1),A组夫妻双方性生活满意度评分较B组或C组均显著升高(P<0.01).A组总有效率为70.8%,B组为59.6%,C组为53.1%,各组有效率相比尚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舍曲林有助于改善原发性PE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并且安全可行.

    作者:黎春明;孙飞伍;晟赟;刘文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9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救治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hs-CRP、IL-8、TNF-α水平和围手术期的气管后壁损伤发生率低均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气管食管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炎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江;曾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参川穹注射液对下肢骨折术后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肢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常规抗凝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7d.在治疗后第7和14 d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于治疗前后分别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黏度、血液高切黏度、血液低切黏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含量.结果 治疗后第7和14 d,试验组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液高切黏度、血液低切黏度、hs-CRP、MMP-9、HHcy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加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DVT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良;刘宏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川省肿瘤医院专科医联体放疗设备配置及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专科医联体内4家肿瘤专科医院放疗设备的配置及应用现状,为实现医联体内资源共享提供依据,促进松散型医联体向紧密型转变.方法 结合放疗质控管理和医联体工作,采取填报调查表和现场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医联体内4家肿瘤专科医院的放疗设备及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4家肿瘤医院的放射治疗及主要辅助设备配置、使用率、质量控制情况存在极大的差距,资源高度集中在三甲医院.结论 医联体内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现行的松散型合作关系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需探索更加紧密的一体化的合作关系,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区域协同化诊疗模式.

    作者:王小瑜;黎杰;谭政;程川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制水瓶吹气置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水瓶装置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科室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自制水瓶装置进行呼吸训练;选取科室2016年1~5月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的呼吸训练的依从性及训练效果.结果 观察组训练6个月时的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每次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训练6个月后的呼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1 s用力肺活量(FEV1)大于对照组,训练6个月期间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水瓶装置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训练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减少病情发作.

    作者:吴晓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个性化饮食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饮食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衡饮食依从性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都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饮食干预能提高结核患者均衡饮食和服药依从性,减少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痰菌阴转率,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艳丽;武丽;杨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无气腹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近期复发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气腹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近期复发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气腹组(126例)与气腹组(13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肌瘤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无气腹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气腹组(P<0.05),术中切除肌瘤数目明显高于气腹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可降低近期复发率.

    作者:李瑾瑜;李斌;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烧伤科近两年收治的60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对照组30例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术后创面修复效果及后期瘢痕形成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以及创面功能的恢复情况都较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应推广使用.

    作者:冯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部敷贴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敷贴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及对心肌酶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79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小儿腹泻宁颗粒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辅助腹部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降低(P<0.05),CD3+、CD4+、CD4+/CD8+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腹泻宁颗粒基础上加用腹部敷贴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显著改善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丹萌;刘淑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厨师感染布鲁病1例诊疗体会

    病例男性,45岁,回族.因“间断胸部、颈部疼痛4个月,加重伴发热8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胸锁关节剧烈疼痛,并向颈肩部及右耳后放射,先后于3所医院以“颈椎病”、“胸锁关节炎”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8d来上述症状反复并向背部放射,伴发热(38~39℃),无寒颤、流涕、咽痛及其他不适,以“感冒”自服“去痛片”等药物,症状短时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医院就诊,门诊以“颈椎病;胸锁关节炎”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无疫区久居史,厨师职业.入院查体,T:39℃.痛苦面容.右侧锁骨隆起,同侧胸锁关节处压痛明显.余未见异常.

    作者:温家姝;袁春萍;王燕;谈军伟;李军章;张伟;董建林;白金萍;毛雪梅;温晋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是查明便秘的原因,同时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主要手段[1-2].肠道清洁度是影响肠镜检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长期便秘患者,在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往往不理想,影响肠镜检查的质量[3-4].因此,如何提高慢性便秘患者肠道清洁度以提高肠镜检查质量,一直是临床的研究重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6年6月以来,对拟行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前进行了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肠道准备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政;胡伟;贾业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续性干预在骨折患者出院后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住院患者跌倒是与护理相关的损伤,为护理工作不良事件之一,尤其是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大大增加了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跌倒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护理、医疗及陪护等多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技巧[2].虽然这种跌倒风险在院内可以预防和控制,但会在患者出院回家后明显增加,从而严重影响老年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出院患者的生理状况、功能及康复,在临床上观察应用效果较好.目前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主要有基于社区和基于医院两种模式.由于我国社区医疗资源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对出院回家的患者提供专科的专业性照护还比较困难.为建立全套的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确保患者的后续治疗,医院于2015年起在骨科开展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研究,针对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王丹心;焦凌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巨核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来源于具有双向分化能力的巨核细胞-红系祖细胞(MEP)[1].Debili等[1]在1996年在体外克隆血液细胞系分化实验中,分离出一种具有两重分化功能的巨核细胞-红系祖细胞,开启了人们对巨核细胞前体细胞的认识.MEP可能既来源于常见的髓系祖细胞(CMP)[2],也可能直接来源于更为原始的短期造血干细胞(ST-HSC)[3].从MEP成功分化为巨核细胞需要3种因素的协调激活:巨核细胞特异基因、细胞周期的变化、抑制红系分化因子的激活.MEP向巨核红系分化过程是差异发育学中,为复杂但又能体现生物发育之精准的例子.

    作者:赵婕;杜长虹;钟大平;范世伟;何思颖;宋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后释放大量炎性介质而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大多是由胆道结石和过量的酒精摄人引起的.参考亚特兰大共识[1],AP根据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分为轻度或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病死率相当高,从7%~47%不等[2-3].SAP患者常伴有休克、腹膜炎、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4].MODS中,ARF仅位于肺功能衰竭之后,是SAP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并发ARF的SAP患者病死率可高达71%~84%[5].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提高ARF对SAP患者死亡威胁的认识,以便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治疗,笔者就SAP并发ARF的高危因素做一综述.

    作者:许承;苏江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054例ICU患者器械性压疮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终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所致.压疮会直接增加患者的疾病痛苦,增加医疗经济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脓毒症、败血症等,导致患者全身衰竭而死亡.因此,卫计委新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6年版)中明确提出,必须完善压疮的专项护理管理制度,将“预防和减少压疮发生”作为卫生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1].ICU室危重患者较多,长期使用心电监护仪、吸氧面罩、气管切开导管、矫正器、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器械使用部位较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疮损伤,已成为影响病情转归、引起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预防IUC患者器械性压疮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对医院1054例ICU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医院ICU器械性压疮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相关的预防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麦燕婷;郭泽霞;王佳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某部2012~2016年新兵新训期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某部2012~2016年入伍新兵新训期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新兵新训工作中水痘的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部2012~2016年入伍新兵新训期间水痘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某部入伍新兵新训期间,报告水痘病例数37例,其中2012年4例,2013年4例,2014年3例,2015年6例,2016年20例,总体发病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秋季发病共12例(32.43%),冬季发病共25例(67.57%),两季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与水痘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22例(59.46%);背部有疱疹34例(91.89%),头颈部有疱疹29例(78.38%);疱疹数<50粒26例(70.27%);有发热症状10例(27.03%),有咳嗽、咽喉痛7例(18.92%),无死亡病例;平均潜伏期(14.52±3.60)d;平均发病期为(15.63±4.08)d;平均发病间隔周期(15.19±3.75)d;有两名老兵患病,均为与新兵有接触史者.结论 某部2012~2016年入伍新训期间水痘发病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应提高入伍新兵的水痘疫苗接种率.

    作者:张波;冯平;武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认知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认知度的调查量表,为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加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半结构式访谈建立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审核后形成初始量表.初试调查对象为180名(有效问卷172份)医院护理人员;在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再抽取450名(有效问卷439份)护理人员作为正式调查对象,用Cronbach'sα系数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其结构效度;间隔20 d后再对部分正式调查对象重测,考察其重测信度.结果 医院护理人员对心理咨询认知度量表由相关概念、关注度、服务对象、具体咨询内容、工作方法、接纳程度和重要性共7个因子构成,7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69.67%.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结构效度和重测信度.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对编制的心理咨询认知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该群体心理咨询认知度调查的测量工具进行试用.

    作者:陈静雅;周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边防卫生勤务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提出及设想

    一些军队院校在此次军改中隶属关系经过调整,使得其培训任务发生了巨大变更,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各类人才是军队院校现阶段必须坚持的办学方略,各级办学机构应当根据赋予的任务,对教学、训练进行深入研究,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本研究欲结合实际,对边防卫勤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设想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针刺结合药线点灸对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来院就诊的96例F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进行单独针刺或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3次/w,治疗10w.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5 w和10 w以及治疗结束后第4w时,比较两组FMS调查问卷(FIQ)和多维疼痛参数表(MPI)的评分,评判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w、l0w、治疗结束后4w时,两组FIQ总分和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5 w时,观察组疼痛、疲劳和睡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w时,观察组FIQ总分和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4w,两组FIQ总分和各项评分均出现反弹现象,但是观察组的反弹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MPI评分的变化趋势与FIQ评分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药线点灸可增强针刺对FMS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和控制FMS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占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中药灌洗配合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中药灌洗配合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B组仅予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及阴道分泌物检查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外阴瘙痒消失时间、阴道瘙痒消失时间、阴道分泌物转阴时间、白带复常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B组的81.4%(P<0.05);停药4w后,A组复发率为7.3%,显著低于B组的37.1%(P< 0.05).结论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采用中药灌洗配合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恢复,减少复发.

    作者:吴媚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