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64例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碎石取石成功率为92.02%,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成功率为95.79%(341/356).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安全有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而输尿管上段结石,因并发症和失败率较高,故不是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时文龙;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气血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辨证体系,我们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建立中医气血病症证型量表模型,旨在方便临床实践中的气血辨证分型,为建立中医气血智能化辨证模型做基础,进而为气血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化量化指标.
作者:刘强;余江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规范随访6~24个月,进行泪道冲洗,常规鼻腔内窥镜检查.结果:320例患者中309例经6~ 24个月随访,泪道冲洗不通者26例,占8.1%;术中改变手术方式12例,占3.8%,总有效率88.1%.结论: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由于没有皮肤切口,术后不留皮肤瘢痕,受到年轻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作者:周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320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320CTA检查的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结果对比;了解320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320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项、指向、载瘤动脉、出血情况,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标准,320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8.4% (62/63),准确性为95.2% (60/63).结论:320CTA对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快速、无创、准确的检查手段,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检查及复查方法的首选,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作者:张波;伍海军;杨华;宋世宾;向欣;出良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凤膏辅助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的患者均接受正规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放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凤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手术与放化疗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时间及复发转移部位.结果:观察组复发转移18例,对照组复发转移31例,复发转移时间具体分为小于等于24个月、大于25个月小于35个月、以及大于等于36个月,其中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的有5例,肺转移10例,骨转移1例,肝转移2例;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的有9例,肺转移15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4例.结论:凤膏辅助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可有效减少患者病情复发转移时间及复发转移部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莉;王定雪;唐东昕;龙奉玺;王镜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模式在社区康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评价.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8月~2014年4月我院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年龄>60岁,经入院治疗好转出院的处于康复期随访病人6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32)、对照组(n=32),干预组采用专门制定的家属参与模式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8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干预8个月后,Barthel指数、Fegl-Mevyer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模式中医康复护理对于在社区进行康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谢薇;舒银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尝试在孕妇学校中由助产士专门对HIV/AIDS孕妇实施护理干预,并探讨此种干预方式对孕妇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孕妇学校就诊待产的HIV/AIDS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门的助产士对孕妇实行心理、行为等全面干预,待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高低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过全面干预之后,实验组孕妇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而焦虑抑郁程度有了明显的缓解,两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孕妇学校中实行助产士对HIV/AIDS孕妇全面干预可以帮助孕妇提高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消除或缓解其焦虑、悲观、恐惧、绝望等心理障碍,减轻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杨梅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色氨酸(Trp)及主要代谢产物5-羟色胺(5-HT)和犬尿氨酸(Kyn)的检测方法.方法:以20%高氯酸为血清蛋白质沉淀剂,采用C18(250×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80:20,v/v),于波长225nm处对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15min内可以完成本实验分析过程,大鼠血清中Trp、5-HT、Kyn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69%、103.21%、101.15%,RSD分别为1.78%、0.81%、1.12%(n=9);分别在0μg~27.0336μg、0μg~1.47456μg、0μg ~1.51552μg的范围内成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5.结论:通过对实验中多个环节的考察,建立了大鼠血清中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与犬尿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性较好,能快速简单地完成检测过程.
作者:陈瑞;吴云;段智璇;田维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对无水乙醇致家兔胃黏膜损伤的病理改变,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低剂量组、戊己胃漂浮缓释片高剂量组、戊己丸组、西咪替丁组,每组各6只.连续给药12d,采用无水乙醇法致家兔胃黏膜损伤为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及病理损伤程度,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NO、SOD、MDA及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无水乙醇型胃溃疡家兔的溃疡指数,升高家兔血清NO、SOD及胃组织PGE2的含量,降低血清MD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对无水乙醇法致家兔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O、SOD、PGE2、MDA等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中芬;刘文;吴增光;张建峰;王钰乐;杨道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体外不同压力对来源于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的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 β1)和微丝(microfilaments,MF)力学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运用不同强度压力对细胞进行单次和多次刺激,检测Fb的细胞膜integrin β1表达情况,并观察Fb的细胞骨架中MF形态学变化.结果:(1)经脉筋膜结缔组织Fb能通过细胞膜integrin β1感受压力学刺激:单次压力刺激时,中重度刺激强度下integrinβ1表达量高;多次压力刺激时,轻中度刺激强度下integrin β1表达量高.析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刺激强度因素和刺激次数是引起integrinβ1表达量改变的原因(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1).(2)当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接受不同强度与不同次数的压力刺激后,细胞骨架中MF的构型均发生改变,呈现渐变特征,且受到多次刺激者,其渐变特征较单次刺激更为明显.结论:体外压力导致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细胞膜integrin β1表达和细胞骨架MF形态学改变的现象可能从细胞力学角度揭示了针灸推拿机械力刺激对筋膜结缔组织Fb物理学信号感受和传导改变的细胞生物学原理.
作者:刘峰;胡铁汉;罗明鸿;陈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1].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它型.青少年颈椎病是1996年张先发[2]提出,并阐明由于儿童青少年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睡姿、用笔不当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迫使颈椎和胸椎上段椎体的生物力学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主要是生理曲度的改变,引起生物力学的综合性失衡,日久则发生椎体移位、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对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等软组织产生压迫、刺激、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而发生.
作者:徐正莉;田新发;钟伟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留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和教育对象,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2012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生,比2011年增加了35,719人,增长比例为12.21%,创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高数[1].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速明显,中国留学已经成为了新的留学趋势.
作者:赵蓉蓉;江锦祥;张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共聚焦显微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式扫描光学显微技术,具有三维空间成像特性.三维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等成像理论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迅速发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是利用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生物学图像分析技术,近年来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中药靶向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代传洋;张永萍;徐剑;迮薇薇;谢高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膝骨关节炎(KO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探讨Wnt、Notch信号在OA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维持软骨细胞表型及基质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骨关节代谢失衡和KOA形成的关键因素.
作者:周静;宁乔怡;唐芳;王莹;徐晖;张琼予;周佳燕;马武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莲龙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为莲龙胶囊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TLC法对制剂中半枝莲、红花龙胆、白芷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野黄芩苷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半枝莲、红花龙胆、白芷,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无阴性干扰;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1295μg~0.5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14%,RSD值为1.10%.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莲龙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昌贵;张恩;周涛;申志丹;江维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养心开郁片抗疲劳、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测定方法,研究养心开郁片的抗疲劳作用;采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US)大鼠血清IL-6、TNF-a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养心开郁片的抗炎作用.结果:养心开郁片大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游泳时间延长(P<0.05);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6、TNF-a含量降低(P<0.05);与路优泰对照组作用相当.结论:养心开郁片具有明显抗疲劳、抗炎作用.
作者:王静怡;窦建卫;白吉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耳部熏灸疗法借助于耳熏灸器,点燃无烟灸片熏灸耳道,通过导热管传导热量于耳内,发挥热效应和药物效应,达到活血通脉、开闭启窍的作用.该疗法结合灸法、熏法的优点,并与针刺结合,可应用于耳鸣、耳聋、耳闷等耳部疾病的治疗.本文介绍其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老年性耳聋及耳闷胀感的三则医案.
作者:田青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感染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以求真求善为基本内涵,针对病人的特殊性,要尊重和保护病人隐私,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想法,与病人和家属交流要坦诚沟通,善于引导.研究生应虚心向各级医生和护士学习,勤于实践,努力成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同情正直的医生.
作者:江宇泳;于浩;孟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药尤其应重视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从重点讲解总论、重视中药原药材及饮片的实践认知环节、运用性能理论分析记忆中药的功效、联系临床及引入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讨《临床中药学》教学的临床实用性,为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运用中药知识服务临床及《临床中药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作者:刘冬;杨卫平;梅颖;云雪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基于儿科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构建全面、合理的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评价内容.包括认识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合理确定儿科实践教学评价内容,激发教师带教热情两方面.具体应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作者:陈竹;彭玉;冷丽;杨见辉;孙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朱广旗教授对癫痫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从虚风入手,采用病证结合,以扶正固本,熄风定痫为大法,用药独到,注重用药灵活配伍.文章附案一例.
作者:吴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凌湘力(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凌湘力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贵州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载,长于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1].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良多,现将恩师平调寒热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肖政华;杨辉;朱国庆;王小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路绍祖(1936-),男,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路绍祖名医工作室导师,贵州省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路老在行医过程中重视中医整体观念和脏腑经络学说,不仅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一些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笔者于2012年加入路绍祖名医工作室进行跟师学习,在跟师学习过程中,观察到路老运用简易穴位埋线结合头针、体针治疗眼外直肌麻痹1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盼碧;崔瑾;王兴桂;冯麟;吴高鑫;张小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傅汝林教授为第三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十年[1],在学术上崇尚经典而学古不泥,与时俱进,博览群书,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笔者有幸侍诊傅老师1年余,现将其治疗大肠癌患者验案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苏红;吴晓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筛选苗药果上叶镇咳、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观察果上叶三种提取部位对小鼠氨水、二氧化硫引咳的镇咳作用;观察果上叶三种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耳肿,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小鼠亚急性炎症足跖肿的抗炎作用.结果:果上叶石油醚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水层提取部位对氨水、二氧化硫引咳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结论:果上叶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剂量镇咳、抗炎作用显著.
作者:马四补;隋艳华;王绍辉;刘同祥;屈相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