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影响因子:2.02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61
  • 全年订价:49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FMA).结果: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4.94±4.54、10.60±5.20,对照组为7.56±6.36、10.27±6.5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胡永善;朱玉连;杨培君;谢光柏;吴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口语功能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口语功能障碍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探讨以家庭口语功能康复治疗为主的模式是否有效.方法:按照配对因素共选择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18对,并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让其口语功能自然变化.康复组的患者在医师的定期指导下,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口语功能康复训练.在发病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重新进行口语功能的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口语功能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改善.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有显著的改善.无论是在发病后6个月还是12个月时,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作为成本低、患者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法,家庭口语康复治疗是一种患者依从性高、效益好的有效模式.

    作者:孔莉;王颖;潘瑞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深度手烧伤的治疗及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深度手烧伤早期创面修复及功能康复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厚皮、异体去细胞真皮基质作支架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腹部真皮血管网皮片及超薄皮瓣移植等手术方式,进行深度手烧伤早期切削痂.结果:294例462只手功能良好者138例232只手(50%),功能较好者79例134只手(29%),功能障碍者77例96只手(21%).结论:应用早期切削痂植皮的方法可减少瘢痕增生和畸形,使深度手烧伤后获得满意的外形和功能.

    作者:李惠杰;谷才之;王锡华;陈忠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水浴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

    目的 : 研究海水浴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病情稳定的105例老年冠心病分为海水浴体疗组(海水浴组)7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疗养前后的血压、心率、腹围、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AMV、EFV、EPSS、FRF、E/A的测值变化.结果: 海水浴组经4疗程治疗后①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均较疗养前和对照组疗养后显著降低(P<0.01),腹围明显减小(P<0.05);②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中AMV增高、EFV加快、EPSS减小、FRF与E/A增大,较疗养前及对照组疗养后比,变化显著(P<0.01);③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值较疗养前及对照组比,呈显著降低(P<0.01).结论: 海水浴疗法是项有氧运动,一定疗程后,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氧供给、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心舒张功能和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作者:戴蓉;林龙;王俊;王海军;郑文华;黄景仁;林玲;郑钟平;刘秀珍;赵明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求一种既能戒除失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又能提高其睡眠质量的方法.方法:对32例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的某些特定穴(如四神聪、安眼穴、睡眠区、心俞、肝俞等)进行针刺,经治6个疗程后,将治疗前后的睡眠指数和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及结论:治疗前后睡眠指数和临床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刺某些特定穴具有戒减催眠药和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作者:阮经文;郑沛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型颅脑外伤记忆及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从脑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石杉碱甲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记忆商(MQ)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估记忆和认知功能并检测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结果:石杉碱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治疗组记忆功能改善较常规组显著(P<0.05),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和N13-N20峰间潜伏期明显缩短.两组MMSE评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石杉碱甲可改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记忆功能并提高脑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邓爱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或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为建立合理的烧伤后心理治疗模式充实内容.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以及抑郁量表(HAMD)对220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筛选,将66例具有焦虑障碍和/或抑郁障碍的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HAMA焦虑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的分值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神障碍是烧伤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抗焦虑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或抑郁障碍.

    作者:吴敏洁;陆树良;廖镇江;陈银娣;周天篌;韩春茂;许荣锋;张文奎;许云波;史济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Alzheimer病患者的记忆功能及其对功能独立的影响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记忆缺陷特点及其对功能独立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法对31例肢体无活动障碍的AD患者分别进行韦氏记忆量表测试和FIM评定,分析其记忆缺陷特点及其与FIM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的记忆商数为22-89,平均34,属严重记忆缺陷范围.功能独立检查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FIM)与记忆商数间呈高度正性直线相关(r=0.895,P<0.001);FIM的各分量表得分均与记忆商数MQ有一定的正性直线相关性,认知分量表与MQ的相关性强(r=0.895,P<0.001),自理分量表次之(r=0.672,P<0.001),再次为活动分量表(r=0.429,P<0.05),括约肌与MQ的相关性小(r=0.373,P<0.05).结论:AD患者的记忆缺陷可对其功能独立性产生影响,记忆缺陷越严重功能独立性越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越重.

    作者:陈少贞;方莹莹;吴永毅;钱采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面积Ⅲ°烧伤早期大片自体皮移植与畸形的预防

    目的:探讨大片自体皮移植治疗大面积Ⅲ°烧伤患者及其畸形的预防.方法: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时(伤后10d左右)行切痂或削痂,做大片自体皮移植.采用同一供皮区和Ⅱ°烧伤初愈区重复大片供皮的技术,扩大自体皮源.结果:122例烧伤总面积50%-80%、Ⅲ°烧伤20%-50%的患者,采用上述治疗,皮片存活率为90%-100%.随访84例植皮区外形接近正常,功能良好;14例患者留有轻度畸形,但采用小手术治疗后畸形得以矫正.结论:改进取皮技术,扩大皮源,采用大片自体皮移植,皮片存活率高,明显缩短了疗程,功能与外形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璧;贾赤宇;苏映军;徐明达;朱雄翔;胡大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FIM量表在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 (FIM) 评价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比较闭合性颅脑损伤(CBI)和开放性颅脑损伤(OB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79例TBI患者中,57例为CBI、22例为OBI.运用FIM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功能情况,统计患者的入院天数,计算FIM效率.结果: CBI和OBI患者入院时的FIM总评分分别为81.51和73.09; 出院时FIM总评分分别为115.04和117.77, 两组平均增加41%和53%.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IM各项评分自身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 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FIM效率分别为1.99分/天和1.71分/天. 结论: 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TBI(无论是CBI还是OBI)患者的功能情况.康复治疗应强调早期和综合性治疗.

    作者:吴毅;Peter Esselman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磨削法改善Ⅱ°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法改善Ⅱ°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300例Ⅱ°烧伤患者入院48小时内即行磨削手术治疗,将147例浅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清创组和磨削组,对153例深Ⅱ°烧伤患者采用传统削痂法和磨削法,比较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和常规清创比较采用磨削可缩短,浅Ⅱ°创面愈合时间(P<0.05).创面在面部者缩短3天,手部者缩短4天,前臂和下肢者缩短3天.采用磨削法同样可缩短深Ⅱ°创面愈合时间(P<0.05).创面在面部者缩短5天,手部者缩短6天,前臂和下肢者缩短5天,在提前愈合的同时也抑制了创面瘢痕的形成.结论:磨削法简便、易行,既缩短Ⅱ°创面愈合时间,又抑制瘢痕形成,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朱敬民;王晓军;孙荣距;李雪;鲁刚;屠晓军;徐惠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34例和常规方法康复组31例,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采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 与运动疗法紧密结合的治疗方法,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 )来评测患者的残损水平和残疾水平.结果:两组在康复治疗前评测的各主要指标间无明显差别(P>0.05);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肢FMA、平衡FAM、与运动功能有关的FIM、FIM总分、每周FIM增加值和步行自立度的结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下肢长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作者:瓮长水;高怀民;徐军;于增志;霍春暖;高丽萍;张雅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烧伤患者上肢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全部病例均为全身部分Ⅱ°-Ⅲ°烧伤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16例,均为4个月内进行康复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3-42岁;烧伤面积30%-93%,浅Ⅱ°5例,深Ⅱ°7例,Ⅲ°4例,烧伤创面累及肩关节10例,肘关节12例,手关节16例.对照组12例,均为4个月后进行康复的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2岁;烧伤面积28%-91%,浅Ⅱ°4例,深Ⅱ°5例,Ⅲ°3例;烧伤创面累及肩关节8例,肘关节10例,手关节11例.

    作者:扬青;刘宏亮;武继祥;冯莉;周贤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营养支持和呼吸体操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的临床研究

    约有20%-6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重低于其理想值的90%(或90%以上),多呈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可降低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易发生呼吸肌疲劳及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预后极为不利.在对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只有当增加的热能摄入大部分转变为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组织时,才能真正发挥有益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为在给予COP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体操锻炼并评价其对呼吸肌功能改善的作用,旨在探讨COPD患者稳定期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作者:刘凌;张剑青;谭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贯穿烧伤治疗全过程的功能康复治疗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能将烧伤只狭义地理解为单纯的治愈创面和保住生命,同时应尽大限度改善外观与恢复功能,这才能真正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我院自1995-2001年收治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病人2030例,并将功能康复疗法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亦;蔡少甫;陈锦河;韩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世纪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初探

    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近20年来,已被我国政府视为融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的、值得支持的学科.我们所认识的康复医学已不再只满足于生存者的功能恢复,而是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健康的社会行为.本文拟探索康复医学21世纪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作者:郭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从美国两版《康复医学》专著看康复医学十年进展

    1988年美国Joel A. Delisa教授主编,104位美国著名专家、教授共同参与编写了一本<康复医学>专著[1],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美国乃至各国学术界的好评,以至一再修订再版.现在10年过去了,1998年在美国康复医学会主席Delisa教授的主持下,再次集中了169位专家、学者对该书再次作了较大的修改并以第三版面世[2],现将该书第一版与第三版作一简要对比,由此分析学科10年的发展,可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借鉴.

    作者: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疗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事业的进步,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半数治愈面积达到96.99%,高居世界领先水平.[1]但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烧伤创面的愈合和生命的保全,大限度地改善外观与恢复功能、生活自理,职业康复才是他们的终要求.从1995年10月开始我们借鉴解放军304医院烧伤康复治疗经验[2],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即非手术疗法:包括浸浴、按摩、药物、加压,以及夹板固定等两种以上的综合方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中开展早期、中期和后期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挛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津军;顾静贞;李辉建;李德昌;刘丽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康复护理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生存质量、职业能力.所以,康复护理就应成为护理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我校根据国家卫生部教育大纲的要求,将康复护理作为考查课已纳入教学课程近7年.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深深领悟到康复护理教学能否取得佳的教学效果,除掌握康复护理教学的特点外,还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根据教学的基本原则,正确选用教材和教学方法.

    作者:欧阳如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烧伤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护理

    烧伤创面愈合后或植皮术后的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严重影响外观及功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为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后和皮片移植后的外形与功能的改善,我科自1996年起采用特定手法按摩辅以中草药喷雾加中药面膜对574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军玲;陈宝驹;柴家科;郭振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促进烧伤康复 提高生存质量

    烧伤治疗绝不能狭义地被理解为只是创面愈合和保全生命,烧伤治疗应是既包括早期救治,又包括后期康复的系统工程.

    作者:郭振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治疗

    1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和肺部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本病为慢性病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肺心病.该病病程长,影响健康和劳动力,不仅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亦给社会带来巨大损伤.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是引起肺心病的常见原因,也是城乡居民病残和病死的重要疾病.

    作者:张琳;方利洲;杨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力开展农村康复医学工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腊斯克(Howard A. Rusk)——现代康复之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