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影响因子:2.02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61
  • 全年订价:49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文献
  • 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学疗法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发育学疗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针刺和推拿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01),且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针刺和推拿配合神经发育学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疗效高于单纯神经发育学疗法.

    作者:傅晓燕;杭方杰;高夫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脊髓电刺激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选取FBSS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注射或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等传统介入手术治疗组(16例).B组进行硬膜外腔SCS治疗组(1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JO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B组在治疗后12个月的VAS值、ODI指数、JOA值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疗效优于传统的微创介入手术.

    作者:杨立强;倪家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民航飞行员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案探究

    目的:尝试摸索民航飞行员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获得飞行员的相关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73例患有颈椎病的飞行员分为对照组(n=25)、治疗A组(每周1次治疗,n=24)及治疗B组(每两周1次治疗,n=24).治疗方法包括中频电疗、高频电疗以及颈部牵引治疗.观察入组时、治疗1个月、3个月时飞行员颈椎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疼痛评估(BPI)的变化.结果:①所选用的治疗组合可以改善飞行员的颈椎活动度,治疗A组效果好于治疗B组,治疗1个月时就可观察到疗效.②VAS得分显示所选治疗组合可以缓解飞行员的颈部疼痛,治疗1个月时,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间无差异;治疗3个月时,缓解疼痛效果治疗A组明显好于治疗B组.③BPI评价提示,治疗A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飞行员的疼痛症状,并减轻疼痛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结论:在所选治疗组合下,每周1次的治疗频率,治疗1个月时就可以提高被试飞行员的颈部活动范围,改善颈部疼痛程度,治疗3个月后,可明显减少了疼痛症状对他们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每周1次频率的治疗效果较好,两周1次频率的治疗仅可以获得短时效果.

    作者:闵若谦;张勃欣;李鹏;程桂榆;王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Bobath组(n=40),对照组(n=40).Bobath组接受一套基于Bobath理念理论框架下的步态训练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步行训练时间均为30min/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出院后3周予以FMA下肢(FMA-LE)运动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同时选用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的步行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和BB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步行参数(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Bobath组患者在各量表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周再次评定时,组内比较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提高,但Bobath组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Bobath理念的步行训练法可以更好的改善其步行功能,并且疗效具有持续性.

    作者:王文威;王路;李凌晋;石新棉;林冠梁;杜志伟;曾祥城;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电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早期干预对脑梗死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EA)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脑梗死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加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电针,针刺风池、百会、大椎、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联合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FE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修改的Barthel指数(MBI)、NIHSS评分和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其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联合组的MBI、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经治疗后联合组的MBI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三组间的M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联合组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级别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EA联合FES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构音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吴海科;谭峰;万赛英;王金良;黄涛;丁德权;陈文霖;霍绮雯;张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红外偏振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临床治疗剂量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原代BMSCs,取传代培养的细胞分为:实验组:红外偏振光处理10min;对照组:空气暴露相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光密度(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两组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红外偏振光的临床治疗剂量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没有发现引起细胞凋亡,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

    作者:毕迎立;范建中;陈银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改良及伤后再生基因-2蛋白的表达变化

    目的:制备改良的大鼠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并探讨再生基因(Reg)-2蛋白在SCI后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36只SD大鼠.参考Allen法,使用自制打击装置致大鼠T13段脊髓中度损伤.以行为联合评分法(CBS)评定模型的可靠性.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正常对照组、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大鼠脊髓组织中的Reg-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CI后大鼠一般情况符合临床损伤特点,且稳定性强;各损伤组大鼠神经功能联合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神经元内有微量的Reg-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17.3±2.6,Reg-2相对表达量为0.038±0.007).SCI后1天,大鼠脊髓内Reg-2表达的免疫阳性细胞随着损伤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至伤后第7天仍呈高水平表达(阳性细胞数为90.0±3.6,相对表达量为0.694±0.018),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伤后3天内,Reg-2免疫阳性细胞以后角神经元为主,而伤后7天以前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主.结论:本实验装置制作的大鼠SCI模型稳定、可靠;SCI后Reg-2蛋白表达开始升高,对受损神经起保护和修复作用.

    作者:刘杨;苗宇船;郭继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学习记忆功能及pCREB、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方法建立脑梗死模型,给予7d的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评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并观察磁刺激组与模型组、给予阻滞剂H89与给予生理盐水(NS)组间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cl基因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磁刺激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大鼠明显缩短(P=0.017).②磁刺激组的pCREB和bcl-2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1),bax则较模型组减少(P<0.01),bcl-2与bax 的比值磁刺激组大于模型组(P<0.01).rTMS+H89组的pCREB和bcl-2表达较rTMS+NS组降低(P<0.01),bax的表达则较rTMS+NS组增加(P<0.01),rTMS+H89组bcl-2与bax的比值较rTMS+NS组亦降低(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并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抑制凋亡;磁刺激促进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存活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p-CREB通路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赵秀秀;韩肖华;张靖慧;黄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大鼠均制成T9水平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A组)、连续波电针组(B组)、断续波电针组(C组)、造模组(D组)4组,每组12只.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后肢功能的BBB评分、斜板试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A、C组BBB评分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优于造模组(P<0.05)和C组(P<0.01);第3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显著优于造模组(P<0.05);第7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B、C组均优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SOD活性A、B、C组较造模组明显增高(P< 0.05),MDA含量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1);第3天,A、B、C组较造模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A组明显高于C组(P< 0.05),A、B、C组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第7天,A、B、C组SOD活性优于造模组(P<0.05),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波形电针对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疏密波能明显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加强血液循环,减少脊髓损伤的继发损伤等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尧;邱有波;杨拯;李禹呈;谢少华;龚都;曹德琦;江明礼;梁楠;张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干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以持久性气道阻塞为特征,是社区常见慢性病,其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社会经济负担重.世界卫生组织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报道,世界范围内COPD患病率为11.4%-26.1%[1],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预计至2020年,COPD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在各种疾病中居第5位[2].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8.2%,每年约有几百万患者急性加重、反复发作,年均死亡人数达100万[3].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在稳定期COPD的管理中肺康复是重要环节,而社区康复模式对于提高患者身体活动能力,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生存质量都被证明是有效的[4-6].

    作者:赵莹楚;张雯;陈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导致的运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活动不利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虽然近年来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运动功能障碍仍然是康复治疗领域的难题之一,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

    作者:沈滢;单春雷;殷稚飞;孟殿怀;励建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意识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意识障碍是严重脑损伤后的常见症状.意识包括觉醒和意识内容两方面.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觉醒水平障碍,而意识内容变化则主要由于大脑皮质病变造成.对意识障碍准确客观的评价在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意识障碍的客观评估是目前临床上的一个难点.

    作者:张冉;宋为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运动在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2],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3].针对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多种途径,其中运动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运动对心血管内皮系统功能影响的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林爱翠;李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局部封闭结合运动及推拿对肩周炎的短期疗效研究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受风寒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文献显示,口服药物、局部封闭、运动疗法、推拿等疗法广泛用于肩周炎的治疗[1].据临床观察,肩周炎特别是病程长、功能障碍明显者,上述疗法单独使用疗效往往不理想.本课题组将上述疗法联合应用,并嘱患者注意保暖,显著提高了肩周炎的疗效,明显缩短疗程,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洪永锋;徐军;阚秀丽;吴建贤;赵敬璞;冯小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偏瘫是脑损伤患者常见的症状,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恢复是目前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难点,而上肢和手又是人体进行功能活动必须的功能结构,尽管健侧上肢和手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代偿作用,但是,患侧上肢和手的功能缺失或屈曲挛缩仍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有相当大的影响[1],本科室根据患者在实际生活中的操作动作特点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来干预患者的上肢和手的使用功能,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成明;李腾;郑舒畅;马平许;朱士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肩胛骨特异性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上肢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康复训练的重点,但在训练时往往只注重上肢功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肩胛骨的重要性和特异性,导致效果欠佳.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肩胛骨特异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华东;李文奇;冯晓东;张斌;李桥军;席建明;方晓燕;杜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的负性梦境体验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随医学的进步,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存活率明显升高(90%以上),但在幸存者中大都不同程度的伴有躯体、认知、心理等功能障碍[1].大量研究证明,TBI后脑高级功能障碍(认知、行为和情感障碍等)较躯体功能障碍问题更为突出.众所周知,梦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负性梦境体验[2-3].本研究旨在通过随访调查,阐述TBI患者的负性梦境体验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

    作者:朱崇田;郝贵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电动起立床与站立架联合用于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多数处于松弛性瘫痪期,表现为身体肌肉张力低下,不能维持有效的姿势,导致基本的平衡能力无法调控,不能维持坐位和站立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提高患者发病初期的肌肉张力、增加患者的姿势控制从而获得维持平衡的能力,成为早期康复治疗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电动起立床不仅可以维持脑卒中患者的站立体位、增加关节的本体感觉和建立患者的站立感觉,而且还可以防止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席建明;冯晓东;郭青川;华东;张斌;李桥军;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浓度医用臭氧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用臭氧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疼痛治疗方法,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关节腔注射医用臭氧治疗OA已经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2],但是相应的基础研究证实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高浓度的臭氧到达关节腔后会对关节软骨进一步的损害[3].本研究通过膝关节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医用臭氧,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探索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低浓度及低剂量的医用臭氧疗法.

    作者:乔长峰;杨振玲;张学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住院康复脑卒中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问卷调查

    由于脑卒中患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约40%的患者会遗留中重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而丧失自我照料能力而需要家人或亲友的照顾.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对患病的家人进行照顾是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尤其强调以患者配偶,长子及其配偶应承担主要的照料任务,而其他子女也常需要分担部分照料任务.而这种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照料者,往往会因为缺乏相关专业训练和知识、不能得到应有社会资源的支持而出现难以满足被照料者需求的情况,从而使家庭照料者承受较大压力并进而对其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本文旨在通过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描述住院康复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料者的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态,以为后续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杨湘英;徐雯;徐月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东莞市工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与危机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延迟、延长的反应.其特征性症状为反复重现精神创伤事件,回避行为,觉醒程度增高,情感、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等症状贯穿于其中[1].作为PTSD的高发群体,工伤伤残患者在身体完整性、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受损等多重压力影响下,极易导致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缓解或消除PTSD症状,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建立积极、理性思维,提高伤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恢复正常的生活模式,以良好的心态回归社会,是工伤心理康复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肖功莲;张超元;郑海蓉;豆伟;刘小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可躺可立式电动轮椅结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目的:为老年人以及下肢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提供一种合适的代步工具.方法:提出了一种可躺可立式电动轮椅结构设计的方案,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结构测量数据及轮椅结构几何关系,设计了轮椅关键部位的尺寸参数.运用Solidworks 2010对轮椅结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结果:获得运动过程中关键部件的角度曲线以及各铰链点的位移曲线.结论:该结构设计合理,方案可行.

    作者:顾余辉;简卓;喻洪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居民康复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居民中对于康复服务的需求,以及康复服务与康复需求间的差距,为社区卫生扩大康复服务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居委会随机选取70户居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相应资料.并以此数据与国内外文献作相应比较.结果:被调查居民的家庭总康复需求率高达90.1%.对于康复服务项目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理疗(50.9%)上.接受过康复服务人群占总调查例数的29.3%,接受康复服务的场所以社区为主.康复治疗及服务的有效率为97.4%.影响康复治疗及服务的主要因素为康复知识的缺乏.结论:社区康复需求巨大,但社区居民康复知识认知水平低.社区康复均次费用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承载力有所不同,但整体康复服务呈现良好的有效性.

    作者:韩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合并认知障碍的个案观察

    脑卒中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失语症是卒中患者常见的语言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影响卒中的全面康复.目前,失语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言语治疗.但是,有些患者除了有失语的表现外,还伴有记忆障碍.这类患者尽管经过言语治疗,其语言功能仍难有显著改善,采用针对性治疗,如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否可促进其记忆和语言功能的改善,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陈颂玲;汪洁;吴东宇;黎冠东;徐裕海;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