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影响因子:2.02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61
  • 全年订价:49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用于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提供多种治疗途径.方法:将120例颅脑创伤后尿失禁患者分为2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A组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是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评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好转率和意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组排尿急迫减少,对于尿意忍耐力提升,咳嗽等用力等诱因诱发排尿次数减少,24h漏尿次数,夜尿的间隔时间以及次数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组有效率为88.3%,高于B组(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意识障碍好转趋势优于B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颅脑创伤后尿失禁患者有效,能够改善患者意识障碍和尿失禁症状.

    作者:黄莉娟;冯俊铎;丁立新;王毅;张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贴扎方式肌内效贴的回缩力特征及其改变皮下间隙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贴扎方式下肌内效贴的回缩力特征,及贴扎后对健康成人受试者皮下间隙的即刻影响.方法:按测试及干预要求制备肌内效贴(kinesio taping,KT)及具相同颜色、形状及大小的无弹性安慰贴布(placebo taping,PT).采用济南蓝光XLW型电子拉力机分析施加不同拉力各形状贴布的力学特征.同时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配对分为肌内效贴组(KT试验组)与安慰贴扎(PT对照组)各20例.对健康受试者前臂施以不同拉力、回缩方向的Y形贴扎,采用美国通用公司logiq 9型彩超比较贴扎处理前、贴扎后即刻的皮下间隙(subcutaneous space,SS).结果:①肌内效贴布在施加一定范围的拉力下,回缩力具有等比上升的趋势,但接近极限拉力,会影响其材质的正常特性.贴布长度变长后其整体回缩力反而有所降低.②特定拉力下试验组方法的组内前后比较SS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各方法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与试验组组间比较,SS值也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拉力增加到100%时,SS组内前后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在相同拉力条件下,贴扎方向并没有明显影响SS.结论:肌内效贴材料的回缩力与外在拉力、贴布形状及长度有关.特定的拉力大小下,肌内效贴可影响局部贴扎处的皮下间隙,但力学因素可能大于方向因素.

    作者:余波;祁奇;陈文华;王人卫;周文萍;厉坤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专业男性大学生平衡能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对不同专业男性大学生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和认知功能评定,旨在探索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平衡能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体育舞蹈专业、中国舞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共48名作为受试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先采集体成分信息,然后采用意大利Postural Equa平衡分析系统,在受试者单脚站立时分别测定睁眼和闭眼两个状态的静态平衡指标,后采用PsyKey心理测试系统测定受试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在睁眼和闭眼的状态下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平衡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闭眼的状态下,四个专业学生的线性图总长度(P<0.01)、大摆幅(P.<0.05)、线性图面积(P<0.01)均显著高于睁眼状态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简单反应时显著低于中国舞专业学生(P<0.01)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P<0.0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简单反应时显著低于中国舞专业学生(P≮0.01).但是各专业学生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简单反应时与闭眼状态下线性图面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341,P<0.05),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与各项平衡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健康男性大学生中,平衡能力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中的线形图面积与简单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至于不同运动专项对男性大学生平衡能力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特异性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灿;王雨晗;李宗浩;祝昊乐;刘坤;荣湘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肥胖成年男性膝、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肥胖成年男性与正常成年男性的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共计43例健康成年男性受邀参加此次测试,其中肥胖成年男性27例(BMI 32.6±2.4kg/m2),正常体重男性16例(BMI 22.9±2.4 kg/m2);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分别采用自制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装置对受试者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关节屈(P=0.02)、伸(P=0.04)及踝关节背屈方向(P=0.02)上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结论: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而这会严重削弱其姿势控制能力并导致跌倒及损伤的几率显著增加.

    作者:刘猛;徐冬青;莫仕围;高文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练功十八法之颈部六法对缓解伏案后颈肌疲劳的表面肌电研究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研究颈部功法对颈肌疲劳的缓解效应,并分析其规律和机制.方法:将60例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颈部运动、实验A组:趴桌休息、实验B组:做练功十八法中的颈部六法,每组各20例.三组伏案90min之后干预15min.观察双侧胸锁乳突肌(SMC)、头夹肌(MSC)的以下表面肌电(sEMG)指标:均方根值(RMS)、平均功率频率(MPF)及过零率(ZCR)的伏案前初始值、伏案前负重值、伏案中30min值、60min值、90min值、干预后终末值和后负重值.结果:①不同干预方法下三组间比较:右侧MSC的RMS干预后负重值较伏案前负重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侧SMC和两侧MSC在伏案前和伏案90min期间的自身前后比较:伏案30min和60min期间,左侧SMC的RMS、MPF、ZCR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伏案60min和90min期间,左侧SMC的RMS、ZCR有显著性意义.结论:①伏案一定时间后,不做颈部运动和趴桌休息均不能缓解颈肌疲劳,颈部功法可有效缓解颈肌疲劳;②伏案开始到60min时SMC为主动肌,60min以后MSC由拮抗肌转换为主动肌;③肌肉的负重测试是检测其耐力和疲劳性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

    作者:戴承颖;葛瑞东;于天源;郭京伟;白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中老年人利手和非利手侧饮水动作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目的:应用三维运动采集系统分析健康中老年人利手和非利手侧上肢饮水动作的运动学特点,探讨利手和非利手执行特定功能性动作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用Vicon Nexus运动采集系统对18名右利手健康中老年人左右侧上肢执行饮水动作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分析并比较利手和非利手侧肩、肘和腕关节的三维运动角度变化及角速度峰值.结果:肘关节X、Y、Z轴上运动角度利手和非利手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角速度方面,双侧肩关节X轴上小值、肘关节Y轴和Z轴的大值及小值、腕关节Y轴的大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康中老年人在执行饮水动作时,利手侧肘关节的屈伸幅度显著高于非利手侧;而非利手侧肘关节内收外展和内外旋运动角度及角速度显著高于利手侧.

    作者:毛玉瑢;王琪;邢从容;卞瑞豪;贾瑶琪;游寒剑;黄东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rainHQ视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BrainHQ视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康复医院脑卒中记忆障碍患者6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rainHQ视觉训练,每次30min,5次/周,共4周.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ivermead behavioral memory test-second edition,RBMT-Ⅱ)的测评.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在回忆姓名、回忆预约、脸部再认、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立即回忆路线、路线延迟回忆及总标准分8项较对照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或P<0.05).结论:BrainHQ视觉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行为记忆能力.

    作者:毛荣华;郝习君;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脑性瘫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描述脑瘫儿童功能,研究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脑性瘫痪儿童40例,于入院24h内分别采用脑性瘫痪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PEDI量表进行评定.检测脑性瘫痪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采用Kappa检验,检测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测与PEDI的同步效度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脑性瘫痪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三个领域的24个类目的重测信度kappa值为0.856-1.000,信度优;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三个领域的24个类目的评定者间信度kappa值为0.696-0.900,信度中到优;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三个领域的24个类目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0.7,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三个领域的24个类目与PEDI有负强相关性(P.<0.01).结论:采用脑性瘫痪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3个领域描述脑性瘫痪儿童的功能可靠、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邱霞;姜志梅;孟静;郭岚敏;朱俊丽;周瑾;马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国版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要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确定中国版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核心要素.方法:选取100例脑外伤意识清醒期患者.①临床调查结果:采用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信息,统计每一个分类项目的频率,将频率≥30%的ICF分类项目提取形成临床调查结果;②专家调查结果:将包含139项ICF二级分类项目的调查表发给47位专家进行调查,要求专家选取认为与脑外伤患者相关性较强的100项,设定专家调查取舍点为50%,即将半数以上专家选择的,认为与脑外伤患者非常相关的分类项目保留作为专家调查结果;③取临床调查结果和专家调查结果的交集;④将该结果与通用版ICF项目进行整合,作为终的结果.结果:终确定的中国版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ICF核心要素共29项,其中身体功能分类10项,身体结构分类1项,活动和参与分类10项,环境因素分类8项.结论:通过本研究初步确定了中国版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ICF核心要素的组成.

    作者:毛雅君;陈广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卡马西平(CBZ)为单一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HBO治疗;对照组在模拟HBO舱环境中,戴面罩吸空气,疗程为10d.治疗期间患者维持原有药物方案.治疗后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调整CBZ剂量,并进行6个月随访疼痛评估,对患者CBZ剂量、VAS和患者对治疗总体感觉(patients'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PGIC)进行测评.结果:对照组1例患者未完成治疗,在随访1、3、6个月又各脱落1例患者,共26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组在随访的1、3、6月各脱落1例患者,共27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VAS前-后减少≥2的治疗组患者为22(30)例,对照组为13(29)例,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PGIC中明显好转或轻度好转的治疗组患者占66.67% (20/30),高于对照组37.93%(11/29) (P=0.019).随访第1、2个月,治疗组患者CBZ量为(227.59±122.17) mg/d和(231.03±113.71)mg/d,对照组为(310.71±152.36) mg/d和(296.43±126.15) mg/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第1个月随访时,治疗组CBZ用量减少百分比多于对照组(P=0.012).随访第6月末,VAS前-后减少≥2的治疗组患者为17(27)例,多于对照组9(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9);患者对治疗的总体感觉中明显好转或轻度好转的治疗组患者占62.96%(17/27),高于对照组38.46% (10/2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7).结论:HBO治疗能减少PHN患者CBZ药物剂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清华;赵文佳;范晓嬿;朱剑铭;徐鹏军;孟庆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及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明确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和有氧运动过程中底物氧化利用的影响.方法:3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按照随机双盲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服用二甲双胍和安慰剂,7d之后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评估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大峰值功率值(work max,Wmax)和运动测试持续时间(exercise test duration,ETD).评估后,受试者以50% Wmax踏功率自行车,共40min,评定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脂肪氧化率(fat oxidation rate,FOR),运动结束时的主观用力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血乳酸浓度(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pLA).一周之后服用另一种制剂,于同样环境中再次进行相同程序的试验和运动,比较两种情况下相应评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二甲双胍后患者的VO2peak(P<0.01)、AT(P<0.01)、Wmax (P<0.01)和ETD (P<0.01)均显著降低,而有氧运动时的FOR(P<0.01)、RPE(P<0.05)和pLA (P<0.05)均显著增加.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增加有氧运动过程中脂肪的氧化、血乳酸浓度及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作者:王磊;潘化平;高真真;王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生存质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类目组合制定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将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表(The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 Questionnaire,SRS-22)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相关类目匹配,旨在实现SRS-22问卷跨语言、跨学科的交流,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定提供通用的、标准化无语言局限的评定方法.方法:将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SRS-22的内容与ICF中相关类目进行匹配,获得ICF类目组合,运用获得的ICF类目组合、SRS-22问卷,分别对41例非手术治疗IS患者进行评定;初测2周后,随机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ICF类目组合重测.结果:SRS-22问卷与ICF类目匹配一致性Kappa=0.87 (P<0.01);SRS-22问卷与IS患者QOL的ICF类目组合临床评定结果相关性r=0.838(P<0.01);ICF类目组合各维度重测信度均大于0.75.结论:ICF类目组合能全面体现SRS-22问卷内容,且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与SRS-22问卷评定结果高度相关,可运用于临床非手术治疗IS患者QOL的评定.

    作者:吴超;杜青;周璇;杨晓颜;陈楠;徐彬;于虹;梁菊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测运动员腰部及下肢损伤常用功能性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测试方法(ftmctional test)是运用“预康复”的理念,将预防疼痛与伤病的关口前置,以早期发现运动员身体薄弱环节为目标的实用医学方法,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康复体能训练,对身体的这些薄弱环节加以改善,促使伤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据文献报道,运动员损伤部位常以腰部及下肢损伤发生率高[1],而这些部位的损伤,表现为病因复杂、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复发性等特征,有的甚至成毁灭性伤病,运动员及其运动团队为此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运用功能性测试方法研究腰部及下肢部位损伤的预测与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华;张新定;阮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身振动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老年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1].在1990至2010年间,因为OA导致的残疾问题增长了64%,OA已经成为现阶段世界上排名第十一的致残性原因[2].研究报道,膝关节是易发生关节炎症的关节之一,并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KOA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伴软骨下骨增生,骨赘形成,继发引起滑膜、关节囊和软组织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4].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范围减少、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问题[5].

    作者:王朴;季侨丹;刘遄;阳筱甜;周予婧;张驰;何成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镜像视觉反馈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镜像视觉反馈(mirror visual feedback,MVF)是镜像神经元理论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是联系视觉与运动属性的一类特殊神经元,是20世纪90年代初Rizzolatti等[1]在猴子身上发现的.在试验中,他们观察到猴子执行某一动作时,前运动皮质中有特定的神经元放电,而同时,当这一动作被呈现于猴子视野中时,该特定的神经元同样也会放电,他们将这些像镜子一样映射其他人动作的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作者:马玉静;勾丽洁;王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理性缺血训练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年无论治疗药物、手术,还是心血管介入等治疗手段都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或者无力承担相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急需新的治疗方案[1].

    作者:倪隽;卢红建;励建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后髌股关节炎近期疗效观察

    膝关节创伤后常因髌骨力线改变,髌骨周围肌腱、韧带挛缩粘连、神经肌肉控制障碍等继发髌股关节损伤[1],出现新发膝前疼痛、髌骨压痛、髌骨肿大、下肢运动功能恶化等临床表现,称为创伤后髌股关节炎(post-traumatic patellofemoral joint arthritis,PT-PFJA).髌股关节是膝关节重要构成关节之一,PT-PFJA对下肢功能的影响甚至重于膝关节创伤本身.本组资料观察了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治疗PT-PFJA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德波;徐雪鹏;刘鹏;刘怀霞;朱先玲;张述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累及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现临床上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仍然以支气管扩张、祛痰及氧疗等常规治疗为主,但是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需求,因此,有效治疗本病尤为重要.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肺康复运动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改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运动耐力及改善生活质量[1].心肺运动康复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是呼吸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并且使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活动能力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并维持较长的时间.对此,本文旨在研究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前后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观察其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燕;钱钧;李树雯;李鲁欢;杜康;贺慧博;李成恩;杨凤娇;黄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与踝关节本体感觉变化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关节病,调查显示KOA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1.7%[1].KOA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肌力下降、关节活动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变、相邻软骨下骨板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因关节软骨内的本体感受器及神经受到破坏[2],加之关节制动、肌力下降等因素,导致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下降.膝关节本体感觉减退使得神经系统对膝关节周围肌肉控制能力下降,正常关节的保护性反射消失,又会促进KOA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庆梅;赖春;曾宪妮;覃彬原;胡春丽;杨曦;莫国强;张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美国物理治疗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国内的启示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极大.但是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资料显示,参照国际平均水准,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为30万人.专业人才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康复发展的瓶颈问题.良好的教育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尤其是提高人才质量.目前我国的康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可以说是康复治疗中重要的亚专业.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尝试从康复治疗专业分化出物理治疗专业.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亟待借鉴国外较成熟的物理治疗教育经验.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变革,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严谨的物理治疗师培养体系.不仅不断培养出高质量的物理治疗师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引领着物理治疗专业发展的前沿.笔者有幸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物理治疗学系访问学习,现就美国物理治疗教育体系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作者:缪萍;刘浩;潘翠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功能性电刺激与机械外骨骼融合的膝关节康复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膝关节康复装置,融合了功能性电刺激和机械外骨骼,使其能够发挥两种康复技术的优点,同时弥补各自的缺陷,实现一种更加优化的康复辅助模式.方法:该康复装置采用串联弹性驱动器作为膝关节外骨骼的动力驱动装置,并设计了相应的人机交互机构保证良好的力矩传递.驱动电机采用交流伺服电机,并与减速器相连保证足够的转矩.减速器输出轴和腿部支撑件之间通过弹性元件相连.与刚性驱动器相比,串联弹性驱动器具有防止过大的力冲激、可以实现稳定的力矩控制、储存和释放能量等优点,适用于人机交互领域.膝关节外骨骼还融合了模拟编码器、接触力传感器等便于进行反馈控制.结果:制作了原型机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膝关节康复装置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轨迹追踪,并且能够平衡电刺激和机械外骨骼的辅助力矩.结论:本文设计的混合式膝关节康复装置能够使两种康复技术无干扰地结合,为康复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任勇;张定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中关于头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5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3个RCT,1113例患者.10个中等质量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8-12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2.22,95%CI(1.38,3.07)],其余3个研究仅作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论:头针对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尚不能确定.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头针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时仍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且仍需要开展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

    作者:熊键;廖维靖;刘琦;张喆;郭毅;薛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残疾儿童的登记管理

    残疾儿童是指在生理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缺陷,丧失部分或全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14岁以下儿童[1].残疾儿童类别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2].残疾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等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儿童残疾的预防、治疗、康复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及社会各阶层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残疾儿童登记管理的建立可以提供大量切实有效的资料和依据.它收集了残疾儿童及其家属等的相关信息,增加了人们对残疾儿童的认识并且能够提供残疾儿童地区分布图[3].

    作者:徐磊;姜志梅;吕智海;康贝贝;马冬梅;车立昱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