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 国际刊号:1002-1310
  • 国内刊号:53-1082/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云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64-6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玫瑰糠疹(PR)为一种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临床较常见,自然病程较长,治疗方法多样.我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4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确诊的玫瑰糠疹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开放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16 ~46)岁,平均年龄31.8岁;病程(7~14)天,平均7.9天.

    作者:陈坚;陈斯泰;李鹤;凌才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昆明地区4508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调查昆明地区(2009-2010)年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感染病门诊收治的4 508例儿童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4 50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1.39.46%为婴幼儿,7岁以下儿童占97.90%.(4 ~7)月及12月为发病高峰期,呈双峰型.2010年(4 ~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1%.结论 昆明手足口病主要以幼托儿童为主,流行季节在(4 ~7)月,2010年5月呈爆发流行趋势.积极加强卫生宣教,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控制昆明市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

    作者:王明英;周玲;黄荣卫;王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益脉康滴丸治疗局限型硬皮病疗效观察

    硬皮病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组织的纤维化和硬化性结缔组织病,局限于皮肤者为局限性硬皮病,又称为硬斑病.硬皮病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益脉康滴丸治疗局限型硬皮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松;朱伟;谌宏运;肖德欣;谢龙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加放疗、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疤痕疙瘩疗效观察

    疤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不明,现阶段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外科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压迫治疗等.由于单一治疗复发率高,故多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联合治疗,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疤痕疙瘩复发的问题,目前已成为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一个难题,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疤痕疙瘩,术后放射性核素90 Sr90Y敷贴照射及注射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治疗23例患者,共45个疤痕疙瘩皮损,随访短12个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东;孙添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联合卡介菌多糖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10mg,1次/d ×4周一10mg,1次/q2d×4周一10mg,1次/q3d×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前6周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肌肉注射1次/q2d.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1);对照组复发率(35%)明显高于治疗组复发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53,P<0.01).结论 氯雷他定长疗程递减疗法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作者:李德良;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蓝科肤宁与他克莫司对比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蓝科肤宁与他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蓝科肤宁组与他克莫司组,蓝科肤宁组32例患者采用蓝科肤宁湿敷,他克莫司组30例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疗程为4周.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86.67%,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根据皮损选择不同的药物可作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可行方法.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蓝科肤宁超声雾化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及薇诺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蓝科肤宁超声雾化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及薇诺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将入选的9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先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美能)40ml 1次/d×2周继续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美能)片50mg 3次/d×2周,治疗期间配合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10蓝科肤宁蒸馏水溶液超声雾化治疗30min,1次/d×2周,1次/隔日×2周;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蓝科肤宁超声雾化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及薇诺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好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古元清;林莉;周静;张晓冰;刘华;朱梦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皮肤科门诊确诊的7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和左西替利嗪,并予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定期随访,记录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5%和86.8%,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17.6%和44.1%,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中西医结合组126例,用自拟滋阴健脾活血消疹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加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个月.中药组63例,用自拟滋阴健脾活血消疹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1个月.西药组63例,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个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x2 =5.16 P<0.05;x2=9.36,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也均有显著性(x2=3.16 P<0.05;x2=16.77,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缪仕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维A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对照1组仅窄谱紫外线照射,对照2组仅用口服阿维A.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2.35%、45.45%、51.51%,差异有显著性(x2=20.114,P<0.01),且各组治疗后病情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阿维A联合窄波紫外线治疗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紫外线照射或单纯口服阿维A治疗.

    作者:陈维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35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周2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60例外用0.05%维A酸霜治疗,连续4周.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痤疮炎性皮损减少率以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6%和63.3%,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晏文;曹碧兰;黄洋;熊琦;曾令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生发酊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生发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7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日3次每次2片;同时每日2次于患处外涂生发酊.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外用生发酊,每日2次涂于患处.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59.6%与总有效率89.3%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痊愈率为37.0%,总有效率为76.1%),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生发酊治疗斑秃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云;王健;顾明生;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云南省瑞丽市1989-2011年≥50岁HIV/AIDS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对瑞丽市1989-2011年≥50岁HIV/AIDS的疫情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分析该群体疫情态势及为进一步的行为干预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瑞丽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对基本情况、感染比重及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1989-2011年,瑞丽市累计报告≥50岁HIV/AIDS 408例,占总报告数的6.0%,2010年占当年报告总数比重高达9.1%;平均年龄57.4±7.0岁;男性288例(70.6%),女性120例(29.4%),男∶女=2.4∶1;已婚有配偶296例(72.5%);汉族223例(54.7%);小学及以下302例(70.0%);农民208例(51.0%);异性性途径感染273例(66.9%),注射吸毒65例(15.9%).自1989年,老年人注射毒品感染HIV占每年所有老年人感染途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自1991年,老年人异性传播途径占每年所有老年人感染途径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瑞丽市老年人HIV/AIDS疫情在1989-2011年间呈上升态势.结论 瑞丽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这里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复杂,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诸多盲区,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

    作者:李再友;刘文骏;李洲林;高良敏;付金翠;李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并掌握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降低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DS)和焦虑量表(HAS)对14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129例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发病率,比较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感染时间与HAMD、HAMA的关联性,分析并评定其心理状态.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感染1年内的患者焦虑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尤其是女性以及感染1年内的患者焦虑发病率更高,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陈富祺;李繁;陈柳林;李远;李瑛;郭祖安;李雪莲;黄小芸;莫耀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人群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对性病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和女性性工作者共1 065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分析两种人群阴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0年到2012年到本单位性病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和外展服务的女性性工作者共1 065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同时检测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病门诊就诊497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检出念珠菌40例(8.0%),检出滴虫22例(4.4%),检出线索细胞52例(10.5%),病原体检出总数114例(22.9%);女性性工作者568例阴道分泌物检出念珠菌43例(7.6%),检出滴虫63例(11.1%),检出线索细胞102例(17.9%),病原体检出总数196例(34.5%).两种人群之间念珠菌检出没有差异,滴虫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两种人群阴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性工作者阴道感染的总人数比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多,应特别加强对这类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卫生观念,减少感染的机会和性病的传播.

    作者:陈辉;罗伟;李媛;徐艳声;和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独用阿昔洛韦软膏、口服阿昔洛韦治疗,B组除外用阿昔络韦软膏,口服阿昔洛韦,并结合静滴膦甲酸钠0.64连用14天,治疗结束后2年内观察疗效;结果 B组治愈率为98%,A组治疗率43%,有显著差异;结论 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姚安县2006-2012年HIV/ADIS监测结果分析与防治对策

    目的 对姚安县HIV/AIDS的监测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流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姚安县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姚安县2006-2012年艾滋病病毒血清学监测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1月-2012年12月,姚安县累计发现并报告HIV/AIDS病例84例,平均每年发现1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1∶1.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 ~39)岁64例,占76.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1例,占72.6%,职业以农民为主73例,占86.9%.综合医院是发现HIV感染者的主要场所,医疗机构发现的占44%,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其中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83.3%,注射吸毒传播占15.5%,母婴传播占1.2%.结论 姚安县艾滋病呈中度流行态势,呈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农民,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综合医院是发现HIV感染者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扩大和规范PITC工作,积极做好发现感染者的综合管理,抗病毒治疗等工作是姚安县防制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筱娴;朱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网状青斑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生左下肢大片紫红斑,无痛痒,亦无其他不适症状,曾于10年前就诊我院,经静脉造影提示“左下肢静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诊断“左下肢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未经特殊治疗,红斑面积较前有所扩大.近1月来无明显诱因;患者自觉红斑处发生疼痛不适感,程度轻,并觉红斑颜色加深,病程中睡眠,饮食,二便均无异常改变.否认其他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肢端血管角化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6岁,因双指、趾斑丘疹4年就诊.家长代诉患儿4年前手足冻伤后双手指、足趾背侧出现散在针尖至粟粒大小红斑丘疹,压之有时可褪色,部分皮损表面逐渐粗糙、角化、颜色加深,无瘀斑、瘀点,无疼痛及瘙痒等自觉症状.此后每逢冬季双手足均出现红肿、破溃,当地诊所诊断为“冻疮”,曾外擦“中草药”治疗(具体不详),皮损未见好转.

    作者:朱紫婷;王红云;顾华;何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管角化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阴囊部紫红色丘疹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8月前无诱因阴囊皮肤见数粒紫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多,范围扩大,来本院就诊,患者发病来无自觉症状,皮疹无破溃、无瘙痒.既往史:无外伤手术史,无传染病史.既往身体健康,无精索静脉曲张病史.家族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龟头银屑病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龟头、包皮红斑、斑块半年”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包皮、龟头处突然出现红色斑片,皮疹渐扩大,部分发展成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在意,皮损缓慢增大.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无发热.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出现.

    作者:陶思铮;刘彤云;王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年发病的匍行性血管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右乳房外侧大片簇集点状红斑10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乳房外侧发现有点状红斑,密集或散在,无瘙痒和疼痛等不适,其间部分皮疹消退,但面积逐渐向周围不规则扩展,未予处理.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杨利;张道军;黄显琼;成琼辉;伍津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右拇指大疱伴疼痛8d,右手掌、右前臂水疱3d,躯干水痘样皮疹2d,于2013年3月4日就诊于皮肤科.患者8d前患有感冒、全身乏力、无发热,继之右手拇指指腹皮肤出现大疱,约花生米大小,伴疼痛,自认为烫伤引起,自行服用芬必得缓释胶囊,疼痛无缓解;3d前右手掌大鱼肌处、右前臂皮肤出现水疱;2d前躯干皮肤出现丘疱疹、水疱,周围绕有红晕,无发热及咳嗽、无头痛及恶心、呕吐;1d前就诊于邳州市东方医院予头孢拉啶及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病情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既往史:无水痘及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史.个人史、过敏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继玲;高燕飞;谭张龙;金广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成人Still's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s病(AOS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确诊的22例成人Still's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热、关节痛、皮疹三大主要特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00%、90.9%、86.4%.22例患者检测血清铁蛋白均升高,超过1000μg/ml.结论 AOS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疾患,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铁蛋白在AOSD的治疗及病情活动度的判断上有重要作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DMARDs),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宇;赵志国;丁克云;马朝东;徐圣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泽漆冲剂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IL-18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泽漆冲剂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IL-18的变化,探讨复方泽漆冲剂对血热型PV患者血清MMP-2、MMP-9和L-18浓度的影响;方法 经纳入的血热型患者分治疗组(28例)采用复方泽漆冲剂,对照组(28例)采用自拟方,4周后采用ELISA法对56例PV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MMP-2、MMP-9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MMP-2、MMP-9和IL-18治疗后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复方泽漆冲剂能降低血热型PV患者血清中MMP-2、MMP-9和IL-18的水平,观察MMP-2、MMP-9和IL-18浓度变化对PV的治疗和指导用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丽丽;刘涛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FN-β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关系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ed ligand,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可溶性TRAIL蛋白单独处理以及联合IFN-β处理后A375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IL单独处理及联合IFN-β处理后A375细胞内TRAIL受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TRAIL蛋白联合IFN-β处理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中TRAIL受体DcR1、DcR2、DR4、DR5表达增高,肿瘤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增加.与单独处理相比,联合处理后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表达上调,NF-κB下调.结论 IFN-β能通过上调黑色素瘤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增加TRAIL受体的表达从而增强A375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

    作者:熊芬;徐国林;于春水;牟韵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桂利嗪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疗效观察

    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5月,用桂利嗪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37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81例,女156例,(60 ~90)岁,平均年龄71岁.病程2个月~5年.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瘙痒处无明显的原发性损害.

    作者:魏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美能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

    斑秃(Alopecia areata)是一种非疤痕性的炎症性脱发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部出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斑状脱发,大约半数病人病情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1],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心理.

    作者:李国泉;邓自享;林楚泉;甘晓虹;苏东辉;范元;张国南;梁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片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皮肤黏膜和血管发生暂时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出现局部水肿性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经常不定时在全身出现斑块和水肿性皮疹,伴瘙痒、越抓越痒、越抓越水肿、发作次数由数天1次到每天数次不等,病程6周以上,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我所2011年11月-2013年1月应用依巴斯汀片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6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静;谢忠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多发性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2月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多发性扁平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扁平疣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19 ~45)岁,平均年龄(28.63±5.73)岁;20例扁平疣患者均符合《杨国亮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1]],皮损数量均超过30个;其中病程超过6个月,近4周未经过任何治疗的15例,病程未超过6个月,未经过任何治疗的5例;皮损位于颜面部18例,手背部1例,前臂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肾、消化道及内分泌等疾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排除疤痕体质.

    作者:栾立云;陶迪生;李英;孙兆圣;朱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腋臭是指腋窝部汗腺分泌的特殊臭味,亦称“狐臭”.是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给患者社交和集体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难言之隐,常会造成精神负担.临床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外涂药物、激光、皮下注射等治疗容易复发;传统手术切除方法,因局部留有较大瘢痕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微创手术治疗成为腋臭治疗的新方向.我科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开展了小切口加皮下搔刮、小切口加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病人110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田兵;罗模桂;刘官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干燥综合征中抗M3R抗体的研究进展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抗毒蕈碱乙酰胆碱3受体抗体(anti-M3R antibody,抗M3R抗体)相关,本文通过抗M3R抗体与毒蕈碱乙酰胆碱3受体(M3R)的结合表位,以及与SS的临床表现、治疗的关系,对抗M3R抗体在SS中的致病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娟;付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银屑病发病相关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的红斑鳞屑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对其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证实银屑病为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涉及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相关的细胞 因子和趋化因子等.

    作者:夏登梅;郭生红;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面部老化的分级和定量分析

    1 面部老化的表现相对于年轻皮肤饱满、圆润的轮廓,光滑、色泽均一的皮肤,老化的皮肤会变得干燥、没有光泽甚至表面有鳞屑;颜色不均一,出现红色的樱桃状血管瘤、黑色的脂溢性角化或白色的特发性白点等皮损,大量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从皮肤质地上会出现皮肤松弛、动态皱纹和静态纹、毛孔粗大;严重的甚至有皮肤肿瘤的改变.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

    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是一种纯化的单体卟啉,其主要成分为相对疏水性卟啉,较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具有成分单一、组成稳定、组织选择性好、易被血管内皮吸收、光漂白速率高及治疗后的避光时间短等显著优点,在临床上可用于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诊断,以及鲜红斑痣、脑胶质瘤的治疗.

    作者:杨智;熊英;王雪;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射美容技巧及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医学美容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美容要求的提高,微创美容已成为现代医疗美容的新趋势.作为重要的微创美容手段,注射美容具有创伤小,没有痛苦,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已被广大求美爱好者及医务工作者接受.本文就注射美容技巧及注意事项作一简略介绍.

    作者:梁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风患者的心理护理

    麻风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诊治不及时常导致畸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社会上还存在对患者的恐惧和歧视,相当一部分患者被确诊为麻风后,极易产生抑郁、焦虑、怀疑、孤独恐惧等心理负担,或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讳疾忌医的心理,这些均会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好麻风患者的心理护理在麻风防治工作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现将开展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丽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南县2002-2012年新发现麻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麻风是广南县的主要地方病之一,为探索麻风在这一地区的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制定我县消除麻风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我县提供的新发现病人名册,对2002-2012年新确诊麻风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2-2012年广南县新确诊麻风病人137例,多菌型81例,少菌型56例;年平均发现率为1.29/10万,病期长242个月,短1个月,平均病期21个月;传染来源明确的有125例,占91%,传染来源不明的有12例,占9%;14岁以下儿童病例16例,占12%;Ⅱ级以上畸残24人,占17.5%.结论 广南县麻风病流行态势仍然十分严峻,应加大投入,强化麻风科普宣传,尽早尽快发现病人,及时治疗阻断传染是麻风防控工作的关键.

    作者:侬德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