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国际刊号:1673-5293
  • 国内刊号:61-1448/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13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陕西省2000年科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2018年7期文献
  • 巨大胎儿血糖水平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胰岛素分泌功能,为研究和控制胎儿肥胖及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100例(组Ⅲ)及巨大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母亲身体质量指数(BMI),将巨大儿进一步分为母亲肥胖的巨大儿(组Ⅰ)及母亲体重正常的巨大儿(组Ⅱ).新生儿生后采集脐带血5mL,其中2mL用于测血糖,余3mL离心后取出血清,放射免疫法测胰岛素,利用HOMA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功能.结果 母亲孕前血糖及胰岛素,脐血血糖在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亲孕前BMI、脐血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在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孕前BMI:tⅠ与Ⅲ=2.33,tⅡ与Ⅲ=7.19,tⅠ与Ⅱ=2.18,均P<0.05;脐血胰岛素:tⅠ与Ⅲ=7.39,tⅡ与Ⅲ=2.57,tⅠ与Ⅱ=3.71,均P<0.05;HOMA-IR:tⅠ与Ⅲ=5.70,tⅡ与Ⅲ=5.90,tⅠ与Ⅱ=2.89,均P<0.05;HOMA-β:tⅠ与Ⅲ=10.20,tⅡ与Ⅲ=5.15,tⅠ与Ⅱ=5.98,均P<0.05;HOMA-IS:tⅠ与Ⅲ=-11.27,tⅡ与Ⅲ=-8.77,tⅠ与Ⅱ=-3.24,均P<0.05).且母亲孕前BMI,脐血INS,HOMA-IR,HOMA-IS在正常新生儿、母亲体重正常巨大儿、母亲肥胖巨大儿三组间呈逐渐升高趋势,而HOMA-IS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巨大胎儿血清胰岛素显著升高,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异常,而母亲肥胖是巨大儿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作者:尚进;肖延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马术辅助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效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马术辅助干预(EAI)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至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ASD儿童,使用失匹配负波(MMN)和P50两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评价患儿干预后认知加工和抑制无关刺激功能的变化.通过ABC量表、社交反应量表(SR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评分变化.结果 20名儿童中有1人(男)各导联未见明显的MMN,数据分析中予以剔除,故终进行脑电数据分析为19人,出波率为95.0%.比较干预前后MMN在Fz点的潜伏期、波幅及Cz点S2/S1的P50波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现干预后MMN在Fz点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的变化趋势.干预后SRS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5);ABC量表由于家长观察的ASD症状情况,干预后总分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4,P<0.05);干预前后ASD患儿CBCL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AI可改善ASD儿童社交能力和ASD症状.

    作者:高延;洪琦;罗小杏;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家长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VE)患儿家长情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VE患儿家长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VE患儿家长情绪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症VE患儿家长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9.62±2.58)分和(9.37±2.89)分,约70%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重症Ⅶ患儿家长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国内常模(t=8.973~18.636,均P<0.05).重症VE患儿家长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635~-0.836,均P<0.05).自我感觉压力、性格特征、居住地、家庭收入、客观支持得分、社会支持利用度是重症Ⅶ患儿家长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t =3.857~6.982,均P<0.05),自我感觉压力、客观支持得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和是否在职是重症VE患儿家长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t=2.875~7.937,均P<0.05).结论 重症VE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受到关注,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是患儿家长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可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状况.

    作者:刘显会;张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细胞黏附分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分子1(CAD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获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各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3组内膜组织中CADM1表达水平.结果 异位内膜细胞CADM1染色阳性表达低[(37.80±6.21)%],在位内膜细胞次之[(58.40±8.32)%],正常内膜细胞中高[(95.2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P=0.028);CADM1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异位内膜中低(2.10±0.10),在位内膜中次之(2.80±0.20),正常内膜中高(3.7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2,P=0.017).结论 CADM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低表达,其表达缺失可能与病变内膜的转移性生长具有相关性.

    作者:麦艳芬;钱怀萍;胡淑娟;陈仰新;麦雪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温岭市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温岭市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温岭市随机整群抽取1 300名3~6岁幼儿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共计1 300份,回收符合条件问卷共计1 266份,其中男性儿童611名,女性儿童655名.不同性别儿童的全天睡眠时间[男(10.16±1.02)h,女(10.17±1.31)h]、白天睡眠时间[男(1.77±0.51)h,女(1.77±0.58)h]及夜间睡眠时间[男(8.35±1.12)h,女(8.37±1.20)h]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不同性别儿童的睡眠障碍发生率(20.79% vs.20.9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打鼾、母亲情绪低落、超过80分贝居室噪音、睡眠俯卧位、有过敏性鼻炎、有哮喘病史、儿童食欲差、睡前1h看电视、睡前1h奔跑或做跳跃活动的游戏、睡前1h饮食、睡前1h情绪、全天睡眠时间、儿童近期家中发生重大事件、新进幼儿园、主要看护人身份(OR值分别为2.781、2.901、3.120、2.909、2.719、2.891、3.125、3.209、2.987、3.123、2.982、3.231、2.658、3.109、3.884,均P<0.05)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结论 温岭市儿童睡眠时间不足,应引起家长及相关儿科工作人员的注意,针对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危险因素予以有效控制及预防,并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徐小丽;郑淑红;金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北京市6~23月龄流动儿童辅食喂养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区6~23月龄流动儿童的辅食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使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区6~23月龄流动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中的指标分析评价辅食喂养状况.结果 调查6~23月龄流动儿童有效例数305名,其中膳食种类合格率为84.6%(258/305),膳食频率合格率为64.9%(198/305),可接受膳食合格率为58.4%(178/305),昨日富铁或强化铁食物添加率为55.7%(170/305).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发现,6~11月龄、12~17月龄、18~23月龄组之间的膳食种类、频率、可接受膳食合格率和昨日富铁或强化铁食物添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725、10.189、7.093和37.098,均P<0.05);在6~17月龄流动儿童中,持续母乳喂养儿童与断乳儿童之间膳食种类合格率和昨日富铁或强化铁食物添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200和25.844,均P<0.05).结论 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区小年龄段和持续母乳喂养流动儿童出现辅食喂养不合格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加强对小年龄段和持续母乳喂养流动儿童的辅食喂养指导.

    作者:冯超;许梦雪;李堃;丁美琦;王博;吴思蒲;张霆;朱宗涵;关宏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的铁代谢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孕妇妊娠中、晚期铁负荷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定期产检的孕妇,妊娠中期轻型地贫组30例,贫血组19例,对照组19例;妊娠晚期轻型地贫组44例,贫血组46例,对照组28例.对所有病例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Hb:地贫组低于同期对照组,高于同期贫血组,妊娠中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8,P<0.05),妊娠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8,P<0.05);②SF.同期地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TfR:地贫组高于同期对照组(F=16.26,P<0.05),与同期贫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α地贫孕妇Hb高于同期β地贫孕妇,妊娠中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妊娠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结论 ①妊娠中、晚期轻型地贫孕妇并无铁负荷过重,在监测铁水平情况下,对合并缺铁的轻型地贫孕妇,适当补铁是合理且安全的;②在妊娠中、晚期,β地贫孕妇Hb水平均低于α地贫者,因此应更加重视检查β地贫孕妇的贫血程度;③sTfR用于鉴别轻型地贫与缺铁性贫血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邱婷;尹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晚期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孕妇孕晚期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现状,并探讨孕晚期计划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至9月30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就医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9.8%孕妇孕晚期计划纯母乳喂养,61.8%孕妇知晓纯母乳喂养概念,53.4%孕妇计划母乳喂养6~12个月.27.4%的孕妇现有母乳喂养知识来源于医务人员,7.9%来源于孕妇学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纯母乳概念、并发症1种及以下、家人支持母乳喂养是计划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715、3.212、6.496、12.571,均P<0.05).结论 鼓励专业医务人员参与母乳喂养指导,对喂养困难及患病时的产妇提供正确的哺喂措施.降低孕期并发症、增强家人的支持系统有助于其孕期建立纯母乳喂养计划,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进而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作者:袁展望;赵宏;马莉;葛文利;屈鹏飞;白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肥胖儿童青少年血清指标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青少年血清锌-α2-糖蛋白(ZAG)、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及血浆摄食抑制因子(NUCB2/Nesfatin-1)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门诊就诊及奉城镇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共125例作为肥胖组,选择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青少年共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内脂肪百分比(Fat%)、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Obestatin、ZAG、NUCB2/Nesfatin-1,Obestatin、ZAG、NUCB2/Nesfatin-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后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得出其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组BMI、Fat%、WHR、FBG、HbAlc、HDL-C、LDL-C、TC、TG明显高于对照组(x2/t值分别为5.37、7.11、9.10、7.02、5.00、4.60、4.82、3.99、8.21,均P<0.05),但肥胖组ZAG、NUCB2/Nesfatin-1、Obestatin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00、6.68、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BMI、WHR是影响ZAG表达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BMI、HDL-C是影响Obestatin表达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BMI、HOMA-IR是影响NUCB2/Nesfatin-1表达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青少年患者血清存在ZAG、Obestatin及NUCB2/Nesfatin-1表达水平的变化,ZAG、Obestatin及NUCB2/Nesfatin-1可能参与了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恒涛;王根在;朱洪庆;林束珠;王春艳;平献红;乔玉兰;冉贵萍;杜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紫杉醇和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紫杉醇和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于2010至2015年收治的局部晚期初治年轻宫颈癌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60例,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CCRT)后行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巩固性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患者61例,仅行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 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33%和93.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P=0.04<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后进行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巩固性化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作者:李芷茹;曾守群;李超;罗莉;黄叶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维生素E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维生素E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妊娠糖期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3.23~6.25,均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GLU、2hPBG、TG、TC、LDL-C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t=4.10~5.20,均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x2值分别为6.45、5.91、6.10,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浓度,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丽华;张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期间瘤体血供与卵巢动脉显影和子宫动脉卵巢支的关系及其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武汉市江汉区红十字会医院98例行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分析患者瘤体血供与卵巢动脉、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的情况,并探讨其关系.结果 在患者中,可显影62例,双侧均匀型31例,占比为50.00%;一侧为主型20例,占比为32.26%;单一侧型11例,占比为17.74%;其中,乏血供侧子宫动脉卵巢支较其他子宫动脉密集(t=8.57,P<0.05).卵巢动脉显影者的卵巢功能发生一过性障碍,在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状态,同时术后6个月、1年不同血供分型瘤体缩小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0、1.63,均P>0.05),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组与无显影组瘤体缩小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6、1.54,均P>0.05).结论 子宫肌瘤瘤体血供类型与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卵巢支显影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乏血供侧行UAE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栓塞流量,以期改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

    作者:周海燕;王维香;马卿莲;常剑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麻和硬膜外麻对剖宫产术后母婴恢复的影响

    目的 评价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择期剖宫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全麻组5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8例,分别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评价术中术后母婴情况.结果 两组分别有50例和47例产妇完成研究,两组手术时间、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比例、术后疼痛VAS评分、红细胞压积下降值、术后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止痛药物需求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1.571、3.364、0.637、0.319、3.167、1.067、2.584、1.834,均P>0.0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止痛药物需求时间均高于全麻组(t值分别为3.978、5.674、5.559,均P<0.05);硬膜外麻醉组1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血红蛋白下降值、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排气时间均低于全麻组(x2/t值分别为4.513、6.008、4.669、6.013,均P<0.05);硬膜外麻醉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全麻组(x2=7.617,P=0.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00%和4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5,P=0.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止痛效果与全身麻醉相似,而对母婴影响小、止痛药需求量少和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作者:孙凯;邵艳霞;朱彤宇;王玉洁;边洪春;王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类型子宫疤痕妊娠处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子宫疤痕妊娠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375例,根据Vial分型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值将患者分为4组,A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清宫术,B组行甲氨蝶呤(MTX)预处理+宫腔镜检查+清宫术,C组行妊娠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D组行MTX预处理+妊娠病灶切除+子宫瘢痕修补术,比较4组的疗效.结果 4组手术成功率均在95%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 =3.81,P>0.05),但各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3.71、3.80,均P<0.01),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和MTX治疗+经阴道子宫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出血量较多,且住院时间长(F值分别为3.71、3.80,均P<0.01).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使子宫疤痕妊娠得到有效治疗.

    作者:陶春梅;王玉玲;郑玉华;李林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妇对盆底功能认知度及分娩方式选择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孕妇及家属对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认知度、意愿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及实际分娩方式,探讨提高正确认知对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率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 0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孕妇及配偶文化程度、孕妇对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认知情况、孕妇意愿分娩方式(A组:尽量阴道分娩;B组:意愿剖宫产或者不是特别在意分娩方式)和实际分娩方式等.结果 夫妇一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盆底功能与妊娠分娩影响认知正确率、选择尽量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夫妇双方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804、41.859,均P<0.05);认知正确率与选择尽量阴道分娩及实际阴道分娩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5、0.207,均P<0.05);意愿阴道分娩的孕妇实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意愿剖宫产或者不是特别在意分娩方式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67,P<0.05).结论 提高孕妇对盆底功能认知度可以增加孕妇意愿阴道分娩率和实际阴道分娩率,提高孕妇关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正确认知度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俊娟;郭华峰;张新华;陶贝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2例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FTS理念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68、0.522,均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53、2.228、2.351、2.209,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224,P<0.05),ALB和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26、2.053,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4%(x2 =4.963,P<0.05).结论 采用FTS理念用于LM是安全且有效的,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程度,加快患者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碧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子宫肌瘤剥除术三种术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大子宫肌瘤(肌瘤直径大于8cm)剥除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55例行开腹手术为A组,50例行腹腔下常规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为B组,45例行腹腔镜下改良大子肌瘤剥除术为C组,比较3组手术效果.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23.17、66.61,均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A组(t值分别为22.06、7.61,均P<0.05)和C组患者(t值分别为11.10、2.57,均P<0.05).3组患者术后镇痛用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8.36,P<0.05),进一步两组间比较显示B组和C组患者术后镇痛用药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x2值分别为11.46、15.52,均P<0.05),B组和C组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45,P>0.05).3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90.60、104.53,均P<0.05),B组和C组患者上述两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t值分别为-12.30、-15.79,均P<0.05),B组和C组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2、1.08,均P>0.05).3组患者术后病率、肠粘连和肠梗阻发生率(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术后满意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8.04、9.74,均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病率、肠粘连和肠梗阻发生率、术后满意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x2值分别为5.20、4.42、5.26、5.07、5.21,均P<0.05),而B组及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34、0.64,均P>0.05).3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子宫血肿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皮下气肿发生率、输尿管和膀胱及肠道损伤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66~1.3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靖一;凌静;谭洁;张晨霞;吴群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盆底表面肌电评价盆底肌功能在高雄激素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盆底表面肌电(sEMG)评价高雄激素女性和正常女性盆底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经详细问病史和临床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且未生育但有性生活的高雄激素患者79例,同期选取86例未生育有性生活且雄激素水平正常的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应用标准的Glazer盆底sEMG评估方案及设备,测定研究对象的阴道括约肌sEMG值来评估两组盆底肌功能.结果 两组在年龄、身高及体质量指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PCOS组血游离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1,P<0.05).PCOS组快速收缩阶段大收缩波幅、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943、10.925,均P<0.05),两组前基线阶段波幅平均值、快速收缩反应时间、耐久收缩波幅平均值、后基线波幅平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751、1.034、6.314、0.778,均P>0.05).结论 盆底sEMG值可在一定程度上简便、客观地反映盆底肌群的功能,雄激素与盆底肌肉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周艳红;尤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RFCA治疗TA患儿的疗效及年龄对消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TA)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RFCA治疗的TA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段的消融效果、不同类型TA的消融效果、复发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100例患儿中,消融成功97例,成功率为97.00%;复发8例,复发率为8.00%.不同类型TA患儿年龄和消融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0.25,P=0.78;x2 =2.35,P=0.09),各组复发率比较却存在显著性差异(x 2=4.35,P=0.04),但经年龄分层后,5~8岁组、9~14岁组的RFCA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10、0.25、0.15,均P>0.05).结论 RFCA可作为治疗TA患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不同年龄组的患儿手术效果、复发率和安全性相当.

    作者:沈丽英;张川;周冬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产儿和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患化脓性脑膜炎的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为该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比早产患儿和足月患儿临床表现的构成情况,合并症的发生率、死亡率、致病菌的构成情况,血感染指标、脑脊液检测结果及颅脑MRI的表现情况.结果 早产患儿反应差、拒乳、发绀的发生率高于足月患儿,发热的发生率低于足月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56、7.912、5.967、6.944,均P<0.05).早产患儿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发生率25.00%,低于足月患儿(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36,P<0.05).早产患儿合并症发生率35.00%,高于足月患儿(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6,P<0.05).早产患儿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为20.00%,高于足月患儿(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6,P<0.05).早产患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0.00%,脑室扩张的发生率为15.00%,脑梗死的发生率为5.00%,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为10.00%,颅脑MRI异常率为60.00%,高于足月患儿(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3,P<0.05).结论 与足月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相比,早产患儿的临床表现较不典型,且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及颅脑MRI的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早明确诊断,使患儿得到早期治疗.

    作者:祝雪英;郁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持续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持续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效果,并探索出一种可用于临床的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持续性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2至8月到福州总医院盆底治疗中心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实施干预的基础上,再应用持续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进行盆底治疗后,观察组盆底Ⅰ、Ⅱ类肌肉的盆底肌力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1、5.40,均P<0.01),观察组盆底工、Ⅱ类肌肉的肌疲劳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4.93,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主动锻炼依从性为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x2=54.43,P<0.01);产妇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54,P<0.01).结论 初产妇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持续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盆底功能状态、进行盆底主动锻炼的依从性和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林铃;郝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新生儿HIE头颅CT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CT表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分度与胎龄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早期诊断服务.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救治的68例HIE患儿为研究组和24例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为对照组,均进行头颅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将CT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HIE的CT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和脑水肿,颅内散在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影.根据病灶范围将68例HIE患儿CT诊断分为轻度20例(29.41%)、中度26例(38.24%)及重度22例(32.35%).HIE患儿脑组织基底节、脑白质及脑灰质的CT值会随着患儿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不同胎龄患儿脑组织基底节、脑白质及脑灰质值比较差异明显(F值分别是8.16、5.49、7.38,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HIE患儿的基底节、脑白质、脑灰质的CT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组vs.对照组:q值分别为4.24、16.02、5.97;重度组vs.对照组:q值分别为10.23、29.35、12.07,均P<0.05).将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三组的CT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重度组基底节、脑白质、脑灰质CT值与轻度组、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9.34、25.09、7.87、6.17、14.01、6.36,均P<0.05).与正常的早产儿相比,胎龄为34~36周的HIE早产儿的脑灰质和脑白质CT值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3.41、2.82,均P<0.05).结论 头颅CT检查能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情况,同时判断有无合并颅内出血(ICH)及区分出血类型,对HIE的临床早期诊断、分度及治疗是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杨润红;马霞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生产的产妇,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评分表》及《性欲低下及性交疼痛评估量表》量化评分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患者200名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予以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及Kegel运动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进行Kegel运动.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评分表》及《性欲低下及性交疼痛评估量表》评价治疗后女性性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性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88,P<0.01),且性功能障碍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20.61,P<0.01).治疗后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性欲低下、性交痛、性高潮障碍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20.69、4.71、40.79,均P<0.05).结论 肌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显著改善其性生活质量.

    作者:刘霞;王祥珍;张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MRI与CDU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17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或者就诊的280例乳腺癌病变患者,同时行MRI及CDU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RI、CDU以及MRI联合CDU检查结果对于早期乳腺癌病例检出率.结果 入组的280名乳腺癌病变的患者中,总共发现326个疑似病灶部位,病理诊断是乳腺癌良性病灶部位158个,恶性病变168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部位有116个,导管原位癌症的为32个部位,粘液癌的有13个部位,髓样癌的有7个病灶部位.三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9.98、15.23、11.01、16.02,均P<0.05),以磁共振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价值高,磁共振联合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8%、96.32%、88.65%、99.23%.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MRI的检查比CDU检查有更高的检出率,同时MRI联合CDU检查比单独使用两种检查时的病例检出率更高,因此采用MRI联合CDU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病例检出率.

    作者:王经英;沈小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程观察中超声替代阴道指检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腹部联合会阴超声判定胎方位、宫口大小、胎先露低点位置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探讨超声检查能否替代传统“阴道指检”来监测产程进展.方法 招募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于东阿县人民医院行阴道试产的孕妇100例.产程中应用腹部联合会阴超声检查和阴道指检,对比二者判定胎方位的准确率;分析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和阴道指检宫颈扩张的关系;分析超声检查的产程进展角度数与阴道指检评定的胎先露低点位置的关系.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和阴道指检的胎方位符合率分别为100.00%和74.76%,超声检查较优(x2=27.35,P<0.01).超声检查与阴道指检评估宫颈扩张误差平均值为0.15±0.36cm(95%CI:0.09~0.21),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31±0.23cm(95 %CI:0.27~0.35).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和阴道指检宫颈扩张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阴道指检宫颈扩张值=1.03X-0.03(X:超声检查宫颈前后唇距离,R2 =0.98,P<0.05).超声测量的产程进展角度数与阴道指检检查评定的胎先露低点位置也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产程进展角度数=10.68X+ 100.78(X:胎先露低点位置,R2=0.89,P<0.05).结论 经腹部联合会阴超声检查能替代阴道指检来监测产程进展.

    作者:姜燕;于健;赵亚敏;李秀英;马良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Eph-A5、AFP、hCG及CK水平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患者血清中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A5、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肌酸激酶(CK)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产科确诊的前置胎盘患者62例(病例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Eph-A5、AFP、hCG及CK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AFP、hCG及CK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38、13.19、5.47,均P<0.05),病例组的血清Eph-A5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30.81,P<0.05);边缘型前置胎盘、部分前置胎盘、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血清AFP、hCG、CK、Eph-A5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0、3.12、2.92、3.32,均P>0.05);发生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患者的血清AFP、hCG、CK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患者(t值分别为6.45、9.67、3.45,均P<0.05);发生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患者的血清Eph-A5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患者(t=9.40,P<0.05).结论 前置胎盘患者的血清AFP、hCG、CK水平显著高、Eph-A5水平降低;发生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患者的血清AFP、hCG、CK水平升高、Eph-A5降低更加明显.

    作者:杨琳;李慧敏;朱艳;吉莉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11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吸入的发病因素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1 136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3岁之间,占51.94%,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异物种类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占92.96%(1 056/1 136);异物发生位置以左右支气管为主,占89.79%(1 020/1 136),其中右侧支气管异物多于左侧;每年2月(占12.94%)和9月(占16.02%)是小儿支气管异物发病率高的月份.通过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全部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支气管异物多发于学龄前儿童,预防十分关键;医护人员应广泛地向患儿家属进行预防知识宣教.

    作者:姚丹;余宏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阴道哑铃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阴道哑铃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至6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后尿失禁患者400例,于产后42天进行尿垫试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并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200例),予以阴道哑铃治疗,B组为实验组(200例),予以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阴道哑铃治疗,通过对比尿垫试验、ICI-Q-SF的改变情况,评价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尿失禁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B组尿垫试验有效率为65.0%,显著高于A组的17.5%(x2 =102.30,P<0.01).治疗后6个月B组尿垫试验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A组的57.5%(x2 =65.30,P<0.01).B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t值分别为8.69、7.21,均P<0.01).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阴道哑铃能够快速、明显的改善产后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女性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崔欢;郭华峰;张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痫前期与儿童自闭症发生风险相关性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孕妇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其儿童发生自闭症的风险,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9月.对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D,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4篇,包括16篇病例对照研究和8篇队列研究.纳入自闭症儿童共计81 384例,同期正常儿童7 250 0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孕妇的儿童相比,子痫前期孕妇的儿童自闭症发生风险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4,95%CI:1.24~1.67,P<0.01).结论 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其儿童发生自闭症的风险显著增加,评价孕妇子痫前期可能对于预测儿童自闭症发生风险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剑虹;谢璧蔚;徐若霆;罗婉君;卢敏贞;杨铱琳;钟梅;黄启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001至2016年新疆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2001至2016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及效果,探讨各项保健服务指标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动态数列和多样本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运用秩相关分析探讨各保健服务指标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2001至2016年,新疆各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住院分娩率上升快,年平均上升速度达3.42%;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9.69%;2016年新疆3个地区(东疆、北疆、南疆)在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66、6.718、7.807,均P<0.05);在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 2值分别为1.736、1.416、2.947、3.793,均P>0.05).孕产妇死亡率与各保健服务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rs|值为0.838~0.985,均P<0.01),且与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的相关性大(rs值分别为-0.985、-0.982,均P<0.01).结论 新疆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进展符合全国孕产保健事业发展的方向,但孕产期保健效果指标进展与服务指标开展未完全同步.新疆3个地区(东疆、北疆、南疆)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存在差异,应加强新疆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连续性,尤其是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需要引起格外重视,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芳;王小丽;王炜琦;李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女性佳生育年龄探讨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女性的生育问题也成为热点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超过35岁的女性定义为高龄产妇,高龄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生育能力降低,出生缺陷风险上升.高龄产妇的妊娠期母体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升高,妊娠期并发症如流产、早产、前置胎盘、死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如低出生体重儿、高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的发病风险上升.该文对女性佳生育年龄以及生育年龄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概述,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佳;徐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