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9-8291
  • 国内刊号:61-1374/R
  • 影响因子:1.10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4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评为优秀进步奖(02)
  • 泌尿科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内支架对ESWL治疗1~2cm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放置内支架和不放置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 cm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行体ESWL治疗1~2 cm输尿管上段结石146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放置内支架管分为支架管组和无支架管组.结果 放置支架管和未放置支架管组结石特征、患者特征及治疗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入支架管组结石清除率为71.79%,未置入支架管组结石清除率为86.92%,两组结石清除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放置支架管组无石街形成,未放置支架管组有2例发生石街.结论 ESWL治疗1~2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无内支架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置入支架管组,但需注意石街风险.

    作者:徐绍洪;汤凤玲;陈康;蓝创歆;刘旸;陈东;刘路浩;吴文起;袁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先天性精囊囊肿伴同侧肾缺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经超声、CT、MRI等证实为先天性左肾缺如,合并左侧精囊囊肿,行腹腔镜左侧精囊切除术,完整切除左侧精囊及输尿管,术后病理回报:精囊囊肿及输尿管畸形.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于精囊囊肿,需同时完善上尿路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畸形.对于先天性精囊囊肿合并同侧肾缺如患者,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森;杨文增;崔振宇;林满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1年的尿动力学比较

    目的 用尿动力学来评估目前两种流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1年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1年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9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另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统计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各项常规指标及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观察两种术式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接受前列腺电切术68例,剜除术23例.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大尿流率(Qmax)、大膀胱测压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及等级(BOOL)、大尿道闭合压(Pura.clos.max)、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比率(DO)、再次手术率等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残余尿、大逼尿肌压、前列腺部尿道压、前列腺部尿道长度、早期尿失禁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术组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及长度下降更明显(P<0.05),但早期尿失禁比例较高(电切术组2.9%,剜除术组17.4%,P=0.034).结论 两种术式术后1年时疗效相当,剜除术组切除组织更彻底,远期预期效果更好,但临床开展早期容易出现尿失禁.

    作者:辛玉宏;甘日强;李岱;赵国平;郑东升;赵振华;陈仕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可调节单切口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可调节单切口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应用可调节单切口吊带治疗女性SUI患者43例,年龄(58.6±10.1)岁.单纯性SUI 33例,合并急迫性尿失禁(UUI)患者10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手术前后填写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仍有性生活患者手术前后填写国际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生活质量问卷简表(PISQ-12).所有患者术后填写患者整体印象改善度问卷(PGI-I).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7~25个月.手术时间(26.8±6.0)min,估计出血量(21.5±5.1)mL.治愈30例(69.8%),改善12例(27.9%),总有效率97.7%,效果不理想1例(2.3%).手术前后ICI-Q-SF评分分别为(14.2±3.9)、(1.8±3.0)分;IIQ-7评分分别为(9.6±5.0)、(0.8±1.9)分;合并UUI患者OABSS评分分别为(9.2±2.1)、(3.6±2.9)分;有性生活患者PISQ-12评分分别为(30.3±5.1)、(32.3±4.0)分.以上问卷评分结果手术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出现一过性尿潴留1例;排尿不畅7例;术后6周内出现疼痛8例.无长期疼痛、盆腔血肿、感染、瘘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调节单切口尿道中段吊带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劲夫;王建业;万奔;魏东;刘明;张亚群;王建龙;王鑫;陈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06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32处,穿刺成功率95.5%(126/132);6处术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mL)5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7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9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清华;林浩群;刘建;梁善玲;杨少伟;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完成的260例局限性肾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135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12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肾脏平均热缺血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总住院天数、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平均引流天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RLPN组与OPN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LPN组患者的肿瘤平均大直径为(3.410±0.170)cm,OPN组患者的肿瘤平均大直径为(5.030±0.275) c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与OPN组在术中肾脏平均热缺血时间、手术平均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平均引流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RLPN组为(132.33±12.73) mL,OPN组为(267.52±22.59)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RLPN组为(271.10±17.13)mL,OPN组为(358.07±24.277)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而且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海捷;吴大鹏;朱国栋;杨志尚;张越;宋文斌;范晋海;贺大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加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股沟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13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治疗的24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原发灶处理及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并采用标准化方式收获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数目≥8枚).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卡方检验、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进行预测模型的评估.Bootstrap再抽样法(500次)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终111例阴茎癌患者纳入分析.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的第7版病理N分期标准,pN1、pN2、pN3患者3年DSS分别为89.6%、65.9%、33.6%(PN1-N2=0.030,PN2-N3 <0.001,P<0.001);按照改良病理分期标准,pN1、pN2、pN3患者3年DSS分别为90.7%、60.5%、31.4%(PN1-N2 =0.005,PN2-N3=0.004,P<0.001).在多种Cox多因素分析中,仅改良病理N分期具有预测价值(HR:4.877,10.895;P=0.018,<0.001).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改良病理N分期系统在中国人群中的预测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 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可以更好地预测中国人群患者的预后.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可有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再尚;周芳坚;尧凯;陈鹏;王斌;米其武;秦自科;刘卓炜;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8例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肾盂旁肾囊肿患者8例,合并同侧肾结石3例,平均大径(5.15±0.40)cm,预置双J管2周后均行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合并肾结石者同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7d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8.5±2.6)d,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6例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3例结石均完全清除.结论 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林;刘同族;王行环;高峥岩;徐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Bricker术与Studer原位膀胱术8年的随访和评价

    目的 本研究通过长期对患者各方面检查和随访,评价两种术式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2005年4月至2013年8月,363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行Studer原位膀胱术97例,Bricker术266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后早期、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tuder组和Bricker组在不全肠梗阻、尿道肿瘤复发、术后吻合口狭窄、低血钾性行走无力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在排尿困难、膀胱结石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uder组排尿情况: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6周后恢复控尿;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3例临时导尿,与黏液堵塞出口有关;新膀胱容量前3月100~200mL,术后半年200~350mL,1年后350~500mL,平均450mL;残余尿量10~100mL,平均30mL.两组患者随访肾功能、电解质、肝功等,静脉造影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比Bricker术,Studer原位膀胱术在肿瘤特异生存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然而,Studer原位膀胱术可达到极好地自主排尿,是一种生活质量较高的尿流改道方式,因此是临床可首先选择的膀胱重建术.

    作者:毛士玉;黄天宝;熊大波;徐亮;叶定伟;郑军华;姚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青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青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特点并分析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青年ED患者60例,明确诊断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采用IIEF-5评定患者勃起功能.结果 ED患者量表中敌对、恐怖评分及阳性项目数较常模有显著升高(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较常模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强迫、人际关系、偏执评分较常模虽有升高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60例ED患者中轻度35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相关性分析表明,IIEF-5评分与SCL-90总分未见显著相关性(r=0.017,P>0.05),IIEF-5评分与SCL-90阳性项目数呈显著负相关(r=-0.276,P<0.05).结论 SCL-90量表阳性项目总数与勃起功能显著相关,精神心理状态异常是导致青年人群发生ED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连栋;高明;李和程;张同殿;薛玉泉;种铁;陈海文;王子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疗认知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成功施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患儿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为临床十分罕见病例,随着病例的增多,对这一现象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姜大朋;耿红全;徐卯升;徐国锋;林厚维;贺雷;方晓亮;金龙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膀胱原发透明细胞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报道2例膀胱原发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探讨原发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2例膀胱原发透明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2例中1例发生于膀胱右侧壁近膀胱颈处,另一例肿瘤位于三角区,均以肉眼血尿就诊.病理上肿瘤组织均来源于腺癌,呈巢团状腺样排列,胞质丰富,淡染,核仁明显.免疫组化均示CK7(+)、PAX8(+)、CA125(+).1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5个月出现复发,遂行膀胱癌根治术,随访1年后死亡;1例因患者一般情况差行肿瘤电切术十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随访10个月后未见进展.结论 膀胱透明细胞癌多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多需要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差于典型尿路上皮癌.

    作者:张胜捷;姜伟;张立进;张士伟;郭宏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症状、诊断、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通过对10例EAML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43.9岁,8例无明显阳性体征,2例有腰痛症状.CT平扫呈略高密度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实质期强化密度高,排泄期密度下降较少.分别行肾肿瘤剜除术和肾根治性切除术,组织学主要以上皮样分化为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HMB45(+),A103(+),SMA(+),Ki67(+),Desmin(+).术后1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9例存活,1例术后6个月复发,12个月死亡.结论 EAML临床较少见,术前多无明显症状,确诊需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治疗方法可予肿瘤剜除或肾脏切除,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具有潜在恶性,存在恶变可能,术后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作者:袁逸民;姜伟;张胜捷;张立进;蒋昊;陈蔚;赵晓智;郭宏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处理>2cm的特殊类型肾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在大于2 cm的特殊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选取70例患者(年龄为35~72岁),其中肾盂结石44例,肾盏结石26例.①肾盂结石:I期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尽量将结石粉碎,术后留置双J管1~4周,Ⅱ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清除肾内残余结石;②肾盏结石:I期于患侧留置双J管1~4周,Ⅱ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无结石残留)、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并比较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情况.结果 I期硬镜碎石留置双J管后,结石清除率为(8%);Ⅱ期软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结石清除率95.2%.两次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2±2.3)(50~145) min、(7.5±0.6)(6~15)d.术前与术后1月血清Scr分别为(100.6±1.23)(66.2~151.4) μmol/L、(83.7±4.8) (58.6~116.7)μmol/L(P<0.05);GFR分别为(57.6±2.4)(30~115) mL/min、(65.4±0.2)(72~120) mL/min(P<0.05).手术顺利,术后有3例出现高热,1例发展为脓毒血症,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是治疗特殊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索朗次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首次行经尿道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所取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行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73例,其中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频1个月以上的患者14例,发生率为8.09%.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逼尿肌功能、膀胱颈纤维化、膀胱三角区损伤、膀胱容量及合并有泌尿系感染与患者术后尿频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逼尿肌功能、膀胱颈纤维化、膀胱三角区损伤、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合并泌尿系感染是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逼尿肌不稳定的患者术后尿频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应慎重;存在膀胱颈纤维化的患者应及时治疗;术者应提高手术技术,避免膀胱三角区损伤;术后预防感染并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以降低术后尿频的发生率.

    作者:王俊;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附睾腺瘤样瘤1例报告

    腺瘤样瘤是来源于间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临床中较为少见.附睾腺瘤样瘤多因发现阴囊内肿块而就诊,其经常被误诊为附睾结核或其他良性病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附睾腺瘤样瘤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1年,伴间断性疼痛2月余”人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病史.查体:右侧阴囊内睾丸上方可触及1个约1.0cm×1.5 cm实性占位病变,与皮肤边界清晰,精索未触及串珠样改变.

    作者:翟振兴;杨立;王志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性,44岁,右侧腰部疼痛5d于2014年3月21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B超显示右肾低回声团块.CT检查右肾上极见明显强化肿块影,突向肾轮廓外,边界尚清,约3.1 cm×3.7 cm,由右肾动脉内分支及副肾动脉供血(图1A、1B).血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正常.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

    作者:余兴维;肖泽文;郭炬;张亿达;曹润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友病A合并肾结石手术治疗1例报告

    肾结石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病.血友病A(haemophilia,HA)是凝血因子Ⅷ(factorⅧ,FⅧ)缺乏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HA患者多因血友病骨关节炎就诊于骨科,而此次我科收治了1例患有肾结石的HA患者,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顺利,术后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传华;田源;张洋;汪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膀胱替代的人工假体和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方法有很多,常规尿流改道术因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人类在膀胱替代的问题上不断探索.人工假体膀胱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虽然尚未有人工假体用于人类,但是在未来多学科发展的前提下,人工膀胱替代仍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式.在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组织工程技术开始频繁地用于泌尿重建中.未来,通过膀胱组织工程技术,我们也许能够实现无需实施肠道手术的膀胱替代技术.

    作者:何南;潘次中;徐冉;朱煊;赵晓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炎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CD40/CD40L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明确.研究证实组织炎症与其关系密切,并且CD40/CD40L免疫学信号通路可能在前列腺增生疾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就组织炎症与BPH及CD40/CD40L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德宏;柳良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研究进展

    肾细胞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既往肾细胞癌分类主要依赖于形态学,但日渐明晰的分子和遗传学改变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分类、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201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共识会议,对肾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分期、预后因素、免疫组化和分子标志物等领域的新进展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亦将成为下一版WHO分类的基础.本文介绍常见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和研究进展,以及2012年ISUP共识分类中的肾细胞癌新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分子和遗传学改变.

    作者:陈铌;周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关热点研究进展(附光盘)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以其对肾功能的保护,伴随着微创治疗观念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发展.其中,对于Tlb期的肾脏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靠,而处理T2期肿瘤则充满挑战.肾门肿瘤的切除需要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需要仔细解剖肾蒂组织,避免集合系统与血管损伤.旋转法肾部分切除术有利于暴露肿瘤位置,缩短肾蒂阻断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潞林;邓绍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糖蛋白96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糖蛋白96(gp9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确诊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56例(其中新鲜组织16例),同期人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25例(其中新鲜组织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每例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分别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HSP90、gp9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HSP90、gp96在mRNA水平(P<0.05)及蛋白水平(P<0.0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且HSP90与gp96表达两者间存在关联性(P<0.01).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相关参数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7分的中高危组与7分以下的低危组之间HSP90、gp96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gp96的表达还与患者T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HSP90、gp9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tPSA值、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HSP90、gp96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表达,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促进作用,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吕蔡;刘振湘;白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miR-19b-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检测肾癌细胞(ACHN、786O、769P)与人胚肾细胞(HEK-293T)、肾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的miR-19b-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qPCR技术检测miR-19b-1在肾癌细胞与人胚肾细胞、肾癌组织与配对组织中的表达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miR-19b-1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比正常细胞高,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是对应癌旁组织的2.2倍,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 肾癌组织及肾癌细胞中miR-19b-1表达上调,提示肾癌的发生可能与miR-19b-1上调有关.

    作者:胡佳;金露;何韬;史本涛;来永庆;倪梁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调节治疗排尿功能障碍,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好的

    排尿功能障碍包括储尿期、排尿期及排尿后期等一系列疾病.其中储尿期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为常见的,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和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IUGA)数据统计.至2018年,OAB将成为全球性的疾病,大约有5.45亿患者需要治疗.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经常不能有效缓解症状.研究显示,大约70%的病例会因效果不佳或难以忍受副作用而终止治疗.而此时神经调节成为医生另外一个选择.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Nature Communications:前列腺癌在肥胖者中更具侵袭性机制—CCL7/CCR3是关键通路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图卢兹第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前列腺肥胖患者中,前列腺周围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肿瘤细胞在前列腺外的传播.研究人员已经就这些结果提交了一项专利,从而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近发表在《自然·通讯》(LAURENT V,GUE'RARDA,MAZEROLLES C,et al.Periprostatic adipocytes act as a driving force for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in obesity.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7:10230,DOI:10.1038/ncomms10230)上.前列腺被称为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periprostatic adipose tissue,PPAT)的脂肪沉积物包围.随着前列腺癌的进展,肿瘤细胞可以浸润这层周围脂肪组织:这是前列腺癌进展的关键一步,因为它标志着局部晚期疾病(癌症可以扩散到附近的器官).

    作者:郭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