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侧卧位、俯卧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术期指标.方法 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肾结石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组与俯卧位PCNL组各50例,侧卧位PCNL组术前麻醉起效后采取侧卧位,俯卧位PCNL组为俯卧位,比较两组围术期间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通道建立时间、下床时间、碎石取石总时长)差异,另外观察两组一期性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术后3个月肾积水好转情况,并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侧卧位PCNL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通道建立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52.92±19.33) min、(47.98±5.86)mL、(28.85±8.12)d、(6.10±1.30)min、(1.98±0.61)d,与俯卧位PCN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侧卧位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术后3个月肾积水好转情况与俯卧位PCN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侧卧位PCNL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与俯卧位PCNL组(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过程中采取侧卧位可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庆泽;郝佩静;李鹏;石峰;刘增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膀胱镜下逆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 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膀胱镜下逆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共115例,操作过程中无法做到一次性无阻力成功置入考虑为困难置管,共3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7例;包括定期换管者4例、首次置管者34例.结果 38例患者中经虎尾管配合超滑导丝后成功置入者16例、经更换为F6、F5支架管后成功置入者7例、经调节膀胱镜角度或改变入水量后成功置入者3例、经硬质推杆配合超滑导丝后成功置入者2例,成功率达73.7%.其余10例患者置管失败,7例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论 膀胱镜下逆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常发生操作困难,可采用虎尾管、超滑导丝、硬质推杆、更换细型号支架管、调节膀胱镜角度及改变入水量等方法实现成功置入.
作者:孙明冲;田素建;徐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41例女性OAB患者,采用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法治疗8周(每周2次).以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膀胱状态患者感知度调查表(PPBC)和尿动力学检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泌尿生殖障碍量表简版(UDI-6)、尿失禁影响问卷简版(IIQ-7)、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和尿垫试验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治疗后4周:OABSS从(9.12±2.05)分降至(2.88±1.81)分,PPBC从(4.85±1.09)分降至(1.70±0.89)分,I-QOL从(4.90±0.30)分降至(1.17±1.01)分,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从(78.05±14.89)mL升至(109.51±20.27)mL,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从(141.10±30.53)mL升至(176.46±45.02)mL.OABSS、PPBC、UDI-6、IIQ-7、I-QOL评分在治疗后4周、8周均有显著改善(P<0.05).OABSS膀胱初始感觉时容量、强烈尿意时膀胱容量和尿垫重量在治疗后4周、8周均显著改善(P<0.05),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缓解女性OAB症状和改善膀胱功能.
作者:王阳贇;焦伟;史朝亮;王强;彭瑞鲜;屠民琦;何家扬;吴登龙;施国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藏高原地区汉族、藏族、回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份差异,针对性提出防治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及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中医院、解放军第4医院诊治青藏高原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42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民族不同分为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地区、结石部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并各组结石成分.结果 汉族组、藏族组及回族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但藏族、回族男性发病率更高(P<0.05);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患者年龄、地区、结石部位、结石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结石成分: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上尿路结石以草酸钙为主,其次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成分、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尿酸铵、六水磷酸镁铵,只有汉族患者检测有二水磷酸氢钙成分,各组间结石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尿路结石:汉族组、藏族组以草酸钙为主且显著高于回族组,回族组以碳酸磷灰石为主且高于汉族组和藏族组,只有汉族组中检测二水磷酸氢钙成分且与藏族组、回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无水尿酸、六水磷酸镁铵、尿酸铵、草酸钙、磷酸钙混合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藏高原地区就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汉族、藏族、回族上尿路结石患者以草酸钙为主,汉族和藏族下尿路结石以草酸钙为主,回族下尿路结石以碳酸磷灰石为主,仅在汉族结石患者中可检测二水磷酸氢钙成分.
作者:李宁;陈国俊;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因前尿道狭窄应用ADM行尿道修复手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尿流率变化、尿道黏膜覆盖情况以及并发症与转归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第1、6、12个月平均大尿流率分别为(16.9±1.5) mL/s、(15.7±2.1) mL/s及(15.1±2.4) mL/s,显著高于术前(1.3±0.6)mL/s(P<0.05).10名患者术后12个月行膀胱镜检查,镜下见上述患者尿道上皮黏膜覆盖情况良好.2名患者于术后2~4周出现感染,6名患者于术后7~10个月出现非感染性尿道再狭窄,1名患者于术后5个月出现尿瘘,上述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 ADM为前尿道狭窄修复重建手术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效果明显,具有容易获取、操作方便、无需额外行取材手术的优点,但不适用于长段狭窄以及对延展性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使用.
作者:唐旭;张晓威;吴元翼;殷华奇;杜依青;李清;刘士军;徐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BSMP)在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双肾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应用SBSMP治疗10例小儿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同期成功完成双侧手术,1例第2术侧因穿刺困难终止手术.总手术时间平均(41.4±13.78)min.术后均无发热,术中术后均未输血,1例(一侧完全无管化另一侧部分无管化)患儿术后部分无管化侧的输尿管外支架管脱落,出现无尿,给予利尿、拆切口缝合线引流等处理后自行好转,余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内复查取净双侧结石7例,清石率70%(7/10);3例发现残余结石,3个月后复查2例自行排出,总清石率90%(9/10),一侧肾结石复发1例.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足够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应用SBSMP治疗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
作者:加素尔·巴吐尔;徐海;阿力木江·阿布来孜;艾尼瓦尔·艾尔肯;伊尔范·压力坤;阿衣丁·西热牙孜旦;艾尔肯·吐尔逊;王玉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经尿道激光(laser)与冷刀切开(cold knife)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全面收集上述两种术式对尿道狭窄治疗的临床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3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激光治疗)363例,对照组(冷刀切开)3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激光组手术时间长于冷刀组(WMD=5.42,95%CI:2.16~8.74,P=0.001);住院时间短于冷刀组(WMD=-1.36,95%CI:-1.63~-1.09,P<0.00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冷刀组(WMD=-13,83,95%CI:-15.57~-12.09,P<0.000 0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刀组(OR=0.22,95%CI:0.13~0.39,P<0.000 01);并发症中继发出血、直肠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冷刀组(P<0.05),而尿外渗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激光组术后1年大尿流率改善较冷刀组明显(WMD=4.53,95%CI:3.78~5.28,P<0.000 01);术后再术率以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冷刀组(P<0.05),而术后3月内及术后3~6月内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冷刀切开所需手术时间更短,而激光治疗则术后1年大尿流率改善更明显,同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及再次手术率.
作者:章杰城;何弘毅;陈雨鑫;邢金春;陈跃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米拉贝隆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关于米拉贝隆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用4 35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有效性指标:24 h平均尿失禁次数(MD=-0.14,95%CI=-0.27~0.00,P=0.04)、24 h平均排尿次数(MD=-0.35,95%CI=-0.54~-0.16,P=0.000 3)、每晚平均夜尿次数(MD=-0.04,95%CI=-0.11~0.03,P=0.28);次要有效性指标:每次排尿的尿量(MD=-1.61,95%CI=-4.12~0.91,P=0.21)、24 h平均尿急次数(MD=-0.01,95%CI=-0.19~0.17,P=0.93)均表明米拉贝隆疗效与托特罗定相当;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57~1.03,P=0.07),但在口干方面米拉贝隆明显优于托特罗定(OR=0.31,95%CI=0.23~0.41,P<0.000 01).结论 米拉贝隆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整体疗效并不逊色于托特罗定.此外,米拉贝隆引起口干的发生率更低,同时不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安全性较高.因此,米拉贝隆很有可能成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选择.
作者:王梓阳;姜成龙;廖鹏腾;冼超俊;谢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本院收治1例患者由于合并胡桃夹综合征造成经皮肾镜术后反复肉眼血尿.现回顾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发现左肾结石3年,左侧腰部胀痛1d”于2017年7月12日入院.泌尿系CT平扫提示:双肾多发结石,左侧为主,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盂积水.遂于2017年7月17日行超声引导下左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留置左侧双J管及左肾造瘘管后结束手术.术后3d拔除左肾造瘘,术后10 d拔除尿管,患者出院.
作者:刘军;王田;王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of the bladder,IMTB)临床十分罕见,易被误诊为尿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2017年3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8岁.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入院急查血红蛋白68 g/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示膀胱后壁3.0 cm×2.5 cm实质性低回声团块.腹部CT示盆腔结构紊乱,膀胱未充盈,腹盆腔肠管积气.急诊予输注红细胞悬浮液4U后转入我科,因患者血尿持续不缓解,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血压下降至90/60 mmHg,完善术前检查后,未见明显手术禁忌,急诊在全麻下行膀胱镜检查加肿瘤切除术.
作者:周军;李伟健;曹月鹏;燕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妊娠期尿潴留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女性妊娠期间无法通过自愿排尿完成膀胱排空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根据病因可分为妊娠期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随着妊娠天数增加,并通过适当的孕期管理,一般可自行缓解;非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选择包括保守治疗、手术干预在内的治疗.从而缓解或根治潜在的病因引起的妊娠期尿潴留.
作者:罗荣团;王涛;白培德;陈斌;邢金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胱氨酸结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近些年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监测胱氨酸结石活动性、基因表型和抑制结晶形成药物的研发等领域.本文就胱氨酸结石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水化和饮食疗法的作用被提及,对碱化尿液、硫醇类药物和抗利尿激素以及影响胱氨酸晶体形成的以及α-硫辛酸等药物治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文也简述了本病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以期为临床胱氨酸结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白云金;曹德宏;韩平;王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多种病因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参与了急性肾损伤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巨噬细胞是其中的关键免疫细胞.正常肾脏驻留有巨噬细胞,当肾脏发生损伤时肾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急剧增加,并在不同刺激下分化为不同的亚型,即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和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型,并表现出特定的细胞特性和功能.本文着重描述巨噬细胞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I)、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阐释肾损伤局部微环境调控巨噬细胞表型,了解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因素,探讨巨噬细胞用于肾损伤治疗的潜在可能性,为开发新的肾损伤策略方法提供新思路.
作者:谢模政;龙雪梅;张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睾丸病变引起的性腺功能低下,其病因为各种先天或者后天因素导致睾丸功能低下,负反馈引起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增高.目前对于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症的患者常予以雄激素替代治疗,但雄激素替代治疗对部分成年男性阴茎大小及乳房发育症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将介绍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症相关病因及治疗,重点介绍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症的第二性征外科重塑方案.
作者:孙中义;周青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输尿管撕脱是输尿管腔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泌尿外科医生在腔镜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轻柔操作,同时掌握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输尿管修复技术.肠代输尿管术能够修复超长段输尿管缺损,是泌尿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技术.本文报道了我院1例输尿管撕脱患者接受肠代输尿管术的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回顾国内外研究,在肠代输尿管技术中抗返流机制的使用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否使用抗返流技术仍然存在争议.Yang-Monti术式是肠代输尿管术的创新,以较短的肠道构建长段输尿管,可减少肠液分泌等并发症,但易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等情况.国外学者使用微创腔镜技术在肠代输尿管手术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微创技术也是肠代输尿管术将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傅强;张楷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其与TRAIL联合对膀胱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白藜芦醇或/和TRAIL对膀胱癌细胞5637和T24体外生长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白藜芦醇和/或TRAIL对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对死亡受体(DR)4、5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证实白藜芦醇可抑制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能力,且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单独应用TRAIL未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但与白藜芦醇联合应用时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速度.白藜芦醇能够诱导膀胱癌细胞发生凋亡,而TRAIL则不能诱导细胞凋亡,但联合应用白藜芦醇和TRAIL可诱导膀胱癌细胞发生显著的凋亡.此外,在白藜芦醇或联合应用白藜芦醇与TRAIL可诱导肿瘤细胞丢失线粒体膜电位(AΨm),而单独应用TRAIL则未能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上调DR4和DR5的表达,并下调Bcl-2与survivin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白藜芦醇可以提高膀胱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单独应用白藜芦醇或与TRAIL联合应用可能成为临床膀胱癌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张栋;杨小杰;雒启东;付德来;李洪亮;张鹏;种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δ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对自噬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进行分组,分别使用DMSO对照、BAF-A1、TRAIL、PKCδ激活剂PMA和PKCδ抑制剂rottlerin对细胞进行处理.用MTT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细胞存活状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mTOR通路、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用GFP-LC3荧光蛋白标记检测细胞内自噬作用的变化.结果 TRAIL诱导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自噬作用增强.PMA可以通过激活mTOR通路抑制自噬并提高细胞对TRAIL的凋亡敏感性.PKCδ在此过程中是抑制自噬作用的关键分子.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中,PKCδ/AKT/mTOR通路对细胞自噬的负向调节作用,激活该通路可以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
作者:高飞;刘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是每年人均花费高的肿瘤.其中约20%分期分级为T1高分期(T1HG),有着很高的肿瘤复发和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肿瘤的概率.根治性膀胱全切被认为是佳治疗手段,但存在并发症多、部分患者过度治疗的问题.保留膀胱+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灌注治疗又存在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因此,针对T1HG膀胱癌,选择根治性膀胱全切还是保留膀胱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对此,发表于2018年EUROPEAN UROLOGY杂志上题为《Treatment strategy for newly diagnosed T1 high-grade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new insight and updated recommendations》的综述就T1HG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治疗结局以及未来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吴开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问世至今超过二十年,已被美国、欧洲及中国泌尿外科结石治疗指南推荐为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二十多年来PCNL技术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目的在于尽可能提高结石清除率的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工作通道微型化似乎正成为PCNL发展的一种趋势,陆续有一些研究报道了微通道(F14~F22),甚至超微通道(F4.8~F10)PCNL.关于这类新型手术的清石效率以及安全性一直以来也存在争议.为了客观评估微型化PNL手术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来自德国的团队基于已经发表的文献,展开了一项系统评估及荟萃分析(PRISMA) (YASIR RUHAYEL,ABDULKADIR TEPELER,SAEED DABESTANI,et al.Tract sizes in miniaturize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 systematic review from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Urolithiasis Guidelines panel.Eur Urol,2017,72.220-235).
作者:李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尿道狭窄是指尿道任何部位的机械性管腔异常狭小,使尿道内阻力增加而产生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尿道狭窄的发病率随男性年龄的增大而增加[1],成年男性发病率仅为1/10 000;但65岁或以上者发病率则增至1/1 00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尿道狭窄的主要病因有所不同,2016年美国泌尿学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首部尿道狭窄指南指出[2],发达国家尿道狭窄的常见病因是先天性狭窄(41%),其次是医源性(35%),其中尿道下裂手术失败和内镜操作导致狭窄是常见的医源性原因.由于道路交通伤害率高,创伤管理系统落后等,创伤(36%)成了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原因.国内多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创伤所致尿道狭窄占54.0%,医源性因素占33.3%[3].其他病因包括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lichen sclerosus,LS)、尿道炎症等.
作者: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1 参加人员主持人: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 张保教授病例汇报人: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 史玉强医师讨论嘉宾: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高强教授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徐震教授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超声影像科 郭君教授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放射科 于海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刘跃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盛锡楠教授2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2岁,来我院就诊前8个月检查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539 ng/mL,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前列腺3.9 cm×4.3 cm,实质内可扫及2.0 cm×1.8 cm低回声反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可见瘤体内部及周围血流减少,内外界限模糊不清,膀胱壁四点处可见强回声光团,约0.7cm×0.9 cm,不伴声影.前列腺核磁共振如图1A所示.外院前列腺穿刺提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5+4=9分;当地医院予以内分泌治疗,骨扫描(图2)提示右侧第4前肋点状骨质代谢轻微增高.
作者:史玉强;张保;雷振涛;高强;徐震;郭君;于海涛;刘跃平;盛锡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