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4例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锻炼盆底肌,每周2次,每次30 min;对照组84例给予单纯Kegel锻炼盆底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的排尿相关指标:3d漏尿次数、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盆底肌肉功能Glazer评估测试,评价两种方法对于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的排尿相关指标同对照组相比,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得分(5.8±2.4 vs.7.9±2.7,P<0.01;7.2±2.9vs.8.9±3.1,P<0.01)、1h尿垫试验漏尿量[(4.87±1.92)gvs.(7.79±2.08)g,P<0.05;(6.42±0.86)g vs.(9.43±0.94)g,P<0.05)]和3d漏尿次数[(2.48±2.35)次vs.(4.86±2.17)次,P<0.05;(3.15±1.26)次vs.(5.55±1.63)次,P<0.05]等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优于单纯Kegel锻炼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朝亮;王阳贇;屠民琦;章俊;崔文琪;朱玲敏;王继峰;施国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报告1例女性尿道腺癌患者的诊治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起源、病因、影像、诊疗、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 行全尿道切除+阴道前壁切除+膀胱永久造瘘术,病理回报低分化腺癌,来源于尿道旁腺,术后化疗,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尿道旁腺癌极罕见,术前诊断较困难;可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预后差,需要进一步随访.
作者:曾桓聪;齐桓;王树声;文卫军;严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68Ga-PSMA-617 PET/CT在初诊前列腺癌远处转移灶检测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05月至2018年05月接诊的68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发生远处病灶转移及转移类型分为无远处转移组、仅伴区域外淋巴结转移组、仅伴骨转移组、同时伴区域外淋巴结和骨转移组及伴内脏转移组5组,分析68Ga-PSMA-617PET/CT检查不同的远处转移灶结果与患者发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68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68Ga-PSMA-617 PET/CT检查结果显示,无远处转移患者38例(55.9%)、远处转移性患者30例(44.1%).远处转移患者较无远处转移患者具有更高的PSA水平、Gleason评分、T分期及N分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但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P=0.675).无远处转移组、仅伴区域外淋巴结转移组、仅伴骨转移组、同时伴区域外淋巴结和骨转移组及伴内脏转移组的PSA水平与转移程度存在正相关(r=0.602,P<0.000 1),并提示当PSA≥37 ng/mL时,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推荐Gleason评分为8-10分、T分期为3-4、N分期为1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特别是当PSA≥37 ng/mL时,行68Ga-PSMA-617 PET/CT检查,尽早发现患者远处转移灶及精准分期,有利于对患者制订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林笑宇;宋伟;毛宏晖;武鹏;张景良;李宇;曹糜林;孟平;杨波;杨晓剑;汪静;袁建林;秦卫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经自然腔道无法进入精囊腺患者施术中行超声辅助引导精囊镜手术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唐都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经自然腔道无法顺利进入精囊腺的患者26例,实施术中超声辅助引导下精囊镜手术,观察术中进镜成功率及并发症、治疗效果等.结果 采用术中超声引导下成功进入精囊23例.手术总成功率为88.5%(23/26).手术时间平均(66.5±20.8)min.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2.6)个月(失访2例).患者病情改善率为:血精100%(4/4)、梗阻性无精症37.5%(3/8,2例术后失访)、弱精症78.6%(11/14).术后随访24例患者中出现下尿路刺激症1例,无逆行射精、尿失禁及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经自然腔道无法进入精囊腺的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经前列腺小囊进镜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对前列腺和直肠的损伤,有效并可行.
作者:李瑞晓;唐启胜;王磊;马建军;卢国澄;李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阶梯式增能方式对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7~15 mm单发肾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常规阶梯式增能)、间歇组(间歇阶梯式增能)和缓慢组(缓慢阶梯式增能).在ESWL前及ESWL后2h、24 h、48 h、1周和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同时比较ESWL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2周后统计排净率及并发症率等.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VAS评分及尿NGAL、Cys C值、2周排净率及并发症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间歇组、缓慢组各时点NGAL及Cys C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缓慢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间歇组(P <0.001).结论 ESWL治疗肾结石时,间歇阶梯式增能及缓慢阶梯式增能在保持良好的碎石效果的同时均可以起到减轻肾损伤的作用;并且后者的疼痛感更轻,患者接受度更好.
作者:李健;章璟;徐冀东;杨佳伟;张鹤;胡传义;姜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5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诊治过程及预后,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诊治的5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疗过程.患者平均年龄21.6(12~38)月;男4例,女1例.1例体检发现入院,3例发现腹部巨大肿块入院,1例腹部肿块伴肉眼血尿入院.5例肿瘤均为单侧:左2例,右3例;转移2例(骨转移1例,骨、肺转移1例.)均行开放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化疗.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切除范围包括瘤体及残余肾组织,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肉瘤.随访患者均正常存活,未见原位复发案例.结论 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联合化疗的肾透明细胞肉瘤患儿可获得较长无瘤生存期.早发现、手术联合化疗可改善CCSK患儿预后.
作者:高宇奎;孟庆军;田雨冬;崔林刚;高瞻;徐鹏超;连朋超;郭培超;于海舟;杨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57例因前列腺增生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其中2017年4月至6月,ERAS组76例,2017年1月至3月常规手术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受、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开始排便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 ERAS应用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有效,部分措施可持续优化推广.
作者:谷猛;高小超;万祥;刘冲;陈彦博;陈其;蔡志康;王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国早泄(PE)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方法 对156例原发性PE组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给予性激素检测,并填写早泄诊断工具(PEDT)和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5(CIPE-5)量表,比较P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性激素水平差异.结果 PE组与对照组相比,PEDT评分和CIPE-5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对照组相比,PE组及轻、中、重度PE患者的游离睾酮水平显著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间雌二醇、总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和催乳素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E各组间性激素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原发性PE患者具有较高的游离睾酮水平,游离睾酮可能在P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形式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玉波;刘芳;张同殿;黄月娥;张亚萍;张连栋;李和程;王子明;赵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局限性肾癌与局部进展性肾癌的代谢相关指标及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发生情况,探讨其与肾癌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68例,其中局限性肾癌患者44例,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24例,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量表(IIEF-5)及男性老龄化症状调查表(AMS)量表测评.结果 局限性肾癌患者平均年龄(61.6±11.5)岁,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平均年龄(59.7±13.1)岁.局部进展性肾癌血红蛋白浓度较局限性肾癌患者显著下降[(132.66±28.27) vs.(148.90±16.81)g/L,P<0.05];局部进展性肾癌孕激素[(0.54±0.24)ng/mL]、睾酮水平[(592.23±142.02)ng/dL]均较局限性肾癌患者[孕激素(0.38±0.26)ng/mL、睾酮(500.83±189.41)ng/dL]显著升高(P<0.05),而肾功能、血脂水平及性激素等及IIEF-5、AMS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随肾癌进展,患者多伴随性激素水平改变,孕激素及雄激素升高可能参与肿瘤进展;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发生与肾癌进展并无直接关系.
作者:张连栋;王莉;李和程;高明;张同殿;种铁;王子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肉瘤样癌是来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其部分细胞向肉瘤样方向分化,具有高侵袭性.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十分罕见.本文报道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作者:佟哈达;代斯日古愣;包萨仁其木格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原发性肾多形性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UPS)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有记录的报道例数仅60例[1].我科近期收治1例更为罕见的炎症型肾UPS,而且以刺激性干咳为首发症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既往体健,因刺激性干咳于2018年4月2日在外院呼吸科就诊.CT提示“两肺少许炎症,左肾占位病变”,无咳痰,遂按肺部炎症反复给予各种抗生素1月余,同时予以止咳等对症处理,但咳嗽未缓解,且间歇性发热(38.2℃左右).以“左肾占位病变”收入我院泌尿外科,病程中3个月体重下降7.5 kg.无结核等传染病史.体格检查:T:37.5℃,贫血貌,精神差,肺部散在干性哕音;左肾区饱满,无压痛.辅助检查:血白细胞35.2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9.41×109/L,血红蛋白71 g/L;尿白细胞:++;白蛋白30.6 g/L,超敏C-反应蛋白37.77 mg/L.
作者:昂小杰;陈一帆;王程远;陈卫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肾脏囊肿的产生和持续发展终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基因型是决定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ADPKD具有漫长的病程,总肾体积作为一种在早期就出现变化的动态指标,不仅在预测疾病病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广泛运用于药物疗效和作用评估.
作者:柏争鸣;徐雨辰;沈旭峰;吴冠青;梁朝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索拉非尼在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人们对其填补高危局部进展性肾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空白给予了新的期望.本文对高危局部进展性肾细胞癌的特点及索拉非尼的相关作用机制做简要介绍,并通过比较分析相关临床试验差异,找出影响索拉非尼术后辅助疗效的可能因素,进而探讨索拉非尼用于高危局部进展性肾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及前景.
作者:周鑫;王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治疗后的高复发率仍旧是困扰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代谢组学是系统检测生物样本中代表生物体代谢终产物的小分子化合物的一门学科.本文就代谢组学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翔宇;王苗苗;肖荆;田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要气腹,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限制了其在某些患者中的应用.免气腹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技术的不足,并逐渐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各项手术.本文将简要介绍免气腹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并对免气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作者:吴剑平;刘春辉;许斌;陈恕求;陈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输尿管软镜手术近5~10年因其优势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一些严重问题和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其发生的原因大部分与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本文通过对输尿管软镜手术的一些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从适应证的选择、患者术前影像学评估、术前的抗感染治疗、医患沟通、“医者”的评估等五个方面详述输尿管软镜术前准备的相关事项,希望引起大家对输尿管软镜术前准备的高度重视,减少医患满意度不对等所引起的医患矛盾和纠纷,让输尿管软镜手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许长宝;张一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在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系BPH-1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BPH-1细胞,处理24 h后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不同白藜芦醇对BPH-1的作用,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后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改变,探究其作用可能的机制.结果 白藜芦醇处理BPH-1细胞24 h及48 h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及活性氧(ROS)均增加,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白藜芦醇可以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Western blot显示白藜芦醇作用24 h后,FOXO3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FOXO3降低越明显,FOXO3下游Catalase呈下降趋势,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Bcl2、Bcl2-XL也出现相应改变.免疫荧光提示3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24 h后FOXO3蛋白发生核转移.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系BPH-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白藜芦醇抑制了FOXO3的表达,促进FOXO3蛋白入核,抑制Catalase蛋白表达,使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下降,导致活性氧蓄积,触发凋亡相关蛋白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且白藜芦醇可以诱导BPH-1细胞发生S期阻滞,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李超;胡万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搜集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以肾癌细胞系ACHN和786-O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不同处理:对照组(转染si-NC)和实验组(转染si-FGF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肾癌组织、肾癌细胞系及各不同处理组细胞中FGF2 mRNA的表达情况;细胞增殖MTS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中单个细胞克隆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GF2蛋白、AKT蛋白、p-AKT蛋白、ERK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较,肾癌组织中FGF2信使RNA表达明显升高,两组分别为0.960±0.139和1.872±0.463,同时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癌组织中FGF2呈较高表达;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相比较,人肾癌细胞系ACHN、786-O、Caki-1细胞中FG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2天、3天、4天时细胞的存活情况(用吸光度A表示)ACHN分别为0.466±0.027、0.636±0.058、0.740±0.062,786-O分别为0.457±0.025、0.616±0.057、0.792±0.05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集落形成数目ACHN分别为0.348±0.034、0.101±0.009,786-O细胞分别为0.311±0.038、0.093±0.001,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FGF2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21±0.05和0.08±0.02,AKT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38±0.09和0.42±0.1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9±0.02和0.15±0.04,ERK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38±0.06和0.48±0.08,p-ERK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8±0.02和0.05±0.01,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F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肾癌细胞增殖.
作者:何岩;刘沛;韩广业;李泽宇;吴春磊;李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3%.尿道球部为男性尿道海绵体后端的膨大部分,位于两侧阴茎脚之间,固定在尿生殖膈的下面.发生骑跨伤时往往因尿道被挤向耻骨联合下方而引起球部损伤.由于球部尿道为尿道全长宽的部分,尿道重建后狭窄发生率较膜部低,但常常因尿道球海绵体肌及其神经的损伤而带来新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林琳;陈玉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在当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targeted therapy,TT)时代,TT已经完全取代了细胞因子,成为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患者全身治疗的标准治疗模式.尽管TT可延长mR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但研究表明在这些接受TT治疗的人群中,有75%~100%的患者先前曾接受过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很多接受CN治疗的患者由于围手术期并发症或因疾病进展而无法在术后接受TT治疗;另外随着TT时代的到来,CN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CN对于mRCC患者治疗价值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朱国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肾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成人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每10年2%~3%的速度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国,肾癌的发病率在过去的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在泌尿系统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一位.其中,在被诊断为肾癌的患者中,有20%~30%属于晚期.肾癌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探索肾癌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有效方法已刻不容缓.“情独于肾,与肾为伴”,我从事泌尿外科肾脏专科专病工作近30余年,时刻关注国内外肾癌研究和诊疗现状,不断梳理总结革新的新观点、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概念,密切结合我们团队的肾癌诊疗实践以及科研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漫漫研究路,有喜悦、有痛苦也有迷茫,更多的是追逐真理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在我看来,肾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作者:郑军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多种外伤可导致尿道损伤[1-6].其中钝性损伤(如骑跨伤)是男性前尿道损伤的常见病因[7-9],而后尿道损伤则多见于骨盆骨折[10-11].女性尿道损伤并不多见,可由骨盆骨折造成,且往往伴随阴道损伤[8].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尿道手术的广泛开展,医疗操作造成的尿道医源性损伤日益增多[12-14].有效预防和恰当处置医源性尿道损伤,才能更全面地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