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务部<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越秀分局、越秀美发美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同起草的<广州美发美容服务规范>,也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作者:林家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接近尾声,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在北京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商务部派官员参加.会上,大家又一次将美容业老生常谈的规范问题提到了桌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将2005年1月1日执行的<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中存在的问题,纳入了讨论范围.
作者:吕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保健品企业涉足美容行业早已有之,美容院销售保健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近日,国内保健品龙头企业之一、广州一品堂公司斥资3000万,高调杀入美容业.为此,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一品堂公司董事、营销部总经理石英基先生.
作者:周安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一年两届的广州美博会历来是代理商选择产品的大好时机,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蜂拥而至,一天到晚穿梭在拥挤的人流中,从展馆一楼到四楼,几天奔波下来,除了一堆资料,要找到真正让自己赚钱的产品,并不那么容易.是产品真的不如以前好了呢,还是产品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了?又是一年美博会到,我们又将回到一个老话题--代理商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经营的产品?不过,新的市场形势下,我们有些新问题需要注意.
作者:王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今天剧烈动荡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战略规划再依赖于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预算制定方法,必将铸就其失败的命运.怎样才能把陈旧的作业方法抛在脑后,怎样才能改善企业绩效,怎样才能提升公司的整体营运速度?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制定年度财务预算,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根据Hackett Benchmarking & Research公司的一份调查:一家年收入平均达10亿美元的企业每年在制定预算上花费的人工高达25000人/天,一些更大企业花费的时间更多,往往长达半年之久.
作者:景素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经理人刚到企业时,老板的信任和怀疑值都是比较高的.一方面是他能聘请你管理企业,肯定对你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并对你充满期望;另一方面,对于你能否在这个企业做出非常好的业绩,还是将信将疑.职业经理人如果能及时拿出合理有效的企业提升方案,会比较容易说服老板而获得有力支持.但如果在老板不知情或没有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尽管方案有时候会很好,但结果却是凶多吉少.这些年来,关于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半路上分道扬镳的故事已经太多,也让很多人对整个职业经理人阶层产生了质疑.
作者:曾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裁员似乎总是件让人不高兴的事,可裁员却总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2004年的前两个季度,国内企业裁员消息不断.先是联想、实达等IT公司,接着是几大保险公司实施减员,而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唱响了减员进行曲.企业说:裁员是发展的需要,虽然让人不高兴,可还是一件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
作者:陈郑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时下,谈论品牌成为一种时尚,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对品牌津津乐道,并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为此,笔者觉得很悲哀.品牌,是每个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是,什么时候可以做品牌,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做品牌,却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是靠乱喷唾沫就可以实现的.处于中小型的化妆品企业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往往在错误的时机提前进行品牌运做,结果在三五年内迅速倒闭或破产.
作者:小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化妆品行业发展至今,渐渐形成专业线和日化线两大流通模式,它们以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化妆护肤用品领域并驾齐驱.化妆品专业线进入日化线大概从2002年开始,在这两年间,不断有专业线企业进入日化线作开拓性的尝试,比如香港植丽素美容公司开设了专卖店,广州肽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日化品牌……日前,广州艾丽素化妆品公司也以大声势宣布进入日化市场,而其采用的经营渠道则有新的模式.
作者:邓雷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美发企业而言,追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大化无可厚非,于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成为众企业商家竞争的要点,围绕这场眼球争夺战,广告和促销两件法宝也就成了屡试不爽的试金石.
作者:武汉天姿发型美容学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企业宣传策划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多企业为了稳定自己的市场,会开展一系列的与客户之间的联谊活动,而且种类比较繁多:普遍的莫过于集体旅游、周年庆祝之类;再者就是专门为客户举办生日宴会,或者在客户的公子、千金的特殊日子里大作文章--真可谓是煞费苦心.而这些看似很温馨很舒心的活动总是让人不堪想象其背后深藏着的利益关系……
作者:金本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广告营销传媒一直是世界知名品牌攻略市场的佳利器,无数跨国品牌凭广告传媒让产品点燃腾飞的火焰,闪电般吞并全球的市场份额.纵观国际知名品牌阵营,几乎都是凭广告打开国际市场.中国企业也不例外,从海尔、联想到中国众多的知名品牌,纷纷高擎广告大旗,攻城掠地,快速、准确地抢占市场份额.专业线也应该充分利用强势广告传媒,快速助推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以下提供两大焦点营销传播策略,仅供参考!
作者:谭邦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家有着8年化妆品生产和经营历史的本土企业,经营的产品以中档护肤保养品为主.目前,全国的销售网点除了1 2 3个百货商场专柜外,还有1100多家化妆品专业店,主要的目标市场为二、三级城市.2003年的销售总额约为3200万.但是,在销售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文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其实也难怪唐僧伤心,谁让他待在国有企业呢,而且还是在化妆品行业.掐指算来,唐僧在大唐化妆品公司快两年了,头上却依然是个顾问的虚衔.如果在私营化妆品公司里,那顾问可就生猛得不得了啦.因为这个行业里的顾问可都不是等闲之辈,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一要么是加拿大的医学博士,要么是新加坡的潜能专家,顶差的也算是台湾的高级训练师了.别人当顾问,是董事长的老师,不上班都月薪上万了.想想自己,唐僧不免垂头丧气.
作者:刘波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以下是一场美容院店长培训课开场时师生间的对白.讲师:你们希望我的课讲得好还是不好?学员:好!讲师:那你们认为讲师的状态重不重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每所学校都像一个舞台,如果说校长是编剧和导演,教师就是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演员不可能扮演好所有的角色,但他总有能力、有可能扮演好其中某一个角色.而一个称职的导演,总能因人而异,给每位演员安排恰当角色.合适的才是好的,这才是所谓的慧眼识人才.
作者:战志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编者按作为管理才,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用人的策略应当有所区别.
作者:白云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话题一:企业做内训在美容行业已成必修课,但目前很多企业内训都停留在形式上,你们作为企业培训师如何看待内训?
作者:陈丽丹;叶红亚;吴显权;刘光成;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虽然国家对于化妆品安全有明确的规定,但因为产品标准的专业性太强,一般经营者无法准确把握.而产品监督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也关系到经营者的企业生命.那么监督部门是如何施行监管的?本刊记者对卫生部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处张玲萍处长进行了专访.
作者:花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调查统计显示,消费者权益在受侵害后通过新闻媒介、维权组织,与厂商协调或诉诸法律的只占11%,而得到不同程度解决的只占这11%中的19.2%,充分说明消费者维权的艰难.作为维权组织之一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因其多年来从事维护质量安全的公益事业,而被守法企业和消费者所拥护.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宣传部部长王永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2005年将把美容业纳入监督重点.
作者:吕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