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3年16期文献
  • 小阴唇中后部去皮法在小阴唇整形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小阴唇中后部去皮法在小阴唇整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小阴唇整形手术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因为小阴唇肥大而选择手术;按随机数字表将所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阴唇中后部去皮法进行整行,对照组采用弧形双蒂瓣法进行小阴唇整形,观察两组患者外阴形态满意度,感染缺血坏死现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整形后外形满意度为97.43%,2例出现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缺血现象,经处理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满意度为78.95%,有1例出现缺血现象,1例患者出现感染,所有患者经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对外形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缺血坏死现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阴唇中后部去皮法应用于小阴唇整形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患者对整形后外观满意度高,缝合处较隐蔽,术后瘢痕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绵绵;东彩虹;李花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自2009年5月~ 2012年12月,行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92例,经有效随诊回访1个月至6个月以上者87例,其中切口选择腋下者26例,乳晕者61例.结果:87例(174只)乳房形态自然,无移位及双乳房现象,未见明显肌肉移位而产生乳房畸形的现象,无血肿、感染及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医患双方均较满意.结论: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由于假体处于双平面,增加了假体置入腔隙的容积,并且肌肉的收缩和腺体在假体表面的滑动,使三者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中,减少了假体与腺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包膜挛缩的发生率.对于乳腺组织稀少者分离切断肌肉的位置应在下皱襞上2~3 cm,至少应在乳腺腺体能覆盖的范围之内,否则假体易向外疝出以致术后极易触到假体边缘.

    作者:祁向峰;孙森;陈粤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切口联合GX-3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仪治疗腋臭临床观察

    腋臭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研究证实产生腋臭的主要原因是大汗腺细胞和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1].治疗腋臭可通过激光、注射、手术等多种治疗途径,其中手术治疗为彻底.传统的手术治疗采用梭形皮肤切除法,术后瘢痕明显;当前通用的小切口根治术因范围不够,毛囊和汗腺清除不彻底,也会复发.在夏季人体容易发汗,腋臭气味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通过临床实践,笔者采用小切口联合电离子治疗腋臭,其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底,效果满意.

    作者:马辉;张显毅;丁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无菌硅胶导尿管在扩张器植入术后感染早期中的应用

    皮肤扩张术是将扩张器植于皮下组织内,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使皮肤软组织扩展伸长,从而获得皮肤缺损区色泽、质地、厚度相似的额外皮肤组织,是修复皮肤缺损或瘢痕的一种新型技术[1].扩张器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并发症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其中以感染尤为重要.在扩张器植入术感染早期并不需将扩张器取出,而是可直接从引流管中向扩张囊周围冲洗及滴注抗生素,边滴注边引流[2].怎样在已存在感染灶的组织中抑制并减轻感染很关键,我科使用双腔标准型无菌硅胶导尿管在冲洗及滴注的过程中,将冲洗液或抗生素液注入和引流路径分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何小庆;覃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体脂肪联合脂肪干细胞注射隆乳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自体脂肪联合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隆乳的疗效,探索隆乳更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的单纯自体脂肪隆乳20例(A组)及自体脂肪结合ADSCs隆乳患者20例(B组),分别应用排水法对两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乳房体积进行测量,并计算每个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乳房体积的差值,将差值应用SPASS 13.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满意度.结果:A、B两组间各个相对应时间点的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组内,A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其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与18个月体积差值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差值有统计学意思,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18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脂肪结合ADSCs组的隆乳效果优于单纯自体脂肪隆乳组.

    作者:柴庆勋;沈军国;常秀芬;代金荣;边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改良Miccoli术式内镜甲状腺手术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术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36例住院患者行改良Miccoli术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其疗效.结果:36例手术均无并发症.手术时间30 ~ 120min.平均35.3min,出血量15.5mL.多数伤口瘢痕已经吸收、变平,美容效果十分理想.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更易被爱美人士接受.

    作者:沈胡刚;顾建伟;季峰;龚金星;金丽燕;李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内收上臂缩小切口联合皮瓣打孔固定根治腋臭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术前于超过腋毛分布范围1.0 cm标记手术范围.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手术采取腋横皱襞中下1/3处,于1cm切口直视下皮瓣修剪法.经内收上臂,减少切口张力,在直视下彻底修剪皮瓣近端及远端大汗腺层组织.并结合术区皮瓣打孔引流原位缝吊加压固定.结果:在98例(196侧)采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中,189侧治愈,7侧显效.除臭和美容效果良好,无局部皮瓣坏死、腋下明显瘢痕及上肢活动障碍.随访3到6个月,复发0侧.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腋臭,巧用上臂内收可以明显减少切口长度、皮瓣打孔结合原位逢吊加压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简便、创伤小、效果确切的优点.亦符合美学的要求.

    作者:刘露;黎冻;吕金陵;杨其峰;魏有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及其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已经成为乳房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腹壁下动脉穿支进行三维成像,研究其血管走形及穿支情况,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方法:本研究中共11位单侧乳房缺如的女性患者,均为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术前1周以内行腹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血管三维成像的结果,术前在皮肤表面标记血管穿支的位置,与手术中实际寻找到的血管穿支点进行比较,得出定位准确率及定位距离误差.结果:术前MRA对腹壁下动脉穿支的三维成像与手术实际操作相比,血管穿支定位距离误差为(1.08±0.51)mm,定位腹壁下动脉血管的准确率为100%.结论:MRA应用于DIEP皮瓣是一种无创、有效、简便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俊;李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临床检诊率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临床检诊率以及根管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临床检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根管治疗181颗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及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184颗上颌第一磨牙,每一病例均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并记录根管数目.结果: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前磨牙检出率分别为0.6%和4.3%,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三根管检测进行卡方检验,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01).结论:根管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临床检诊,选择显微根管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田福耕;张新;付锋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W角、ANB角和Wits值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W角、ANB角和Wits值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骨矢状关系评价的可靠性.方法:选取38例恒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计算其W角,Wits值,ANB值及其变异系数,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项测量指标变异程度不同,W角,Wits值和ANB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40、0.65,且三者间均存在相关性.结论:W角,Wits值和ANB角均可作为评价安氏Ⅲ类患者颌骨矢状向关系的指标,但W角可能更具有可靠性.

    作者:王杰睿;乔珺;米丛波;杨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Frog磨牙远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Frog磨牙远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牙源性错牙畸形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病例,用Frog磨牙远移器推磨牙向远中,并配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不拔牙矫治,结合X线头影测量,评价Frog磨牙远移器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U6-Ptm(mm)、U6-PTV(mm)分别平均减少2.20mm(P<0.01),2.81mm(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上颌第一磨牙明显向远中移动,同时U6-SN(°)减少2.53°(P>0.05),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上颌第一磨牙无远中向倾斜.即上颌第一磨牙发生了远中向的整体移动.结论:Frog磨牙远移器可实现磨牙整体远移,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简便、有效且不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司新芹;李湘琳;张彩娣;卢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玻璃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比较

    铸造金属桩核用于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已有多年,但操作复杂,就诊次数多,而且其机械特性与牙体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缺陷.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桩核材料-玻璃纤维桩,其机械特性与牙本质相近,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而且操作方便,正逐渐在临床推广[1-2],为了比较两者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长期的对比观察.

    作者:张志霞;刘瑶;赵梅;王炎;丰培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胶原海绵为载体构建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大鼠羊膜上皮细胞(AECs)体外培养并种植于胶原海绵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后,探讨细胞在支架上分别于体内及体外时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第三代AECs细胞种植于胶原海绵支架.光镜下及用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种植前后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支架上清液中VEGF、bFGF、TGF β的含量.并通过荧光标记示踪法观察细胞支架植于体内后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AECs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情况良好,细胞支架上清液中VEGF、bFGF、TGFβ的含量随时间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将细胞支架移植于体内后经过观察发现细胞仍存活良好.结论:AECs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及体内移植后生长情况良好,这为利用AECs胶原海绵支架复合体进行细胞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颖倩;王德伟;许家军;李玲巧;周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皮肤附属器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浅Ⅱ度烧伤、浅表裂伤和皮肤磨削术等真皮乳头层损伤时,汗腺和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与表皮一起完全再生.较深的皮肤缺损如深Ⅱ度烧伤、皮下剥离和皮肤溃疡等真皮深层组织丢失或破坏瘢痕愈合,皮肤附属器不能完全重建,无法分泌汗液和皮脂,造成体温调节、皮肤屏障和保护等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伤员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皮肤附属器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以及诱导较深创面汗腺再生等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作者:时荣;张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不同部位的婴儿血管瘤注射聚桂醇注射液,通过3~7个月的观察,判断其疗效.结果:65例患儿,其中治愈15例,部分治愈45例,改善5例,有效率92.3%.结论:聚桂醇治疗婴儿血管瘤无需住院,安全、有效、方便,治疗后无明显瘢痕,符合美容要求.

    作者:赵亚楠;罗东;杨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熊果B3美白精华液治疗黄褐斑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熊果B3美白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并联合外用熊果B3美白精华液连续治疗6周.结果:对照疗效评判标准,基本治愈22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8%.结论:采用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熊果B3美白精华液治疗黄褐斑方法简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厚芳;刘子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lexLazr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不同剂量针对360例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后效果及预后.结果:总有效率为98.6%,术后出现局部紫癜、疼痛、暂时性色素沉着、水疱等,无色素减退和瘢痕出现.结论: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安全、有效.

    作者:王芳芳;张东晓;熊玮;黄珍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面部Merkel细胞癌2例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也称小梁癌,恶性程度高,在皮肤源性的肿瘤中,它的病死率高.目前全球有近2000例病例报道,国内报道仅50余例[1].本文就笔者科室近年来治疗的2例面部MCC高龄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袁冰峰;俞珊;耿秋华;王俊华;张盛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睑术联合Park-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对200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进行重睑成形术和同时行Park-Z成形术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本组共200例患者,5例失访,其余195例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6例患者内眦部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给予得宝松皮下注射后瘢痕逐渐消失,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重睑术同时行Park-Z成形术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术后重睑形态良好,内眦处瘢痕不明显,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旭;杨大平;李宁;刘国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改良旋转易位皮瓣矫正不同程度内眦赘皮

    目的:探索简单而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治方法.方法:在内眦赘皮前后两层皮肤上分别设计皮瓣,充分松解赘皮与眼轮匝肌内眦部的粘连,使皮瓣自然旋转易位,充分显露内眦角,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应用该方法矫正不同程度内眦赘皮42例(84只眼).38例于术后1~ 36个月获得随访(其中2例于术后1月时出现局部瘢痕增生现象,于术后3~6个月瘢痕平复),内眦赘皮矫正效充分,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本方法可对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进行充分矫治,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作者:何冬梅;周蓉蓉;甘静兵;夏东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耳后动脉分支皮瓣翻转修复耳甲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一种耳甲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3月,对6例耳甲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耳后动脉分支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100%成活,5例获得3个月~6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匹配,随访期间无肿物复发.结论:耳后动脉分支皮瓣修复耳甲部缺损,术后感觉良好,耳廓无变形,供区瘢痕隐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泽勇;王绥江;黄海华;李小芳;梁小玲;黄小冰;杨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鼻小柱侧切L形固体硅橡胶隆鼻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防治

    隆鼻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材料有多种,其中医用硅橡胶具有性能稳定、刺激小、质地适中、便于塑形、经济实惠,手术操作方便、损伤轻、术后并发症容易处理,自医用硅橡胶材料用于隆鼻术以来,已被证实使用硅橡胶安全、首选[1].鼻小柱侧切此方法便于操作、切口隐蔽、创伤小、易消毒,L形假体可同时改善鼻背塌陷、鼻头圆钝、鼻小柱短小的外观,展现面中部的立体感,所以鼻小柱侧切L形固体硅橡胶隆鼻术易被广大受术者接受.手术难度不大,但手术操作不当、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或患者感到不满意的地方.1996年~2012年,笔者开展鼻小柱侧切L形固体硅橡胶隆鼻术812例,笔者就此隆鼻术为突出的并发症的体会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倪慧宇;陆文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睑的睑板贯穿缝合埋线法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持久,术后恢复快、形态自然、无痕的埋线新方法重睑成形术.方法:在重睑标记线上做内、中、外三点定位后,再各加三点补充弧度点,共六点.用10号针头沿重睑弧度线穿刺6点表皮,在皮下和其对应的睑板位,贯穿缝合.结果:本组26例,术后72h肿胀消退,形成的重睑皱褶自然、流畅,随访6个月~1年,无一例重睑消失、重睑线变浅,医患双方均满意.结论:此贯穿缝合埋线法重睑形成术结合传统的埋线法经过改进后,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作者:杨文华;曾学文;胡文文;张卫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内窥镜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鼻窦炎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慢性鼻窦炎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术后常规以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组术后使用含有bFGF的油纱条填塞鼻腔.结果:1周后出院,观察鼻腔出血、分泌物及肿胀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安全应用于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填塞可促进鼻窦黏膜修复,提高治愈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滕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巨大神经纤维瘤病诊断及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和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2013年收治2例躯干部、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组织大部分切除,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继发创面.其中,第1例患者采用血管造影栓塞营养动脉;2例患者术中均行瘤体高位悬吊、瘤体边缘缝扎、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及自体血回输等方法.随访至今,瘤体无复发,躯干部、臀部外形改善.结论:巨大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良性肿瘤,采用整形外科方法切除及皮瓣修复创面,不仅具有切除较彻底、修复塑形效果好的优点,而且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郝永红;宋慧锋;许明火;高全文;李兵园;陈保国;柴家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低温热塑板材在小儿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的应用

    耳后扩张器置入术是常用于治疗小耳畸形再造的一期手术,而小耳畸形的佳治疗年龄为5~10岁[1],因此我科常需要在此年龄段的小儿耳后乳突区放置扩张器.但此时期的小儿皮肤薄,各层发育不完善,对机械物理刺激敏感,防御功能差;另外小儿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有搔抓或使扩张区受压、摩擦的可能,也易受到外界伤害,有使扩张区受到撞击的可能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手术延期甚至失败.怎样才能减少小儿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的并发症,更好的保护在注水期间的耳后扩张区.我科采用低温热塑板材自制扩张器保护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文学;覃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次性橡胶注水手套在整形外科术中预防压疮的应用

    整形外科手术操作精细度高,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往往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体表容易出现压红、压伤甚至压疮[1-2].骶尾部和足跟部是压疮的好发部位[2-3],过去预防的方法是将多层棉垫或海绵垫放置于患者的骨隆突处,以及外敷凡士林油纱等[3],但是临床观察效果不很理想.自2011年10月,笔者应用一次性橡胶注水手套在术中预防压疮,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压红、压伤及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杰;王大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晚期肿瘤患者皮肤护理中加用红霉素软膏及美皮康敷料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民医疗保障政策的普及,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日渐增多,做好晚期患者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是肿瘤科护士工作的重点,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皮肤的特点,在皮肤护理中,利用红霉素软膏具有治疗和预防皮肤感染的作用,可有效预防皮肤干燥、防止皮肤皲裂;而美皮康敷料是一种新型的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它能阻挡创面水蒸气蒸发,从而为创面提供一个理想的湿润愈合环境,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湿性愈合理论认为湿润且具有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可为创面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表皮细胞能更好地繁衍、移生和爬行,从而加速了伤口的愈合过程[1].临床上将二者联合使用不仅可预防压疮发生,还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通过数百次的临床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玲;刘景丽;万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烧伤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防护对策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不足等因素[1],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烧伤科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独特的工作对象,决定了烧伤科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经常处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尤其是成批收治烧伤患者,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强度、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加重烧伤护士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质量差、易激动、烦躁、焦虑、抑郁,失眠等,影响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掌握导致烧伤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终做好防护对策,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佳方法.就此,对我院烧伤科5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对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艳;梁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封闭负压引流术在整形外科应用的护理体会

    封闭负压引流术(VSD)是德国ULM大学创伤科Fleischman博士在1992年首创的一种应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的新型引流术[1].该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好.近年来,整形外科医生将其应用于各种复杂缺损创面或促进移植皮瓣成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VSD技术在我科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31例软组织缺损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26~82岁.其中压疮5例,外伤至皮肤软组织缺失20例,不明原因感染6例.其中肩部4例,臀部4例,骶尾部4例,小腿7例,踝部8例,足背4例.

    作者:宋名娟;赵雅羚;黄亦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5例选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唇交叉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鼻唇畸形得到矫正,功能外形大为改观,患者心理状态获得促进和大程度的康复.结论: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是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作者:丁晓红;程明涵;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下颌骨整形手术后突发窒息的可能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总结行气管内全麻经口内入路下颌骨整形术的患者术后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窒息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在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骨整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14例术后患者中,28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22例子保守治疗,6例予以二次手术探查止血,均痊愈出院.结论:防止下颌骨整形术术后窒息,除了要注意术中手术操作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对窒息的应急处理.

    作者:李丹;王晋煌;柳大烈;李筱珺;蒋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以中药紫草为主辨证治疗皮肤病的临床体会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性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紫草在中医皮肤科中应用广泛,除口服汤剂外,还可以制成多种其他剂型.笔者运用紫草配伍其他中药内服治疗荨麻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寻常型银屑病等,外用复方紫草煎液湿敷治疗扁平疣、急性湿疹、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外用复方紫草油治疗亚急性湿疹、皮炎、烧烫伤、婴儿尿布皮炎等取得满意疗效.现就笔者临床治疗体会较深的几例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景慧玲;吴卫平;卢晓;马晓红;郑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维胺酯胶囊联合一清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对Ⅱ级以上痤疮患者(Ⅰ级痤疮患者仅通过外用药物治疗)应用维胺酯胶囊联合一清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就诊的Ⅱ级以上寻常性痤疮患者94例,其中男27例,女67例;年龄17~34岁,平均为(20.3±0.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6±0.4)年;其中Ⅱ级38例,Ⅲ级44例,Ⅳ级12例,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不良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维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