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455
  • 国内刊号:61-1347/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足趾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完整或部分完整的末节缺损

    目的:观察足趾复合组织瓣对指腹完整或部分完整的末节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根据手指末节缺损的情况及拟吻合的受区血管设计、切取皮瓣,将皮瓣移植到供区并建立血液循环.结果:10例患者的皮瓣均Ⅰ期成活,随访6个月~1年,外形、功能及感觉恢复满意.结论:为保留指腹,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清;胡晓佳;李秀忠;何旭;汤海萍;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内固定的微创方法治疗拇趾外翻

    目的:探讨一种无内固定的拇趾外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6例患者32足拇外翻采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无内固定的微创方法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16例32足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这种无内固定的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治疗拇外翻,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刚;窦建华;田治国;徐倩;史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移植充填乳晕松垂皱褶23例报告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乳晕填充的新式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注射器低负压下抽吸取得自体脂肪颗粒、纯化后移植于乳晕松垂褶皱区域.结果:本组患者23例,伴乳头肥大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6个月,乳晕外形改善效果佳.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乳晕填充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徐刚强;张跃辉;王保健;刘艳伟;曹振雨;郭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游离皮瓣在颅骨外露的头皮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报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头皮缺损致颅骨外露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例患者年龄5~58岁,平均35岁,因创伤、肿瘤等原因造成头皮部分缺损并颅骨外露,缺损面积在8cm× 10cm~ 15cm×10cm;缺损部位为颞部、顶部及额部.分别选用游离胸脐皮瓣、旋股外侧皮瓣和胫后动脉皮瓣等移植修复创面.结果:本组5例患者移植皮瓣Ⅰ期成活,其中2例移植皮瓣后行头皮扩张术,术后扩张头皮全部覆盖创面,毛发生长良好.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皮瓣除臃肿外,创面Ⅰ期愈合,外形效果好.结论: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颅骨缺损,可以在短期内完全覆盖裸露的颅骨,确保了颅骨的成活.皮瓣成活后,可以Ⅱ期手术修整或头皮扩张术,既修复创面又能恢复头部外观,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作者:汤海萍;滕国栋;姜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塑形美容的疗效.方法: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到额颞部、颊区、颏部、耳垂、鼻梁、鼻唇沟和面部皱纹深处.经术前、术后正位、侧位4 5°照片比较,以及术后表情是否自然,局部有无硬块和囊肿,患者感觉舒适度等评价标准,并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再次手术.结果:48例患者无明显手术后并发症.随访3~ 36个月,除2例注射三次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面部皱纹模糊变浅,皮肤色素增生明显减轻,充填区较前丰满,质感同周围组织,患者表情自然,触摸皮肤细腻,使人视觉上看更年轻化.结论: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丰满塑形达到年轻化的效果,符合面部软组织的特性,面部老化症状改善明显,效果持久.

    作者:陈建军;卢家灵;岑德宁;黄绍贤;韦春晖;杨柳;谭勇明;李文恒;伍艳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胸肌筋膜下隆乳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胸肌筋膜下丰胸的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对我科近一年来124例假体丰胸病案进行总结,比较乳腺下、胸肌筋膜下及胸大肌下三个不同层次置入假体时操作难易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乳腺下及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时剥离较为费力,尤其是乳晕下缘至乳房下皱襞区域,胸大肌下置入假体时此区域的剥离相对来说较容易.相比较而言剥离胸肌筋膜时操作比较繁琐;术后疼痛感以胸大肌下置入假体为明显,乳腺下与胸肌筋膜下无明显区别.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术后发生假体移位及出现包膜挛缩的几率低,胸大肌下及乳腺下无明显差别.假体边缘的触及感以乳腺下为多见.术后血肿的发生率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低;术后满意度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高.结论:胸肌筋膜下置入假体操作虽较繁琐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仿真性强,患者满意度高,有一定乳腺基础的患者是适合的受术人群.

    作者:徐凯;胡山;周龙;黄巧玲;桂思;郭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额部皮肤缺损并骨外露创面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额部皮肤缺损并骨外露创面的较好治疗方案.方法:总结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4年间额部皮肤缺损并骨外露的小儿患者,采用筋膜组织瓣加自体皮肤游离移植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效果好,对比其它方法有着显著优点.结论:筋膜组织瓣加自体皮肤游离移植的手术方案,是临床修复小儿额部皮肤缺损并骨外露创面的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宇;唐家训;刘丽芳;吴丙;崔亚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腿筋膜皮瓣及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在下肢创伤修复时的选择及评估

    目的:探讨两种小腿皮瓣(小腿筋膜皮瓣及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在下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时的选择及评估.方法:①在小腿设计局部随意筋膜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 × 6cm~ 7cm×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②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轴,在小腿内侧设计逆行轴形皮瓣,皮瓣大小范围4cm× 12cm~ 6cm × 15cm,转移修复同侧或对侧足底、踝部、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结果:临床共选用1 1个皮瓣,其中6例为筋膜皮瓣,5例为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修复同侧或对侧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或骨外露.11例皮瓣术后均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效果良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小腿筋膜皮瓣,设计灵活,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血供丰富,尤其在局部主要血管受损时是修复下肢严重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小腿内侧逆行轴形皮瓣可切取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恒定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足底、踝部、小腿严重创伤的佳选择.此两种皮瓣的应用应针对小腿创面的部位、面积及其创伤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作者:杨红华;廖怀伟;李文芳;刘伟;付建华;文辉才;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游离皮片移植联合瘢痕瓣治疗会阴部瘢痕挛缩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游离皮片移植联合连续Z成形术治疗周围型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周围型会阴部瘢痕挛缩患者,切除增厚质地硬的瘢痕组织,充分松解,使外生殖器及肛周组织充分复位,创面均用游离皮片移植联合瘢痕瓣连续Z成形术修复.结果:16例患者术后瘢痕瓣存活良好,15例患者游离皮片完全存活,仅1例少许皮片边缘坏死,定期换药,创面愈合.16例患者会阴部外观均明显改善,外生殖器及肛周组织完全复位,双下肢外展、下蹲、行走等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满意.结论:游离皮片移植联合连续Z成形术治疗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效果满意,是修复会阴部瘢痕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舒瑛;万睿;庞星原;欧阳山蓓;任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美容缝合法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法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2例小儿疝手术作为治疗组,另外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儿术中切口采用美容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缝合,术后半年对患儿进行随访,并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儿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组30例(9 3.75%)患儿切口愈合为线状,瘢痕不明显,患儿家长对切口愈合情况十分满意,2例(6.25%)切口稍有瘢痕增生,与手术后切口受到污染有关,患儿家长对切口不满意.对照组患儿切口20例(66.67%)有切口缝线痕迹,切口有部分瘢痕增生8例(26.67%),家长对切口愈合情况不太满意,另2例(6.67%)切口愈合良好,家长对切口十分满意.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疝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法缝合切口,术后切口愈合理想,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切口愈合后无缝线瘢痕.美容缝合法缝合小儿疝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启翔;郝朝辉;高东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术式治疗腋臭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找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的腋臭根治的手术方法.方法:2007年8月~ 2012年6月间收治145例腋臭患者,其中80例采用改良的小切口吸刮法治疗,65例采用皮下大汗腺修剪法治疗,随访3个月至1年.对两种手术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小切口吸刮法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皮下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两者在复发率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小切口吸刮法术后瘢痕不明显,术后固定时间少于皮下大汗腺修剪法治疗组.结论:两种美容术式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但改良的小切口吸刮法创伤小,瘢痕隐蔽,术后并发症低,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国祥;王彪;黄循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残冠轴壁剩余量对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抗折性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牙体不同剩余量对镍铬金属和石英纤维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个月内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完整的下颌单根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6组,按照牙体不同轴壁剩余量制造实验模型.分别使用镍铬金属桩核+镍铬全冠修复或石英纤维桩核+镍铬全冠修复,测试大载荷力值及折裂模式,所有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石英纤维桩核冠修复体的抗折载荷与镍铬金属桩核冠修复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石英纤维桩核修复的不同牙体剩余量各组间抗折载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石英纤维桩核冠修复体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率大于镍铬金属桩核冠修复体(P<0.05).结论:石英纤维桩核较镍铬金属桩核能更好地保护剩余牙体组织.使用石英纤维桩核时,牙体剩余量越多,修复体抗折性能越强.

    作者:宫琳;张娟;崔广;严玲;唐伟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的影响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应用曲面断层片分析三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和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左右下颌第三磨牙倾角(RM3LM3)、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RSLS)、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牙冠宽度比率(RratioLratio)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矫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较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产生更显著的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改变,但青年患者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新庆;刘淑琴;郁章欣;蒋均红;蔺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舌侧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及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舌侧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及氟保护漆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的疗效,探讨预防脱矿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将20例舌侧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实验组10例,在舌侧正畸托槽周围牙面涂布氟保护漆;对照组10例,患者仅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结果:舌侧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7.35%,上颌侧切牙脱矿率高,好发部位部位为托槽龈方和牙齿邻面;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正畸治疗中使用氟保护漆是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

    作者:孟秋菊;张进;王磊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口义齿纯钛基托的临床应用

    纯钛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修复材料之一.目前纯钛主要用于制作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架,解决了钴铬合金支架耐腐蚀性较差、比重大,制作的义齿较重,患者异物感明显,难以适应,甚至有出现口腔粘膜刺激和过敏的症状等问题.所以纯钛在口腔修复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

    作者:姚贵良;毛莹莹;张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黑素细胞中GPNMB与Tyr相互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transmembrane)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与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黑素细胞系PIG1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GPNMB和Tyr的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的影响,以及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它们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有影响,而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几乎没有影响.结论:黑素细胞中GPNMB与Tyr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GPNMB在黑素小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萍;李铀;袁小英;李东光;刘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胎儿无瘢痕愈合中机械力作用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的皮肤创口愈合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过程,多种信号通路和各类细胞间相互的交叉反应参与其中.早在20世纪50年代,Hess就发现胎儿的皮肤创口可快速愈合,随后的研究证明一定胎龄的哺乳动物在皮肤损伤后可发生无瘢痕愈合.这一发现很快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十年来,已有大量研究对成体和胎儿创伤愈合的过程进行了比较.因此,对无瘢痕愈合机制更加全面地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探索新的瘢痕治疗策略.对于成年哺乳动物,研究证明机械力可影响皮肤损伤后的瘢痕形成.胎儿皮肤本身独有的生理特性,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可与生物力学作用共同构成其特殊的微环境,影响瘢痕的形成.尽管如此,胎儿皮肤创面的生物力学作用却常常被忽略[1].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生物力学作用于瘢痕愈合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楚珊;任丽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对医学所有领域来说都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对于每个生物个体来说,基因组包涵了其整个的遗传信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全面、精确地分析基因组的碱基序列,从而破解其所包含的信息,揭示基因组的复杂性、多样性.通过对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比对,可以发现其中的遗传特性或突变,进而加深对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了解,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将会使人类对自然界生物及自身的了解更加深入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实际利益.

    作者:滕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腭裂术后语音功能的多因素研究进展

    先天性腭裂是人类常见的发育畸形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语音功能.腭裂患者语音功能障碍,并不完全随着腭裂畸形的修复而消失,术后发音障碍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导致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因素很多,如:腭裂的严重程度、腭裂修复时机、腭裂修复方法及术后语音治疗等,本文就可能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金平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1].2011年9月~2012年8月,笔者科室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斑秃患者,同时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庾荣萍;李丽君;汪俊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复方酚液化学剥脱治疗全面部雀斑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酚液化学剥脱治疗全面部雀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近五年来应用复方酚液化学剥脱治疗全面部55例雀斑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痊愈50例(90.9%),显效5例(9.1%),总有效率100%;随访3年,无复发14例(25.5%),轻度复发32例(58.2%),中度复发5例(9.1%),重度复发4例(7.2%).主要并发症为色素沉着,平均消退时间为(4.0+1.2)月.结论:复方酚液化学剥脱术是治疗全面部雀斑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操作得当,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海山;郭剑;甘精兵;陈智勇;赵启明;张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PL对三组(每组30例)患者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皮肤类型、红斑、色素改变及水疱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以患者本人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满意程度来评价疗效,同时设立一观察者评价改善程度,并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IPL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嫩肤的并发症约为10%,脱毛的并发症约为16.7%,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并发症约为6.7%.三组疗效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与客观改善程度一致.结论:IP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方法,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疗效的指标.

    作者:张兆锋;沈华;贾万新;沈尊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体肋软骨联合EH骨水泥支架两期耳再造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联合EH骨水泥支架两期耳再造法再造全耳的效果.方法:手术分两期∶Ⅰ期手术∶耳垂的转位,残耳软骨的剔除,耳支架的雕刻及植入;Ⅱ期手术∶Ⅰ期6月~1年后进行,颅耳角的重建,EH骨水泥支架的植入及耳后创面植皮.结果:临床应用38例(42耳),随访6月~2年,42只再造耳轮廓清晰、外形满意.其中有2耳的耳支架软骨在耳垂交界处出现软骨外露,经局部皮瓣的转移后成功覆盖,3例术后耳后皮片挛缩出现耳颅角变小,双侧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明显的软骨吸收或颅耳角的缩小,耳廓皮肤色泽接近正常,与健侧耳基本对称.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EH骨水泥支架两期耳再造法,手术次数少,患者住院花费少,手术方法简单易操作,术后耳廓外形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钢;刘林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种“软化”隆鼻用硅胶假体的雕刻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隆鼻硅胶假体的雕刻方法.方法: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此方法进行硅胶假体雕刻,共完成隆鼻术153例.具体的雕刻方法是将假体两侧连续多处成楔形去除部分硅胶,使侧缘成锯齿状.去除部分的硅胶宽度不超过1mm,锯齿的数量在每侧5~7个.假体的整体外形成L形(短臂较纤细).结果:随访时间长3年,1例假体歪斜,二次手术纠正;1例因患者心理不能接受假体的长期置入,要求取出.其余外形均满意,无假体外露、感染及假体排斥反应.结论:应用该方法假体雕刻,减少了硅胶假体的重力性移位及鼻尖皮肤变薄、外露的发生率,“软化后”的硅胶取得更符合生理的隆鼻效果.

    作者:王金明;刘育凤;黄金龙;陈刚;闻可;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切口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分析及预防

    腋臭主要表现为腋部狐臭异味,因其特殊的异味及腋下多汗影响患者的生活、社交和心理[1],故患者常要求治疗.笔者所在美容中心门诊自2007年9月~2012年1月共完成小切口腋臭清除术1620例,现将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韩勇;戴新明;邓群峰;苏顺清;张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25例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不仅关乎牙周和牙髓健康,不光会造成牙齿丧失,危害口腔健康,对全身的健康也会造成影响[1].刮治是牙髓-牙周联合病变基础治疗的核心,它采用机械方法直接清除牙周袋内菌斑、牙石等致病因素,一直是治疗牙周炎基本而有效的方法[2].不过有研究显示,盐酸米诺环素、甲硝唑对龈下致病菌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3].笔者采用基于抗生素与刮治术的综合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25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护理模式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人们在寻医问药的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水平,而且更加注重的是该院的服务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接触多的护患之间,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在全方位的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全面系统的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科等多方面知识及培养较高的文化素养.

    作者:王春芳;刘云景;苏翠红;薛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泛发型扁平疣的护理

    扁平疣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为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它的病原体是由乳头状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临床表现为散在分布、质地柔软、顶部光滑、粟粒至绿豆大、淡褐色高出皮肤表面的扁平状丘疹.现将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科光疗中心通过光动力治疗的面部泛发型扁平疣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以提高对光动力治疗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罗莉;李强;马雅楠;张承丽;李彩霞;胡雪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耳后入路行腮腺区域性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耳后入路行腮腺区域性切除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31例腮腺下极浅叶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15例,沃辛瘤1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脂肪瘤2例,淋巴管畸形1例)患者,采用耳后入路行腮腺区域性切除.结果:全部患者的腮腺病变被完整切除,切口愈合良好,无面神经下颌缘支麻痹,无涎液潴留、涎瘘发生及Frey征出现.经6个月~5年(平均26个月)追踪复查,肿瘤无复发,切口瘢痕隐蔽,美容效果非常好.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耳垂麻木,随访3个月后,麻木消失.结论:经耳后入路切除腮腺良性病损是可行的,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

    作者:谭汉提;卢迪;韦堡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唇腭裂1386例发病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该病的发病特点,为唇腭裂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1386例唇腭裂患者,分别从患者诊断、性别、年龄、出生地,唇腭裂裂型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单纯唇裂356例(25.69%),唇裂合并腭裂580例(41.84%),单纯腭裂450例(32.47%);男809例,女577例,男∶女=1.40∶1;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明显多于双侧者,两者之比为5.67∶1,其中左侧多于右侧(1.82∶1).结论:唇腭裂发病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在腭裂患者中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单侧发病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

    作者:李小东;张弘;封兴华;孙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蓝光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窄谱蓝光,每周治疗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瘁胶囊,4粒/次,3次/天,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蓝光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疗效良好.

    作者:刘文春;覃佐欣;唐晓翔;李欣;李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期粉刺,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面颈部、背部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皮肤炎症,青春期男女易反复发作且愈后易留瘢痕,令患者十分苦恼.2008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自拟中药痤康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