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医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
作者:王琳;张亚萍;胡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伦理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作者:艾格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由于利益机制的驱使,医疗保险一直存在着道德风险,并造成医疗资源过度消耗、财政赤字和社会诚信危机等问题.针对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投保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政府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郭永松;马伟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如果说,病人的心灵世界是一扇漠然封闭的窗户,推开它,我们会看到什么?如果说医患沟通是一座飞架南北的桥梁,通过它,彼岸的风景如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理念的升华,在当今社会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患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
作者:朱宗明;刘承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运用医学的军事活动和涉及军事的医学活动形成军事医学伦理关系.对这种特殊伦理关系的研究构成医学伦理学在军事领域的理论生长点,在医学伦理学中能够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即军事医学伦理学,本文在重点分析军事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
作者:高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结合自身多年医务工作实际,通过对当今新的医疗条件下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真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较为实际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建立我国和谐理想的医患关系和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茜;杜慧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对传染病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宪亮;徐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引言在讨论非人类动物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动物是有知觉的,而且它们的生活有好坏之分.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非人类动物也会有痛觉和其他不愉快的或是痛苦的体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全体大会回顾了1948年12月10日的<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1966年12月16日的两个国际盟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盟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盟约>),1965年12月21日的<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盟约>,1979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9年11月20日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001年7月26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基因隐私与不歧视决议>(2001/39),1958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的公约>(第111号),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世界宣言>,由联合国和联合国体制中专门机构通过的其它国际人权文件;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要为病人提供放心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应首先读懂病人,知道何谓病人角色、病人痛苦、病人需要、病人贡献、病人权利、病人中心和病人意识.
作者:姜维茂;宋茂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结构的变化等原因,康复医学日益发展,治疗对象不断增多.康复医学主要以人体功能障碍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功能障碍为研究内容,同样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康复医学工作者,包括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师及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家庭、社会等相关知识,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使其早日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回归社会.
作者:马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文,本意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关怀,即关心、关爱和关怀照顾等等.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换言之,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这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内容,也是现代护理的核心概念和发展方向[1].
作者:王秀芹;徐永风;赵英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和社会对医方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医方应尽的法律和伦理义务.医方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性,积极、有效地履行注意和告知义务,并将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相结合,以切实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作者:胡素清;郑国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医关系是医学关系中本质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观的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而变迁.理清医学模式演进与患医关系更替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患医关系的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患医关系模式的选择应在高度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强调医生义务,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建构一种基于诚信的患医关系,这不但更能彰显患医关系构建的伦理要求,而且在患医关系的性质界定上更为明朗.
作者:李霁;张怀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医疗法律文书,是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新要求.我院重视知情同意的医疗文书,在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完善了知情同意的系列文书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骨科收治病种复杂,急症多,治疗方法较多且涉及患者肢体功能和美观,因此与其他科室比较诊疗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显得尤其复杂.作者总结并讨论了医患之间在患者入院及诊治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学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以期使大家了解骨科诊疗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来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体现骨科诊疗中的人性关怀,促进骨科医生个人的成长和骨科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志成;张敏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患关系紧张无疑给医患双方带来很多影响,其不良后果不仅影响到患者、社会,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损害了他们的合法利益.因此,重视医患关系,认识产生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防范医患关系紧张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或尽量减少医患关系及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医疗管理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肖庶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护人员在面对SARS,恪守职责,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几个伦理问题:要尊重SARS病人的尊严和人格;要尊重SARS病人的平等就医权利;要注意调整SARS病区的医患伦理关系;要尊重SARS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要尊重疑似SARS病人的健康权利;要尊重SARS病人及其家属的隐私权;不要忽视对临终SARS病人的关怀.
作者:陈建伟;张万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检验医学,做为现代医学实践的完整部分,它的道德教育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使得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作者论述了检验医学领域医学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作者:梁红艳;李正军;姜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活髓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逐年增加,作者从医学伦理角度对活髓牙烤瓷修复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通过提高口腔修复医师的素质、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将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使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董瑶;李晓红;王正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简单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基因食品比结构更重要.理由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转基因食品来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引入转基因作物、食品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来说是道德至上命令;用转基因食品比结构更容易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更重要.理由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改革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分配制度比发展转基因食品更紧迫;基因专利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如果不解决结构问题,转基因食品在发展中国家将寸步难行.在分析了上述两种观点后,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未必需要转基因食品;解决结构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已迫在眉睫.
作者:毛新志;殷正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应付方式问卷,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上是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影响大学生的事件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压力,76.46%的人是以成熟的应付方式来处理问题,有无自杀意念的人无显著差别,男女无显著差别.
作者:罗京滨;杨玲;张文艺;王宜静;姜舸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