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影响因子:0.93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8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2018年3期文献
  • 移动互联网时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调查研究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培养途径在吸引力、创新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态度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求知主动性不足、践行力度不够、认识程度不强等特点;新的教育路径构建需要传统教育结合互联网新兴媒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思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医学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于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师承教学模式对医生人文伦理思想的影响

    在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中,医术、医理、医道的传承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道的重要部分就是医学人文伦理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中西方学术交流的增多,对于中医医道的传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新时期的中医师承模式建立在院校教育的基础之上,通过名医工作室、师徒授受等方式在对医学人文伦理思想的传承方面展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陈晓云;朱忆莲;刘蕾;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在医学生中开展涉医暴力危机管理教育的实践探索

    涉医暴力事件属于典型的危机事件,在医学生中开展涉医暴力危机管理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危机管理的四个层次出发,通过在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危机体验教学、进行危机应对实践等尝试,对医学生开展涉医暴力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医学生危机防范意识、预警能力、处理能力和恢复能力,从而为防范涉医暴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借鉴.

    作者:杜莹;赵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实践——以广东省中医院为例

    根据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工作的实践,总结出如下经验: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伦理委员会类型以适应医学研究的发展;接受国际国内的各项认证,以认证促建设;增强研究者伦理审查意识和受试者保护意识;对专业组/课题组进行有效的实地访查;多部门沟通协作,促进伦理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等.通过上述实践,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期望该实践经验能够为其他机构的伦理委员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茜;蒋璐;李晓彦;梁伟雄;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对临床研究中不依从/违背或偏离方案报告的管理

    随着我国一系列临床试验相关法规和指南的出台,对临床研究过程的规范管理要求逐步明确,也对伦理委员会的跟踪审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某医院近两年受理的128份不依从/违背或偏离方案报告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管理层面存在的研究者漏报告或报告不及时;研究者报告填写不规范;同类型的违背/偏离方案事件重复发生;对伦理委员会审查意见整改不力共四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期加强和完善对不依从/违背或偏离方案报告的规范管理.

    作者:吴翠云;曹国英;伍蓉;邹和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试验中招募广告的伦理审查与规范管理

    临床试验的招募广告是发生在受试者参加试验之前的研究信息的交流载体,是受试者招募和告知的重要形式之一.招募广告应包括必要的临床试验信息,但不能包含不恰当的内容,如某些误导性和诱导性信息,招募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方能使用.目前临床试验招募广告存在法律法规、伦理审查、研究者认识和不规范操作等各方面问题,因此需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伦理审查能力、提高研究者认识以及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招募广告的审查与管理,保护受试者权益.

    作者:耿雯倩;任静;祝延红;江一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肿瘤患者为例

    恶性肿瘤诊疗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分析了目前临床肿瘤学所面临的常见伦理问题:肿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权,对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问题等,并结合案例,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研究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田涛;李宁;梁璇;阮之平;郭卉;姚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模式及培育研究

    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精神日益弱化,医学人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以医学科学为基础,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和自身修养等途径,达到医生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研究数据,构建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认知分类指标体系,运用支持向量机原理构建认知分类模型,并对每类医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作者:祝丹娜;宫福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社会工作者作为跨专业健康照护团队成员所面临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跨专业合作照护模式被纳入卫生保健系统中,将各种健康护理服务的提供者聚集到一起并提供以团队为基础的照护服务,包括内科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药剂师等. 社会工作具有团队关怀的历史经验,给医疗保健环境带来了独特的视角.

    作者:Wayne Ambrose-Miller;Rachelle Ashcroft;孙汝卿;耿月;占茗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因组时代分子遗传学检测应用涉及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促进了人类遗传学研究和个性化医疗.新的DNA测序技术,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也在法律和伦理方面引起一些新的问题.全外显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潜在应用日益增多,导致在基因咨询时不可避免地面对如何披露偶然发现等法律和伦理问题.互联网增加了个体隐私和遗传信息泄露的风险.而直接面对消费者这种缺乏医生指导下进行基因检测的商业检测,使这些问题和隐患更为突出.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南更多关注和规范技术,缺乏对分子遗传检测送检和结果解释解读内容和程序的规范和指导的规定和指南,缺乏对相关人员的资质的要求.相关部门和组织应该制定政策和指南,指导遗传检测的利益相关者,以大限度降低其风险,发挥优势,促进人类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诊疗、预防.

    作者:关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患者关怀感知现状与护患关系信任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行为的感知现状,并分析其与护患关系信任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关怀行为量表(CBI)、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的226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关怀行为感知总分(96.92±15.68)分,四个维度中,患者对护士的知识与技能关怀感知深,对联系患者感知差;护患信任感量表总分(124.75±19.13)分.患者关怀感知总分与护患关系信任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5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尊重患者、支持和保证是影响护患关系信任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对护士关怀行为的感知与护患信任度之间联系密切,护士应对不同特征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关怀照护,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郝雪云;常佳殷;邓永鸿;张慧;宋国敏;帅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患病率高、病程长花费高、就诊率低且难以治愈.对其实施人文关怀则是医学精神的本质诉求,也是对医学治疗效果不佳的必要补充,还可以给予患者及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因此,应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培养专业的陪护人员,以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生存状态.

    作者:张薇;李婷;丁子晨;尹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基于舒缓病房与居家舒缓医疗两种模式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疗机构和居家两种舒缓疗护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收集1年半时间内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病房的和实施居家舒缓疗护的晚期肿瘤患者,其中病房患者53位,居家患者60位,在开展舒缓疗护前及舒缓疗护2周后对肿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舒缓疗护病房组干预前后除角色功能无变化(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所改善(P<0.01);舒缓疗护居家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所改善(P<0.01).舒缓疗护病房组与居家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除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睡眠障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居家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方面要好于病房组,经济影响大于病房组(P<0.01);病房组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疲乏、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便秘、腹泻方面要好于居家组(P<0.01).结论 舒缓疗护地点无论是病房还是居家均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经济负担.

    作者:常伟;孙亮;陈旻洁;孙晓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美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的对比研究

    从中美两国姑息治疗发展状况入手,对比中美发展模式、医疗保险制度、民众接受程度、志愿者服务体系与病情告知方式,并在互异的比较中探究对我国姑息治疗值得借鉴的启示:建立初级姑息治疗服务,将姑息治疗作为独立的学科;出台姑息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对姑息治疗进行推广宣传,加强死亡教育;完善姑息治疗志愿者服务制度,建立志愿者岗前培训;根据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病情方式的告知;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的姑息治疗病房.

    作者:张程;尹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术后、出院后三个月、六个月时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 共有96位患者全程参加.实验组的48例患者术后QOL评分为(463.75±10.62)分,三个月后为(521.24±9.98)分,六个月后为(530.98±12.82)分;对照组的48例患者术后QOL评分为(464.28±11.91)分,三个月后为(495.01±11.22)分,六个月后为(499.66±10.91)分.两组患者在术后的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三个月和六个月,实验组的患者QO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院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实践与思考

    实习带教与督导已成为医院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实习困境的处理与回应是每个机构督导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质性访谈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实习生需求出发,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境:角色适应、专业实践的困境、伦理关系困境和实习倦怠等,并结合自身督导经验,提出应对方法.

    作者:孙振军;杜勤;薛莲;梁爽;安秋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级诊疗下三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功能的探究

    分级诊疗作为医疗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各项医疗服务的核心目标.通过分析提出三级医院应从医师多点执业、医联体建设以及功能定位规划三方面推动分级诊疗建设.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三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分级诊疗模式的服务功能.

    作者:薛莲;杜勤;孙振军;梁爽;戴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儿童专科医院医务社工有效融入医疗团队的实践探索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的重要媒介和桥梁,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路径来介入医患双方的沟通领域,从而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稳定.在临床实务中,医务社工其实也遇见诸如:医疗团队融入困难、医疗专业知识的缺失、人员配备的不足等困境.结合社工工作发展实际情况,探索研究并逐渐形成了儿童专科医院医务社工开展的一种新的辅助模式——医务社工助理,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社工知识培训后在病房开展个案转介、实习生带教、社工理念倡导等工作.并对实践经验以及成效进行讨论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做展望.

    作者:傅茜;傅丽丽;徐虹;刘玉楣;李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伦理学》30年文献分析

    对《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建刊3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四个阶段:孕育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平稳期.地区间分布受经济发展影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医学伦理学发展也较为落后;栏目数量逐年增多,分类趋于细化,各栏目比重随社会热点的变迁而浮动,近年来医患关系、医疗管理和制度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论文合作度有待提升,引文量和被引量稳步提升,论文质量提高.因此,政府层面应当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医学伦理学发展;学科层面应当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个人层面应当关注新的医学伦理学难题,针对医学伦理学热点展开研究.

    作者:张森;胡铭钊;张焕卿;吴一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科医生的能耐与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外科医生的技能愈加提高.但也由于技术发展、大众认知及法规建设的局限性,如今的外科医生也有着种种的无可奈何,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外科医生自身的完善与进步,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包容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与落实.只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外科医生的能耐,减少外科医生的无奈,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晓江;王健;雷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