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6894
  • 国内刊号:61-9000/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基础医学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文献
  • HIV感染者中乳腺癌发病及诊疗的特殊性研究

    艾滋病人群中的非艾滋病相关性恶性肿瘤(NADCs)比例及发病率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年龄延长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从1995年开始HAART的应用致艾滋病患者总生存时间大幅延长(至少5~10年),艾滋病人群中NADCs占总癌负荷比例逐年升高.但我们对比同时间段乳腺癌在艾滋病人群中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发现艾滋病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低于普通人群,这一看似反常的现象则可能与艾滋病人群的癌筛查率、HIV病毒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有关.另外,在乳腺癌伴发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由于艾滋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缺陷、HAART药物与化疗药物有相互作用,使得这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反应等不良反应,且手术患者在术后更易出现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人群.而艾滋病患者普遍对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耐受较好.综上,乳腺癌伴发艾滋病的这类患者在发病及治疗中都有其特殊性,治疗上需要注意方案的选择、药物剂量的控制以及治疗过程对患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王园园;左鑫;黄艳艳;明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转化医学与临床中药学课程群建设

    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学转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在临床中药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转化医学强调多学科交叉,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多方面有许多可供临床中药学借鉴的思路.本文就临床中药学课程群建设意义、建设内容和实践进行分析,结合转化医学观念、技术和方法,提出临床中药学有望开拓的新领域.

    作者:李文渊;王津慧;徐达宇;杨仕兵;热增才旦;童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技术新进展与启示

    腹腔镜胃切除手术在开放胃肠手术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越,但目前并无第三代外科技术在腹腔镜技术基础上实现新的质的突破.目前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新研究方向和进展主要聚焦于腹腔镜手术上的医疗人力资源节约、技术精准化和自动化.单孔和减孔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正在被积极进行相关高级别循证医学验证,并同步完善相关硬件配套设施;在腹腔镜手术微创基础上,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探索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如基于影像学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纳米碳注射和吲哚氰绿(ICG)的淋巴结示踪技术、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SNNS)等组织器官层面上的导航,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多光子成像(MPI)技术等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层面上的导航,全方位使微创手术在根治基础上大限度地减少创伤,为精准化和个体化微创外科勾勒了美好的蓝图.而腹腔镜胃切除手术的人工智能自动化更是为腹腔镜外科提供了无限可能,目前正在初步探索和尝试.

    作者:林周盛;陈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

    肺癌是常见的癌症,虽然预防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PET/CT是新兴的显像技术,以肿瘤葡萄糖代谢改变为基础,同时提供病变的解剖特点与功能信息,广泛用于肺癌诊断、分期及治疗后评估等.本文从PET/CT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和分期、治疗评估应用及肺癌新型PET/CT示踪剂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潘建英;周茂荣;赵子龙;高燕峰;武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因症状不明显而延误诊治.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肿瘤标志物是肝癌筛查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肿瘤代谢及微环境的研究深入,近年来发现了多种肝癌标志物,本文对肝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满沐苒;周旭林;刘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AR-T疗法在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一种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针对特定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以及共刺激分子引入T细胞之中,特异性地识别恶性肿瘤细胞,终将其杀灭.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病治疗领域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目前治疗领域包括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并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初见成效.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系统毒副反应、感染风险增加及治疗相关死亡率是其主要不良事件.CAR-T细胞技术是血液病治疗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值得关注与研究.

    作者:杜俊;胡靖;黄走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医学领域研究生选择科研方向的参考建议

    为了进一步显著提高医学领域研究生培养效率,系统分析了当前医学领域尤其是慢病防控领域研究思路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以及自研形成的新医学理论和菌心说学说,为医学领域研究生提供科研思路和方向参考,建议研究生在选择科研方向时,务必注意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当前的医学问题(尤其是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相关问题),鼓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应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避免人云亦云,从而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判断水平,以便培养出一批独具慧眼、能够引领我国医学领域未来发展与健康管理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作者: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阴性乳腺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新研究进展

    BRCA-1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及肿瘤抗原,并伴有大量的肿瘤淋巴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的高表达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因而运用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并从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评估了该疗法.

    作者:冯欣源;钟少正;史月;王海宇;赵润生;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弹力绷带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VDN)具有穿刺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的特点,其固定大多采用自粘弹力绷带.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弹力绷带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本文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留置针普通固定及弹力绷带固定的比较,改良后的固定的措施以及弹力绷带和留置针的使用中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对固定方法进行的改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操作提供佳固定方法,为延长留置时间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吴慧慧;赵明一;黄漫丰;雷家骏;谭彦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体观视域下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析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生命力,人才培养更是中医药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临床诊疗中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药的临床与教学也是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技术飞整发展的时代,人才培养方面更应与时俱进,在继承古人教学的基础上,更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时间、空间、人文的整体性,教与学的整体性,培养方式与培养方案的整体性.

    作者:林法财;郝锋;王宇航;王建珠;秦宇航;杨小存;徐勰;吴云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飞速发展,我们对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病理机制及异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机制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肿瘤驱动基因及相关激活信号通路被人们所发现.相应的肿瘤抑制药物,即靶向药物相继问世,药物与其相应位点结合能够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可以说靶向药物治疗为肺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方向.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相关资料,综述治疗肺癌尤其是NSCLC的各类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青春;崔力元;陈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癌痛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医外治法评析

    强阿片类药物仍然是目前癌痛治疗的一线药,其引起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在癌痛患者中十分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有效防治OIC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表明,中医外治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等特点,对防治OIC有良好前景.针对中医外治法干预癌痛OIC中医病机认识不统一,外治法复杂多样等现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并认为:癌痛OIC病机当结合患者证候、阿片类药物药性及二者相互作用综合考虑;外治当综合运用,辨证干预,温通为用;癌痛OIC当视为整体病变的局部反应.相关研究期望为癌痛OIC的中医药优化干预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超;曹人郦;顾艳丽;李德需;李元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AR-N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寄生虫和真菌、抵抗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抵抗肿瘤细胞、以及机体的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极具应用前景的一员.随着CAR(嵌合抗原受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NK细胞的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肿瘤靶点设计出的CAR-NK细胞来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对实体瘤的治疗),在体外试验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将着重介绍NK细胞及CAR-NK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亚楠;于怀海;孙雨飞;付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液质联用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新药应用到临床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筛选研究过程,通过体内体外药理活性筛选出具有较强活性的目标化合物,然后对该化合物进行不断修饰再筛选,直至发现先导化合物,然后发展为候选药物.液质联用技术是将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和专属性强等特点,成为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首选分析技术.液质联用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新发现的化合物、新合成的化合物、药物药理活性、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DMPK).本文综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阐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新型先导药物结构的确证、药物体外生物活性筛选、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液质联用在新药研发中应用作了展望.

    作者:许晓辉;邱国玉;景武堂;马友振;王小乔;贾汝玲;杜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制造技术,在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主要在解剖研究和教学、术前规划模型、术中导航模板、定制化内植物和生物打印等方面,但是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其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综合阐述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以期为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郑烜琦;王向阳;吴爱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

    在医院的管理中,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一个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将针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护理的安全措施,针对现存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防范,希望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作者:张丽;米楠;王彩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目的:探究与分析高胆红素对血氨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重度黄疸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血氨的测定分别采用湿化学法与干化学法完成,测定标本胆红素稀释前后结果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湿化学法与干化学法检测的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P<0.05).应用湿化学法检测稀释法去除高胆红素后与稀释前的标本,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4,P<0.05).应用干化学检测稀释去除高胆红素后与稀释前的标本,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05).对照组干、湿化学法检测的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05).结论:高胆红素对湿化学法测定血氨会产生负干扰,采用稀释去除胆红素的方法或采用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的干化学法来检测肝病患者血氨水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李海宁;李小佩;宋晓东;刘波;张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2012级护理本科生)和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实验组在传统《急危重症护理学》授课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学期结束后对考试成绩、学习兴趣、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得分为(75.13±15.64),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得分为(82.75±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习兴趣得分为(76.53±18.93),实验组学习兴趣得分为(90.86±1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授课满意度得分为(80.12±7.63);实验组授课满意度得分为(95.36±1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终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在未来改革中,需将学生的建议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卢海霞;韩樱;刘志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压力刺激对组织工程骨替代物构建的促进作用研究

    目的:构建仿生三维多孔支架-细胞复合物,探讨压力刺激对其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颗粒沥滤法制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三维多孔支架,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形成支架-细胞复合物,用PKH26染料对hMSCs进行细胞膜染色示踪,在第1、3、7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第3、5、7、9天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10 d后将此复合物置于压力型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压力刺激,检测其成骨及血管化情况;然后将压力刺激后的复合物植入鸡尿囊胚模型(CAM)中,7 d后取出,用micro-CT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细胞示踪及CCK-8检测显示细胞增殖良好;micro-CT结果显示压力刺激后矿化显著增多,但总量较少;CD3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压力刺激对血管生成作用不明显;CAM实验显示,压力刺激后的支架-细胞复合物对于体内骨生成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构建的支架-细胞复合物在压力刺激下可以快速骨化,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组织工程骨替代物.

    作者:吕兰欣;颜晓庆;杨红宁;韩东;胡书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农垦医院顺利治疗的5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5例为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观察组25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二天、术后三天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结果:术后观察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三者结合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性,为患者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在诊断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有着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用补肺纳肾法理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诊疗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差异将其每组46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西医方案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补肺纳肾法.在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2.6%(38/46),联合组患者有效率为91.3%(42/46),联合组具显著优越性(P<0.05);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进行检测,两组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肺纳肾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疗效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席玉镜;王阿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需求,纳入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20例参与此次研究,时间选取范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患者均予以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77.41±1.4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2.11±0.22)d,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经相应处理后消失.随访显示有14例患者早期步态呈跛行,1年内消失.末次随访显示,与术前对比,术后患者的VAS分值较低,Harris分值较高,健患侧肢体长度相差长度缩短,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解剖型股骨假体置换,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杨飞;张兵;刘研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饮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饮食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健康饮食指导与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金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偏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单侧偏瘫患者的针灸结合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脑出血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效果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临床治疗,其中治愈28例,显效患者31例,有效患者18例,无效患者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选择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后,治疗效果明确,临床治愈率较高,可以有效的恢复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患肢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杨;王学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脾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miRNA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目的:检测及初步筛选分析脾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方法:采集34例脾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通过RNA提取技术、miRNA TLDA芯片技术检测血清miRNA,采用软件DataAssistTM Software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结果:以差异表达量大于2倍,芯片检测的相对定量平均CT值小于40为标准,初步筛选出脾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miRNA表达上调的有21个,表达下调的有22个,共计43个.结论:脾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miRNA具有内源表达的差异性,可以为进一步验证特异性血清miRNA的表达,探索药物临床疗效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姜超;王婷;徐中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抽气式气垫在创伤骨折患者转运固定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抽气式气垫与传统方法在创伤骨折患者转运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使用抽气式气垫固定的创伤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使用夹板、腰围等传统固定方法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满意度度、固定后牢固性、固定后转运简便、固定花费时间.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满意的例数多(P<0.05)、固定后固定装置松散例数发生少(P<0.05)、固定后转运简便(P<0.05)、固定花费的时间短(P<0.05).结论:实验组抽气式气垫固定节约时间;固定后固定装置松散发生例数少;患者感觉舒适;固定后转运简便;无耗材的消耗,为患者节约费用,值得推荐的固定方法.

    作者:徐美霞;武道荣;丁俊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侵袭性膀胱癌患者预后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侵袭性膀胱癌患者预后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预测不同侵袭性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方法:从NCBI的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收集膀胱肿瘤相关的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互作基因检索工具,分析不同侵袭性膀胱癌患者预后与基因差异表达.结果: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生存预后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差,上调的核心基因包括ATF3基因、CTGF基因、MT2A基因以及SLC2A3基因,下调的核心基因包括HSD17B2基因和FABP4基因.结论:膀胱癌侵袭性的影响可能与ATF3基因、CTGF基因、MT2A基因以及SLC2A3基因的上调和HSD17B2基因和FABP4基因下调有关,且可能作为潜在的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作者:韩耕宇;李华福;许宸;谢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动脉旁路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旁路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20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植入术,观察组采用人造血管旁路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与总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AD治疗中,动脉旁路重建手术与支架植入术相比通畅率更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益明;王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