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疾病,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肿胀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痛风,历节风,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及脊柱病变,坐骨神经痛等范畴.临床常见,且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杨国栋;蒲朝晖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儿小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不喜饮食,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王怀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作者:崔俊余;段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急诊、重症,常因延误治疗造成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王三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我科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闫俊国;高立峰;杨正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98~2000年,笔者运用浓缩槐角丸治疗了292例痔出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平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急症咯血的疗效.方法:将94例急症咯血分为2组,治疗组49例服自拟清肺止血方;对照组4 5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7%,对照组治愈率为5 7.8%,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治疗咯血疗效肯定.
作者:申太明;罗开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肛裂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1997年至1999年采用扩肛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5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丰建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主要是外耳道压力骤然增大,器械直接损伤所致.
作者:莫佩贞;王炳惠;刘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属骨伤科临床常见病,治疗正确,大多疗效满意.现将笔者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刘景邦;王承祥;辛仲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证,也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笔者辨证治疗老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5例,疗效颇佳,现小结如下.
作者:邴雅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甘肃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每见该院消化科王自立主任医师应用疏肝健脾化淤法治疗本病每获良效,遂临床观察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因胫骨中下段肌肉覆盖少,血供差,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自1995年至2000年,笔者运用固定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申小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患.笔者在门诊以自拟关节炎方,并用热熨疗法治疗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柳海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近年来自拟活血化淤散为主,随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邦;景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逆行性胆道感染是胆肠Roux-Y吻合术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
作者:张嵩;燕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从1998~2000年,我科运用自拟舒筋活血汤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肠粘连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达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四妙散出自<成方便读>,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吾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不断探索,师古不泥古,运用四妙散治疗多种病证.
作者:崔爱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病毒性角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为眼科的常见疾病.
作者:吴照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清肝凉血,活血化淤,涤痰通窍,滋补肝肾4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4则于后,不足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吴葆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一种常见风湿病,多见于青少年,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系免疫系统在抗击外来抗原时不能识别自我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史东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王某,男,26岁,眼黄,腹胀1月余,化验BIL180 mL/L,ALT 200 U/L,HBsAg(+),HBcAg(+),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
作者:郭志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肝性腹泻是指在慢性肝炎、肝硬变过程中,或肝病稳定期间,较长时间存在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作者:杨德祥;杨积茂;董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不同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分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董莉;岑幻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食管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中医治疗取得一定进展,现做一总结.
作者:李永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类.前者是由于碘缺乏而引起的一种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作者:王庆浩;杨淑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女性节制生育方面从1964年开始试用女用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至今,针对抗排卵、抗着床、抗早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工具避孕,药物避孕,药物抗早孕,手术绝育及人工流产和引产等多种节育方法.
作者:龙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笔者用艾灸关元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玉英;徐凤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截肢术后已丧失的那部分肢体似乎仍然存在并感疼痛的现象,临床上称为幻肢痛.
作者:刘素云;黄先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作者:赵宁社;李智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作者:宫玉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男性不育症属中医肾系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王岁珠;司继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迄今为止,关于夹脊穴的深层定位问题一直未能统一标准,故对该穴位群的认识和应用仍停留在传统定义和个人经验的水平上.在针灸医学从宏观向微观发展的过程中,对夹脊穴的针刺深度、角度做定性、定量分析已十分必要.利用脉冲电流的辐射效应,结合硬脊膜外麻醉技术等,对C5-L 5夹脊穴进行了1 2000人次(患者)的操作实践,从而发现夹脊穴之所以能产生特定针感效应(或称夹脊穴-硬脊膜效应)的组织形态学基础是硬脊膜.就是说夹脊穴的深部定位应在硬脊膜,而以不刺破硬脊膜为限度.
作者:王玉明;李生棣;李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李东垣治疗脾胃病要方.
作者:梁开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清宫化瘤散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冉先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下丘脑垂体性闭经(Hypothalamic Pitu-itary drsfunctions-menorrhea)是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及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及促性腺素不足,导致卵巢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闭经.
作者:丛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少腹逐淤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妇科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作者:王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情顽固,常迁延难愈.
作者:蒲朝晖;杨国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通阳化气之功,张仲景每以此与它药配伍组成诸多方剂流传于今,如桂枝汤、温经汤、当归四逆汤、五苓散等.
作者:吴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方便、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新方法,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白学恭;孙芳兰;邵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四磨汤出自宋代许叔微的<济生方>,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组成,有行气降逆,宽胸散结,消积导滞,兼有益气的功能.
作者:周晓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伊达伟副主任医师60年代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在临床上善用古方,随证加减变化以治疗各种疾病,往往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生命科学范畴的中医学,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考验.
作者:赵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辅料的性质直接改变着中药炮制品的性味功能.为适应临床病症的需要,辅料的应用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地扩大.
作者:李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发育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同个体心理,生理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石洲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舌诊为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
作者:原金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先秦道家言一,法家言二,而儒家则倡三.承认对立而又尚中,以三分观点观察事物,即三分法是儒家的基本方法.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具有身心疾病的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侯群.
作者:孔令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心脑科共收治中风病人87例,在其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了健康教育,加速了康复进程,提高了康复水平.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科共收治中风致偏瘫病人50例,脑梗塞34例,脑出血16例;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29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部分病人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
作者:吕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少女崩漏是一利常见病.有些患者病情危重,须及时抢救.为更好地防治本病,现将1996年5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少女崩漏28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敬霞;杨秀芹;魏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小儿惊风是儿科危重急症,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其病情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作者:成志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症状,病人不能自解小便,痛苦不堪,通过对300例患者的询问分析,其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种: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产后会阴撕裂伤;产程较长,膀胱受胎头压迫时间较长;产后膀胱张力差,容量小,对内部压力的增加不敏感而常无尿意,以致尿潴留.
作者:李爱玲;董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临床调查,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陆立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的腰痛范畴,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张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在临床应用藏医传统方药,十味黑冰片,十一味诃子散二药,配合中医耳压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淑军;由文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