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中风康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设中风康胶囊治疗组110例和脑血栓片对照组9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51例,显著进步45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基本恢复10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6例,临床总有效率5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伴随症状的好转,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较治疗前也有明显的改善,并在降低LDL、α脂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中风康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超蓉;郑超英;张艳;徐前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配合中药在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中的应用.方法:12例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应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再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随防6~12个月,治愈10例,好转2例,治愈率83.3%.结论: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配合中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补肾壮骨中药对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潘永雄;利云峰;李中万;洪劲松;杨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运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便秘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5例,女47例;年龄大62岁,小17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长16年,短1个月,平均4.2年.多数患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作者:胡凤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四肢血管为主的全身性非化脓性的动、静脉炎性疾病,并以慢性、复发性、节段性缓解和恶化交迭出现为特征.主要侵犯中、小动脉,如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股动脉、尺动脉及桡动脉等,多发于下肢,约占70%~80%.被侵犯的动脉呈节段性、串珠样,日久呈条索状,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氧,甚至发生溃烂、坏疽.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中药内服外洗、针灸及局部封闭等方法治疗本病36例,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鄢卫平;蔡全意;蔡静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法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衄灵止胶囊(焦芥穗、三七、代赭石、白及、血余炭、蒲公英等)治疗鼻出血3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9%.结论: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法治疗鼻出血疗效肯定.
作者:段美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眩晕,临床上多见于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脑梗塞、副鼻窦炎、颈椎病等疾病.中医辨证与痰、湿、风邪有关者十之五六.湿邪重浊黏腻与脾失健运互为因果,痰湿上蒙清窍,致眩晕者尤为多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治疗眩晕,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有完整病历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方系张掖地区卫校副主任中医师杜天银经验方.笔者自1998年以来,用其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一些新技术、新疗法不断问世,患者总是害怕手术或嫌碎石费用太贵而求助中医治疗,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由于条件所限,中医保守治疗更显得重要.近10余年来,笔者针对泌尿系结石,采用自拟琥珀五金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小结如下.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根据WHO的预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都将会呈快速增长趋势.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比例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在糖尿病患者中,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死亡率,是没有高血压之糖尿病患者的2~3倍,更是没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7倍之多,致死率相当惊人.
作者:韩小玲;王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它具有直接切除髓核、创伤小、减压充分、可维持腰椎的稳定性、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采用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配合良好的护理方法获得满意结果,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人工全髋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病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病废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我院已开展此项手术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分述如下.
作者:魏立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普遍发生于50岁左右的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中药透皮疗法是用中药汽疗仪将配伍中药加热,使汽疗仪治疗舱内产生含药雾化汽,病人进入治疗舱后,药物经皮肤吸收的一种治疗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我们用中药透皮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丽娟;宁克勤;王庆;池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口呙)斜,语言不利或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由于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嗜食肥甘厚味,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均可导致体内阴阳平稳失调,气血逆乱,蒙蔽清窍,闭阻经络而发为中风.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所以做好护理工作,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均有直接影响.
作者:金芃;杨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畸形,此病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性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但人们习惯上还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此病早期诊断困难,石膏固定后X线片对是否复位有时不好判断,且固定方法多样.刘景邦老师从事小儿骨科30余年,对此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想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妇女和老年人中尤为多见,由于临床常见且病程长,易产生一系列症候群,所以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应用享受政府特贴专家涂福音教授自拟之参术桃仁汤治疗习惯性便秘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竞之;涂志红;常艳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睛明,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据文献考证,早见于<素问·气府论>,又名泪空、泪腔等.主治各种眼疾、面瘫、呃逆和急性腰扭伤等证.由于该穴位于眼眶内,所处位置特殊,施针较为危险.本文就睛明穴的解剖层次、针刺应用等做一探讨.
作者:周雅萍;赵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的,伴明显疼痛症状等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经治疗后多遗留神经疼痛症状,常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以传统方法治疗收效甚微且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自1990年以来对本病以针刺、中药外敷加TDP照射综合治疗,并与西药治疗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慢支乐对慢支模型大鼠病理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以SO2气体造模,观察模型大鼠气管、支气管、肺的病理改变;测定全血黏度、血沉、压积等指标.结果:慢支乐能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气管、支气管、肺的病理改变,降低全血黏度、血沉和压积.结论:慢支乐可有效改善慢支时的病理改变并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彭素琴;王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张应泰老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数十年,经验丰富,医技精湛,特别对颈椎病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1治疗方法1.1针刺取穴:颈部夹脊穴(C1~C7)及大杼穴.针法:快速进针1~1.5寸,提插捻转,找到针感即起针,不留针.针具:2寸25号毫针,为自制不锈钢钢针,较粗,弹性好.每日针1次,连针10天为1疗程,休息3天再针下一疗程.
作者:景书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赵文鼎副主任医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30余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伤寒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余跟师学习,略有收获.现就老师在临床中对小柴胡汤的运用介绍如下,以供同仁指正.
作者:张高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肺心病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也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从1998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4例进行对比,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阳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甘肃作为我国中药材生产大省,有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作为西北内陆贫困省份,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甘肃中药产业走在了其他中药资源大省的后面.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肃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认清形势,趋利避害,振兴我省中药产业并进一步实现其现代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小萍;王明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内经>蕴藏着丰富而朴素的医学心理学学术思想,把心理和生理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认为形体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还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和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心理因素和心身关系,在治疗中注重发挥精神因素的治疗作用,在预防中强调适应自然,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和调于四时的精神修养法则.
作者:詹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真武汤方出<伤寒论>,笔者在临床上将其加减运用,所获良效实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录其一二验案,以资笑谈.1寒疝刘某,男,41岁,工人.于腊月寒天行路涉水,不以为意,是日又行房事,诱发睾丸剧痛,多方医治无效来就诊,余仅在权且一试而已.刻下症见面色青黑,神形疲惫,喜暖恶寒,睾丸肿硬疼痛,牵引少腹,发作时小便带有白色分泌物,右侧睾丸偏大,肿胀下垂,胀痛难当,卧则稍好,站立时则痛剧,少腹冰凉,阴囊汗多,四肢厥冷,脉沉细而弦,舌质淡红,苔薄而润.
作者:王永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胁痛李某,女,35岁,2004年5月就诊.患者自诉近两月来,两胁胀闷疼痛,不欲饮食,伴有胃胀、恶心、口苦、胸闷等症,每于生气后加重.曾去某医院检查,肝功化验正常.服用西药疗效不佳,遂转请中医治疗.屡服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胸闷、胃胀等症有所减轻,而两胁疼痛,终不能愈.余观其病历,见前医所用之方多为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之品.看似辨证用药,颇有法度,而效果却不明显.细细思量,患者肝气素胜,其脉弦沉,望其舌则质暗而苔白.余辨其为肝气郁结,络脉瘀阻之证.忆起前日读刘渡舟教授之著作,谈及小柴胡汤合颠倒木金散神效云云,与此症颇为相投.遂疏方如下:柴胡15 g,黄芩9 g,生姜6 g,半夏9 g,党参18 g,大枣4枚,炙甘草6 g,木香9 g,郁金12 g.3剂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后自觉两胁疼痛大减,胸闷、纳差等症减轻,甚是满意.效不更方,疏方5剂,而获痊愈.
作者:梁品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依据WTO的有关规则,我国医疗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卫生行业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因此,对于当前医院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笔者就目前制约医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做出如下分析.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上接第8期)5武威汉代医简所记载药物的计量单位武威汉代医简中记录了许多药用计量单位,有分、两、升、枚、颗、寸、尺、本、束、三指撮、方寸匕、一刀圭等.在武威汉代医简所用的全部药物中,用分作计量单位的有62味,用两计的有16味,用升、枚计的各7味,其他如附子以颗计,桂以寸以尺计,利庐则以一本计,菒草以束计,龙骨则以三指撮计.这些计量单位的名称绝大多数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得到印证.
作者:张延昌;杨扶德;田雪梅;张宏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实用敦煌医学汇讲>1997年底作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其目的是编著一部优秀教材,以便将敦煌医学中实用、核心的内容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去,进而激发同学们继承、创新的兴趣与动力,并为更好地发扬敦煌医学的学术特色做出贡献.该成果作为任选课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选修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相信随着我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门课程必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应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杏丁注射液是从银杏叶中提取有效成分与潘生丁精制而成的注射制剂.笔者3年来将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茂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补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自拟通痹补气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200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通痹补气汤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朱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