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297
  • 国内刊号:62-1176/R
  • 影响因子:0.82
  • 创刊:200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甘肃
  • 语言:中文
  • 邮发:54-164
  • 全年订价:17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2期文献
  • 咳变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咳变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理并总结跟师病例,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运用咳变方治疗的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治疗组,以同时期选择常规西药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总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为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及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咳变方为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方,不仅患儿依从性高,且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晨霞;阎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拟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症脾肾两虚型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遗尿症脾肾两虚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行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遗尿方.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主症和次症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侯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遗尿方治疗遗尿症脾肾两虚型患儿,能明显减少遗尿次数,改善睡眠深度及临床症状,充分证实了温补脾肾法治疗小儿遗尿症脾肾两虚型的有效性.

    作者:石艳红;范文萃;徐丹;朱丽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5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近视并发斜弱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片/次,3次/d,2组均治疗30 d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4.332,P<0.05).治疗后2组视力和视野缺损均有所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可有效提高近视并发斜弱视患儿的视力,改善患儿视野缺损,优化患儿P-VEP检查潜伏期和波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宁宣;阎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熟1号治疗特发性性早熟(肝郁化火型)2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熟1号治疗特发性性早熟(ICPP)(肝郁化火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被确诊为ICPP的女童患儿245例,予早熟1号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5例(占2.04%),显效27例(占11.02%),有效141例(占57.55%),无效72例(占29.39%),总有效率为70.61%.与治疗前比较,胸闷不舒、嗳气叹息、心烦易怒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乳房大小、阴道分泌物、阴毛及乳房胀痛积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治疗后子宫、卵巢容积无明显缩小(P>0.05),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雌二醇(E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骨龄指数(BAI)下降说明骨龄(BA)增长低于实际年龄(CA)的增长.结论 中药早熟l号能有效治疗ICPP(肝郁化火型),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

    作者:成丽君;董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4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9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小建中汤加减,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恢复时间、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消失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7%,治疗组为95.9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温阳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玮;徐汝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脾消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纽子山白消食合剂口服,治疗组予中药健胃消食方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治疗组为98.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平均增加(1.281±0.345) kg,对照组增加(0.632±0.226) k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健胃消食方能明显提高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患儿的临床疗效,增加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调理中气法治疗岭南地区小儿慢性咳嗽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调理中气法治疗岭南地区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岭南地区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调理中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8.3%,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理中气法治疗岭南地区小儿慢性咳嗽临床疗效确切,省时价廉,并可改善患儿的总体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首;赵珊珊;赵敏;阮婉芬;蒙来成;苏春荀;麦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肃肺平肝养阴汤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g)A,IgM,IgE,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M水平均升高,IgE水平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IgG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小卫;蒋豪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氨溴索口服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3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5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咳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治疗组为94.5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蔡奔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承气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承气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7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小承气汤合增液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茵肠球菌三联活菌片,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小承气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德湘;郑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八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淋证湿热下注型1例

    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湿热下注之淋证1例,效果显著.认为凡辨证属下焦湿热者均可选八正散化裁治疗.

    作者:陈思朦;任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蕴脾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蕴脾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木香导滞丸加减,并予自拟散结方外敷神阙、中脘、天枢穴,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7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淋巴结纵径、横径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纵径、横径缩小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木香导滞丸加减能有效减轻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蕴脾证患儿的症状、体征,缩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晓莹;马书鸽;陈凤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张涤教授运用降气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经验介绍

    介绍张涤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降气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的思路,其指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需从寒、热、痰、湿辨证祛邪而治其标;恢复期以本虚为主,需从脏腑辨证结合气血、阴阳辨证补虚而治其本.张教授尤其注重患儿的日常生活护理,认为减少受凉机会、增强自身抵抗力是防止哮喘复发的有力措施,主张纯中医治疗,慎用抗生素、雾化及增强抵抗力的西药,防治结合,效果颇佳.并附验案2则以验证.

    作者:陈创;刘微艳;朱沁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董幼祺教授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经验

    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鼻炎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风、寒、热之邪,或异气侵袭;内因多为肺、脾虚弱.董教授将本病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肺气虚寒型和肺脾两虚型4型,分别治以散风通窍,清疏开窍,益肺固表、散寒通窍,益气健脾、祛风通窍,采用辛夷散、苍耳子散、辛夷散合玉屏风散、苍耳子散合异功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以验证.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马丙祥教授治疗儿童遗尿症验案举隅

    介绍马丙祥教授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儿童遗尿症的验案,以示马教授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方法,以期为儿童遗尿症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张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刘虹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疑难病3则验案举隅

    刘虹主任医师在诊治小儿失治、误治的疑难病过程中,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谨守病机,疗效显著.附小儿腺样体肥大、顽固性湿疹、慢性唇炎3则案例,以资验证.

    作者:郝江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玉屏风散口服联合涌泉穴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型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口服联合涌泉穴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肺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临床诊断为AR肺气虚型患儿随机分为玉屏风组(33例)、联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玉屏风组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联合治疗组予口服玉屏风散配合涌泉穴贴敷,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30 d后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随访半年后的症状和体征的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玉屏风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各主、次症状的积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各主症状的积分差值均高于玉屏风组(P<0.05),玉屏风组和联合治疗组在随访半年后各主、次症状的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玉屏风组和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玉屏风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散口服联合涌泉穴贴敷治疗儿童AR肺气虚型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各主、次症状的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之;林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王氏玉屏膏贴敷治疗小儿杂病举隅

    王氏玉屏膏是我院已故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玲之验方,以此方制成膏剂贴敷,具有扶持正气、温通经络、祛痰通窍的作用,临证时运用此膏治疗儿科杂病,每收佳效.特举反复呼吸道感染、紫癜、遗尿、咳嗽变异性哮喘验案各1则以证之.

    作者:吕红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对照组单用调脾散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S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服调脾散结合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梦颖;肖韵;周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婴儿肺炎验案1则

    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是我国小儿推拿流派主要流派之一,以“五经配伍,推经治脏”为特色,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推五经”为总纲,如肺病实证五经特定穴以“清四补一”法为主,配合复式操作推胸、推背等手法,达到止咳化痰的功效.通过对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婴儿肺炎1则的验案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婴儿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朱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泻南补北法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经验介绍

    基于小儿抽动障碍具有“心肝火旺、肝风内动和(或)肾水亏虚、虚风内动致经筋失约”的病机特点,采用泻南补北法,以泻心火、滋肾水为治则,运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钱雄;李宗起;徐浩岑;刘秋海;邢燕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从推拿、针刺、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入手,分类综述了各种外治法的特点和优势,旨在为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飞燕;杨光静;梅燕;李科玉;杨婵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研究进展

    查阅大量近年来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相关文献,从单纯推拿治疗、推拿联合按摩油治疗、推拿联合微波治疗、推拿联合牵引疗法、推拿联合红外疗法、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以及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作者:胥文娟;肖红;邢家铭;杨江霞;严兴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三有余、四不足”论小儿汗证

    “三有余、四不足”是明代万全提出的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以此为据,对各型小儿汗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指出汗证与五脏密切相关.临床诊治中,当结合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特点,辨证施治,不应拘于自汗与盗汗,亦不拘于单一脏腑.

    作者:方野;孙映可;陶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析中医脾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脾运与肠道茵群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就脾运与肠道茵群的相关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脾运失健与肠道茵群失衡均可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免疫力减弱及咳喘等病态,而复健脾运、调整肠道茵群则又可纠正上述病态.

    作者:高旅;李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订)

    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3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订稿,提出神经性尿频诊疗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供中医儿科行业使用.

    作者:袁斌;王璐;赵长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制订)

    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3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制订稿,提出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实践指南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判断依据、辨质分型、推拿干预小儿脾虚质的方法、预防与调护,供中医儿科、推拿科以及未病中心使用.

    作者:陈秀珍;吴云川;王菊菊;余星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 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型和症候分布规律.方法 第1轮专家问卷针对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型、症候等进行调查,采用计算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方法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根据第1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各证型的症候进行专家意见咨询,采用评分法汇总专家意见,将咳、痰、喘等症侯列为主症,其余症候列为次症.结果 第1轮专家问卷调查显示,脾虚痰实型和肺虚痰实型的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较高,肺脾气虚型、痰热内蕴型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次之,部分症候指标的专家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不是很高.经过第2轮专家意见咨询总结出各证型症候的主症、次症.结论 经过专家问卷调查和意见咨询,总结出哮喘慢性持续期4个主要证型和症候分布,为临床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晓鸣;董小双;黄琴;陈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CBM我国小儿斜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对以小儿斜颈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有关小儿斜颈的相关研究现状.方法 选用WEB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2001-2015年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Excel以及手工处理,统计分析发文时间、主题分布、作者、作者单位、省市分布、发表期刊和基金资助状况.结果 检索到以小儿斜颈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共567篇,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作者共525名,其中只发表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约占所有第一作者总数的94.29%(495/525).频次高的前10个主题词为斜颈、乳突、颈、挛缩、年龄因素、随访研究、手术后期间、先天畸形、面部、肿瘤.研究的人员和单位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河南、浙江、湖北等地.结论 近15年来有关小儿斜颈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文献发表量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儿斜颈的中医治疗疗效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面.但小儿斜颈学研究的规模一般相对较小,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

    作者:杨延龙;王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在小儿遗尿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搜集2006-2015年国内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的文献,进行应用规律研究,发现治疗小儿遗尿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为针刺、敷贴及推拿疗法,各种外治法皆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取穴主要是三阴交、关元、中极、膀胱俞等,从而得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从针刺、敷贴、推拿等入手,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静宇;罗阳东;曾传;蒋文杰;孙香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