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兰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0-2812
  • 国内刊号:62-1194/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58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6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系统评分在心脏术后重症监护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在心脏术后重症监护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对492例成人心脏病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EuroSCORE评分,根据additive EuroSCORE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3组间术后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入住时间及医疗费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uroSCORE评分与死亡率、严重并发症、CSICU人住天数及医疗费用的相关性.结果低、中、高危组间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CSICU入住天数及费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diti-ve及logistic EuroSCORE分值对死亡率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03和0.793,对术后严重并发症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24和0.829.Additive和logistic EuroSCORE与术后CSICU人住天数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3和0.683(P<0.01),与CSICU医疗费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54和0.657(P<0.01).结论 EuroSCORE评分高估了术后死亡率,但仍可有效应用于心外重症监护以评估术后风险.

    作者:赵霞;廖崇先;杨谦;单忠贵;尤颢;林智;郭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相关因素的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资料及病理存档蜡块和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分析,配合随访.结果年龄小、临床1、2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低、无临床症状、淋巴结原发、生发中心B细胞型预后较好,性别对预后影响较小.3、4期病例中,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预后要好于任一指标偏高者,其中两项指标均偏高的患者预后差.Ki-67高表达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预后差.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与年龄、分期、IPI评分、乳酸脱氢酶指标、β2-微球蛋白指标、有无临床症状、原发部位、Ki-67及bcl-6的高表达有一定关系.

    作者:蔺莉;张煦;崔杰;杨荣;姜俊峰;李志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

    目的 评价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有效性.方法 3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种植体.实验组应用定滑轮原理,将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对照1组微型种植体植入部位同实验组;对照2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两对照组牵引钩均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三组均以每侧120 g力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拔牙间隙均关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小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可增强磨牙支抗.

    作者:杜建东;杨兰;韩保迪;胥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靶控输注异丙酚后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异丙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靶控输注初始血浆药物靶浓度为2.5μg/mL的异丙酚,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大可达3.4μg/mL;同时复合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间断静注咪唑安定、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后30 min、主动脉开放时、体外循环停机后30 min、体外循环停机后90 min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索10(IL-10)的浓度.结果两组在体外循环期间血清TNF-α、IL-8浓度均显著升高,对照组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

    作者:贾鹤龄;冷玉芳;张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瘦素清除率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3种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瘦素的清除率.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观察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6个月后β2-MG和瘦素的浓度与清除率、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以及透析充分性质量评分.结果 血液透析组首次透析前后血清β2-MG和瘦素浓度无变化;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和瘦素浓度较透析前降低(P<0.05);透析6个月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血清β2-MG和瘦素浓度较血液透析组低(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和瘦素清除率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经6个月透析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透析过程中,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透析充分性质量评分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灌流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比血液透析模式能较好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中分子毒素,能明显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苏军霞;刘天喜;滕铁楠;梁昭红;纪元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鼻咽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的表达,探讨鼻咽癌中MMP11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0例鼻咽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1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MMP1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且MMP11阳性率表达在T3+T4组高于T1+T2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MMP1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11的表达与鼻咽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病程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段世宏;郭玉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衰益智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GSH-Px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衰益智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脑内注射喹啉酸复制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检测抗衰益智胶囊对模型大鼠脑组织GSH-Px活性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跳台法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抗衰益智胶囊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结果抗衰益智胶囊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包括缩短模型大鼠在跳台中寻找安全平台的逃避潜伏期(P<0.01)和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5d平均潜伏期(P<0.01),增加安全平台停留时间(P<0.05);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脑组织GSH-Px水平(P<0.01).结论抗衰益智胶囊能提高机体脑组织中GSH-Px活力,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保护作用.

    作者:程容;朱向东;丁文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突触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是否有血管新牛和突触新生,以及二者是否有一致性.方法采用动脉夹箝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立即处死组、24h组、48h组、3d组、7d组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突触素(SYP)表达的情况.结果 VEGF对照组呈极低表达,缺血再灌注后阳性细胞数增加灰度值增强,48h达峰值,再灌注3d,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仍在较高水平,再灌注7d有少量表达,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YP缺血再灌注后立即处死组、24h组SYP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48h,光密度值达峰值(P<0.05),再灌注3d、7d阳性表达逐渐呈下降趋势,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EGF和SYP早期的高表达有助于保护缺血半暗带,可能与血管新生和突触新生有关,血管新生与突触新生具有一致性.

    作者:李逸尘;姜信诚;景玉宏;马瑞生;白德成;刘秉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增生及乳腺癌中Claudin-1、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和nm-23的表达

    目的 研究Claudin-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雌激素受体(ER)和nm-23在乳腺增生及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不同病变的乳腺组织中Claudin-1、SMA、ER和nm-23的表达.结果与乳腺增生组相比,Claudin-1在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表达降低或消失(P<0.01);Claudin-1和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7,P=0.000);Claudin-1和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r=-0.186,P=0.004);乳腺上皮病变ER和nm-23的表达加强与不典型增生有关;E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nm-23与乳腺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laudin-1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标记物;Claudin-1结合SMA、ER和am-23,可用于鉴别乳腺增生性疾病及乳腺癌.

    作者:郭宏艳;吕苗;杨国嵘;金惠琴;钱宗海;张云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组装纳米短肽基质在肿瘤细胞三维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人肺癌细胞A549在自组装纳米短肽RADA16三维基质材料中培养时的细胞学行为,揭示肿瘤细胞在三维环境与传统二维环境中培养的差异.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表征;MTT检测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黏附性实验分析二维及三维培养的细胞对胞外基质蛋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粘连蛋白)黏附率的差异.结果 RADA16形成了类似体内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纤维网络.A549在三维基质中的状态较好,随着时间增加、抗药性增加,药物敏感性降低.对不同的胞外基质蛋白黏附率揭示,与二维培养的细胞相比,RADA16三维培养的细胞克隆对不同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胞在RADA16三维培养中,细胞的生长、形貌、药敏性及对胞外基质黏附性等细胞行为与二维培养的细胞具有显著性差异,展示了纳米短肽材料在细胞三维培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贵侠;米坤;刘子佳;黄奔;赵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全夜多导睡眠监测后确诊的36例男性OSAHS患者和2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评分,其中15例OSAH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以评估是否存在神经精神症状.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NSE.结果 OSAHS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OSAHS组与对照组的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S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无相关性;OSAHS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559,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OSAHS患者脑损害程度,在脑损害早期检测S100B蛋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刘璟;岳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黏度增高大鼠血清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 探讨血黏度增高(HBV)大鼠血清致脑细胞钙超载及死亡的毒性作用.方法高分子右旋糖酐制作HBV动物模型,HBV持续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清为干预因素,分别干预原代培养大鼠脑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及致脑细胞死亡情况.结果 HBV 1~5 d的大鼠血清干预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30s后达到高峰,荧光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与HBV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并出现碘化丙啶着色的细胞核,其数量随HBV的持续时间而增多.结论右旋糖酐性HBV大鼠血清含有致体外培养脑细胞毒性因素,持续钙超载是导致脑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福梅;白德成;李明生;杨具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6只,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制作成脊髓打击伤动物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于伤后1、3、7、14和28 d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AP-2的表达,用改良的Tarlov评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7和14 d,甲基强的松龙组MAP-2的表达强于治疗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后7、14和28 d,甲基强的松龙组Tarlov评分大于治疗对照组.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促进大鼠损伤脊髓表达MAP-2,并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延超;董平;钱军;汉华;汪玉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粘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粘蛋白1(MUC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2例胃癌组织、31例良性胃溃疡组织中MUC1和MMP-9的表达.结果 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6%、76.92%,在良性胃溃疡组织中均无表达.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巾高表达与胃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标志物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杨兰生;尹鹏;许传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牛乳铁蛋白素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融合表达

    目的 构建牛乳铁蛋白素基因(LfcinB)及牛乳铁蛋白素突变基因(mLfcinB)的表达载体,建立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的方法.方法依据大肠埃希菌偏爱密码子设计LfcinB和mLfcinB,进行克隆扩增并测序,构建LfcinB和mLfcinB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入大肠埃希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法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LfcinB和pGEX-4T-1-mLfcinB,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3h后LfcinB和mLfcinB融合蛋白表达率约为30%,洗脱纯化后产物约为60%.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显示融合蛋白为29 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纯化后得到3.1 kDa的目的 蛋白.结论 LfcinB及其突变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融合表达可提高LfcinB的表达率.

    作者:吴建军;闵现华;岳嘉;刘喜平;韩跃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z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z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卵巢癌、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zrin、E-cadherin和β-catenin阳性细胞呈深棕色,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腹腔转移有关.Ez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8,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Ezrin减弱与癌细胞的分化有关,并协同调节E-cadherin和β-catenin而影响卵巢癌细胞的黏附和转移性.

    作者:胡雪梅;张继学;王瑞军;文惠方;郭钰珍;高峻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浆N-proBNP水平的变化与胃排空的关系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胃排空的变化,并探讨血浆脑钠素(BNP)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12只心肌梗死大鼠模型AMI组和9只假手术组大鼠,用99m-Tc-DTPA标记的面粉糊灌胃后,分别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仪下进行胃排宅功能检查;50min后处死AMI组大鼠,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取AMI、假手术组大鼠各9只,放免法测定血浆N-proBNP.结果 AMI组胃半排空时间为(23.1±4.7)min,50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为(27.6±4.5)%,假手术组胃半排空时间为(16.0±4.0)min,50min胃内核素残留率为(18.1±3.3)%,AMI组胃半排空时间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50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明显增多(P<0.05).AMI组心肌梗死面积为(52.1±4.1)%,与50min胃内核素残留率呈正相关(r=0.620,P=0.031).AMI组、假手术组血浆N-proBNP分别为(94.7±8.2)、(59.1±6.4)ng/L,AMI组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与50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呈正相关(r=0.604,P=0.039).结论 AMI大鼠胃排空明显减慢,胃排空减慢可能与BNP增加有关.

    作者:安吉军;绽雁翎;严祥;刘蓉;马志远;李雪萍;刘世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重组空泡细胞毒素A片段对人胃腺癌AGS细胞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重组空泡细胞毒素A(VacA)片段对人胃腺癌AGS细胞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1(AN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HPVacA基因片段重组质粒转染AGS细胞后,分别于0、24、48、72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时相点ANT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重组VacA基因片段质粒转染AGS细胞后,ANT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各时相点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P可能通过上调ANT1基因的表达,使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黄增荣;王建华;兰春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53基因和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p53基因和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疽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恶性和良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3.33%,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8%和0.结论端粒酶活性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转移率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端粒酶和p53基因可以作为胆、胰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有力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确诊率.

    作者:李汛;李玉民;周文策;孟文勃;张磊;何明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HLP)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病过程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HLP组、HLP-白内障模型组、白内障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晶状体还原性谷胱甘肽、丙二醛的表达.结果裂隙灯下观察到第3~9天HLP-白内障组大鼠白内障发生率高于白内障模型组大鼠.半乳糖球后注射15d后每组随机选取10眼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LP-白内障组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低于白内障模型组,丙二醛含量高于白内障模型组.结论 HLP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病,其机制有可能为参与晶状体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张栋彦;鲁建华;张文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药效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MH)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给药期间玉泉丸组、MH组、玉泉丸+MH组大鼠血糖值,给药结束后制备肾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MH组、联合用药组给药后大鼠血糖值下降明显;玉泉丸组大鼠的血糖值下降缓慢;玉泉丸组、联合用药组肾脏损害减轻并趋于正常组水平,MH组肾脏损害程度与模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玉泉丸与MH联合用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时,玉泉丸在降低血糖方面无明显协同作用,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能起到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对肾脏组织的损害有一定的修复功能.

    作者:王晓华;魏玉辉;秦红岩;段好刚;张冬梅;武新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中药+枸橼酸氯米芬(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用Google scholar和Medical martix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文献,收集中药+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依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6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s RevMan 4.2.1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0个半随机对照试验,1555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与单纯应用CC比较,中药+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妊娠可提高妊娠率,相对危险度(RR)为1.68,95%可信区间(CI)为(1.50,1.89),P<0.00001;提高排卵率,RR为1.19,95%CI为(1.12,1.26),P<0.00001;提高基础体温,RR为1.27,95%CI为(1.09,1.46),P<0.0001;增加子宫内膜厚度,RR为1.71,95%CI为(1.38,2.12),P<0.00001.结论中药+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优于单纯CC,但目前的研究质量较低,尚需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

    作者:谢广妹;杨克虎;田金徽;刘雅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