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青海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7-3809
  • 国内刊号:63-1019/R
  • 影响因子:0.23
  • 创刊:1991
  • 周期:季刊
  • 发行:青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1995年被评为青海省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高原医学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玉树结古地区1389例肺结核分析

    目的:通过对玉树州医院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分型统计分析,找出其发病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细菌学和常规胸片确诊结核病1 398例进行X胸片分型讨论.结果:I型结核117例(8.42%);Ⅱ型结核169例(12.16%);Ⅲ型结核762例(54.85%);Ⅳ型结核300例(21.60%);V型结核41例(2.951%).藏族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汉族,从性别上看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玉树地区结核病总体发病呈现递减的过程.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结核病防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示在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的时候必须把流动人群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医防合作,特别是防治部门主动与工商部门协同做好定期排查工作,建立奖励举报制度,加强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普及,是降低玉树地区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明;胡海霞;张志进;丁达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培养的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应用抗茵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10例COPD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痰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经细菌学鉴定为革兰阴性杆菌80株(占72.73%),以克雷伯茵属的分离率高,为29株(占36.25%);革兰阳性菌18株(占16.36%),以葡萄球茵属的分离率高,为6株(占33.33%).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茵对亚胺培南、舒巴坦/头孢哌酮敏感,其次是氨基糖苷类;革兰阳性菌属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90.20%.真菌12例(占10.90%),其中白色念珠茵10例(占83.33%),霉菌2例(占16.67%),白色念珠茵对氟康唑敏感率为84.0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西宁地区COPD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也占有一定比例.根据痰培养结果可对患者提供恰当的抗感染经验性治疗.

    作者:程文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高海拔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高原对肺结核的影响.方法:对比两组结核病类型分布、临床症状、检验结果、胸部X线特点.结果:高海拔组中临床症状、痰涂片阳性率、PPD皮试阳性率、PPD皮试强阳性率、胸部X线病变分布范围、空洞、支气管播散及病变形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结核病类型分布及结核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海拔患者肺的感染易感性明显增加,肺部防御功能受损,而高海拔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明显较重.

    作者:孟伟民;周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外伤连枷胸的手术救治分析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外伤连枷胸130例的手术救治情况.方法: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9月行手术并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连枷胸130例,96例开胸后内固定手术,34例在胸膜外行肋骨固定术.固定材料采用记忆合金材料,骨折肋骨复位固定在完成胸内血肿清除,肺裂伤修补,止血、胸内膈肌修补等手术后操作进行.结果:全组病例术后连枷胸,纵隔摆动消失,治愈率100%,术后(3~6)个月X线片示骨折端骨性愈合恢复良好,内固定牢固,术后(8~36)月取出内固定材料43例.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应用钛合金材料治疗外伤性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短时间内恢复胸廓完整,提高呼吸功能,防止低氧血症的有效救治方法.

    作者:石云;张利;赵青;李卓东;罗国军;陈喻;秦江丽;彭京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在西宁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糖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及其对判断病情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100例HIE新生儿入院时(未用药前)和治疗后72h测定血糖水平.结果:HIE分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中度HIE以低血糖为主,重度HIE以高血糖为主.结论:HIE患儿可出现糖代谢紊乱,故HIE应密切观察血糖变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值高限,以便及时纠正及减轻后遗症发生.

    作者:马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SAS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3例,通过睡眠呼吸监测、心脏彩超、心电图、Holter(动态心电图)以及24小时血压监测对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合并SAS组表现为右心增大、肺动脉压增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P<0.05);室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增高(P<0.05);血压控制率降低(P<0.05).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合并SAS患者由于双重慢性缺氧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预后恶化,应及早治疗.

    作者:汪晓洲;张素琴;吉建江;张旭辉;陈礴;都渝;寇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列车急性高原病的现场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原列车上急性高原病的现场急救.方法:采用高流量吸氧、半卧位休息、解痉、利尿、脱水、抗炎及心理治疗.结果:高原列车上急性高原病的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高原列车上综合的现场急救能够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更好地服务进藏旅客.

    作者:马国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Monosia ogangi osiide,GM-1)治疗格尔木地区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HI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2010年1月30例作为治疗组,两组均采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三支持、三对症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于脑水肿急性期过后常规给予营养脑神经药物,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0.1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mL注射液中,疗程(7~10)天,治疗组加用神经苷脂(GM-1)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注射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7~1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9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光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观察初次进入高原的旅客在不同海拔高度生理指标变化

    目的:观察乘火车初次进入西藏地区的旅客在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由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方向乘火车初次进入西藏地区的身体健康旅客440名(脱落24例),分别依次观察其在海拔2 800米、4 200米、4 600米、5 100米、4 500米、3 600米左右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并分别与海拔2 800米时进行比较.结果: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分别在不同海拔高度与海拔2 800米时比较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1);各海拔高度的心电图异常率与海拔2 800米时比较也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乘火车进入西藏地区的旅客,血压、心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下降;血氧饱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升高;心电图的异常率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

    作者:包政权;马国素;胡进明;李丁有;张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围绝经期藏族女性及与平原地区围绝经期汉族女性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比较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围绝经期藏族女性及其与平原地区围绝经期汉族女性性激素水平.方法:选择西宁地区组(海拔2 260m、平均大气压580mmHg(1mmHg=0.133kPa)、平均氧分压为121.8 mmHg)及玉树地区组(海拔4200m、平均大气压约430mmHg、平均氧分压约90mmHg),两组各180例女性,年龄45岁~55岁,平均年龄(47.0±2.7)岁,BMI(2.1±2.5)kg/m2;性激素检测均于排卵期的滤泡早期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雌二醇(E2)、卵泡生长激素(FSH)、催乳素(PRL)、孕酮(P)、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结果:西宁地区组与玉树地区组围绝经期藏族女性性激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不同海拔组围绝经期藏族女性性激素与平原地区组围绝经期汉族女性性激素性激素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围绝经期藏族女性性激素与平原地区围绝经期汉族女性性激素无区别.

    作者:张建青;魏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常运动对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高原地区(海拔≥2 600m)健康老年人和缺乏运动的健康老年人.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HRV),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肱动脉-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安静状态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并比较运动过程中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的变化.检测血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MCV)和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Cr)、血糖(BG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被测定.结果:①长期坚持运动的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RBC数量明显增加(P<0.05),BGS、TC和L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对MCV、Hb、Cr、TG和HDL水平无明显影响;②运动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低于缺乏运动组(P<0.05),反映动脉硬化指数的PWV和ABI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24小时HRV分析,发现运动组SDNN、RMSSD和PNN50指标均高于缺乏运动组(P<0.01和P<0.05),而SDANN和SDNNindex无统计学意义;④在平板运动中,运动组收缩压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舒张压则随运动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而恢复期血压正常,缺乏运动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恢复期血压恢复慢.同时发现缺乏运动组在运动后SaO2和HR恢复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氧饱和度高于缺乏运动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运动前后SaO2和HR无明显变化.结论: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老年人血管僵硬度和提高心率变异性,从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血液指标和体质量,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作者:褚以德;朱爱琴;黄郁玲;李国峰;郭爱玲;张利民;张秀芳;梁艳燕;阿祥仁;彭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颐生母液对小鼠低氧游泳耐力和免疫形态学的观察

    目的:了解颐生母液对小鼠低氧游泳耐力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青海海晏县(海拔3 100m)进行小鼠低氧游泳耐力实验,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颐生母液高、中、低三种剂量组(分别灌服5g/kg、3.5g/kg和2.5g/kg)、阳性对照组(灌服红参水煎液)和空白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服10天.第11天进行游泳试验,观察记录游泳至死时间,并称小鼠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计算相关脏器指数.结果:颐生母液三种剂量组及红参组(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小鼠的低氧游泳耐力,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而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颐生母液能明显减轻高原低氧环境对小鼠体能的影响,具有提高机体低氧耐力、免疫功能和抗疲劳的作用.

    作者:张梦岚;齐文斌;张淑坤;周世英;吴彩虹;王建国;贺菊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脑利钠肽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不同海拔的高血压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PO、BNP的含量.结果:不同海拔高血压组血清MPO含量均高于同海拔正常对照组(54.35±13.10)u/L vs(48.83±12.86)u/L,(56.56±12.28)u/L vs(50.52±10.94)u/L(P均<0.05);不同海拔高血压组血清BNP含量均高于同海拔正常对照组(33.55±11.13)u/L vs(27.54±12.39)u/L,(38.32±10.55)u/L vs(33.56±10.28)u/L(P均<0.05),高海拔高血压组血清BNP含量高于中度海拔高血压组(38.32±10.55)u/L vs(33.55±11.13)u/L(P<0.05),高海拔正常对照组血清BNP含量高于中度海拔正常对照组(33.56±10.28)u/L vs(27.54±12.39)u/L(P<0.05).结论:不同海拔高血压病患者较正常人血清MPO、BNP含量增高;随着海拔的升高,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BNP含量增高.

    作者:周白丽;苏晓灵;刘彦民;江西;张秋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特点.方法: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时,7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局麻,3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股神经阻滞,术中以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心率快时加用艾司洛尔.结果:术中麻醉镇痛、镇静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无控制性降压引起的并发症,术后患者均安返重症监护病房.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股神经阻滞或局麻、控制性降压的方法,以及维持足够的血容量和充分的氧供等麻醉管理是西宁地区Star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祁恒宁;金新会;傅建学;马勇;王锦鹤;刘志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10kg以下婴幼儿心脏术后监护特点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0m)10kg以下婴幼儿心脏术后监护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共实施的52例10kg以下婴幼儿心脏术后监护特点.结果:西宁地区婴幼儿心脏术后与平原地区相比,具有并发症多、机械辅助时间长、监测项目多、呼吸道护理难度大的临床特点.结论:高度重视和加强术后监护工作,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详细制定护理重点计划,术后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循环系统监测,是降低并发症、提高西宁地区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马彦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海省高海拔地区城乡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青海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青海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海省城乡5岁儿童786名,其中男393名,女393名,对受检儿童父母一对一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状况.结果:城市儿童患龋率为68.80%,农村患龋率为73.47%.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城市明显好于农村.结论:青海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口腔健康行为城市优于农村,但均低于全国水平.

    作者:陈筠;李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男性军人性知识的调查

    目的:调查4 300m高原男性军人性知识及性教育情况,为部队因地制宜地开展性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了95名4 300m高原两个地区(18~30)岁男性军人的性知识及性教育情况.结果:两组军人对男、女性生殖系统及其构成稍有了解,了解意愿以无所谓为主,获取性知识以学校和看影礤或书刊为主要途径;对艾滋病的认识比例高,认可性接触传播性病的军人分别占94.3%和96.7%;愿意与朋友讨论性知识,不愿与父母和领导一同讨论性知识;绝大多数军人认为部队有必要或需要开展性知识讲座,想了解性卫生知识;两组军人在尖锐湿疣、非淋茵性尿道炎、性交时戴避孕套能传播性病、与父母讨论性知识等认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 300m高原男性军人性知识相对缺乏,性教育较为薄弱,需要引起家庭、社会和部队共同关注,大力加强性知识普及、宣传和教育工作,确保驻防部队安全和稳定.

    作者:何江;余伍忠;高晓康;崔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骨硬化骨髓瘤(POEMS综合征)一例报告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POEMS综合征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报道我院确诊一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与文献报道资料对照.结果:主要临床特征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疾病、M蛋白血症、皮肤病变、水肿、多浆膜腔积液.结论:POEMS综合征虽临床表现多样,但仍具有较多规律可循.

    作者:杜发茂;刘洪千;李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汉族和藏族健康女性性激素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健康汉族和藏族女性性激素水平.方法:在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海拔3 680m)抽取受试者的血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丸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比较不同年龄段汉族和藏族女性间T和E2的差异.结果:汉族和藏族不同年龄段比较,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E2在(40~)岁、(50~)岁年龄段汉族明显低于藏族,其余各年龄段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藏族女性在中年时期E2的含量高于汉族,性腺出现衰老的时间晚于汉族,仍保持着较好的分泌雌激素的作用.

    作者:杨江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新生儿致畸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围产期妇女所处环境,服用药物,接触致畸因素,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青海省2000-年-2007年高原地区发生547例出生缺陷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302例,非暴露组245例,分别对比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生时间,诊断时间,终止妊娠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暴露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非暴露组,发生时间、诊断时间、终止妊娠时间均低于非暴露组.结论:高原地区围产期妇女所处环境,服用药物、接触的致畸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刘健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556例婴儿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婴儿微量元素缺乏与月龄的关系特点.方法:测定2009年4月-2010年4月来我院门诊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出生后满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健康婴儿556例末梢血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铜、锌、锰、镉、铅.结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9个月和12个月组与42天组在缺锌及缺钙上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组与3个月组在缺钙上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西宁地区常年气候寒冷,一年中有效日照时间短,加之经济较不发达,孕妇围产期营养保健工作也相对滞后,导致婴儿微量元素缺乏与月龄有其特殊性.

    作者:马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125例临产孕妇的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smexCA-7000检测了西宁地区临产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Sysmex XT-2100检测血小板(PLT).结果:临产孕妇PT、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LT明显减少(P<0.01),Fbg、D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PTT无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对临产前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国庆;周晶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原对小儿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及预防

    针对小儿的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均不完善的特点,论述高原环境对小儿胃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的损伤,对进入高原个体积极预防消化系统反应,减少高原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田苗;王小菊;陶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防治高原病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在国内,中药防治高原病被公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其防治高原病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缺氧、抗疲劳、抗氧化、作用于机体某些酶系统、保护组织器官免受缺氧损伤等.文中简述了中药防治高原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当前研究进展等内容.

    作者:张延坤;舒玉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TDI-Tei指数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54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的高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每组18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8例,利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频谱技术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RVFW)处测量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射血时间(ET)及Tei指数.结果:4组间右室Tei-RVFW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各组ICT和IRT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大(P<0.05或P<0.01),ET较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小.结论:应用TDI技术测量Tei指数可以准确、敏感地反映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作者:周春艳;李冬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玉树灾后重建的卫生保障事关重大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里氏7.1级强烈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了.这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不仅取得了高原医疗救援的伟大胜利,对灾后伤员的伤后康复和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玉树已进入灾后重建的关键一年,这是一项党中央和国务院关注的重大工程,是青海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每年将有数万建设大军在海拔4000米及以上高度进行体力劳动,根据本次高原救援及其它高海拔作业的经验,高原低氧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各型高原病高发,甚而造成死亡的因素,可以说这是继青藏铁路建设后又一个高原医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者:吴天一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抗低氧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对高海拔地区青年的抗低氧效果.方法: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m历时5天进入5 200m,从进入海拔5 200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天;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随访观察第1天、3天、5天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结果:两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海拔5 200m第1天、3天、5天伊洛前列素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HR均降低(P<0.05);SaO2均增高(P<0.001).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作者:马广全;高亮;崔建华;马勇;杨勇林;马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