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青海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7-3809
  • 国内刊号:63-1019/R
  • 影响因子:0.23
  • 创刊:1991
  • 周期:季刊
  • 发行:青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1995年被评为青海省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高原医学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高海拔地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肥胖及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住院治疗并资料完整的OSAHS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BMI)、高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收缩压高于130mmHg者达135例;舒张压高于90mmHg者达126例;肥胖者99例,低体重者无;腹型肥胖79例;甘油三脂异常34例;高密度脂蛋白异常31例;甘油三脂与高密度脂蛋白同时异常21例;血糖异常30例;与代谢综合征(MS)共存者47例(26.86%);腹型肥胖的OSAHS患者中MS的共病率是59.49%,尿酸异常87例.结论:青海地区的OSAHS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与呼吸暂停及缺氧程度关系密切,故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应高度注意其缺氧对代谢的影响.

    作者:郝丽娟;庞怀霞;马佐鹏;马祯;王晶婧;葛塬;刘丽韡;张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A组)50例和非激素组(B组)50例,激素组及非激素组均给予抗病毒:静点阿昔洛韦;营养神经:口服甲钴胺胶囊;止痛:加巴喷定胶囊,激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强的松片20mg/日,连续10天.结果:激素组开始止痛、皮疹开始结痂、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非激素组短;激素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非激素组,且治疗3天、6天、9天激素组及非激素组均有明显差异;激素组对患者正常活动、睡眠、饮食、情绪及社交的影响明显低于非激素组;激素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明显低于非激素组.结论:高海拔地区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能加快皮损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王宝庭;李俊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佳CO2气腹压力参数设定研究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不同CO2气腹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气腹前、气腹后、放气后呼吸循环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并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本地区适CO2气腹压力.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LC病例150例,术前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气腹压维持在(9~11)mmHg,B组气腹压维持在(12 ~ 14) mmHg,C组气腹压维持在(15~17)mmHg.结果:建立气腹前,三组病人呼吸循环、动脉血气各参数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30分钟,三组病人动脉血O2分压(PaO2)较气腹前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血pH值均有所下降,但C组较A、B组下降明显(P<0.05);三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动脉血CO2分压(PaCO2)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C组变化较A、B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CO2气腹压力越大,对患者动脉血气影响越明显,因此,高海拔地区患者行LC应严格控制气腹压力,适宜气腹压选择(9~14) mmHg,以减少对患者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刘占峰;马生彪;刘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西宁地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三烯(LTs)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儿童腺样体肥大(AH)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69例AH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及按需给予抗生素,观察组同时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打鼾、鼻塞、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及腺样体/鼻咽比值(A/N)的改变.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及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西宁地区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短期内缩小腺样体,改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马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孕产妇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孕妇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结果分析.方法:将自愿选择120例世居高原孕妇在妊娠中期行羊膜腔穿刺,通过羊水检测获取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防治和降低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结果:120例孕妇羊水标本中,细胞培养成功118份,培养失败2份(细胞生长不良1份,母血混杂1份),细胞培养成功率98.33%,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4.16%,其中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结论:高海拔地区染色体核异常比例高;羊水穿刺检测是安全、有效的产前筛查手段,为孕妇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及早防治和降低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佐辛预防高原地区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高原地区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及术后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对照组患者不行静脉注射地佐辛.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拔管即刻较对照组稳定(P<0.01)、心率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较对照组稳定(P<0.01),血压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15min及30min均较对照组稳定(P<0.01);对照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地佐辛组(P<0.01).结论:地佐辛在高原地区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术后躁动发生率低,尤其是脉搏血氧饱和度值稳定,适用于高原低氧环境.

    作者:李文钧;陈宗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血小板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西宁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免疫组化两步法染色检测VEGF,在经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西宁地区结直肠癌67例,结肠息肉39例中的表达.结果:血小板计数在结直肠癌中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结肠良性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组织的VEGF表达,A期、B期、C期和D期阳性率分别为33.3%、55.0%、69.2%及86.7%;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阳性率分别为29.4%、43.8%、66.7%;结肠息肉阳性率为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升高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二者表达呈明显一致性.结论:协同检测PLT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将有助于对结直肠癌进行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为肿瘤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本巴吉;刘丽萍;肖成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诺合龙干预治疗高海拔地区糖耐量减低(IGT)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诺合龙对高海拔地区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在海拔高于2 000m生活的高危人群健康体检中空腹血糖(FPG)(5.6~7.0) mmol/L及住院和就诊患者中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筛查.按1999年WHO符合IGT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胰岛素促泌剂诺合龙1mg每天1次;对照组不予以诺合龙及任何降糖药,观察期为1年.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强调控制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结果: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合龙对IGT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冯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海拔地区健康成人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海拔地区健康成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特点,讨论海拔高度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世居玉树州、西宁地区和济南地区的三组正常健康人群,利用霍尔特氏心电动态监测仪进行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不同地区居住的健康人TO及T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住地海拔高度对健康人群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无明显影响.

    作者:汪春庆;单华静;桑求久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海拔地区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变化.方法:取不同海拔地区的脑梗死患者84例,其中高海拔地区26例,中海拔地区30例,低海拔地区28例.另选同地区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世居当地的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其中高海拔地区26例,中海拔地区25例,低海拔地区28例.测定不同海拔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ox-LDL、LDL、HDL水平.结果:①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脑梗死组的血浆ox-LDL、LDL含量升高,而血浆HDL含量降低;②高海拔地区健康人群血浆ox-LDL、LDL含量较平原地区升高,血浆HDL含量较平原地区降低.结论:高海拔地区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浆ox-LDL、LDL含量均较中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患者升高,而HDL含量较中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含量减低.

    作者:张蓉;侯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移居海拔5 100m高原合理用氧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移居海拔5 100m高原合理用氧方案的研究.方法:对海拔5 100m以上居住3个月以上的60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每天上午和晚上各吸氧1h,n=20),B组(每天上午吸氧1h,n =20),C组(不吸氧,n=20),吸氧流量为2L/min,连续吸氧60天,检测吸氧前后慢性高原病(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红蛋白(Hb)浓度、HR、SaO2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吸氧30天和60天较吸氧前A组、B组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Hb降低,SaO2、6min步行距离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组Hb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吸氧30天较吸氧60天A组和B组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Hb降低,A组6min步行距离降低,B组SaO2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A组较B组吸氧30天和60天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吸氧60天6min步行距离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A组较C组吸氧30天和60天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降低,SaO2、6min步行距离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较C组吸氧30天和60天CMS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SaO2 、6min步行距离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每天给予1h和2h低浓度氧疗,可预防慢性高原病,改善高原睡眠质量,提高机体SaO2,控制血红蛋白浓度增加.早晚各吸1h要优于上午吸氧1h.

    作者:崔建华;吴佩锋;高亮;张一新;王福领;崔宇;高钰琪;张钢;黄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328名60岁以上老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营养评价结果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两组进行生活质量测定,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测定(ALD)、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量表(SSRS).结果:328例患者中,182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占55.5%;146例患者为营养不良,占44.5%.营养不良组的ADL(25.10±10.85)分、GDS(6.03±3.14)分、SSRS(35.43±5.82)分,均低于营养良好组ADL(19.76±8.00)分、GDS (4.40±2.32)分、SSRS(38.70±6.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状况、社会支持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仝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景天对高原大鼠脑缺血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原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红景天制剂给大鼠灌胃(治疗组).造模30天后取各组的脑组织,采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一氧化氮合酶(NOS),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脑新皮质结构内NOS的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治疗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福鑫;代冬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行全胚胎冻存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胃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行全胚胎冻存对预防中重度OHS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2月在高海拔地区行IVF助孕患者胚胎移植日OHSS高危患者14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全胚胎冻存及行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68例;对照组行新鲜胚胎移植患者74例;对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各实验室、临床资料、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各实验室、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中重度OHSS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率、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着床率、流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对胚胎移植日OHSS高危患者取消本周期新鲜胚胎移植行全胚胎冻存,择期冻融胚胎移植,可有效避免妊娠后晚发中重度OHSS的发生,防止早发OHSS的进一步恶化,减少早发中重度OHSS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症状及减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且与轻度OHSS新鲜胚胎移植相比对轻度OHSS患者行全胚胎冻存后冷冻胚胎移植有着良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王莉云;党小红;马学工;纪冰;曾湘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经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该项研究.8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由专职护士运用延续护理服务,而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6min步行距离、心功改善及再入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延长心功能Ⅱ级患者(446.9±72.1)m比(318.8 ±65.3)m,心功能Ⅲ级患者(299.6±56.4)m比(228.2±51.5)m,心功能改善率提高(85.0%比62.5%),再住院率降低(20%比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保成英;吴玉梅;柯向群;马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并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加强术后护理以观察术后止血的效果评价.结果: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48例立即停止出血,11例出血明显减少,9例出现低热等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较好方法,而积极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1 520例妊娠糖尿病和妊娠肥胖症妇女25-OHVitD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1 520例妊娠期妇女血清25-OHVitD对早期预测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肥胖指数的价值.方法:选取1 520例产前检查的(16~18)周孕单胎初产妇.跟踪随访至孕中晚期,根据孕中晚期75g糖耐量结果确定妊娠糖尿病(GDM)和糖耐量异常.排除存在GDM高风险因素的孕妇后,分为妊娠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选取年龄、孕周相同的肥胖组(孕期肥胖指数≥30kg/m2),再选取年龄、孕周相同的体重正常组(孕期肥胖指数< 25kg/m2)作为对照组,对四组血清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5-OH-VitD浓度.结果:妊娠糖尿病组25-OH-VitD浓度明显低于糖耐量异常组、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孕前体重指数与血清25-OHVitD浓度存在负相关.结论:孕(16~18)周孕妇血清25-OHVitD水平能够早期预测妊娠糖尿病的发生,25-OHVitD含量的下降与孕妇肥胖有关.

    作者:李满桂;杨尖措;李生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高原心脏病的临床与影像诊断价值

    高原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以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功能不全.本病易发生于海拔3 000m以上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的儿童和成人,多为慢性经过,个别初进高原者特别是儿童可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本文针对慢性高原心脏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诊断价值作综述.

    作者:孟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CL-2蛋白家族与慢性高原病造血细胞凋亡变化

    线粒体在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其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家族对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近来研究显示慢性高原病(CMS)造血细胞凋亡下调,且对Bcl-2家族蛋白分子参与CMS红细胞过度积累机制的作用受到关注,本文将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陈媛清;崔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原饮用大量白酒诱发高原肺水肿一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原饮用大量白酒诱发高原肺水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饮用大量白酒诱发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饮用大量白酒可为高原肺水肿诱发因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氧疗、循环及呼吸支持可改善预后.结论:和其它原因引起的高原肺水肿相似,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有效的以氧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福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