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1 5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aPWV,并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与脉搏波速度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baPWV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 650.4±138.6) cm/s比(1 580.2±160.5) cm/s,P<0.01.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baPWV的影响可能较大.
作者:燕成英;王晓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西宁地区1 183例60岁以上老年干眼症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 763例自觉眼干涩、眼痒、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异物感、眼烧灼感、眼疲劳等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病所致的干眼症后,剩余1 974例患者,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 Ⅰ)、泪膜破裂时间(BUT)及睑板腺功能检查.结果:被检查的1 974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诊断为干眼症的有1 183例(59.9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男337例,占28.49%,女846例,占71.51%,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P<0.05),70岁以上各年龄组干眼患病率高于60岁年龄组(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P <0.05).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干眼症的患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糖尿病患病率68.78%,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宁地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干眼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
作者:韩有兰;宋吉珍;李雪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妇女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青海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查阳性妇女510例,年龄18岁~73岁.采用Hybriuax技术检测21种HPV-DNA亚型,仪器与试剂盒均购自广东省潮州凯普公司.结果:本地区妇女HPV感染率和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另外本研究显示510例HPV感染患者中单一高危HPV感染为主,HPV16及双重HPV感染是青海地区致病强的亚型,且双高危HPV感染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感染机会越高.结论:对青海地区检测HPV16及双重HPV感染阳性患者,要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时发现CIN及宫颈癌,尤其是对40岁以上宫颈癌好发年龄段妇女更需提高警惕,加强检查及防治力度.
作者:靳冬梅;杨清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模式的方法与措施,并对通过其救治的危重新生儿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通过主动转运(NICU和不同地区新生儿救治中心相结合)和被动转运(NICU和不同地区新生儿转运中心相结合)两种方式转运至我院的危重新生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转运网络建设的有效性及影响转运网络建设的主要因素.结果:主动转运组抢救成功率由2012年84.97%上升至2014年94.6%,有显著差异性;P<0.01,被动转运组抢救成功率提升不明显,x2=0.53,P>0.05,无差异性;主动转运路程<30km抢救成功率由2012年88.48%上升至95.58%,(30~100) km抢救成功率由2012年61.36%上升至90.60%,两组间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高原经济落后地区,建立规范的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的同时,在不同地区建立新生儿救治中心和新生儿转诊中心,是提高本地区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马辉;刘充德;王昆;王晓蓉;石润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活性水平在西宁地区肺部疾病患者中的变化,为病情诊断提供血清学依据.方法:采用奥林匹斯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和健康人员SACE活性.3种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组、肺源性心脏病(CCP)组]诊断按照2010年国家肺部疾病诊断标准判定,另加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疾病各组SACE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SACE活性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组(P<0.05),与肺源性心脏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宁地区SACE活性变化与肺部疾病关系密切,可作为肺部疾病临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柯向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检查对冠心痛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痛对照组50例进行ABI检查比较.临床资料分组、根据AB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ABI降低明显;ABI降低越明显,冠状动脉狭窄指数积分、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ABI检测与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ABI检测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ABI检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晓勇;燕成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高原地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采用PDT治疗高原地区AMD的患者44例47只眼,随访一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7只眼随访一年,术后视力稳定29只眼(61.70%),下降18只眼(38.30%);术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渗漏无增加32只眼(68.09%),渗漏增加15只眼(31.91%).治疗后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明显降低,为(439.05±14.79) μm;病灶大线性距离(GLD)缩小,为(1.54±0.84)mm.有2例术后发生腰背部酸痛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结论:PDT可以有效治疗高原地区AMD,减轻新生血管的渗漏,保持AMD患者视力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但治疗后仍有复发需再次治疗.
作者:宋娅琴;李凌;马雪英;关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西宁地区维持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特点及PAH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82例西宁地区规律的1年以上H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PAH将患者分为PAH组(观察组)和无PAH组(对照组).PAH的确定按照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异常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H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静脉瘘内径(AVFD)、瘘口血流量(AVF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具有高海拔地区HD患者并发PAH特征超声心动图改变,甚至表现慢性低氧损伤,从心动图上可能给予一定预示.西宁地区HD患者并发PAH发生率、程度及发生的相关因素与肺血管重塑及动-静脉瘘呈正相关.
作者:柴多;何秀英;王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原地区严重创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40例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青海省成人急救中心)EICU病房的严重创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ISS≥25分),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Ⅰ组)(n=20)和常规治疗组(M组)(n=20),Ⅰ组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M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观察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天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并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并相比较.结果:40例严重创伤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较正常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清CRP、IL-6在治疗后第4天与M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从治疗后第1天开始低于M组(P<0.05),在治疗后第6天下降有更明显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M组,低血糖发生率与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严重创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时,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4.4 ~6.1)mmol/L水平,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从而降低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病死率,但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钱惠岗;樊建林;公保才旦;陈元清;张建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原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重型高原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67%,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苷肌肽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高原脑水肿患者,能够有效降低NSE水平,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病程,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郝贵生;吴世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测量世居高原藏汉回族健康大学生的丘脑体积,对比分析高原地区不同民族间、性别间的丘脑体积差异,为完善我国标准脑数据库提供世居高原健康青年人参考数据.方法:采用Siemens 3.0T skaya MR仪,选取世居高原藏汉回族大学生各30名,其中男15名,女15名,共90名,年龄范围(18 ~22)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进行图像采集,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族别间的方差分析和性别间的t检验.结果:藏族男性左侧丘脑体积(6.40±0.89) cm3、右侧丘脑体积(5.86±0.43) cm3;藏族女性左侧丘脑体积(5.86 ±0.43)cm3、右侧丘脑体积(5.61±0.33) cm3;汉族男性左侧丘脑体积(6.02±0.35)cm3、右侧丘脑体积(5.56±0.25) cm3;汉族女性左侧丘脑体积(5.28±0.43) cm3、右侧丘脑体积(4.72±0.30) cm3;回族男性左侧丘脑体积(6.22±0.15)cm3、右侧丘脑体积(6.02±0.04)cm3,回族女性左侧丘脑体积(5.42±0.31)cm3、右侧丘脑体积(5.20±0.20)cm3;丘脑体积在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间对比分析中,藏族女性的左侧丘脑体积大于汉族女性,藏族女性的右侧丘脑体积大于汉族和回族女性,回族女性右侧背侧丘脑容积大于汉族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汉族丘脑体积在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民族的丘脑体积左侧大于右侧;藏、汉族的丘脑体积男性大于女性,考虑与性别生理因素有关,但是回族男女的丘脑体积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似乎与生理原因并无关联,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藏族女性的左侧丘脑体积大于汉族女性,藏族女性的右侧丘脑体积大于汉族和回族女性,回族女性的右侧背侧丘脑体积大于汉族女性,考虑原因可能与民族差异有关,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庆欣;唐桂波;杨国财;沈小程;刘金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比亚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不同.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亚高原西宁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并与平原地区进行对比.选择亚高原地区(西宁市)72例HDCP孕妇(观察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轻度PE组)19例及重度子痫前期(重度PE组)2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平原地区(上海市)59例HDCP孕妇(对照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组)23例、轻度子痫前期(轻度PE组)16例及重度子痫前期(重度PE组)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采用彩色超声测量CRA血流动力学数据: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进行比较.结果:亚高原地区HDCP组中GH组、轻度及重度PE组的PSV和EDV值均低于平原地区HDCP组相对应组,P<0.05.亚高原地区HDCP组中GH组、轻度及重度PE组的RI高于平原地区,P< 0.05.高原组及平原组随着病情的加重,PSV值、EDV值均逐渐降低,两组RI值均逐渐升高.平原组中GH组、轻度及重度PE组间两两比较,PSV值、EDV值及RI值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高原组中GH组、轻度及重度PE组间两两比较,PSV值、EDV值及RI值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高原地区HDCP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在亚高原地区对孕妇行血流变检查可监测HDCP的发生,同时在指导治疗方法、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淑玉;李冬梅;朱丽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海玉树地区原高原居住和转中度高原居住藏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116例藏族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原高原居住组(海拔3 800m以上)66例,转中度高原居住组(海拔2 260m)50例,分别进行头颅CT、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及24h尿微量蛋白(MA)检查,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原高原居住组中,男性的BPV各指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高原居住组男性和转中度高原居住组男性、原高原居住组女性和转中度高原居住组女性的BPV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左室重量指数(LVMI)、MA升高的患者,24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和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树地区原高原居住藏族男性高血压的BPV大于女性,原高原居住和转中度高原居住者的BPV无显著差异.BPV增高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志宇;樊世明;康小琴;刘慧琴;侯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在中高海拔地区肺心病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抗焦虑的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焦虑量表(SAS)评分,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干预组患者焦虑分值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于中高海拔地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缩短治疗周期,对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芸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子的不良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3年收治的12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健康宣教及产前、产时、产后母儿的监护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64例新生儿中1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9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干预组64例新生儿中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结论: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护,做好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围产儿窒息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作者:吕发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栓塞及高危因素的认识,加强对肺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确诊的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情况.结果: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及心血管表现为主,以骨折及术后患者居多,常伴有红细胞增多.及时发现及个体化护理可收到良好护理效果.结论:在高原地区,对于卧床患者伴有红细胞增多者,应重视其发生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病情及尽早明确诊断,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其生存率;应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该疾病的能力.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管理对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病区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仅给予常规护理,并选择同期收治的12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呼吸道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呼吸道管理能有效预防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贾生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社区老年抑郁症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为更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检出的356名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和318名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相应防治和护理干预.结果:年龄分布以(60~7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家庭类型中以核心家庭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大,占62.6%;家庭周期以家庭收缩期为主,占74.2%;家庭月收入在500元/月以下的家庭相对较多,占34.9%;工人和文化程度低的占全部老年抑郁症的比例多;AHMD7项因子的调查中,影响社区老年抑郁症明显的是睡眠障碍因子,其次是阻滞因子;负性生活事件出现较多的是子女问题、家人病重或亡故、婚姻问题等对老年抑郁症的生活影响较大.结论: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对疾病及其症状认识仍有不足.因此,要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家庭支持和社区健康教育,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春梅;李淑璟;李生菊;李海霞;陈海燕;李永秀;王俊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颐生母液对小鼠窒息性缺氧耐受力的影响和对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德令哈市(海拔3 100m以上)进行小鼠窒息性缺氧耐受力的实验,将7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纯净水,阳性药物组灌服优质红参水煎液,颐生母液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5.0g/kg、3.5g/kg、2.5g/kg.结果:颐生母液三种剂量组及红参组(阳性对照组)均能提高小鼠的缺氧耐受力,其中3.5g/kg剂量组优于红参组,P <0.01.结论:颐生母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缺氧作用.
作者:葛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造成患者死亡.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肥胖因素影响胰腺炎病情,加重临床过程.在高原环境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SAP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对SAP的治疗也具有其特点,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需要结合高原特殊环境、肥胖因素制订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元清;公保才旦;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