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后不作镜检的必备条件.方法使用南韩尿十一项仪和规范的尿沉渣镜法.对1057例尿标本,细胞用双盲法、管型用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白细胞的假阴性率仅为0.21%,红细胞假阴性率仅为0.18%.管型漏检率分别以单项白细胞阴性、红细胞阴性、或尿蛋白<0.3g/L为筛选标准,其病理管型漏检率分别为45%、26.2%、26.8%如将三项再加亚硝酸盐阴性联合作为筛选的标准,在67例含有管型的标本中,只有6例透明管型为0~1/LP(属参考范围).结论仪器为和试带合格、实验结果以四项指标联合阴性为筛选标准,对细胞的假阴性率可控制在低限,对病理管型无一漏检.
作者:郭丽莎;樊素珍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及PTEN mRNA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8%,阳性率52%,阳性反应分布在胞浆中.50例胃癌组织中PTEN mRNA阳性表达率60%,阳性率40%,阳性信号显示于胞浆中.PTEN蛋白及PTEN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高分化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8%及88.9%,低分化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1.3%及43.8%.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TENmRNA及PTEN蛋白阳性表达,说明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PTEN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的阳性表达均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作者:张晋夏;吕怀盛;张雪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及预防.方法 13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其中直肠癌根治术损伤2例,妇科手术损伤5例,输尿管镜取石损伤1例,体外震波碎石(ESWL)损伤2例,其它手术损伤4例.4例为术中即发现损伤,2例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其余7例依据病史、IVU、逆行造影及染料染色检查于术前明确诊断.结果 10例行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例ESWL损伤保守治疗,1例行血透治疗.13例均获痊愈.结论术前及术中了解与熟知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细致、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勇;师宏斌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采用平阳霉素分次分囊瘤体内注射,使瘤体萎缩退化后再手术治疗88例囊状淋巴管瘤.方法每次尽可能地吸净瘤体内淋巴液,注入平阳霉素4~8mg,注入前将药物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10ml,每周注射一次,共注射2~5次后,使瘤体缩小,纤维化,总有效率86.4%,再手术切除.结果在手术完整切除后,无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手术损伤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该方法是治疗小儿囊状淋巴管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并对其解剖特征、治疗机理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迟名伟;岳峰;单振潮;田选恩;王伟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60岁以上老年患者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经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灌注阿霉素50mg、丝裂霉素10mg、5-Fu1000mg,再用明胶海绵微粒加碘油混合剂进行肿瘤血管栓塞治疗49例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结果甲胎蛋白AFP转阴18%,明显下降的近40%;生存期三个月为98%,六个月为54.5%,一年为26.2%,两年以上为2.5%.结论肝动脉灌注药物加栓塞治疗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肝癌效果良好,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全身化疗.
作者:渠川铮;李志保;赵健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脊液中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变化的意义及与血浆中ACA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和脑脊液中ACA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血浆和脑脊液中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ACA分型中,脑梗塞组脑脊液IgG、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各型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脑脊液ACA含量的敏感性高于血浆,可作为研究A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一项可靠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以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帮助.
作者:范学文;孔繁元;潘月英;刘菊年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预测输卵管妊娠作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后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选择未破裂输卵管妊娠39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其中6例术后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研究组),另33例治愈(对照组).全部病例于手术前测血β-HCG.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停经天数分别为41.33±2.40天和54.52±11.92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块物直径分别为1.33±0.56cm和3.48±0.83cm,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血β-HCG测定值各为31.78±18.56和9.51±6.11ng/ml, 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以术前血β-HCG15ng/ml为界限,血β-HCG早期预测术后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和87.88%.结论术前血β-HCG值 15ng/ml,结合停经天数<42天及妊娠块物直经<2cm,是早期预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较佳指标.
作者:花琪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脑分水岭区梗塞(CW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8例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CWI从发病因素、CT及MRI显示的病灶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体循环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和微栓塞是CWI的主要原因.CWI在CT或MRI显示的病灶形态为楔形.其中皮层型46例(58.9%),皮层下型32例(41.1%).结论 CWI是一类特殊的脑梗塞,有自己的好发因素、独特的病灶部位和形态以及特征性的症状体征,不同于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脑梗塞,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韩海平;袁荣萍;张涛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职业献血员HAV、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L 产试剂盒,采用EIA法对617例职业献血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职业献血员HAVAb-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2.4%和58.2%.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HBsAg,HBsAb,HBcAb IgM、IgG,HBeAg,HBeAb的阳性率分别为9.6%,22.0%,0.8%,10.1%,2.3%,4.8%,HBV总感染率为38.9%,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CVAb阳性率为6.18%(扣除已筛检者),男性高于女性,二者之比为2.3:1.单因素分析表明,职业献血员感染HBV、HCV的危险因素与献血次数及使用非一次性献血器材明显相关.结论献血员是HBV、HCV感染的高危人群,献血是献血是感染HBV、HCV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瑞华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YS-1型电脑治疗仪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了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100例)的疗效.结果在治疗组中,疗效优的245例(81.7%),良45例(15%),总有效率达9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YS-1型电脑治疗仪对人工流产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治疗适当,它的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徐亚彬;马小娟;李林 刊期: 1999年第08期
当前国内许多护理教育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护理人才.就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状况除了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外,在教育和培养护生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的理论观,开发护生智能,增强自立行为、提高护生自身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是临床护理教育者面前的课题.我校从1997和1998届护生毕业基础课及操作考试中,发现采用多种形式的护理教学查房是巩固课堂基础理论与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现介绍.
作者:贾益茹;马智荣;徐曼丽;乔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8期
临床上对危重病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的病人,为了要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测定出凝血时间,需反复多次采集静脉血查心肌酶和出凝血时间.大多数情况下,24h内要采血达10次左右,采用头皮针静脉留置可多次静脉采血,经20例的临床实践,无1例失败,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学香;孙晓岚;叶雪玲 刊期: 1999年第08期
不孕症(Infertility)是由男女双方生殖因素异常而引起,原因较复杂,发病率约8%~17%.目前不孕患者日益增加,而且35~44岁的大龄妇女比例增至37%[1].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后,助孕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不孕症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不孕夫妇正在积极地接受治疗,约43%的患者得到了治愈,其中24%是采用了现代治疗技术而成功[2].本文就这一领域近几年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徐仙;朱建玲 刊期: 1999年第08期
我们应用双唑泰栓治疗阴道炎患者1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妇科门诊已婚妇女,经检验明确病菌的阴道炎病人.
作者:茅春燕 刊期: 1999年第08期
膝关节积血,西医常采用膝关节穿刺抽血、加压包扎治疗,疗程长,且易造成膝关节炎和膝关节粘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飞钰;张玉莲;陈荣福 刊期: 1999年第08期
1 病情介绍患者1,女,24岁.心悸、气短、乏力2月,加重伴浮肿8天.第一胎正常产后5月.查体:T 37.8℃,P 106次/分,R 30次/分,BP15/10kPa.抬入病房,精神差,浮肿貌,神清,颈静脉怒张.
作者:杨垠蔚 刊期: 1999年第08期
近6年来,我院共收治30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现就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28岁.
作者:吴春辉 刊期: 1999年第08期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现将我院皮肤科试用苦参素注射液配合氯柳酊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30例报告如下.
作者:祝向东;丁晓琴 刊期: 1999年第08期
心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4%[1],女性较多见.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困难,但表现不典型或伴有其它疾病时可发生误诊.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何敏华 刊期: 1999年第08期
1 患者,男,25岁,因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双侧肾区疼痛,伴有低热及肉眼血尿、体重减轻而就诊.
作者:樊艾雯 刊期: 1999年第08期
1 患者,男,51岁,1996年6月6日以持续胸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T 37℃,R 25次/分,Bp18.0/14.0kPa.
作者:唐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8期
1 患者,女,32岁.两年半前因右乳癌Ⅲ期在本院接受手术、化疗、放疗,1999年1月14日因咳嗽、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口唇轻度发干.右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其它无异常.
作者:杨万勇;李永红;杜宗孝;滕万钟 刊期: 1999年第08期
1 患者,男,36岁.右下腹间隙性钝痛3年,急性发作2天.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象增高,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取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宋跃武;刘晓苹 刊期: 199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