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
  • 国际刊号:1001-5949
  • 国内刊号:64-1008/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62
  • 周期:月刊
  • 发行:宁夏
  • 语言:中文
  • 邮发:74-1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1996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 基础医学
宁夏医学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宁夏1994-2014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艾滋病疫情现状.方法 收集1994-2014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调查、常规工作等数据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宁夏1994-2014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呈增长趋势,近3年报告病例数占累计报告病例的70%以上;经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经静脉注射吸毒传播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29.8%下降到2014年的5.7%,经性传播比例从2007年的44.5%上升到2014年的89.5%;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减小,各地区流行模式仍存在差异;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扩散至一般人群.结论 宁夏HIV/AIDS报告例数持续增加,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疫情上升明显,疫情有进一步蔓延的潜在危险,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宋玲;赵立华;张蕴慧;蒋岸;王雪敏;陈晓颖;靳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中使用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为LUTS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和确定相关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BOO 68例,可疑BOO 6例,无BOO 22例;不稳定膀胱33例,膀胱感觉下降6例,高顺应性膀胱6例,膀胱顺应性降低21例;BOO合并膀胱不稳定27例,膀胱感觉功能障碍4例,膀胱顺应性增高3例,膀胱顺应性降低13例;神经源性膀胱9例.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LUTS患者的临床诊断、疾病分型及治疗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波;李珺;祁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尿激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溶解透析器微血栓的应用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尿激酶溶解透析器中已形成的微血栓的疗效.方法 纳入长期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因肝素量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透析器内凝血的68人次,因治疗方案不同而分为2组,即实验组(尿激酶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跨膜压变化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 尿激酶组经动脉端给予尿激酶后跨膜压较使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增加肝素追加量后跨膜压持续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总透析时间,尿激酶组延长1.5~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可以有效溶解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微血栓,延长透析器使用时间,增加透析的充分性.

    作者:高永财;李丽;田大成;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采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培养、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探讨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3种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的285例宫颈或尿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85例标本经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培养、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率分别22.81%、14.39%和22.11%;敏感性分别为100%、53.85%和92.31%,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分别为100%、93.99%和97.33%,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眼衣原体实验室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较胶体金试验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中检测沙眼衣原体应尽可能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作者:曹守勤;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头骨折的对照观察

    目的 探究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在MasonⅡ型、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手术治疗的MasonⅡ型和Ⅲ型桡骨头骨折3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Herbert螺钉组(行螺钉固定术治疗)和克氏针组(行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每组各18例.依据Broberg-Morrey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Herbert螺钉组患者关节功能Broberg-Morrey总评分为(84.3±6.7)分,明显高于克氏针组的(76.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bert螺钉组的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前臂旋前等各项活动指标均明显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愈合情况或者延迟愈合等情况.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头骨折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性,且明显优于克氏针的治疗效果.

    作者:虢剑;张郭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状动脉管腔内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每组各60例.对患者进行血清Hcy测定和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检查,并将血清Hcy检查结果与IVUS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cy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越高,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意义越大.

    作者:董玲;杨建忠;何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的超声特征与鉴别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瘢痕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 采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妊娠囊的着床位置、子宫瘢痕部位的回声、局部肌层厚度、妊娠囊与子宫疤痕的关系以及血流分布,所有病例均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5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处瘢痕早期妊娠中超声确诊42例,诊断符合率93%;误诊3例,误诊率7%.结论 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处子宫瘢痕早期妊娠有重要价值.

    作者:聂娅;刘玉英;赖慧华;吴苑;李玲;刘柳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固原市2010-2014年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固原市2010-2014年水痘流行特征.方法 对固原市2010-2014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固原市2010-2014年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58/10万,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均有发病,以散发为主,4~7月份为发病高峰,11月份~次年1月份出现次高峰;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报告2 358例,占总病例数的91.97%;男女性别比为1.43/1;发病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4.66%、22.23%和10.06%;5县区每年均有病例报告,5年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泾源县、隆德县、西吉县、彭阳县、原州区.结论 固原市2010-2014年水痘发病有较明显的流行规律,14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应广泛开展水痘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开展水痘疫苗预防接种.

    作者:张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先心病经皮介入封堵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11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失败分析,探讨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132例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封堵失败病例中VSD 9例,ASD 1例,ASD+VSD 1例.11例患者2~6d、平均(4.6±1.1)d改行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修补.结果 11例患者经介入封堵失败改行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修补,全组手术成功,其中1例VSD在术中心脏复跳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第1天恢复窦性心律.其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皮介入封堵手术安全有效,是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要明确缺损大小、位置,缺损残缘尺寸,与主动脉瓣、三尖瓣等重要结构关系;介入封堵手术操作要轻柔,减少对缺损周围组织损伤,尤其对传导束损伤,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雄;刘霞;安君;吕君其;李有金;牛涛;马生茂;陈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实时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征,对比两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78例甲状腺结节中,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良性结节以环状增强为主,恶性结节则以不均匀增强为主;另外弹性成像分级越高,则越倾向于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使用诊断恶性结节符合率较单一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作者:袁红梅;夏芸;孙广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R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在终末期肾脏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因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患者81例;因CKD 1期~ CDK 4期住院但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04例,其中CKD 1期53例、CKD 2期50例、CKD 3期47例、CKD 4期54例.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清中β2-MG、Cys-C水平,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β2-MG和Cys-C水平较CKD 1期~ CDK 4期组均明显升高(P<0.05);血液透析患者血2-MG水平与透析前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呈现正相关性;Cys-C水平与透析前血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性.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β2-MG、Cys-C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β2-MG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反映患者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透析相关并发症情况.

    作者:张霞;李博;保莉;曹丽;王慧;韩学卫;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6例已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糖尿肾病检测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庆平;刘聪玲;张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少年儿童眼球钝挫伤并发高度近视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少年儿童眼球钝挫伤并发高度近视的机理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少年儿童眼球钝挫伤并发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3d内、1周、2周和1个月4个阶段的视力、屈光变化及治疗结果.结果 少年儿童眼球钝挫伤后可并发高度近视,给予麻痹睫状肌治疗1~2周后,近视≤-2.00 D;随访1个月,全部患者近视≤-0.75 D、裸眼视力≥0.8,疗效满意.结论 少年儿童眼球钝挫伤并发高度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屈光度增强所致,经麻痹睫状肌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李润祥;白文宁;王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制咽喉喷药器在喉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清醒气管插管前使用自制咽喉喷药器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欲行清醒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分为环甲膜穿刺给药组(Ⅰ组)和自制咽喉喷药器组(Ⅱ组),行气道表面麻醉.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在严重呛咳、损伤出血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较少;其NRS(数字分级法)评分也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醒气管插管时应用自制咽喉喷药器行声门及气管表面麻醉,联合应用视频喉镜可获得满意的表面麻醉,适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可减少插管相应的并发症.

    作者:屈伸;朱虹;陈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9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单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在腹腔镜下单纯丝线缝合修补的治疗效果.结果 89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单纯缝合修补,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配合药物治疗,随访期间溃疡无复发及再次穿孔.结论 腹腔镜下单纯缝合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术手术创伤小、切口感染概率小,具有痛苦少、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成;景生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透析充分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血管通路对其微炎症状态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MHD共60例,分深静脉置管组及动静脉人工自体内瘘组各30例.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S型血液透析机,透析2~3次/周,4h/次,规律性透析6个月以上.所有入选患者于开始透析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人血白蛋白(ALB)、血清C反应蛋白(CRP),透析3个月及6个月后抽取上述标本,根据相关数据计算KT/V、URR值.结果 置管组与内瘘组比较其年龄、透析月龄、干体质量、Scr、BUN、ALB呈均衡可比;血清CRP在置管组及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组与内瘘组患者KT/V、UR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KT/V、U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透析充分;透析前后血清ALB、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血管条件选择血管通路,如两种均可,优先选择动静脉人工血管内瘘.

    作者:杨丽嵘;孔彦洁;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法中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联结(SP)方法测定PPAR-γ在80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选取58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分析PPAR-γ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结肠癌组织中55例PPAR-γ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8.75%;58例癌旁组织中12例PPAR-γ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0.6%,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结肠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结肠癌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癌块的直径之间进行统计比较,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病例,结肠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李西梅;张月萍;高瑞萍;肖红燕;刘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惠农区气传花粉的种类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惠农区气传花粉的种类、含量和季节分布特点,以提高此地区花粉症的防治水平.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安装叶氏花粉采样器,自2013-2014年每日进行空气花粉曝片检测,并进行野外考察.结果 2年花粉总含量为37 480粒,共鉴定出11个科、17个属、2个种,全部归属于29科28属2个种;全年出现2个花粉分布高峰期(3~5月份和7~9月份),3~5月份以松属、杨属和柏属等木本植物花粉为主,7~9月份以蒿属、藜属、苋属等草本植物花粉为主.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花粉数量与天气、风向及风力和空气污染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性(r =0.972、0.864、0.981,P<O.05).结论 惠农区主要气传花粉为蒿属、藜属、苋属、松属、杨属、豚草属等,且高发在3~5月份、7~9月份,2个高峰期对花粉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虹;高月玲;石君;侯凤玲;马海燕;申明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Meta分析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是否为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PubMed/MeDLine、Advanced search、Free Medical Journals、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文献,共有5篇文献(8 898例观察对象,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002例患者,正常对照组7 89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进入Meta分析.通过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高尿酸血症和急性肾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危险增加了1.36倍(OR=1.36,95% CI为1.06~1.7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妍;鄂静;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25表达诱发肾小球足细胞凋亡

    目的 通过在肾小球足细胞中p25基因表达,研究p25对足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分化成熟的小鼠足细胞(以下简称足细胞)在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常规培养10 d后,分为对照组(正常足细胞)、p25组(p25基因转染的足细胞)和EV组(空载体转染的足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25及细胞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了解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足细胞内actin的排列,以了解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在正常肾小球足细胞只有p35的表达,没有p25表达;在p25基因转染的足细胞(p25组)中有丰富的p25的表达,对照组和EV组均无p25表达;p25组的Cdk5活性和细胞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EV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EV组比较,p25组足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足细胞内Beta-actin的排列紊乱.结论 在正常分化成熟的离体足细胞没有p25的表达,p25表达可引起足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内Actin蛋白排列紊乱,诱发细胞凋亡.

    作者:陆晓华;张霞;李博;保莉;罗红艳;鄂静;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微型穿支皮瓣皮支链血管的分布.方法 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42例(46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小腿中下段13处,内外踝及足跟部22处,足背及前足11处.主要应用的皮瓣有胫后动脉微型穿支皮瓣、腓动脉微型穿支皮瓣、逆行足背动脉皮瓣、外踝上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范围1.8 cm×3.0 cm ~4.0 cm×6.0 cm.结果 术后46处创面Ⅰ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3年,平均21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溃疡、渗出等.结论 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小创面可取得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作者:赵飞;丁冬;黄永禄;李晓亮;巩凡;杨子洋;姚占川;温鹏;沈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定量分为3组,即DM无蛋白尿组(尿白蛋白定量<20μg/min)、DM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定量20~200 μg/min)、DM大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定量>200μg/min).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6.10±10.01)岁.收集受试者空腹血样,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的水平,收集、分析相关临床实验室资料.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无蛋白尿组相比,血清TGF-β1在DM微量蛋白尿组中升高(P<0.05),在DM大量蛋白尿组中明显升高(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性.结论 DN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可随高糖环境诱导增加,并与尿微量蛋白量呈正相关性.

    作者:毕逢辰;保莉;罗红艳;高永财;李丽;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04-2015年宁夏医学科技成果获奖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宁夏2004-2015年宁夏医学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方法 对历年宁夏医学科技奖、宁夏医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的获奖资料进行整理并比较.结果 2004-2015年宁夏医学科技奖共获奖项283项,其中一等奖41项,二等奖89项,三等奖153项;2004-2015年宁夏医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共获奖项929篇,其中一等奖157篇,二等奖301篇,三等奖407篇;获奖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共267项,占94.35%.2004-2015年科技奖获奖单位中,卫计委直属单位共获奖103项,占36.40%;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71项,占25.09%;高等院校58项,占20.50%.优秀学术论文奖获奖单位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12篇,占33.58%;自治区卫计委直属单位263篇,占28.31%;市级159篇,占17.12%.结论 两奖分布地区不均衡,应进一步增加对基层科研的投入,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养,以提高宁夏医学科技的总体水平.

    作者:郑华;李洁;王凯荣;薛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用药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或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脊柱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腰椎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PD组、PS组、PN组3组,每组20例.于术毕前30 min,每组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0.1mg/kg、帕瑞昔布钠40mg+舒芬太尼0.1 μg/kg、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5 mL,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的不良反应;记录拔管即刻(T0)、拔管后1 min(T1)、10 min(T2)、30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及镇痛评分.结果 与PD、PN组比较,P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3±1.5)min和意识恢复时间(9.4 ±2.1)min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PD、PS组镇静评分、镇痛评分均优于PN组,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但PS组呼吸遗忘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D组和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毕前静注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或舒芬太尼均比单纯静注帕瑞昔布钠镇痛效果好,苏醒质量高,但舒芬太尼导致轻度呼吸遗忘或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董小强;韦晓勇;闵红星;王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为DN蛋白尿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 54例糖尿病(DM)患者,依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蛋白尿组、DM微量蛋白尿组和DN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HSE)检测各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分析各组血清VEGF含量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微量蛋白尿组及DN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VEGF的水平与空腹血糖(r=0.629,P<0.05)、尿微量白蛋白(r=0.293,P<0.05)呈显著正相关性,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N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抑制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是一种防治蛋白尿形成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彬;保莉;张霞;郑亚莉;尹彩君;杜婧;郝素芳;魏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PD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心肾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心肾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58例,以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2组均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HIF-1 α、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并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用心脏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血清HIF-1 α、Cys-C、LVEDD水平升高,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eGFR、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组各指标Perason相关分析,即血清HIF-1 α和CysC呈正相关性,与eGFR呈负相关性,与EF无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慢性缺氧易并发心肾综合征,慢性缺氧患者血清HIF-1α可能是反映早期肾损伤、预测心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曹丽;罗红艳;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趋化因子Fractalkine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方法 在大鼠SAP动物模型中,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FKN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FKN的表达;收集4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22例SAP患者的血样,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FKN表达水平.结果 在大鼠SAP模型中,血清FKN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胰腺组织中观察到FKN的高表达;MAP和SAP患者的FKN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SAP患者显著高于MAP患者(P<0.05).结论 趋化因子FKN作为是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黄李雅;马俊文;王佐正;吴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依哲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证实依折麦布(ezetimibe)联合辛伐他汀(simvastain)强化降脂治疗的作用,探索其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组、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给予依折麦布及辛伐他汀灌胃干预4周,18周末处死大鼠.4组均采血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含量,分离腹主动脉和肝脏,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主动脉制备匀浆,免疫比浊法检测粥样斑块内CRP的含量.结果 动脉硬化组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减低(P<0.05);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动脉硬化组TG、CHOL、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水平升高(P<0.05);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TG、CHOL、LDL水平降低(P<0.05),HDL水平升高(P<0.05).动脉硬化组血清及主动脉内CR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CRP含量较动脉硬化组明显降低(P<0.05),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CRP含量降低(P<0.05).动脉硬化组肝脏可见脂质空泡,呈弥漫性并有融合现象,辛伐他汀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减轻程度增加.动脉硬化组内膜增生较明显,与其相比较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内膜厚度变薄,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具有强化降脂及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CRP含量,但未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李丽芳;王秀蓉;李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肌淀粉样变性合并右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活动后气短1年余,加重伴胸闷3h”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此次入院前3h,患者再发胸闷,伴左侧颜面部麻木、咽部紧缩感、大汗.行急诊心电图显示:Ⅱ、Ⅲ、avF、V3R、V4R导联ST段弓背抬高,遂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既往曾因“胸4~9椎管内占位”行外科手术切除,病检为刚果红染色(+).查体:血压85/54 mmHg,心率81次/min.颈静脉充盈,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杂音;肺双下肺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入院行药物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开通罪犯血管.术后患者胸闷缓解,但心衰症状(以右心衰为主的全心衰)逐渐加重并较为顽固,Pro-BNP由1 939.00 pg/mL升至11 869.00 pg/mL,复查超声见右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肌受累性疾患(提示限制性心肌病可能),右心、左房增大,心包积液(少量),心功能降低;监测血清免疫电泳指标、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正常.终修正诊断: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壁+后壁+右室);限制型心肌病(淀粉样变可能,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患者症状改善出院,随诊3个月后再次因心衰复发入院,治疗期间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终因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杨文娟;马征;薛莉;纳丽莎;陈大鹏;刘晓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肿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于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主要位于右下腹及脐周,腹痛性质为间断性、阵发、加重,程度中等,无其他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症状缓解.后间断发作,近1年自觉疼痛较前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即至我院门诊,经检查后以“慢性阑尾炎”收入.入院后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变频探头3.0 ~5.0 MHz,检查所见:右下腹阑尾区可见大小91 mm×44 mm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内可见分隔及强回声团,结果提示阑尾区囊性病变.CT检查所见:盆腔阑尾内下方可见类椭圆形囊性病变,大小约55.4 mm×73.9 mm,印象:阑尾区囊性病变.术中记录:于阑尾区可见一囊性肿物,大小约10 mm ×8 mm×6 mm,周围无粘连,腹腔无腹水、无淋巴结肿大,回盲部肠管红润、质软.随行囊肿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活检,并送病理检查.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肿.

    作者:包惠芳;关晓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进行二维超声扫查及三维STIC成像,观察两种方法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结果与各切面显示合格率,并记录二维超声及STIC扫描时间.结果 单纯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两种检查方法对92例胎儿心脏结构的显示满意率分别为96.74%与9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维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9.70 ±2.15) min,每幅图像所用时间(1.05±0.82)min;STIC技术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7.78±2.44) min,每幅图像所用时间(0.80±0.58) min,把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每个病例样本和每幅图像的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较二维超声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缩短了检查时间,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结构检查中的满意率有所提高.

    作者:纪学芹;史瑞仙;丁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人40例,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特发性膜性肾病以中老年(87.5%)为主,以浮肿(72.5%)起病,伴高血压(45%)、肾病综合征(NS,72.5%)、镜下血尿(82.5%)、高脂血症(80%),其中高血压、24h尿蛋白定量(24 h-Pr)、白蛋白、血尿、高脂血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理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Ⅰ~Ⅱ期、Ⅱ期、不典型膜性肾病分别为19例(47.5%)、8例(20%)、5例(12.5%)、8例(20%).特发性膜性肾病符合肾病综合征者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24 h-Pr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以Ⅰ期、Ⅰ~Ⅱ期为主,符合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作者:马丹娜;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体C3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补体C3与IgA肾病的关系,为IgA肾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补体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低补体组12例与正常补体组35例,分析2组间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相比较于正常补体组患者,低补体组患者血清肌酐明显升高,而免疫球蛋白A及血清补体C3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肾脏病理中硬化小球、新月体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ss分级相比较,低补体组患者肾脏病理与正常补体组肾脏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出现低补体血症可能提示患者肾功能恶化.

    作者:张国庆;王慧;田大成;陆晓华;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5年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5年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现状.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对1155名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45.06%,其中,城市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68%,农村居民为40.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汉族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48.38%,回族居民为4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汉族居民高于回族居民(P<0.05).城乡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总正确率为25.26%,城市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为36.28%,农村居民为15.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汉族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为27.03%,回族居民为23.76%,汉族居民高于回族居民(P<0.05).口腔健康知识的获得以医务人员讲解(35.35%)和口腔科宣传栏(24.42%)等院内途径为主.结论 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望通过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及口腔健康行为指导,以改善目前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现状.

    作者:赵恬;李佳琦;张佐;虎伟娟;李天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