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分析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 mg/次,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30 mg/次,口服,1次/d.用药时间为上午06.00 ~ 08.00点,连续用药至妊娠结束,观察2组患者血压等指标、妊娠结局、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4% (P<0.0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压积(PCV)、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有助于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对母婴影响较小,值得应用.
作者:辛云霞;张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银川市526例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核、确证结果进行分析,为完善艾滋病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任何一种复核试剂检测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再使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结果 共得到526份初筛阳性标本,复核阳性474例,复核阳性率为90.1%;确证阳性417份,确证阳性率为88.0%;通过病例报告系统证实新发现阳性病例374例,既往感染者43例,不确定24例,随访检测9例;全市各级疾控机构复核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分别为97.5%和91.7%,三级医疗机构复核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分别为81.3%和89.2%,二级医疗机构复核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分别为76.4%和74.5%,不同机构复核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加强银川市二级医疗机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监督,提升检测信息使用效率,重视对不确定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检测后咨询、随访工作,准确发现更多HIV感染者.
作者:张伟宏;纳玮;张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临床配血不合产生原因,寻找配血对策及输血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送检的58例配血不合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58例配血不合标本,其中不规则抗体占55.2%,自身抗体占27.6%,冷抗体占6.9%,ABO亚型占10.3%,不规则组与其他因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则抗体导致临床配血不合可能性大,针对其成分选择合理的配血方法,以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
作者:李金义;邵峰;赵洁;马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三类脱机过程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论证该分类方法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48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脱机时间将患者分为简单脱机组、困难脱机组、延长脱机组,比较三类脱机过程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延长脱机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8.6 d(4.3~14.6 d)]、气管切开率[13%(19%)]、住院时间[(33.40±4.72)d]、死亡率(32%),均明显高于简单脱机组及困难脱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再次气管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种分类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对临床预后有显著的影响,具有明确的临床优越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朱瑞;周亮;马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碱烧伤创面切痂与植皮时机的选择,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 对碱烧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方法切痂植皮;治疗组30例采用早期切痂(24 h内),延迟植皮(3~5 d).2组患者植皮方法相同,创面面积5%以下者、功能部位行大张植皮;创面面积>5%者、非功能部位行邮票植皮.术后观察2组患者创面植皮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28例创面传统方法植皮成活率低,有20例存在残余创面,面积约为原面积的30%,需再次手术封闭创面;30例治疗组创面行早期切痂,延迟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一次性封闭创面,且提前愈合8~12d.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碱烧伤24 h内切痂,3~5d延迟植皮可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愈合时间,深Ⅱ度创面也需要早期手术植皮.
作者:李俊;岳江涛;都艳梅;王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创伤性窒息特点,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创伤性窒息患儿临床资料,给予对应治疗方案.结果 6例患儿住院7d后治愈出院1例患儿住院9d后治愈出院.所有患儿出院1周后复查均提示恢复良好.结论 针对儿童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应尽早救治,配合心理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马晓;马林瑞;拓守豹;杨立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进行腓动脉穿支精确定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总结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彩超定位穿支全部经术中确认,准确率100%,皮瓣术后完全成活12例,部分成活1例,成活率为92.3%.结论 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中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手术方法之一,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准确性高,两者结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缪旭东;王敬;贾晶;许有;闫乔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液及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喘息婴幼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利用氧驱动雾化吸入,2~3次/d,每次持续15min,应用3~5d观察疗效.结果 婴幼儿喘息明显缓解.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疗效明显.
作者:石琳;吕永刚;高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固原市包虫病防治项目7年来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固原市2008-2014年中央补助宁夏包虫病防治项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项目月报表、年度报表和检测结果.结果 固原市人群包虫病检出率由2008年的1.21%下降到2014年的0.31%,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虫病人群血清阳性感染率由2008年的33.34%下降到2014年的1.69%,家犬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率由2008年的21.76%下降到2014年的1.74%,牛羊包虫病感染率由2008年的5.71%下降到3.13%,居民包虫病知识知晓率由2008年的30.4%提高到78.5%.结论 固原市包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需要继续加强干预措施的监督.
作者:杜贞;陈长义;吴向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问题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专科教育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选取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问题管理模式,帮助患者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比较2组患者效果.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糖尿病知识评分包括具体饮食评分、运动评分、用药评分及监护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教育方法相比,糖尿病患者专科教育中采用问题管理模式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风珍;杜晓霞;李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常见肺部疾病潮气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各100例急性期、恢复期患儿与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潮气呼吸肺功能进行比较.测定指标主要为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潮气流速容量环(TBFV环).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与对照组RR增快,TI、TE缩短,TI/TE降低(P<0.05).支气管肺炎组患儿TPTEF/TE、VPEF/VE急性期低于对照组,恢复期较急性期有明显升高(P<0.05).婴幼儿哮喘急性期TI/TE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恢复期TI/TE较急性期有上升,但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婴幼儿哮喘TPEF/TE、VPEF/VE急性期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急性期及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RR增快,TI缩短,TI/TE降低,TPTEF/TE、VPEF/VE降低(P<0.05).结论 通过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尤其TPTEF/TE、VPEF/VE可以明确是否存在气道阻塞,以便了解阻塞的位置以及严重程度.
作者:王大卫;王军;张静;孙云;李磊;赵高平;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13例应用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13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瓣进行修复.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点,术中结合受区需要,根据血管蒂长度及血管分支的解剖特点切取合适大小皮瓣及股外侧肌肌瓣.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嵌合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11例嵌合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术后16 h出现静脉危像,经探查,皮瓣成活;1例携带的肌肉部分坏死,二次行清创术,伤口愈合,皮瓣成活良好.经1~24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皮瓣供区均Ⅰ期愈合.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瓣利用一个血管蒂,对创面进行立体修复,是修复合并深部组织缺损或坏死、感染性创面等复杂创面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者:刘飞;王伟;李晓林;梁定顺;史学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转归结局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确诊为脓毒症的136例住院烧伤患者按存活与否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结果 13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中,男128 例(62.5%),女8例(37.5%);年龄为(36.1±11.39)岁,平均烧伤后时间为(4.82±4.334)h.火焰烧伤105例(77.25%),烧伤总面积平均为(68.55±25.36)% TBSA;Ⅲ度烧伤面积平均(38.18±29.51)%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94例(69.1%)、MODS者32例(23.5%)、休克109例(80.1%);病原学阴性32例、阳性患者104例,其中多种病原菌感染46例,单一病原菌感染58例.首次手术时间平均(6.51±8.35)d,平均住院时间(74.29±61.37)d.单因素分析,烧伤后时间、TBSA、Ⅲ度烧伤面积、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有无MODS、是否伴有休克、首次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成人烧伤脓毒症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与成人烧伤脓毒症患者死亡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烧伤性质、病原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ODS(OR >1,P<0.05)与首次手术时间(OR>1,P<0.05)可确定为烧伤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是否伴有MODS可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把握首次手术时间对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深远.
作者:黄波;姚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检测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3组,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HbA1C、DD、CRP及BNP测定,分别对3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患者HbA1c与DD、CRP及BN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20例患者中单支病变组105例,双支病变组130例,多支病变组84例.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较双支病变组的HbA1c 、DD、CRP及BNP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DD、CRP及BNP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bA1C、DD、CRP及BNP水平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价指标.
作者:韩岳萍;马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危重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救治程序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75% TBSA以上特大面积烧伤患者14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科后在第一时间采用深静脉置管抗休克复苏,预防性气管切开防治气道梗阻,肢体环形焦痂切开减张防止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早期创面处理与1周内行Ⅲ度创面切痂植皮等综合救治措施.结果 14例危重烧伤患者治愈11例(78.57%),死亡3例(21.43%);平均切痂面积(51.63±18.96)% TBSA,平均切痂(2.96 ±0.84)次,平均手术植皮(4.14 ±0.64)次,平均住院136 d.治愈的11例患者中1年以上随访8例,能生活自理6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3~6个月随访3例,生活能自理2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1年后经局部整形治疗,治愈的11例危重烧伤患者仍有2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其中1例为双手腕关节以下截肢),随访率100%.结论 危重烧伤患者采用程序化综合救治方案和个体化治疗措施能够提高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旭辉;张龙;李传吉;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宁夏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宁南山区)实施“686”项目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宁南山区200例患者在实施项目前后,从促进实施“686”项目网络体系建设、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肇事肇祸率、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6”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救助网络体系的形成;项目实施后患者复发率(10%)明显低于实施前复发率(30%);实施后治愈率(90%)明显高于实施前治愈率(76%);实施后肇事肇祸率(1%)明显低于实施前肇事肇祸率(4%);实施前后患者复发率、治愈率、肇事肇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PANSS、SDSS总分均低于实施前总分,实施后GQOLI-74总分均高于实施前总分,实施前后PANSS、SDSS、GQOLI-74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86”项目的实施,促进宁南山区救助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体系建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
作者:栾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11个市、县(区)筛查的2万名农村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亚型分布特点及年龄特征.方法 选择宁夏地区11个市、县(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妇女2万名,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查HPV阳性率和HPV型别.结果 宁夏农村地区HPV阳性率为8.3%,其中HPV的12种型别感染率高(7.4%),其次为HPV 16型(1.74%);HPV感染高峰在50岁以后的年龄段,且HPV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结论 通过检查结果分析,对宁夏地区的HPV感染状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及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秀萍;闵清红;吴丹;陈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下肢多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引起下肢疼痛和麻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Dellon三切口手术,对具有神经卡压体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下肢神经减压手术.结果 16例患者疼痛缓解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缓解率达到100%;其中12例明显缓解,明显缓解率达75%.神经传导速度术前测定为(36.7 ±5.1)m/s,术后为(48.0 ±4.5)m/s,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减压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疼痛和麻木.
作者:赵龙;吴义刚;吕全;张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人新鲜甲状腺组织在离体状态下经射频消融时达到坏死温度时所需的时间,在不同射频功率、时间状态下消融部位温度、毁损程度、范围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使用裸露电极长度为1 cm的单束射频电极针插入甲状腺组织内,测温电极距离裸露电极0.5 cm处测温.分别给予不同功率和时间下对甲状腺组织进行消融,记录消融时间、消融区温度,观察消融形态,测量毁损范围,观察毁损区病理学改变.结果 毁损区呈现椭圆形,20 W消融3 min毁损纵径平均(1.52±0.075)cm,横径平均(1.20±0.06) cm,面积平均(1.43 ±0.12)cm2;30 W消融3min毁损纵径平均(1.65 ±0.10)cm,横径平均(1.27 ±0.05) cm,面积平均(1.63 ±0.16)cm2.达到毁损所需小温度60℃所需时间不同:20 W时需60 s,30 W时需30 s.相同作用时间下,功率不同毁损面积不同,功率越大毁损面积越大,呈正相关性.相同功率下,作用时间不同毁损范围不同,时间越长毁损面积越大,呈正相关性.镜下显示毁损区发生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被破坏,核减少和核变形明显.结论 不同功率、不同消融时间下毁损面积不同,不同功率下达到毁损所需温度时间不同,呈正相关性,毁损区呈现椭圆形凝固性坏死组织.
作者:鲍山林;张淼;汪静;江宁祥;许瑞庭;陈映;张锦洲;余生林;吴红丽;余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不予以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组术前对肿瘤累及相应节段的EMG(肌电图)以及SEP(体感诱发电位)实施监测,并在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变化监测,通过EMG监测结果确定肿瘤的范围,SEP监测结果确定脊髓功能.所有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实施手术.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以及随访观察期间均未见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患者MoCormick脊髓临床分级明显较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 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中,观察组复发率为2.38%,对照组9.52%.结论 临床在对椎管内肿瘤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予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神经损伤,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王万弟;吕金明;马荣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以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疾病缓解期血清总IgE、IL-4、IFN-γ、IgG4的临床免疫学指标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并探讨哮喘患儿发生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取30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时选择30例入托前3~4岁门诊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总IgE、IgG4的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 病例组急性期血清总IgE、IL-4、IgG4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而IFN-γ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病例组缓解期血清总IgE、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缓解期IgG4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急性发作期IL-4与总IgE呈正相关性(r=0.751 7).结论 检测血清总IgE、IL-4、IFN-γ和IgG4的水平可辅助诊断儿童哮喘;监测血清总IgE、IL-4、IFN-γ、IgG4水平可进行疗效判断.
作者:李莉;苏荣;张文华;张建荣;蔡永梅;唐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宁夏监测点居民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了解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 COPD死亡资料来源于2015年宁夏10个国家级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宁夏统计局.根据死亡个案及人口资料计算年龄、性别、民族粗死亡率,计算标化死亡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结果 2015年宁夏监测点居民总死亡率为422.95/10万(标化死亡率495.80/10万),其中COPD死亡率为37.10/10万(标化死亡率71.22/10万),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81.94%,占总死亡的8.77%,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居死因普第2位.COPD的死亡率从50岁后随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65岁以后上升幅度较大,85岁达高峰.城市、农村COPD死亡率分别是33.67/10万、40.71/10万(标化率分别是28.24/10万、75.87/10万);回、汉族居民COPD死亡率分别是31.19/10万、44.26/10万(标化率分别是94.75/10万、113.69/10万),男、女性居民COPD死亡率分别是36.42/10万、37.80/10万(标化率分别是67.99/10万、71.22/10万).结论 宁夏监测点居民COPD死亡率较高,应针对40岁以上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COPD的死亡率.
作者:张银娥;马芳;雍博;谢帆;田园;靳雅男;杨艺;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高分辨CT(HRCT)特征,提高对该疾病影像学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学确诊的COP患者的HRCT影像学特征.结果 典型COP影像学表现有胸膜下多发性实变影(12例)或斑片影(6例),部分患者含空气支气管征或反晕征,病灶在几周内位置可以改变.典型表现还有支气管中央型(3例),病灶沿着较大的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常见反晕征.磨玻璃影(8例)也很常见,但不具特异性,多与实变、结节影并存,随机分布;少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孤立性团块影(1例)、结节影(4例)、多发团块影(2例)、带状影(4例)、小叶间隔增厚型(2例).结论 COP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但以胸膜下多发实变影和支气管中央型为典型,病灶游走性是重要的特征,需要与细菌性肺炎、肺淋巴瘤、肺结节病鉴别.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杨青兰;姜鹏;郭东更;杨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治疗碱烧伤兔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应用印迹细胞学方法选取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的兔眼碱烧伤模型,另眼取材通过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对角膜缘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鼠单克隆抗体AE5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对碱烧伤兔眼行植片移植,观察术后眼表状态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细胞在去上皮羊膜上生长良好,形成复层,AE5细胞免疫鉴定呈强阳性.不同移植片治疗碱烧伤兔眼,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的角膜缘于细胞自体移植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术后角膜病变总评分与去上皮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在兔眼碱烧伤模型的眼表重建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作者:詹冬梅;杨红燕;哈玲芳;韩树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甲胎蛋白(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将入组的112例HCC患者分组,其中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阳性组)79例,非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阴性组)33例;而APP阴性患者(AFP <20 μg/L)65例,AFP阳性患者(AFP >20 μg/L)47例.检测112例入组患者的空腹血清GP73、AFP水平,对各组中二者水平是否阳性及HBsAg是否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112例肝癌患者HBsAg阳性和阴性的GP73表达,结果显示,HBsAg阳性组与HBsAg阴性组血清GP73、AFP水平均明显升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单项检测阳性患者74例,阳性率66.07%;血清AFP单项检测阳性患者47例,阳性率41.96%;血清GP73及AFP联合检测阳性患者68例,阳性率60.71%,与血清AFP单项检测阳性率、阴性率比较,血清GP73、血清GP73联合A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血清AFP阴性患者,GP73检测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达60%,与血清AFP单项检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P7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与HBsAg是否阳性无相关性,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其对肝癌补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马娟;张爱芸;王煜;张旭;马燕;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汉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 入选宁夏回族OSAHS患者112例、汉族OSAHS患者157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2组,即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选同期无基础疾病的回族60例、汉族92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L/D多态性.结果 回族、汉族间进行比较,对照组、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其Ⅱ基因型频率、Ⅰ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Ⅱ基因型频率及I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回族对照组(P<0.05);汉族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Ⅱ基因型频率及I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汉族对照组(P<0.05).回族、汉族单纯OSASH组与OSASH合并高血压组同民族间进行比较,Ⅱ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在宁夏回族、汉族人群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ACE基因Ⅱ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与宁夏回族、汉族OSAHS发病及OSAHS合并高血压存在关联性.
作者:黄晓波;邵萍;王建锋;祁春雷;朱静;刘露;任红岩;陈丽君;许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8 ~60岁、体质量指数(BMI) 18.5~24.0 kg/m2、择期行手术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组,n=24)、DEX0.5 μg/kg组(D1组,n=24)、DEX 1.0 μg/kg组(D2组,n=25).3组患者分别输注生理盐水、DEX 0.5 μg/kg和DEX 1.0 μg/kg,10 min后以20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直至患者意识消失时停药并记录丙泊酚用量和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 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分别为C组(1.77±0.43) mg/kg、D1组(1.13 ±0.33)mg/kg和D2组(0.79±0.31) mg/kg;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314 ±59)s、(210 ±53)s和(138±56)s,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能明显减少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可为临床工作中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顾洋;杨凡;郑俊威;马玲;张永海;尉静芳;马汉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溃疡的相关性,以期安全应用药物,降低胃溃疡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RA胃溃疡患者和75例RA胃炎患者,分别作为胃溃疡组和对照组,均进行Hp检测,并对2组患者服用NSAIDs情况进行观察;以NSAIDs(+)作为服药者,以NSAIDs(-)作为未服药者、比较各因素对胃溃疡比值比(OR)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CI可信区间情况;并对胃溃疡组细分成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观察服用NSAIDs和Hp感染对各指标的影响性,观察不同NSAIDs服药对胃溃疡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胃溃疡组在Hp(+)和NSAIDs(+)发生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OR=7.835、8.123);相关性方面,单纯服用NSAIDs胃溃疡OR为1.356,单纯Hp感染胃溃疡OR为1.258,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胃溃疡OR为14.545;胃溃疡出血组Hp(+)、NSAIDs(+)、NSAIDs(+)Hp(+)、NSAIDs(+)Hp(-)、NSAIDs(-)Hp(+)、NSAIDs(-)Hp(-)比率分别为84.61%、80.77%、46.15%、26.72%、19.24%、7.69%,未出血组相对应分别为69.05%、38.09%、7.14%、19.05%、28.57%、4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服药出血OR值为7.344,显著高于短期服药OR值1.245和偶尔服药者OR值1.114.结论 持续服用NSAIDs RA患者和Hp感染容易诱发胃溃疡出血,可协同损伤胃黏膜,故持续服用NSAIDsRA患者要定期监测Hp.
作者:杨志伟;李志勇;池淑红;石瑞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不同部位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生长抑素(SS)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差异及其与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VD患者43例为观察组,脑梗死而非痴呆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SS和Ach的含量,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血浆SS和Ach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SS和Ac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颞叶梗死患者血浆SS和Ach含量较其他部位梗死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程度越重,血浆SS和Ach含量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中脑不同部位梗死血浆SS和Ach含量不同,以额颞叶下降为明显,且与痴呆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浆中SS和Ach可能作为早期诊断VD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高娟;齐金喜;刘顺达;刘志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脾虚气滞、挟瘀毒内阻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张氏“健脾化瘀解毒丸”,对照组给予西药抗幽门螺杆菌及对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评分、组织病理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胃镜下黏膜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病理疗效比较,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萎缩程度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上皮化生评分和异型增生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幽门螺杆菌为28例(70.0%),对照组为25例(62.5%);治疗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7例,根除率75.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16例,根除率36.0%,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2,P<0.05).结论 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胃痛、胃胀以及嗳气、纳呆、疲倦和嘈杂等不适症状,并能改善胃镜下胃黏膜局部循环,还能促进萎缩腺体恢复,缓解胃黏膜炎症状态,并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但对于逆转肠上皮化生、异型不典型增生,此研究不能体现2组的差异.
作者:王立平;杨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不同病原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临床诊断的成人颅内感染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常规、脑脊液(CSF)及影像学资料,总结成人不同病原菌感染所致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脑)44例,化脓性脑炎、脑膜炎(化脑)30例,结核性脑炎、脑膜炎(结脑)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CM)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结脑临床表现有低热、盗汗症状,CSF氯化物明显降低,经正规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病情好转;CM患者有全身慢性疾病或免疫抑制病史,阿利新蓝染色阳性,CSF涂片墨汁染色可找到隐球菌.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多有接触史,临床发热呈波状热,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结论 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及CSF检查可基本鉴别5种类型的颅内感染性疾病,颅脑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田盼;欧阳敏;范学文;史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银川市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以了解该地区早产儿ROP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08例NICU住院早产儿,采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进行ROP筛查,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608例早产儿中有59例发生ROP,ROP的发生率为9.7%;出生体重1 000g~、1 500 g~、>2 000 g的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分别为45.4%、28.6%、6.8%,其中Ⅰ期ROP 34例、Ⅱ期ROP 13例,经过复查在矫正胎龄42~44周时病变退行消失.Ⅲ期ROP8例,Ⅰ型阈值前病变2例,阈值病变2例,及时激光治疗痊愈.结论 出生体重<1 000 g及胎龄<28周是发生ROP的高危因子,进行正规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重度ROP,及时给予干预,以降低ROP的致盲率.
作者:叶沿红;李红;吴静;李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2岁.2016年1月2日在个体美容诊所行面部溶脂针注射(双侧面颊和颏下),术后1周双侧面颊部、颏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节,面部肿胀,局部疼痛症状明显,未作特殊处理.2周后患者就医于另一家个体美容诊所,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行面部吸脂术,术后面部肿胀、疼痛加重,伤口持续有黄色脓性液体流出.吸脂术后3d又在同一诊所局部麻醉下行面部感染扩创术,术后给予头孢硫脒、甲硝唑等静脉输液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其后因面部肿胀、疼痛加重,双耳前、颏下引流伤口不断流脓,声音嘶哑,病情加重,于1月28日收住本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查体:T 36.8℃,P 88次/min,R20次/min,Bp 120/76 mmHg.一般情况好,急性病容,痛苦表情,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面部高度肿胀,面颊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压触痛明显,未触及波动感.双颞部、下颌下可见引流伤口,伤口不断有咖啡色及淡黄色浑浊脓性液体流出.彩超检查提示:双侧面颊颏下皮下可探及多发条索样不规则低回声区,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作者:岳江涛;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准入标准的110例青年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得分、自我效能量表(GSES)得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及再次住院率的差异.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指导的连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青年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恢复功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脑卒中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何秀琳;段伟;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防止去氢甲睾酮(MA)滥用,对其残留进行监测,迫切需要一种有效、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将MA单克隆抗体与CNBr-Sepharose 4B偶联制备获得去氢甲睾酮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IAC),同时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对IAC的性能及实际应用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IAC对MA的大柱容量是4.76μg/g干胶,佳上样和洗脱缓冲液分别为2%和70%的甲醇;柱子重复使用3次,柱容量和回收率分别为93.4%和81.1%.为进一步研究基质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用IAC对加标肉制品和中药材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其回收率为78.7% ~95.1%.结论 试验制备了对MA具有特异性吸附的IAC,并对其用于中药材等实际样品进行净化处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作者:马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自1987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到后来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出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报道,目前全球已有400余万儿童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出生[1].ART技术整体上是安全可靠的,但由于该技术的复杂性,且系跨越非正常途径的精卵结合,其对产妇与后代健康状况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进行接受ART助孕治疗后母亲和子代健康安全性评估进行综述.
作者:林方方;哈灵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无法通过正常有序按时修复达到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创面经正规治疗8周以上仍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被判定为难愈性创面,临床上主要包括糖尿病足、各种压迫性体表溃疡、静脉性溃疡、烧创伤残余创面等.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难愈性创面的致病因素过去主要由创伤引起,近年来糖尿病足已成为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李传吉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