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华南农村低收入地区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进行现况调查. 方法 对广东省某代表性特困农业县的县人民医院的电子医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根据住院期间低血肌酐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判断CKD并分级.按KDIGO标准,根据血肌酐变化情况判断AKI并分级. 结果 5345例用于CKD流行病学分析,其中37.437%合并CKD,3~5期的比例分别为31.993%、2.806%和2.601%.5期CKD患者主要集中在包含肾脏病单元的内科.3~4期CKD在内科、外科和其它科室的发生率分别为43.093%、24.783%和19.808% (x2=430.0,P<0.001),在20~39岁、40~59岁、60~79岁和≥80岁年龄段分别为2.498%、13.794%、41.402%和65.207%(x2=1309.5,P<0.001).用于AKI分析的5 158例患者中,9.442%符合KDI-GC-AKI标准,社区和医院获得性AKI各占5.428%和4.013%,27.721%AKI为2~3级.AKI在不同科室间的发生率类似,但随着年龄段增大其发生率逐渐增加.根据出院诊断编码,AKI的诊断率只有7.004%.结论 CKD和AKI在华南农村低收入地区的发生率高,而重视度不高.提高基层综合防治肾脏病能力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作者:张裕生;吴燕华;李志莲;曾鹏飞;欧琼;董伟;陈源汉;梁馨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血液超滤与利尿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检索2016年11月前发表的超滤与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经文献审核、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应用Rev Man软件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1项研究.病例总数870例,超滤组434例,对照组436例;与对照组比较,超滤组患者体质量降低更为显著[加权均数差(WMD)=1.390,95%可信区间(95% CI)0.640~2.150,P<0.001]、体液清除量明显增加(WMD=1.220,95% CI 0.490~1.960,P=0.001);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再住院率减少[比值比(OR)=0.600,95% CI0.430~0.840,P=0.003];2种治疗方法在血肌酐(WMD=0,95% CI-0.250~0.250,P=0.980)、左室射血分数(WMD=-0.020,95% CI-0.070~0.020,P=0.280)、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WMD=2327.610,95% CI-5215.360~560.130,P=0.110)水平及死亡率(0R=0.990,95% CI0.660~1.470,P=0.960)无明显差别.未出现与治疗方法相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结论 超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减轻容量负荷作用较利尿剂更为明显,可以减少再住院率,对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费宇行;张蓉;邢娜;李晶;赵力;裘毅刚;李明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压的影响,了解手术前后血钙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比较手术前后HD中间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PTx的31例患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 roidism,SHPT)的维持性HD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PTx前后实验室检测数据、血压的变化.比较PTx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分析PTx前后血压差值与血钙差值的相关性. 结果 术后第1、2、4及8周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术前1周[(156.81±28.27) mmHg]明显下降,并呈递减趋势,呈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分别为:LSD-t=5.992,P<0.001;LSD-t=6.621,P<0.001;LSD-t=7.318,P<0.001;LSD-t=9.210,P<0.001).术后第8周[(117.37±12.16)mmHg]与术后第1周[(130.38±15.56)mmHg]相比,SBP降至低,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SD t=3.268,P=0.002).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DBP)术后第4、8周与术前第1周相比则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下降(分别为:LSD-t=4.046,p=0.002;LSD-t=6.421,P<0.001);术后第8周[(67.52±8.38) mmHg]与术后第1周[(79.83±11.17) mmHg]相比,DBP降至低,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SD-t=4.678,P<0.001).在手术前后6周期间内,各有558例次HD,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8(%)和8.6(%),两者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26.260,P<0.001).手术前后血钙差值与SBP的差值呈正相关(r=0.630,P=0.006).手术前后血钙下降的程度与DBP的变化虽有一致性,但无统计学意义(r=0.331,P=0.070). 结论 PTx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透患者的SHPT,显著降低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lH)、血钙、血磷水平,而且术后血压下降明显,尤其SBP下降较DBP下降更明显.SBP下降的幅度与血钙下降的幅度呈显著的相关性.但是,PTx术后HD中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则有明显增加.
作者:林新伟;杨宇;赵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规用药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时是否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方法 本研究纳入接受CRRT的应用亚胺培南(imipenem,IP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TZP)或头孢吡肟(cefepime,FEP)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抗生素应用前、应用后0.5、1、2、4、6和12h的血药浓度.所采集得到的相关血液样本系列分为早期样本组(≤48h,在第1次使用抗生素后起)和后期样本组(>48h)2组. 结果 共24例患者入选,其中应用IPM 9例,TZP8例和FEP 7例.收集到45组血液样本系列,其中IPM15组,TZP 16组和FEP 14组.47%接受IPM、75%接受TZP和0%接受FEP的患者血药浓度达到了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四倍. 结论 对于接受CRRT的感染性休克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不能完全达到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对于此类患者应考虑增加剂量或延迟给药时间以达到佳的药物治疗浓度.
作者:郑俊波;戴青青;温良鹤;娄邵菲;叶明;姜雪松;于凯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3例行HD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30例,治疗87例次)和无肝素组(33例,治疗68例次).RCA组在线调整透析液离子浓度,4%枸橼酸三钠从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分别输入.检测透析充分性、治疗前后凝血功能、PH值及电解质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透析器凝血及临床出血事件. 结果 ①RCA组溶质清除指数(Kt/V高于无肝素组(1.2±0.3比0.9±0.2,t=3.257,P=0.002),治疗时间长于无肝素组[(4.0±0.0)h比(3.1±0.5)h,t=5.177,P<0.001].②RCA组透析器凝血情况好于无肝素组(P<0.001).③RCA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H值(t=-4.590,P<0.001)、Na-(t=-2.431,P=0.021)及HC03(t=-4.630,P<0.001)较治疗前上升,但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Ca2-无明显变化(t=1.708,P=0.097).④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通过在线调整透析液离子浓度及枸橼酸分2部分输入的方法,可以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对高危出血患者进行RCA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血气分析及相关离子变化,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松涛;赵娜;胡军;王小芹;李艳华;肖跃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8岁,因“血液透析10年,左上肢血管瘤术后14天”拟“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收住院.因发现左前臂动静脉内瘘进行性增大肿块,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发现静脉瘘口瘤样扩张,予切除后重新缝合.术后2周出现发热,伴双下肢不自主抽动,行走困难,四肢肌肉僵直、屈伸困难,张口受限等症状.
作者:王洁;马纪林;杨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脂饮食诱导肾损伤小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 1)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组和高脂饮食+白藜芦醇干预(high fat diet with resveratrol intervention,HFD+ Res)组.HFD+Res组小鼠每日予以白藜芦醇[35 mg/(kg·d)]灌胃,NC和HFD组予以同等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2周时,常规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和TGF β 1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白藜芦醇干预组3组间在TC (F=48.688,P<0.001),TG (F=15.361,P=0.001),LDL (F=50.401,P<0.001),Scr (F=27.143,P<0.001)及BUN (F23.369,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及HFD+Res组相比,HFD组小鼠的TC、TG、LDL、Scr、BUN水平显著增高(与NC组比较:p<0.001;P=0.002;P<0.001;P<0.001;P<0.001;与HFD+Res组比较:P=0.022;P=0.027;P<0.001;P=0.001;P=0.001).HE染色显示,HFD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稍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增多,HFD+Res组病理损伤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FD组MCP-1及TGF-β 1表达高于NC组(P=0.004;p<0.001)及HFD+Res组(P=0.023;P=0.007),蛋白印迹结果同样显示:HFD组MCP-1及TGF-β 1表达高于NC组(P=0.013;P=0.002)及HFD+Res组(p=0.044;P=0.039).结论 MCP-1和TGF-β1可能参与了高脂肾损伤发病及进展,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其表达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张颖;冯锦红;杨晶;李胜开;尹忠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静脉浅表化术在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终末期肾脏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1~3月,超声测定内瘘静脉前壁与皮肤距离超过6mm的患者11例,行静脉浅表化术.观察术后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4周彩超再次检查静脉前壁距皮肤距离、内瘘静脉内径,自然血流量,测量可穿刺长度,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内瘘使用后2周行透析充分性评估Kt/V. 结果 术后无患者出现血肿、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3例患者有短暂的手臂水肿,半月后消失.超声检查术前静脉前壁距皮肤距离6.2~12.5mm,平均(8.87±2.00) mm,术后1月为0.8~1.8mm,平均(1.28±0.33)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6,P<0.001).术后1月内瘘静脉内径为4.8~7.5mm,平均(5.77±0.76) mm,较术前[4.4~6.8mm,均值(5.55±0.67) mm]有所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p=0.015).彩超检查自然血流量为(781.00±170.34) ml/min,较术前(681.55±167.93) ml/min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02).测量可穿刺长度为9~14cm,平均(10.91±1.45) cm.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均值为1.59±0.24.截止至2017年2月,11例患者内瘘均未出现过血栓,能够满足每周3次的透析血流量,长正常使用时间已经超过13个月.结论 动静脉内瘘浅表化手术为没有合适浅表静脉的透析患者有效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提供了可能性,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对手术器械及设备无特殊要求的优选方法.
作者:杨杰;李萍;赵磊;万静芳;倪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血栓形成是导致人工血管内瘘失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目的是评估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后取栓治疗的远期效果,总结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6年11月因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总结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取栓治疗后的初级通畅情况及次级通畅情况,利用Cox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是为32.3个月,取栓治疗后的1年初级通畅率为54.9%,1年次级通畅率为94.1%,2年初级通畅率为36.1%,2年次级通畅率为72.2%.关于初级通畅情况的多因素分析中,第一次取栓治疗时行球囊扩张治疗为保护性因素(HR=0.361,95% CI0.135~0.968,P=0.043).关于次级通畅情况的多因素分析中,男性为危险因素(HR=3.008,95% CI l.010~9.032,P=0.049). 结论 取栓及相应的介入治疗是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处理手段,具有良好的长期通畅率.
作者:马博;李金勇;樊雪强;叶志东;陈洁;郑夏;杨煜光;甄雅楠;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副头静脉对前臂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影响. 方法 选择38例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都有副头静脉,随机分成实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实验组对副头静脉用丝线结扎阻断,对照组不处理副头静脉,2组均行前臂标准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术后8w、20w比较2种方法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早期失功率的影响. 结果 术后8w实验组头静脉血流量好于对照组,2组存在统计学意义(t=3.402,P=0.002);早期内瘘失功率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4.502,P=0.034).术后20w实验组头静脉血流量好于对照组,2组存在统计学意义(t=3.102,P=0.004);早期内瘘失功率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246,P=0.022). 结论 副头静脉的存在会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减少,早期内瘘失功率增加,副头静脉的处理对前臂动静脉内瘘术至关重要.
作者:吴佳君;贺海东;胡屏;陈霞;张栋梁;徐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从原理上分析影响活性炭罐出水效果的相关因素,为选配及维护活性炭罐提供依据.活性炭罐在有效清除余氯防止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同时,还保护反渗膜和树脂免受余氯的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在配制活性炭罐时要考虑活性炭各项参数,合理选择活性炭.保护好树脂及反渗膜,保证透析用水水质的安全性.
作者:朱瀛浩;张飞鸿;应滋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慢性肾损害患病率不断增加,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50~200万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并且每年以10%~12%的速度增长[1].此次调查通过收集贵阳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下辖的11家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2~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数据,分别从人口学特征,原发病,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几个方面了解目前贵阳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透析现状.
作者:李晓颖;吴欣;陈松;田娅飞;刘畅;阳柳;张阳;杨旸;邓晓风;唐昕;张军;方绪革;张明玲;李文增;钱银芬;张永杰;孙少媛;李宇红;于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丙型肝炎病毒可导致肾脏损伤,增加透析人群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降低肾移植后移植物存活率,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十分重要.但是,对于透析患者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副作用多,病毒应答较低,干扰素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失功密切相关,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人群中使用较少.直接抗病毒药物是一种新问世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高效、低副作用的特点,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可能.
作者:吴鸿雁;胡章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EPS是慢性、隐匿性发生的疾病,早期通常不易识别.临床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目前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暂缺乏特异性疗法,需多学科联合治疗.本文将就包裹性腹膜硬化的发病机制、诊疗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王伊娜;赵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很常见,且与死亡率密切相关.定期评估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情况,指导他们合理饮食来满足他们个体化的营养需求,对于减少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腹膜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评估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苏春燕;汪涛;王培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肌肉痉挛的发作降低了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是患者无法完成充分透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血液透析相关性肌肉痉挛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作者:尹彦琪;许戎;金其庄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