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4091
  • 国内刊号:11-4750/R
  • 影响因子:1.54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65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2018年9期文献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骨代谢标志物的短期变化

    目的 分析甲状旁腺切除加前臂移植手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在手术前后骨代谢标志物的短期变化情况,为SHPT时骨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难治性SHPT患者.收集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以及术后第3天的骨代谢标志物资料,包括骨代谢调控激素:维生素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降钙素(calcitonin,CT);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N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s,NTX)和Ⅰ型胶原C端肽(type Ⅰ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s,CTX).分析骨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50例接受PTX手术的严重SHPT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术前基线资料显示,患者的相关骨代谢标志物血磷、血清iPTH、ALP、OC、CT、NTX和CTX均高于正常水平,分别为(2.10±0.41) mmol/L、(1861.55±920.21) ng/L、283.55(155.53,721.78) U/L、290.8 (220,300) ng/ml、(89.66±50.83) pg/ml、6.0 (4.69,6.00)μg/L和1191.5(860.4,1200.0)μg/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PTH与ALP (r=0.782,P<0.001),iPTH与NTX (r=0.758,P<0.001),ALP与OC (r=0.637,P<0.001),NTX与CTX (r=0.749,P<0.001)及OC与NTX(r=0.311,P=0.03)之间均呈正相关.PTX术后3天,iPTH、CT、CTX分别降至11.30 (5.42,23.40) ng/L、(63.17±44.20) pg/ml、1.68(1.28,2.33)μg/L均较前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17,0.001),OC升至300(300,300) n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结论 严重SHPT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呈偶联性明显活化,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活跃,骨转换水平增高.PTX术后短期内,成骨细胞活性进一步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下调.

    作者:葛益飞;杨光;王宁宁;查小明;俞香宝;毛慧娟;孙彬;曾鸣;张波;邢昌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后容量状态,探讨透析前容量超负荷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杭州市中医院MH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前生化指标,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得患者容量超负荷指标即水负荷值(overhydrat ion,OH).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OH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96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透析前容量正常(-1.1L≤OH≤1.1L)患者52例(27%),容量超负荷(OH>1.1L)患者共144例(73%),其中89例(45%) MHD患者存在中度容量超负荷(1.1L<OH≤2.5L),55例(28%)MHD患者存在重度容量超负荷(0H>2.5L).透析后仍有29例(15%)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严-0.322,P<0.001)、合并糖尿病(r=0.432,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r=0.346,P<0.001)、合并高血压(r=0.166,P=0.020)、查尔森合并症指数(r=0.433,P<0.001)、收缩压(r=0.266,P<0.001)、血红蛋白(r=0.210,P=0.003)、血清白蛋白(r=-0.211,P=0.003)、空腹血糖(r=0.397,P<0.001)、尿素清除指数(r=-0.287,P<0.001)、高敏C反应蛋白(r=0.202,P=0.005)与OH值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β=-0.580,P=0.001)、合并糖尿病(β=0.949,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β=0.632,P=0.001)、高收缩压(β =0.014,P<0.001)、低血清白蛋白(β=-0.062,P=0.007)、低脂肪组织指数(β=-0.073,P=0.003)是透析前OH值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透析前普遍处于容量超负荷状态,容量超负荷患者达73%,重度容量超负荷达28%,值得医务工作人员重视.尤其需要关注男性、高收缩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低血清白蛋白、低脂肪组织指数患者,透析后大部分患者容量状态趋于正常,仍有15% MHD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

    作者:程灵红;张红梅;常立阳;范汝艳;陆晓艳;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肺超声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超声检查结果与容量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门诊及住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近1周内接受常规实验室检查,记录其基本资料.透析前后30min进行肺超声、心脏超声、生物电阻抗等基本检查,获得心脏超声参数、肺超声参数、容量相关指标等.结果 依据肺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肺淤血组、中度肺淤血组和重度肺淤血组,中度及重度彗尾征组患者的心功能较差(x2=25.358,P<0.001),多合并下肢水肿(x2=12.217,P=0.002).透析前后肺超声检查有显著改变(Z=-6.176,P<0.001),与透析超滤量呈正相关(r=0.200,P=-0.039),射血分数(β=-87.138,P=0.014)与肺超声检查中彗尾征形成独立相关.肺超声彗尾征评价容量负荷状态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可信区间为0.758~0.925 (P<0.001).肺超声判断患者容量超负荷的佳临界值为12.50条,诊断的灵敏度为0.688,特异度0.950.结论 本研究证实肺超声检查彗尾征的出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容量负荷相关.

    作者:崔琳琳;汤孟君;陈揭剑;叶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与人体成分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变化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MHD患者126例,利用BCM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记录测得的透析前水负荷(over hydration,OH),记录患者预计超滤量、实际透析超滤量、透析时血压变化情况及透析间期血压情况.结果 ①低血压发生组的透析前OH值低于无低血压发生组(2.13±1.22比1.48±1.26,P=0.017),同时低血压发生组的透析前OH值与预计超滤量的差值低于无低血压发生组(-1.18±1.19比-2.10±1.23,P=0.001).②透析间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与透析前OH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01,P=0.003),透析前OH值与实际超滤量的差值与平均MAP同样呈现线性正相关(r=0.227,P=0.028).③透析前OH值与实际超滤量值的差值预测MHD患者透析间期发生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 (0.586~0.776),P=0.001.④透析前OH值与预计超滤量的差值预测MHD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 (0.607~0.835),P=0.001.结论 BCM测得的透析前OH值与预计和实际的超滤量的差值能较好的预测透析间期MHD患者高血压以及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作者:施翎;章海芬;方妮娜;蔡宏;庞慧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感染管理对艾滋病相关SIRS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炎性介质、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感染管理对艾滋病相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血浆炎性介质、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艾滋病相关SIRS合并急性肾衰竭并行连续血液净化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持续监测,并行规范化感染管理,对30例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根据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感染管理效果,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确定治疗效果.结果 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2h及6h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t=32.134、29.013,P=0.011、0.016);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2h及6h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t=28.003、30.012,P=0.018、0.01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2h及6h IL-10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t=35.412、34.054,P=0.009、0.010).且3项指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间越长炎症因子水平越低.治疗前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钾(kalium,K)、钠(hatrium,Na)、氯(chlorine,Cl)及血糖(glucose,Glu)均明显高于治疗2h后的水平(t=15.412、18.013、19.223、18.107、20.224,P=0.042、0.031、0.021、0.029、0.001),且上述指标的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6h的水平(t=20.223、24.0014、22.012、25.321、19.031,t=0.042、0.028、0.038、0.022、0.045),治疗后2hBUN、K高于治疗后6h(t=2.948、2.746,P=0.005、0.008).30例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处理后,存活19例,死亡11例,存活率为63.3%.结论 对艾滋病相关SIRS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通过规范化的院内感染管理能明显减少院内的感染发生率,并且通过连续血液净化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血浆炎性介质因子水平、纠正酸碱平衡及稳定内环境,利于肾衰竭患者的恢复.

    作者:兰玲鲜;苏春雄;黄瑞芬;陈秋霞;郑卉;陆新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射血分数保留型(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中间型(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of ejection fraction,HFmrEF)以及降低型(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组间比较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 152例患者中HFpEF为110例(72.4%)、HFmrEF为16例(10.5%)、HFrEF为26例(17.1%).HFrEF组Ⅳ级心力衰竭高于HFpEF组(x2=6.369,P=0.041);HFpEF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尿酸(uric acid,UA)、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HFrEF组(t=3.144,P=0.002;t=2.131,P=0.033;t=2.933,P=0.003);HFrEF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高于HFpEF组和HFmrEF组(t=3.211,P=0.001;t=-0.789,P=0.005).HFpEF组E/A(E峰/A峰)比值明显低于HFrEF组(t=2.971,P=0.003);HFpEF组左房内径(left atrium,LA)、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低于HFmrEF组(t=3.055,P=0.002;t=5.461,P=0.000)和HFrEF组(t=2.151,P=0.031;t=4.307,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LVEF与SBP呈正相关性(0R 0.338,95% CI 0.086~0.263,P<0.001),而与HB(OR 0.188,95% CI-0.024~-0.033,P=0.010)和LVEDd(OR0.563,95% CI-1.421~-0.743,P<0.001)呈负相关,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验证(t=7.906,P=0.004;t=-4.191,P=0.025;t=-5.582,P=0.011),提示SBP、HB、LVDd可能是LVE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可能与贫血、高血压导致心脏重塑有关.

    作者:文锐;代思源;覃娇;李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砷化氢中毒肾脏损伤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blood filtration,CV-VH)与血液透析(hematodialysis,HD)配合血液灌流(blood perfusion,HP)在砷化氢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脏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砷中毒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D+HP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则选择CVVH+HP进行治疗.记录2组临床症状消退、血液净化及住院时间;对比入院时及治疗后2组溶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测定2组入院及治疗3d透析液及尿砷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平均血液净化时间(t=13.836,P=0.003)、血红蛋白尿(t=7.381,P=0.041)、发热畏寒(t=9.029,P=0.034)、黄疸(t=7.903,P=0.039)、乏力腰背痛(t=9.623,P=0.022)等临床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t=18.349,P=0.001)均明显缩短.治疗ld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下降,第3d开始回升;血清总胆红质(total bilirubine tbil,TBIL)在治疗后持续下降,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第1d明显升高,之后持续下降.方差分析显示,上述4项检测指标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Hb:F=18.591,P=0.006:TBIL:F=71.855,P<0.001;Scr:F=154.622,P=<0.001;BUN:F=17.728,P=0.011).治疗后4个时间点血清TBIL(对照组t=7.664、6.722、6.330、12.684,P=0.017、0.021、0.024、0.006:观察组t=8.338、12.564、14.629、7.188,P=0.014、0.006、0.005、0.019)、Hb(对照组t=4.382、4.168、4.496、-4.779,P=0.048、0.044、0.047、0.041;观察组t=6.416、4.512、4.408、5.081,P=0.023、0.046、0.049、0.041)、Scr(对照组t=-11.680、-12.665、-5.768、-9.846,P=0.007、0.006、0.033、0.010;观察组t=-8.526、-12.814、-10.596、17.928,P=0.013、0.006、0.009、0.003)、BUN(对照组t=-4.575、-4.509、4.826、6.646,P=0.045、0.046、0.042、0.031;观察组t=-4.552、5.778、6.269、6.744,P=0.046、0.043、0.040、0.032)水平与入院时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TBIL(t=10.757、19.228、3.869、6.509,P=0.009、0.003、0.023、0.018)、Hb(t=4.375、3.828、6.032、5.966,P=0.043、0.048、0.037、0.038)、Scr(t=4.792、7.105、5.811、6.225,P=0.041、0.033、0.037、0.035)、BUN(t=4.492、6.113、5.708、7.116,P=0.048、0.041、0.043、0.039)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d时,2组透析液及尿液中砷含量均下降到正常水平,且观察组砷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液F=12.234,P=0.005;尿液:F=10.856,P=0.011).结论 砷中毒患者早期采用CVVH+HP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快速清除砷及其复合物、缩短病程、缓解其对肾脏的损伤,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曼丽;杜永锋;蒋红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延长的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自上世纪起发展至今,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急性肾损伤方面.其主要模式包括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腹膜透析等,各有其优缺点,延长的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prolonged 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PIRRT)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杂合的肾脏替代治疗,PIRRT结合了IHD的经济性和CRRT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在提供与其剂量相当的肾脏替代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并能提供治疗间歇以进行其他诊治,己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南,PIRRT在临床的应用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透析剂量和药物剂量方面.未来应当有更多的临床证据来给予PIRRT统一的标准.

    作者:魏文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进展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增长,使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发病率不断增高.SHPT患者伴有严重的皮肤瘙痒、骨骼畸形、心血管异位钙化等临床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极差,目前SHPT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对于难治性SHPT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反复且费用较高,目前内科治疗还不能替代外科手术治疗SHPT的办法,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SHPT患者,文献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指南建议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1-4],本文针对SHPT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宝帅;赵雪琦;连丽新;齐明;李晓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型胰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用于透析用水细菌检测的临床适用性多中心研究

    目的 明确一种新型胰蛋白胨葡萄糖(tryptone glucose extract agar,TGEA)培养基用于透析用水细菌检测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分别在4家血液透析中心的水处理系统出水口、回水口、血液透析机(进水软管连接到透析机的位置)及稀释后的透析液等4个点取样,使用TGEA涂布法(20℃,168h)、TGEA薄膜过滤法(20℃,168h)和营养琼脂培养基(37℃,48h)作为对照培养基,以新型TGEA培养基(20℃,168h)作为验证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并在培养结束后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TGEA涂布法、TGEA薄膜法和验证培养基的Log10(菌落计数)3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均高于营养琼脂培养基(F=3.346,P=0.025);菌落检出率TGEA涂布法、薄膜法和验证培养基均高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但多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x2=4.267,P=0.234);Bland-Altman分析显示验证培养基与TGEA涂布法和薄膜法的一致性好;验证培养基与TGEA涂布法和薄膜法菌落计数比值在0.5~1.5范围内.结论 新型胰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与经典TGEA涂布法和TGEA薄膜过滤法一致性好,操作简便,全过程可在常规环境下完成,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

    作者:甘良英;张晓军;邓祥;姜埃利;左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应用No-touch静脉分离技术构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应用No-touch静脉分离技术分离头静脉构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日照市人民医院自2011年7月~2015年6月构建的前臂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瘘118例,其中采用常规静脉分离技术分离头静脉的76例,采用No-touch静脉分离技术分离头静脉的4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血管内瘘术后24月观察期内血管内瘘的并发症、功能障碍率及内瘘通畅率状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构成(x2=0.612,P=0.736)、性别构成(x2=0.000,P=0.995)、原发病构成(x2=0.352,P=0.999)、再次/初次手术比例(x2=0.015,P=0.901)、头静脉远端直径(<2mm/>2mm)比例(x2=0.001,P=0.978)、合并的血栓性疾病及血栓相关性危险因素(x2=0.829,P=0.991)、应用抗血小板药物(x2=0.069,P=0.793)及应用抗凝药物(x2=0.253,P=0.61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内,在内瘘血管狭窄(x2=4.267,P=0.039)、假性动脉瘤(x2=4.129,P=0.042)、血栓形成(x2=3.895,P=0.048)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内瘘功能障碍率(x2=3.944,P=0.047)方面,No-touch技术静脉分离组均少于常规技术静脉分离组;No-touch技术静脉分离组血管内瘘通畅率经log-rank检验高于常规技术静脉分离组(x2=4.785,P=0.029).结论 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瘘能够减少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延长血管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付海霞;焦自钊;安茂竹;李凤楼;范晴;盛练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在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与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透析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r-PA治疗组105例,rt-PA治疗组27例.溶栓治疗后观察两组再通率、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危险因素、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溶通22例(81.48%),r-PA组溶通82例(78.10%),两组内瘘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7比82/105,x2=0.147,P=0.701),rt-PA组溶通时间慢于r-PA组[3.75 (1.75~4.88)比1.50 (1.50~3.23),Z=-2.135,P=0.033].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下降,r-PA组较rt-PA组下降更显著[(1.92±0.88)g/L比(2.73±0.88)g/L,t=-5.331,P<0.001],但仍在安全范围.在轻度出血的发生率上rt-PA组低于于r-P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比17/105,x2=0.726,P=0.394).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重要脏器出血.结论 rt-PA与r-PA在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中效果大致相当,具有再通率高、剂量小的优点,rt-P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可能更小,出血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廖琪;熊艳;蒋秋艳;王凤英;邹贵勉;眭维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掌上超声实时引导自体动静脉内瘘初期穿刺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 探索掌上超声实时引导内瘘初期穿刺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与传统穿刺方法相比对于提高穿刺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并经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内瘘成熟患者,连续入组60例,随机分为超声实时引导穿刺组(观察组),传统穿刺方法盲传穿组(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入组时基线数据如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构成比、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内瘘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前评估时间及穿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123.2±47.7)s比(40.4±30.6)s,t=19.145,P<0.001],[(48.6±20.2)s比(32.0±30.7)s,t=2.556,P=0.011];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比96.5%,x2=6.393,P=0.011),平均尝试次数少于对照组(1.0±0,比1.0±0.2,t=6.51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总穿刺损伤发生率为5.2%,观察组穿刺损伤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2.8%比7.3%,x2=4.150,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因穿刺损伤导致应用导管透析次数少于对照组(1.1%比5.6%),但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759,P=0.097);2组患者均未出现误穿动脉及因穿刺继发感染的情况.结论 掌上超声实时引导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可以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光辉;张丽红;詹申;王玉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膜透析导管周围疖肿形成并出口隧道感染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维持性腹膜透析5年、导管出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5天”于2015年7月22日就诊于腹膜透析门诊.5年前因“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慢性肾脏病5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开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每月规律随诊.5天前患者家中洗澡后发现PD导管出口处皮肤原有瘢痕处红肿、疼痛,为进一步诊治来PD门诊.

    作者:门春翠;芦丽霞;乔婕;何玉婷;邵琳;武蓓;赵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病友支持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病友支持模式对初入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的92例初入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力=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按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病友支持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37.1±8.4比44.9±7.5,t=4.747,P<0.001;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0.4±7.7比49.0±6.7,t=5.7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友支持模式能有效改善初入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其树立信心,积极应对透析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国庆;石明;程惠玲;易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深圳地区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现况与应对方法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发生现况,并针对现况提出症状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4~10月在门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68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全面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经历.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的症状发生率为81.88%,各项症状的发生率为16.44%~79.19%.在30项症状中,不同症状的发生例数、发生频率、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对患者造成的烦恼或困扰间存在明显的差异(x2=631.383,P<0.001;亡=42.651,P<0.001;x2=1070.703,P<0.001;t=101.040,P<0.001).将不同特征患者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频率、透析方式、有无基础疾病的MHD患者疲乏症状的发生有显著差异(x2=13.288,P=0.003;x2=10.305,P=0.006;x2=80.144,P<0.001;x2=48.033,P<0.001;x2=114.949,P<0.001;x2=55.068,P<0.001);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频率、透析方式、有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皮肤干燥症状的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x2=4.797,P=0.029;x2=46.846,P<0.001;x2=52.661,P<0.001;x2=14.282,P=0.001;x2=74.599,P<0.001;x2=6.031,P=0.014);不同透析频率、透析方式的患者瘙痒症状的发生具有较大差异(x2=6.200,P=0.045;x2=55.886,P<0.001);不同年龄、透析龄的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具有较大差异(x2=13.785,P=0.001;x2=27.939,P<0.001);不同年龄及有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入睡困难症状的发生率也具有差异(x2=9.598,P=0.008;x2=4.585,P=0.032).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造成的困扰程度存在较大差别,各症状间具有共存性和相关性,因此,组建多学科症状管理团队、加强对症状的评估、将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的关键.

    作者:刘正翠;姜蕾;游励红;李成剑;陈桂明;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