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6-2932
  • 国内刊号:10-1451/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1986年1期文献
  • 183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国内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现将我院1973~1984年12年来收治的新生儿窒息病例,选择其中资料较完整的总结如下.

    作者:诸慧华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和治疗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对其发病机理了解甚少,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被认为是新生儿疾病中的难题(1).过去对肺出血的报道多限于发病率、病因和病理方面的资料,认为肺出血是新生儿临终前的一种表现(2),很少提及治疗.我院新生儿抢救病房自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共收治各种危重患儿167例.其中25例并发肺出血.除7例因入院时大量出血未及治疗死亡外,其余18例经用以正压呼吸为主的综合治疗,治愈11例.通过临床实践,对治疗取得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玉昆;孙梅;孟玲;于宪一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70例临床及血气分析

    1979年11月~1985年1月5年间抢救有血气、胸部x线片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呼吸衰竭70例,本文通过临床、血气资料分析重点讨论血液气体分析和x线在诊断本病的重要作用,以及呼吸衰竭(简称呼衰)防治的点滴体会.

    作者:虞人杰;周炳林;焦平;王文秀;张辰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病因中的产科因素

    新生儿肺炎为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围产新生儿保健工作的日益发展,新生儿肺炎的防治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发病率仍相当高,约占新生儿住院病例的15.1~26.0%,占死胎与新生儿尸检的35.0~43.5%.美国纽约市儿童医院在1044例新生儿尸检中,发现先天性肺炎23%,多死于生后3天以内.本文收集我科1981~1984年间住院的新生儿肺炎病因资料,重点分析产科因素在病因中的重要性,讨论其预防要点,以期有助于围产新生儿保健工作的不断提高.现报道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阿琚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64例新生儿窒息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死亡的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抢救方法的不断改进,病死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后遗症也有所减少.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从1981年1月至1983年12月对64例出生时有窒息的小儿病因、合并症及预后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总结.

    作者:周从乐;宋琳琳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酸碱平衡紊乱的探讨

    新生儿肺炎特有的呼吸功能紊乱是具有新生儿肺炎病理生理特点.它不仅影响换气功能,而且也影响通气功能,即不仅吸氧发生困难,而且呼出二氧化碳也困难,尽管其扩散系数大约是氧的20倍.因此,导致新生儿肺炎的血气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即新生儿肺炎时不仅酸碱平衡发生紊乱,而且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呼吸调节作用亦显示一定的障碍.本文分析资料将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肺炎酸碱平衡紊乱、为新生儿肺炎综合疗法提供参考.

    作者:秦振庭;李松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出生体重与胎龄

    出生体重和胎龄都是估计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充分认识其相关程度对明确各项围产儿的命名定义和开展正确生命统计,以及拟定相应措施提高围产医学质量都是有益的.为此,特将我院近3年的资料作~分析.

    作者:石树中;钱尚萍;王逸英;范毓芳;郑日英;陆国强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X线监护对机械呼吸治疗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意义

    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或称肺透明膜病(HMD),是新生儿期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见于早产儿,及剖腹产或产程中曾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过去病死率高达70~80%,自70年代初陆续应用各种类型的机械辅助呼吸以来,其疗效显著提高(1),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合并症.为了准确掌握此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保证及早发现演变趋势中的可靠信息,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利用床边定时X线摄片检查作为监护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恩源;陈丽英;韩玉昆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围产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酶(G-6-PD)缺陷症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特别在广东本症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新生儿期发病,易发生核黄疸造成终身残废.为了保证优生优育的计划措施顺利开展,我院于1981年4月至1982年7月及1982年10月至1983年9月对本症进行了研究.

    作者:俞水娟;彭秋香;刘克明;何淑枝;赖锋;官希吉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工作(附134例治疗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简称NICU)在国外已普遍建立,实践证明它对降低新生儿死亡起了重要作用.在我国,NICU的对象、工作内容和方法仍是较新的问题.我院于1982年11月开始建立NICU,至1985年10月三年内共收治危重新生儿134例.NICU涉及医疗、护理、仪器使用、消毒隔离等多方面问题,有些内容我科已作报道(1,2).本文根据134例所采用治疗措施及结果,着重讨论以下问题:(1)NICU的对象及主要措施.(2)呼吸管理的内容及效果.(3)其他支持疗法的地位和方法.(4)NICU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的作用.

    作者:赵时敏;庞汝彦;魏珉;刘沁;张若蓬;苏英;张苏平;籍孝诚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暂停(附12例临床观察)

    正常新生儿呼吸可以不规则,过去认为是生理现象,近年来认为,如果早产儿呼吸停止≥20秒,足月儿≥15秒有病理意义,临床珍断为呼吸暂停(Apnea),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自1984年6月到1985年3月诊断为呼吸暂停的12例加以小结,并对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罗凤珍;雷文德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对肾功能的影响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合并症,也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窒息对机体各脏器如脑、肺和肠的损伤早已为临床所重视.近年来,注意到缺氧时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并非罕见,提示窒息对肾脏的损伤是不可忽视的.为此,自1983年10月起,我院对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的测定,以了解窒息对肾功能损伤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对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监护.

    作者:王汝琪;黄醒华;何爱华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湿肺(Wet lung disease ofthe newborn),又称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TypeⅡ respiratory dystress syndrome)或暂时性呼吸困难(Transient dyspnea).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是由于肺内液积聚的良性经过.胸部X线检查可短暂出现肺泡及间质积液、肺淤血、肺气肿及叶间、胸腔积液.多数可无临床症状,少数出现呼吸增快,有时伴有青紫、呻吟,但均在短期内消失.

    作者:许植之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机的应用

    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辅助呼吸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起了重要作用.新生儿辅助呼吸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的重要工作.正确而成功的使用呼吸机需要了解新生儿呼吸生理,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呼吸机的性能.

    作者:赵时敏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新生儿血压300例分析

    新生儿血压的测量是监测新生儿生命征不可缺少的项目.但用血压表测量新生儿的血压有一定困难,因为新生儿肱动脉搏动弱,用触诊法及听诊法均难以测出血压,尤其对脱水、休克、DIC患儿更是如此.我院自1984年6月至1985年3月用多普勒仪对300例新生儿血压进行测量,克服了上述困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文娟;王永新;段陵兰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简易CPAP治疗新主儿肺源性低氧血症

    肺源性低氧血症是新生儿极常见的严重症状如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持续胎儿循环(PFC)、重症肺炎等疾病时常伴致死性严重低氧血症,如不及时纠正常可危及生命.目前对此症的基本疗法是以机械呼吸机为主要手段.国外多数用装有持续正压呼吸(CPAP)的新生儿呼吸机治疗.国内亦有类似报道(1),但多数基层医疗单位目前尚缺乏人工呼吸机,难于普遍推广应用.本院自1983年5月起采用自制的简易CPAP装置治疗RDS、PFC、重症肺炎及其他肺源性低氧血症,效果较满意.

    作者:张瑞寅;何馥贞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足月新生儿脾脏的测量(文摘)

    作者: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三例报告

    本征由Beckwith于1963年首先报告,同年Wiedemann等也报告了3例主要表现为脐疝及巨人症,故Irving又建议称为Exomphalo-macroglossia and gigontismsyndrome(简称EMG综合征).现将我院所见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邹恂;李小梅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如何组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专题座谈会介绍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NICU)正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并结合我国国情逐渐完善.由于配备先进监护设备、集中人力开展人工呼吸机等辅助呼吸,使过去难以存活的新生儿得救,因而对降低重危新生儿的病死率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些NICU还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一支新生儿急救医护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为巩固提高这些可喜的成果,推动工作,198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期间,新生儿学组专门组织了一次如何组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的座谈会,会上特请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三附属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介绍了他们建立NICU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 刊期: 1986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周华康教授在全国第二届围产新生儿学术会议上讲话

    作者: 刊期: 198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