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6-2932
  • 国内刊号:10-1451/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1993年4期文献
  • 足月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特点及其对休克的反应

    本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法测定正常足月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并探索其在休克时的变化,以期指导临床休克的早期诊断.结果表明,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已发育达一定水平,可以对休克产生反应,新生儿休克早期可无血压下降征象.另外,对一些临床指标的观察发现,肛温、肛-腋温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休克早期较有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冯琪;秦振庭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217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了217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分布:O-B 45.1%,O-A 42.1%,其他8.2%.对母O型血型不合妊娠婴儿娩出后立即查脐血三项试验.及早诊断和治疗.本组以光疗为主要退黄措施,部分病例辅以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但退黄效果并不优于单纯光疗.通过疗效分析可看出早治疗(≤48小时)组比晚治疗组(>48小时)好,作者认为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军;陈俭红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应用正压呼吸抢救新生儿肺出血

    本文报道了应用IPPV加PEEP抢救新生儿肺出血11例,结果出血停止8例,其中5例存活.IPPV和PEEP有制止肺泡出血和改善通气的功能.还介绍了不具备血气分析条件下如何应用临床观察来调节呼吸参数.并提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应用呼吸器作正压呼吸.

    作者:陈少华;张学文;陈奋湘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的远期随访

    本文随访102例新生儿窒息,分析新生儿窒息的预后,发现智力障碍发生率18.62%,新生儿窒息的预后与窒息程度及窒息持续时间有着明显关系,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预后差.并发现宫内窒息延续到生后窒息的预后更差,异常分娩应及早选择手术产,发生智力障碍的窒息儿体格发育受到影响,主要是头围的增长受影响,而对身长、体重影响不明显.提出有窒息的儿童,后天早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作者:戴学定;温兆春;杨波;蒋莎义;苗范;王安训;张艳芳;郑殿学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7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7例,病因:①宫内缺氧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主动型):围产期窒息25例,小于胎龄儿12例,母患糖尿病及21-三体综合征各1例,②血容量增加(被动型):胎~胎输血7例,晚扎脐带1例.有症状的婴儿采用部分换血治疗(15~20ml/kg),尽快使红细胞压积降至0.60以下,本组部分换血22例,另25例经血浆、白蛋白,甚至生理盐水静脉稀释治疗,46例痊愈,仅1例早产儿治疗过晚死亡,病死率为2.1%,

    作者:邱琪宝;蒋莉;吴仕孝;扎西拉姆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16例临床分析

    本文从26例有青紫的足月新生儿中经用超声心动图筛查,发现肺动脉高压16例,患儿多数有宫内窘迫,产后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病史.临床表现为明显青紫,给于吸氧及一般治疗无缓解,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16例中2例有持续胎儿循环存在,14例仅为单纯肺动脉高压.用酚妥拉明治疗后青紫明显改善,复查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消失.

    作者:郑雄凤;赵佩芝;刘军;李志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61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与病理

    我院1 983年6月~1990年10月收住新生儿肺出血61例,59例经尸检证实.临床表现有紫绀或苍白、呻吟、体温不升、呼吸暂停、肺部湿罗音及口鼻流鲜血.病检肺组织两片以上点状或大出血灶,镜下以肺泡出血多,占81.4%.提出早期诊断条件:(1)早产、低体重儿患硬肿症或严重感染;(2)低体温者有明显呼吸困难、呻吟;(3)肺部湿罗音突然出现或增多;(4)凝血功能障碍;(5)口鼻流鲜血.

    作者:张亲友;钟燕萍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以肾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例报告

    患儿男,35天.因血尿7天加重3天入院.患儿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生血尿,近3天加重,为深红色全程肉眼血尿,染尿布.无呕血及黑便,无抽搐,未见皮肤粘膜出血.

    作者:刘敬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女孩,第一胎,孕38周.母因早破水90分钟入院,羊水为黄色粘稠,来院时胎心不规则,经吸氧后胎心转好,行剖宫产.生后青紫窒息,吸痰后啼哭,出生体重2850 g.母28岁,孕期健康,未接受过放射线及化学药物,父母非近亲婚配.生后查体:外貌呈先天愚型样,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心音有力,未闻杂音,肝肋下7cm延到左腹与脾相连、质硬,表面光滑.脾肋下3cm.给庆大霉素肌注,生后4小时呼吸急促,给氧,于生后36小时发绀明显,呼吸心跳先后停止.

    作者:田玉洁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先天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女,1 5天.因生后左颌下肿物,进行性增大入院.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产后即发现患儿左颌下有一花生大的肿物,表面不红,质稍硬,活动.肿块呈进行性增大,无发热、气喘,有腹泻,日4~5次,初为胎粪,渐为黄色水样便,无脓血.母亲为癫痫患者,长期服苯妥英钠.查体:发育好,营养稍差,面色苍黄,被动头位,左颌下可扪及3×3×2厘米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局部皮肤不红.心脏正常.肝肋下1.5厘米,质软,脾末及.血常规: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80%淋巴细胞绝对数24×109/L,红细胞20×1011/L,血红蛋白8 g/L,血小板200×109/L;胸片示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示肝脾不大,光点回声均匀.大便镜检可见较多脂肪球,培养无细菌生长.肿块活检病理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淋巴细胞分化不良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王明春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先天性白血病并发多脏器浸润1例

    患儿,男,23天,因皮疹23天腮肿3天于1990年9月23日入院.患儿系一胎足月顺产,生后见头顶有黄豆大淡红色皮疹.20天增大如蚕豆,周身出现皮疹,腮肿,哭闹,吃奶少,无发热.其母孕期无服药或放疗史.查体:体温36 ℃,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营养发育好,前囟处皮肤见红色圆形硬结约4.5×5cm,中心紫色疱疹如蚕豆大.额面及躯干散在大小不等暗紫色皮疹,双腮及颌下肿胀,有触痛.心肺未见异常,肝3.5cm脾未及.

    作者:刘冬焱;代建;顾镜月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IgG抗E血型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男,第三胎,生后半个小时,因产时无呼吸五分钟由本院产房转入本科.体检:神志不清,呻吟,呼吸不规则,面及全身皮肤苍白、发绀、水肿,并覆盖金黄色胎脂.擦去胎脂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两肺听诊中等水泡音,心音钝,心率100-110次/分,肝肋下6~7cm,剑下5~6 cm,脾肋下2~3cm质硬,四肢呈软瘫状.末稍血象: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93g/L,有核红细胞49×109/L,早幼红以下各阶段较多见,白细胞25.5×109/L,分类无异常,出血时间6′,凝血时间6′,血小板82×109/L.胆红素3.51mg/dl,SGPT78U.母子血型均为A型,Rh阴性,入院后3小时死亡.死后作骨髓穿刺,红细胞明显增生,各期比例均增高,血小板系减少.尸解肺泡腔内见有核红细胞,肝脾脏器中有髓处造血灶散在.产妇妊娠史中第一胎萄萄胎,第二胎与该患儿病情完全相同.

    作者:屠文娟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脐血T细胞亚群分布特点

    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对45例足月新生儿脐血和30例2~7岁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发现脐血OKT3+细胞百分率和OKT4+/OKT8+比值显著低于儿童外周血,OKT8+、OKT10+和OKT4+8+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儿童外周血,而OKT4+细胞百分率两组间无差异.男、女间脐血T细胞及亚群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脐血中T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和细胞亚群发育均不成熟.

    作者:张秋业;邹巧云;杨秀亭;叶元华;董增义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135例新生儿血小板数量及大小观察

    本文报告13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小板数量及大小动态观察结果.135例分别于生后第1、3、7、14及28天做了血小板计数,总平均值为224.7±47.6×109/L,各日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生时低,逐渐增高,28天时的平均值与3个月婴儿相当.111例新生儿当天及28天血小板平均直径分别为3.53μm及3.37μm,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期以大中型血小板占绝大多数,说明生成活跃,转换率高.

    作者:金玉;倪才贤;芦月兰;高娅丽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检测甲胎蛋白对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

    测定了32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和62例健康新生儿脐血清母血清及羊水中的甲胎蛋白(AFP)值.结果高胆组各AF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各AFP浓度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用脐血清AFP11.56ng/ml、母血清AFP110.35ng/ml和羊水AFP 291.56ng/ml做为预测新生儿高胆的临界值,其假阴性率各为25%、15.6%和12.5%,建议将该试验做为新生儿高胆的筛选试验.

    作者:王玲;袁俊英;严家定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红细胞平均五项演算值的特点及对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意义

    本文测定了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24小时之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重量、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并推算出MCV、MCH、MCHC、MCW、MCEP,结果提示新生儿不仅Hb、RBC计数、HCT明显高于年长儿,而且MCV、MCH、MCW、MCEP也明显高于年长儿,因此在判断有否红细胞增多症时,应主要以HCT为准,Hb次之,RBC数更次之.

    作者:姜毅;江剑辉;刘玉洁;苗鸿才;林黎明;刘纪川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支气管冲洗术治疗机械呼吸拔管后肺不张

    1987年7月~1991年1月我院应用机械呼吸治疗存活的新生儿中,20例拔管后发生肺不张26例次,行支气管冲洗术21例次,肺不张很快恢复,介绍如下.

    作者:吴玲;孙绪馨;周晓玉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耳血铜、锌分析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营养中的作用比维生素重要的多,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可影响蛋白质、脂肪与糖代谢以及内分泌腺的功能,甚至可影响遗传变异.为探讨新生儿早期耳血铜、锌的含量,对我院出生400例婴儿进行微量元素正常值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滕宝娟;张松文;李宪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黄疸对荧光法测定血清钙的影响

    荧光测定血清钙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使用此法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清时,常发现其血清钙明显降低,而临床并无低血钙的症状及体征.推测可能是血清胆红素增高对荧光法测定血清钙的干扰所致.为此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作者:周陆生;郑明慈;张国风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治探讨(附28例报告)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是围产期的一种潜在性的危重疾患,可致流产、死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等.为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将我科近年收治的28例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ABO溶血病分析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Rh溶血症28例临床分析

    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症,临床发病率明显低于ABO溶血症.现将我院自84~91年间共收住的28例,分析及随访如下.

    作者:谷淑贞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南京市区健康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叶酸的测定

    叶酸是细胞核合成DNA的必需物质,在小儿的生长发育阶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尚无新生儿血清游离叶酸的正常值,为此我们于1991年4~6月对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进行测定.

    作者:包瑞华;翟铁军;孙树恒;王自正;浅雪龙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近年来,国内较多地区已开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疗法,此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较安全,治疗效果肯定.尽管光疗已被认为是目前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核黄疸发生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光疗主要针对高胆红素血症,它不能阻止溶血及纠正贫血,故仍不能代替重症溶血病的换血治疗.我科自1981~1990年2月共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秀;姚裕家;李炜如;熊福康;唐爱丽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级的关系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引起婴幼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要因,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本研究对临床与出生早期CT分级的关系作一报道.

    作者:冯星;越飞;丁晓春;何馥贞;宋建荣 刊期: 1993年第04期

  • 高危新生儿肺顺应性的测定

    在新生儿期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的疾病被认为是呼吸系统疾病,在NICU中,为改善呼吸衰竭病儿的肺通气,换气状况,呼吸机的使用非常广泛,而同时予以肺功能的监测,对诊断、治疗都是十分有利的.

    作者:周丛乐 刊期: 199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