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黄疸高峰期予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测,不正常者定期复查,并以1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ABR基本正常,高胆红素血症组65%(13/20)表现异常,异常类型为波分化差,潜伏期及/或峰间期延长,单波脱失甚至引不出正常波.ABR异常程度及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有关.结论: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ABR检测枳和为胆红素对听觉传导通路神经毒性作用的判断指标.
作者:江剑辉;周丛乐 刊期: 1994年第04期
1986~1991五年中收治由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22例,除6例入院时已有核黄疸者外,其余以换血治疗10例,光疗5例,仅输血纠正贫血(入院时日龄已23天)1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Rh血型不合由抗D引起者21例,由抗E引起者1例.换血治疗者中,血型选择采用Rh阴性、ABO同型血4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6例.因此在无Rh阴性血、病情又不允许等待的情况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亦可作为血源的选择.
作者:宋韶鸣;徐英美;于毅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本文对我院经确诊的肺出血150例作一分析.原发病中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各占62%及38%,早产儿61.3%,足月儿34.7%,入院体重≤2500g者66.7%,发病于生后1日内者54.7%,~≤7日者34.7%.诱发因素窒息异常分娩、低体温、破肿、感染各占50.7%、34.7%、80%、41.3%、62%.文童根据本组资料从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气管插管吸出血性分泌物及胸部x线表现,提供肺出血的早期诊断线索,并对肺出血的预防提出7点意见.
作者:周晓玉;许植之;刘海樱;文湘淑;武海燕 刊期: 1994年第04期
7例严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用肺表面活性物质(curosurf)替代疗法,给予Curosurf的标准包括机械通气所需之FiO2≥0.6及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a/APO2)≤0.1,7例在年龄5~48小时给单剂Curosurf(200mg/kg)治疗,给药30分钟后7例的氧合均迅速改善,a/A PO2及PaO2/FiO2各增加了2.5~4.7倍及2.5~4.4倍,无气漏并发,6例存活,1例死于医院内感染,Curosurf治疗有效的改善严重HMD的转归及减低气漏的发生率
作者:孙眉月;颜艳珍 刊期: 1994年第04期
对191例足月新生儿于生后(0~4小时),24±4小时,48±4小时,72±4小时进行经皮测胆红素(CcB)监测,72±4小时测定微量血胆红素SB).结果显示除TcBo外,TcB24,TcB24-0/BW,TcB48与TcB72及MSB72相关,呈显著及极显著性.按MSB72>205.2μmol/L和≤205.2μmoI/L将191例新生儿分为两组,两组间除TcBo外,TcB24,TcB2-0/BW,TcB48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用TcB预测生后72小时是否发生高胆是可能的.通过对预测标准TcB24≥11;TcB48≥14;TcB24-0/BW≥1.2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粗一致性的计算,认为此三项标准预测新生儿高胆可靠.对筛选阴性者同时不漏掉血清胆红素较高者,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李在玲;罗凤珍;叶荣华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我们测定了102例新生儿疾病患儿病程极期与恢复期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E).发现极期血清XOD、MDA显著上升,VE显著下降;恢复期血清XOD、MDA显著下降,VE显著上升,但均未恢复正常.揭提示新生儿疾病时体内抗氧化功能紊乱,脂质过氧化反应与缺血再灌注过程参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郑大同;胡明昌;李述庭;王德君;翟颂军 刊期: 1994年第04期
对86例早产儿(胎龄32.8±2.49周,出生体重2041±383g)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治疗等进行了探讨.病因中以感染多,占51.1%,提示对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的主要措施.早产儿高胆的治疗,按是否接受兰光照射而分两组,光疗组疗效显著.作者认为,对早产儿高胆的诊断标准应重新修正,入光疗标准应放宽,特别是有某些危险因素存在时.
作者:曹勇;宫龙基;玉瑜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3例新生儿脐血和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变化,发现窒息儿脐血和静脉血AV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儿,提示新生儿窒息对在刺激新生儿体内释放AVP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是一个潜在刺激AVP释放的因素.脐血AVP的含量可早期反映新生儿体内AVP的含量,因此,脐血AVP的测定,对于患儿高危状态的估计,指导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雷;钱培德;井丽娟;亓蓉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分析28例新生儿DIC的诊治经验以探索早期诊治方法.以BPC、PT、FJB为基本过筛试验,三项阳性或其中二项阳性则加CT、APTT、3P或FDP、外周血破碎红细胞0.02以上几项中一项以上阳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抗凝治疗效果而确立诊断.以肝素、潘生丁和低分子右旋扩酐三联或其中二联抗凝治疗.治愈25例,死亡3例.就如何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并介绍使用肝素的一些经验.
作者:李文益;郭美莲;钟志坚;吴葆青;梁嘉泰;郑念时 刊期: 1994年第04期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RW)常见的临床症状机重析死亡原因之一.根据氨茶硷的药理学作用和药代学实验结果,我们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适量氨茶硷,以预防其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和观察.
作者:刘翠青;田潮;任菲 刊期: 1994年第04期
胎粪吸入综合征(以下简称MAS),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将有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4年10月到1989年9月期间,共分娩活产儿16544例,在512例抬粪污染羊水的新生儿中,发生MAS425例,占同期活产儿的2.5%.其中男婴244例,女婴181例,男女之比为1.3:1.0.425例中死亡38例,病死率为8.9%.
作者:高梅媛 刊期: 1994年第04期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食管发育时形,在新生儿期并不罕见.常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往往被忽视而误诊;一旦确诊,又多因严重的吸入性肺炎而失却了手术时机.所以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本院自1990年1月至1993年2月收住食道闭锁2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健;吕凤菊 刊期: 1994年第04期
例1女,半天,生后5小时皮肤发黄,由产科转入.第6胎第5产,脐血胆红素61.2μmol/L10小时为119μmol/L,母血Rh(-),AB型.子为Rh(+),A型.母婴血中均可找到抗D抗体,效价1:32.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均阳性,母务农,第1胎产1妇婴,健康,第2胎流产,第2,4,5胎足月顺产男婴,均因黄疸于生后3~4天死亡.
作者:包美峨;孙正芸 刊期: 1994年第04期
70年代初,Allen等首先发现了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PMN)的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并逐步建立了PMN-CL测定方法(1),它可用于检测PMN的氧化代谢功能及血清调理活性.为观察新生儿PMN的功能,给检测新生儿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供客观依据,我们测定了43例新生儿的PMN-CL,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正修;都鹏飞;汪太平;韦光敏;李芹;史学功;朱守荣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本文对878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耳血进行了铜、锌、铁含量测定及相关分析,测定方法采用朱子吸收光谱法、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及相关.结果表明:产妇耳血铜、锌含量(1.34ppm、6.28ppm)高于健康新生儿(1.19ppm、5.86ppm),两者无差异(P>0.05),新生儿耳血铁高于产妇、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经相关分析,新生儿与孕母微量元素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它们之间都为正相关.
作者:戴素文;林丽星;金玉;芦月兰;苏怡凡;韩素英;梁东东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本文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对新生儿脐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进行了培养,并与成人外周血、骨髓CFU-GM数量及其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评价了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来源重建骨髓造血的能力.结果显示:(1)脐血中CFU-GM数量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约相当于成人外周血的18倍,与骨髓相比,其数量间无统计学差异;(2)脐血中CFU-GM集落大小、细胞构成、集落生长曲线明显不同于成人外周血及骨髓以上结果提示新生儿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而且在数量和特性上明显不同于成人外周血及骨髓,在移植中可能更具有重建骨髓造血的能力.
作者:袁伯伦;夏光明;魏云松 刊期: 1994年第04期
作者:郭玮;秦振庭 刊期: 1994年第04期
脉搏血氧仪能无创伤、连续监测病的血氧饱和度,已广泛用于危重病儿的监护.已证实.其监测受局部动脉膊动,血中染料、色素等因素的影响,在成人有关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报道不一致.目前尚未见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影响的报道.本文用脉搏血氧仪对46名不同程度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了监测,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脉搏血氧仪监测的影响.
作者:郑跃杰 刊期: 1994年第04期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神经外损伤的危害却很少被人们注意.近有人通过胆红素脑病尸检材料发现,皮肤、肝、肾、心、肺等脏器均有胆红素沉积.为了探讨胆红素沉积于肾脏功能的影响,特对1990年10月-1991年12月住字的60名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尿素氮(BUN)和总胆红素的检测进行分析,并对1例因胆红素脑病死亡病例进行了肾脏组织电镜检查.
作者:王宝西;王茂贵;袁俊英;窦桂林 刊期: 1994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以足月儿硬脑膜下出血为代表的外伤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未成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发病率相对很高,尤其是孕龄不足32周或体重<1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中,其发病率可高达40-50%,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PVH-IVH的发病率越高.严重者常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部分留有不可逆性脑损伤,如癫痫、智能低下、脑性瘫痪、视力及听力障碍等.因此,对未成熟儿PVH IVH的认识、预防、治疗,是围产期医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作者:顾近仁 刊期: 199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