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D)发病机制与脑组织铁分布的关系.应用:用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zidine,DAB)加强的普鲁士兰染色方法对尸检足月新生儿的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进行铁的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1.DAB加强的普鲁士兰铁染色切片经图像分析仪分析,皮层组织铁着染的面积比均大于皮层下白质,P值均<0.01,HIBD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铁着染的面积比均大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P<0.01和P<0.05.2.大脑皮层的Ⅱ、Ⅲ、Ⅳ层,小脑皮层的蒲肯野细胞层铁染色明显,含铁细胞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主,铁以颗粒状形式存在于细胞浆内,HIBD组脑组织可见更多的铁颗粒沉积.结论:1.足月新生儿HIBD时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组织含铁量增多,脑组织含铁多的部位与HIBD易受损的部位一致;2.足月新生儿HIBD易受损伤的部位与这些细胞含铁多有关.
作者:余涛;廖清奎;罗春华;李炜如;张尚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武;黄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IL-6、IL-8与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对生后1天(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因血IL-6、IL-8与TNF-α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新生儿比较,HIE患儿生后1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2.6±24.5)对(80.2±29.4)ng/L(P<0.01),IL-8分别为(0.47±0.13)对(0.68±0.16)μg/L(P<0.01),TNF-α分别为(1.18±0.31)对(0.91±0.30)μg/L(P<0.01),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IL-6、TNF-α恢复至正常,与对照组水平相比P>0.05,而IL-8则仍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因此,认为围产期窒息与HIE患儿外周血IL-6与IL-8水平减低,TNF-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作者:刘敬;吴广琴;郭秀霞;张霞;李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研究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及其调节激素的影响,对40例窒息患儿生后72小时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同时测定血清皮质醇(CT)、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和生长激素(GH)的浓度.结果显示,轻度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无影响;重度窒息生后6小时血糖高,36小时低(P<0.01).4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后6~12小时血糖值与CT和GC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证实了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并存现象.结论认为,应激反应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血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糖监测对重度窒息患儿十分重要,治疗时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
作者:杨勇;黄绍敏;郑孝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凝血因子活性减低与临床出血的关系上,我们运用AcL200型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试剂对25例患儿及25例无临床出血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凝血因子检测.结果表明患儿各种凝血因子活性减低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因子减少在4个以上占68%,多以Ⅱ、Ⅶ、Ⅸ、X及Ⅺ、Ⅻ因子复合缺乏.结论1.HIE患儿的凝血因子活性减低,个数减少与临床出血有明显的正相关.2.发病原因与缺氧缺血使脑组织损伤,维生素K缺乏,肝脏发展不全或感染有关.应加强对新生儿的防治.
作者:张纪平;蔡宝珍;韩玉兰;金敏荣;张文娟;吴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男,36小时,主因面部出血点伴全身皮肤苍黄24小时入院,患儿为足月第二胎急产,生后无窒息史,生后几小时(即入院前24小时)面部出现出血点伴全身皮肤苍黄、腹胀、无尿,未经任何治疗,皮肤苍黄、腹胀渐加重入院.已排胎便,无尿.其母妊娠期无异常.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148次/分,呼吸44次/分,足月新生儿貌,精神反应较差,周身皮肤苍黄,颜面可见散在分布1×1mm出血点,唇及粘膜苍白,前囟平坦,张力不高,心肺无异常.
作者:石艳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分析我院近四年3例软骨发育不全围产儿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例1:男性胎儿29w,体重1 500g,身长36cm,母亲23岁,G1P1,B超发现胎儿畸形(脑积水,四肢短小)而引产.妊娠期间母无放射线毒物接触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病理检查:胎儿四肢长度测量结果见表1,余同.四肢骨对称性缩短,骨干弯曲,软骨部分增大.头围及前囟增大,枕骨大孔无明显异常,侧脑室轻度扩张.
作者:王大亮;李宝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女,1天,主因全身皮肤粗糙,鱼鳞状改变,毛发全白1天入院。患儿为G3P3,宫内孕36+6周顺产,生后无窒息,出生体重3 000g,身长50cm,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眼睛缺乏色素,毛发全白,皮肤粗糙,双下肢躯干皮肤有大片灰白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掌跖皮肤角化过度,前额部皮肤因粗糙有明显折痕,心肺检查正常,患儿吃奶好,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除间接胆红素稍偏高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正常。新生儿筛查试验,排除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
作者:贾雁平;石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男,12天,因面色苍白、呼吸困难1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术娩出,生后无窒息,羊水清,胎盘正常,出生体重2 100g,生后母乳喂养,哺乳亢进,易饥饿,入院当天无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伴阵阵尖叫.其母孕期身体健康,无服药史及放谢性物质接触史,外祖母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120次/分,呼吸56次/分,体重2 300g.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面色灰白,呻吟,时有脑性尖叫,呼吸促,可见吸气三凹征,周身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薄,前囟,双眼窝凹陷,双肺呼吸音粗糙,心音略钝,肝右肋下1.0cm,四肢肌张力略高,末梢发绀,原始反射存在.实验检查:血:白细胞18.5×109/L,红细胞3.22×10-12/L,血红蛋白111g/L.
作者:李云兰;于泉;毕秀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女,26天,回脐部红肿渗液收入院.患儿系G2P1,孕37+5周足月顺产,Apgav评分8′、9′、10′.生后常规结扎消毒脐带,约十四天左右脐带自然脱落,断脐后脐轮干燥,无渗血.于生后二十天发现脐周发红,后逐渐肿胀,并伴渗液、结痂,无特殊臭味.
作者: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儿,男,第2胎第1产,孕37周时因宫内窘迫,在某医院行剖宫产娩出,生后青紫窒息,未予评分.母中孕时患妊高征.于生后第3天,患儿出现不吃、不哭、不动,伴呕吐、腹胀,大便呈柏油便,双下肢硬肿来我院,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诊断收住我科.查体:足月儿外貌,反应差,面色灰暗,呼吸急促,前囟平紧.双肺无罗音,心率102次/分,心音低钝.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脐周红肿,脐部有浓性分泌物.双下肢、会阴及臀部硬肿,面积约43%.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消失.
作者:王秋梅;牟春燕;高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男,3天。因阴囊胀19小时,四肢冰凉、发绀3小时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在本院产科分娩,生后一般情况好,于第3天上午10时出院,出院当时发现双侧阴囊稍胀,不红,于当天下午5时发现腹胀及阴囊肿胀加重,次晨5时腹胀进行性加重及阴囊红肿明显,而急诊入院。
作者:唐兰芬;钟巨斌;陈铭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喉喘鸣(Congenital Laryngeal Stri-dor,CLS)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出现的喉部喘鸣.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报道较少.通过直接喉镜或经鼻纤维喉镜检查,我们对33例CLS的新生儿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8年7月至1999年12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机械通气、立止血治疗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林名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腹膜透析(P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8月共对10例新生儿ARF采取PD治疗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桧平;张姿英;林瑞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高钙血症较少见,其后遗症却非常严重,特别是肾损伤,它包括钙磷灰质导致的远端肾小管功能障碍,肾结石和肾功能不全.随着人们对补钙的日益兴起,新生儿高钙血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于1996~2000年共收集我院及平度,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共9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爱国;史洪国;王玉凤;王白焕;谢庆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早产儿出生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增加趋势.早产儿出生率与围产期死亡率有重要的关系.各个国家和地区影响早产儿出生率的因素不尽一样,早产的孕周和出生体重的分布也不同.比较并评估我院早产儿的出生率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胎龄和体重的分布,为进一步评估和减少围产期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丁国芳;周大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主要表现为呼吸障碍,极易合并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则导致死亡。简易鼻塞式持续正压呼吸道给氧(简称CPAP)方法简便经济,统计我院于1995年4月到1999年8月共6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的病儿,将其分为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组及传统头罩吸氧对照组,同时配合相应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劲松;韩汝棠;刘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对胎儿血清IGF-Ⅰ、-Ⅱ水平的影响和IGFs在胎儿发育中的作用,对21只SD孕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实验组12只.钳夹实验组孕鼠双侧子宫动、静脉20分钟建立胎鼠缺血缺氧模型,对照组仅行开腹和关腹术.比较两组胎鼠血清IGFs、血糖水平及生长参数和器官重量.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IGF-Ⅰ、-Ⅱ及血糖浓度分别为117.92±26.58ng/ml,233.19±33.35ng/ml及41.67±5.61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4.43±70.65ng/ml,397.74±23.69ng/ml及66.4±4.95mg/dl,P均<0.001),其生长参数和器官重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因此,宫内短期的急性缺血缺氧即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IGFs水平的降低可能是IUGR发生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波;李炜如;姚裕家;曾懿;杨帆;白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研究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7日龄大鼠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组:假手术组(C组),缺氧缺血正常温度组(HI组),缺氧缺血后30分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脑皮质细胞匀浆用于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及免疫组化bax基因表达,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HI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亚低温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I组(P<0.01);亚低温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HI组(P<0.01).因此,亚低温可以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春明;米延;刘扬;王竹颖;李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新生Wistar大鼠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用HE染色、电镜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bFGF对HI后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HE染色、电镜及TUNEL法均证实HI后海马存在选择性神经细胞凋亡,尤以CA 1区为重,CA 2和CA 3区病变较轻.TUNEL检测结果,bFGF治疗组阳性细胞数(15.23±14.2)低于未治疗组(25.12±20.25),差异显著(P<0.05).因此,bFGF对HI后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确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桂莲;胡宛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浓度香烟暴露对幼鼠生长的影响.SD雌鼠于交配后第二天,入低、中、高三种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 小时,待其自然分娩;幼鼠置与宫内相同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小时,至21天断乳.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各组幼鼠体重、肝重、脑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香烟浓度越高,被动吸烟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因此,本文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危害幼鼠生长,香烟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作者:孟菂;吴圣楣;沈永年;钱龙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秦振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D-二聚体(D-D)水平,旨在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且为临床早期应用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金国信;潘继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髓病变,CDAⅠ型电镜检查的特有改变为骨髓原红细胞核呈海绵状伴广泛核膜破坏.本病常表现为中度贫血,严重者可有胎儿水肿.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与肺血管抵抗抑制肺血流有关),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未闭致的向左分流,表现低氧血症,紫绀和酸中毒.现报道同一家族的3例CDAI型患儿,由于新生儿期严重贫血导致PPNH.
作者:韩秀丽;韩春芳;张立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新生儿的一种危重急诊,常有相应严重疾病或并发症,病死率高,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现就我科1996~1998年收治20例该病患者的诊治体会如下.
作者:张秀英;李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