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6-2932
  • 国内刊号:10-1451/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早产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关系.方法 检测生后2 h内胎龄28~34周(A组)、34~37周(B组)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CDl9+、CD(16+56)+分布情况.结果 早产儿CD3+CI)4+明显高于足月儿,CD3+CD8+、CD19+、CD(16+56)+均明显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2,0.036,0.0001);A组CD3+明显高于B组,CD19+、CD(16+56)+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025,0.0006);新生儿CD4+/CD8+与胎龄、出生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8(P值均<0.01);CD(16+56)+百分比与胎龄、出生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58(P值均<0.01).结论 早产儿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其细胞免疫功能越不成熟;新生儿外周血CD4+/CD8+、CD(16+56)+百分比与胎龄、出生体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进生;肖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糖异常对轻度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异常对轻度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5-2007年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的足月轻度窒息新生儿55例,根据入院时血糖值分组,各组患儿均在生后24 h内做脑血流检查,血糖异常者在血糖改善后,再行1次脑血流检查.结果 与窒息血糖正常组相比,窒息伴低血糖组患儿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时间平均流速(Vm)增加,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Vs-Vd/Vs)降低,脑血流量(CBF)增加,脑组织呈过度灌注状态.血糖恢复正常后,脑血流的各项参数有所恢复,但与单纯窒息组相比仍存在统计学意义.窒息伴高血糖组患儿,PI、RI较单纯窒息组增加,Vs、Vd、Vm降低,CBF减少,脑组织呈低灌注状态.血糖改善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恢复较慢,以Vd、PI、RI更明显,脑组织仍呈低灌注状态.结论 血糖异常使轻度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进一步加重.

    作者:靳绯;钱素云;刘红;王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血钙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血钙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12月VLBWI为研究对象,记录出生~24 h、~48 h、~72 h及第7天血钙值,按是否发生低钙血症分为低钙组和正常血钙组,记录低钙血症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血钙变化和影响血钙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入选VLBWI共66例,于生后24 h内血钙水平即偏低,生后24~48 h降至低,分别与48~72 h和第7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48~72 h血钙水平回升,但与第7天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时间点测定血钙的例数分别为60、13、23及41;发生低钙血症29例(43.9%),其中24~48 h发生率高(46.1%),各时间点低钙血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55,P=0.000);低钙组与正常组在母亲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于冬春季节及双/多胎与低钙血症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双/多胎(DR=3.960,P=0.015)和胎龄≤32周(OR=3.590,P=0.043)与低血钙发生显著相关.与正常血钙组相比,低钙组呼吸暂停、水肿、惊厥症状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VLBWI生后早期血钙水平低,48 h内易发生低钙血症,母亲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冬春季节及双/多胎是发生低血钙的高危因素,低血钙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水肿和惊厥,应密切监测,及时处理.

    作者:张芳;邢燕;童笑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于胎龄儿肾血流参数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足月适于胎龄(AGA)儿、早产小于胎龄(SGA)儿、足月SGA儿间肾血流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66名AGA儿、48例早产AGA儿、56例早产SGA 儿、44例足月SGA儿生后第1、3、7天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变化.结果 足月AGA儿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较早产AGA儿低(P<0.01);而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末期流速(EDFV)则高于AGA儿.与足月AGA儿比较,足月SGA儿的PSFV、EDFV在日龄第1、3、7天均显著减低(P<0.01,P<0.05),而其RI则增高(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早产SGA儿相比,足月SGA儿的PSFV在日龄第1、3天显著减低(P<0.01,P<0.05),而RI则显著增高(P<0.01,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7日龄足月SGA儿的PsFV、EDFV均减低,RT、PI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儿存在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肾血流灌注不良,其相关因素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尤低出生体重影响更明显.

    作者:雷晓燕;王三萍;刘淑丽;宋元春;董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先天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例

    患儿男,21 d,因多吃、多尿、消瘦1周,嗜睡1 d于2007年4月11日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顺产,出生情况好,出生体质量3.5 kg,吃奶好.1周前出现尿多,20~30次/d,吃奶增多,1 d前出现嗜睡,呼吸深大不规则,高热,惊厥频繁,在某保健院诊治,测血糖42.95 mmol/L,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尿常规:尿糖(+++)、酮体(++),给予扩容,纠酸,小剂量胰岛素(0.1 U·kg-1·h-1)持续静脉滴注,治疗20 h血糖仍波动在30.0~45.5mmol/L之间,多次血气提示严重酸中毒,尿糖和尿酮体持续阳性,为进一步治疗转我院.母孕2个月时患上呼吸道感染,4 d后痊愈,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

    作者:王兆康;吴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先天鱼鳞病一例

    患儿男,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34周,自然分娩,出生体质量2400 g,出生史无异常.生后约半小时发现皮肤异常,约1 h后出现一侧上眼睑结膜翻出,继而另一侧上眼睑结膜翻出,随着不断啼哭,口腔黏膜逐渐翻出,呈鱼口状,口周皮肤可见皲裂.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发红发亮,极度干燥,似被一层半透明的羊皮纸样薄膜包裹,膜光亮无弹性,被包裹的薄膜多处出现裂隙,并可见少许片状脱落.

    作者:马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巨脑回畸形致大田原综合征一例

    患儿女,35 d,因间断抽搐32 d入院.患儿于生后3 d起无诱因出现舣眼凝视、双手握拳、四肢屈曲,无发热,持续10~20 s左右自行缓解,每天发作6~17次,间隔1~5 h不等.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阴道分娩,出生体质量3000 g,否认围生期缺氧窒息史,阿氏评分不详.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人院查体:体温36.2 ℃,体质量4240 g,头围36.5cm,脉搏130次/min,血压70/45 mmHg.神志清、反应迟钝,追光、追物差,眼对眼交流和对说话声音反应差,呼吸平稳,前囟平软,1 cm × 1 cm,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引出.肺心腹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可引出,双侧巴氏征阳性.

    作者:邵芳;王亚娟;林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肾母细胞瘤一例

    患儿男,26 d,主因间断血尿3 d入院.系第2胎第2产,胎龄36周,因胎膜早破及孕母高龄(41岁)行剖宫产,否认脐带及胎盘异常,出生体质量2350 g.患儿生后一般情况尚好,母乳喂养,无发热.近3 d出现间断性全程血尿,无哭闹.人院查体,体温37℃,脉搏120 次/min,呼吸30 次/min,体质量2550 g.反应可,皮肤黏膜及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吕连菊;刘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严重者可威胁母儿生命,临床常见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许多心脏病患者得以存活并能够妊娠,而未施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妊娠时存在很大风险,有些类型心脏病不宜妊娠.

    作者:王东红;李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流动人口新生儿败血症54例病原菌及临床分析

    随着浦东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口流动增加,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我院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近5年来所收治的2278例新生儿中,1169例(51.3%)为流动人口所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该组人群的常见问题.本研究分析其中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及耐药情况,以期为该群体诊治提供线索.

    作者:戴劲盛;李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母乳强化剂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上升.早产儿在出生时各器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育不成熟,生后早期营养支持不仅关系到近期体质量增长和发病率降低,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包括神经发育在内的远期预后.美国儿科营养学会委员会推荐:早产儿的营养供给量应能维持其生长速度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度;同时也必须维持组织及血液中各营养成分的正常浓度[1].

    作者:王晨;王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监测指标的探讨

    据卫生部营养监测显示,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LBWI)出生率达6%,每年新生的婴儿中约有100万为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婴儿相比,这类特殊婴儿通常都向临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营养储备不足、生活能力较弱等问题,而大多数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出现生长受限,可能为成年期的一些疾病埋下隐患.

    作者:覃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围生期窒息儿脐血心肌营养素1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致多器官系统损害.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多效性细胞凶子,属IL-6家族新成员,主要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可在正常发育及成熟心脏中表达,在心肌细胞生存和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刁玉巧;江莲;李梅;张会芬;戎小平;赵孝先;朱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窒息可以对新生儿造成多方面的影响,除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外,窒息同时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刺激,还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变化.

    作者:李永富;冯星;吴丽蓉;杨祖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量喂养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及其对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喂养不耐受是窒息后新生儿较为常见的胃肠遭功能紊乱.对此我们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采用微量喂养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分阶段对患儿血液胃动素(MOT)和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测定,从而深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刘俊峰;黄军华;王杰;刘花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噪音对新生儿听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患儿听力损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oizent[1]根据在NICU调研的结果,认为NICU噪音是耳聋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国外文献报道[2]NICU中新生儿听力下降发生率20%~40%.孙建华等[3]报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接受机械通气重症患儿及高危儿听力障碍发生牢为40.00%.美国第五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没计报告提出:建议NICU持续噪音限制在≤50dB(A),脉冲噪音限制在≤55 dB(A),国内尚无此方面标准或建议.

    作者:黎惟广;潘燕;唐云丽;甘恬;周文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大鼠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 对经典Rice法进行改良,制作新生大鼠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应用多种方法鉴定建模是否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重度HIBD的治疗提供信息.方法 7日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剪断后,置于密闭缺氧箱中,通入8%O2+92%N2混合气体2 h,密闭缺氧箱部分置于39℃水浴箱中保持环境温度恒定.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大脑解剖观察及大脑重量测定,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用该法建模后,模型鼠的运动行为落后,大体解剖、大脑重量、HE染色及Nissl染色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经改良的建模方法成功可行,为进一步对重度HIBD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模型.

    作者:许晓霞;栾佐;古桂雄;张郦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GRP78和CHOP基因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GRP78和CHOP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2日龄SD大鼠9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只,实验组大鼠制备脑白质损伤(WMD)动物模型,两组均于缺氧缺血后0、2、4、6、12、24 h及72 h处死,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GRP78mRNA及CHOP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RP78mRNA在缺氧缺血后2h表达开始上升,6 h达到峰值,缺氧缺血后2、4、6、12、24、72 h均增加(P<0.05).实验组CHOPmRNA在缺氧缺血后2 h开始表达上调,逐渐上升,缺氧缺血后2、4、6、12、24、72 h均增加(P<0.05).结论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实验组GRP78mRNA及CHOP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两个基因表达升高有时序性.表明缺氧缺血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被激活,内质网应激可能是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罗黎力;熊英;王慧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健康新概念

    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明显升温,除了大家十分熟悉的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佝偻病以外,众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D在维持免疫功能、预防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方面有潜在的作用.鉴于目前的研究结果,美国对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开始时间等都在进行新的思考.

    作者:周建烈;魏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配方奶使用指南:澳大利亚专家组共识

    概要 3种婴儿配方奶(豆基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可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症.应根据过敏综合征选择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的速发性牛奶蛋白过敏(非全身过敏反应)、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特应性湿疹、胃肠道综合征和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豆基配方奶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上婴儿的速发性食物反应、胃肠道综合征或不伴生长发育障碍的特异性皮炎.

    作者:刘卫华;冯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营养对发育及健康的影响

    早期营养指个体发育过程早期的营养,包括胎儿宫内营养、新生儿期营养及婴儿早期营养,甚至包括儿童早期营养.生后早期的营养既是胎儿宫内营养到新生儿营养的过度,也是新生儿、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更为远期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冯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以及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技术的快速发展,早产儿成活率逐年上升.但由于宫内营养储备不足、生后早期生活能力差且多有营养热卡供给不足、加之各种并发症的影响,而导致其生长发育进一步落后.许多患儿在出院时存在累积营养不足及随之而来的生长迟缓,即宫外生长迟缓(EUGR),这已经成为早产儿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大量研究证实,EUGR患儿在婴幼儿期体重和头围增长较差,这种生长迟缓与后期语言困难、认知能力较差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与EUGR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避免EUGR,早期积极的应用肠外营养(PN)与胃肠道营养(EN),对于减少EUGR的发生、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思齐;郭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研讨会及专家共识

    2009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有关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和强化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的专家研讨会.会议由蔡威教授和朱建幸教授主持.

    作者:朱建幸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