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174
  • 国内刊号:10-1073/R
  • 影响因子:1.21
  • 创刊:201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363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2013年6期文献
  • 耳压联合自拟中药方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0例

    目的:观察耳压联合自拟中药方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和双氯芬酸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 d 后两组关节疼痛均减轻,症状持续改善.治疗1,2,4,8,12 周后治疗组临床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12 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占16.70%,对照组占22.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2 周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活动受限数、红细胞沉降率、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耳压联合中西药物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较中西药物治疗起效快,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品;郭静波;崔丽华;瓮建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每周1 次;双氯芬酸钠,每次25 mg,每日2 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88.90%,对照组有效率占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赵伟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拟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自拟除痹汤联合甲氨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周1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除痹汤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等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拟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师丽萍;郭会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和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和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 例和对照组38 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和洛索洛芬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8 周为1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检测C- 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DAS28、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和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熊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子午流注艾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艾灸疗法、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疗效显著.本文对二者的已有研究、优势价值进行综述,思考二者结合运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更加有益于疾病的缓解、康复,为以后的研究作铺垫.

    作者:葛冉;孙志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六腑痹源流考

    六腑痹是按六腑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肠痹、胞痹、胃痹、胆痹、三焦痹等.这类风湿病发病部位为六腑组织,六腑痹可作为风湿病按六腑部位分类的二级病名.中医古籍中对六腑痹论述甚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六腑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探讨六腑痹的证治特点,以便能准确地认识六腑痹,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满意;娄玉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学诊断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检索近10 年来的文献,笔者发现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实验指标的对应关系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制订统一的RA 分型和实验标准,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提高疗效.

    作者:赵灿;李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骨关节炎治疗概况

    膝骨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膝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治疗多以延缓病情发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目的.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手术以及综合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邱海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性硬化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该文综述中药内服、外治、内服加外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系统性硬化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黄李平;杨欢欢;吕军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简述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归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规律.

    作者:张兆振;杨豪;郭会卿;李沛;郑福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痹痛康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IL-1β、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痹痛康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I 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将6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6 组.痹痛康丸低、中、高剂量组(0.3,3,30 g·kg-1·d-1),甲氨蝶呤组(每周1.2 mg·kg-1),以上各组药物溶解于2 mL 生理盐水中,每日1 次,连续灌胃给药4 周.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每只2 mL.8 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右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情况及关节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各用药组除痹痛康丸低剂量组外,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蛋白的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P < 0.05).结论:痹痛康丸能有效降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炎程度,防止骨破坏或关节重构,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闫美凤;姜楠;徐明智;吕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断藤益母汤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断藤益母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取第3 ~ 5 代细胞,分别加入按临床常规口服剂量折算制取的来氟米特和断藤益母汤家兔含药血清,对照组加入正常家兔血清,MTT 法检测24 h、48 h、72 h 后各组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ELISA 法检测72 h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氟米特和断藤益母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二者均能显著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Ρ < 0.05),72 h 后来氟米特组抑制率明显高于断藤益母汤(Ρ < 0.05);相对于对照组,两种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也有显著抑制作用(Ρ < 0.05),组间差异不明显(Ρ > 0.05);结论:成人临床常规剂量的断藤益母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 后能显著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可降低该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这可能是该方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潜在机制之一.

    作者:梁江;林昌松;林云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治疗梅毒性夏科氏膝关节病1例

    报道梅毒性夏科氏膝关节病患者1 例,行关节镜下探查加病灶清除术.以期为夏科氏关节病诊治提供依据和借鉴.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该病腹部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胃炎、肠道水肿或肠道感染等疾病,误诊、漏诊率高.该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报道少见,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后病情多迅速恶化,死亡率显著升高.

    作者:陶志虎;吕冬宁;谢永祥;吴金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患者,女,34 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0 余年,伴左下肢肿痛2 d 余于2012 年10 月19 日入院.患者于10 年前在某医院发现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不详.1 年前因尿频、尿痛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检查免疫六项:ANA(+),抗ds-DNA 抗体(+),抗SSA 抗体(+),抗SSB 抗体(+),补体C3 0.398 g·L-1.入院诊断:①尿道感染;②系统性红斑狼疮.经抗感染、免疫抑制等对症治疗后好转,10 月11 日患者因服用激素出现腹痛腹胀,解黑便,予以奥美拉唑胶囊护胃,止血芳酸、止血敏止血后症状好转.10 月17 日无诱因出现左下肢肿痛,活动受限.故来本院就诊.

    作者:李萍;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自发性气胸1例

    患者,女,34 岁.以反复全身多关节疼痛8 年,近日疼痛加剧伴皮肤溃烂2 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9 月18 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8 年渐起双侧掌指关节(MCP)、指间关节(PIP)、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颞颌关节疼痛,双手第2,3,4 第一指间关节肿胀,活动障碍,僵硬.实验室检查:WBC 12.6×109·L-1,Hb 90 g·L-1,PLT 31×109·L-1,ESR 55 mm·h-1,CRP 100 mg·L-1,RF 120 IU·mL-1,抗CCP 抗体205 RU·mL-1,血清AKA 阳性.X 线示:双手骨质疏松,骨侵蚀,关节畸形,半脱位,尺侧偏斜.胸片报告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在门诊长期规律予以甲氨蝶呤加硫酸羟氯喹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后病情反复,3 年来未规则诊治,长期卧床.入院前2 个月,上述症状加剧,双腕关节、第2,3,4,5 第一指间关节、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心悸、发热,体温波动38.5 ~ 38.7 ℃,无咳嗽,在当地卫生室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既往无气胸病史,无慢性肺部疾患,无结核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1 ℃,脉博140 次·min-1,呼吸25 次·min-1,血压 90/50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60 cm,体质量42 k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以左侧为甚.第2,3,4,5 第一指间关节梭状肿胀、压痛,双手尺侧偏曲,活动受限,左肘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双下肢中度浮肿.骶尾部、双侧坐骨结节、右侧髂嵴、左侧髂嵴、双膝外侧、左侧足跟、右侧足跟见压疮,面积分别约为6 cm×6 cm、9 cm×5.5 cm、6 cm×5 cm、3.5 cm×4 cm、2.5 cm×2.5 cm、5 cm×9 cm、4 cm×8 cm,中间皮肤溃烂,皮下发黑、坏死,见少许渗液.WBC 7.6×109·L-1,GR 0.95,Hb 80 g·L-1,PLT 21×109·L-1.CRP > 200 mg·L-1,hs-CRP > 5 mg·L-1.胸部X 线片示:右上肺斑点及斑片阴影,未见肺间质病变.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皮肤血管炎;③肺部感染.经抗感染、环磷酰胺等药物及局部皮肤清创换药等治疗,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皮损范围明显缩小.2012 年10 月20 日因突发咳嗽、气喘、左侧胸痛, 体检发现左侧胸廓饱满

    作者:俞艳春;俞建钰;董兰金;陈晗;刘城亮;林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马武开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马武开教授根据多年来对干燥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经验,提出干燥综合征久必燥盛成毒,从毒瘀论治的学术观点,临床上注重从舌象辨证论治,采用生津养血、润燥解毒、化瘀通络的基本大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侯雷;马武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湿病中医临证经验

    中医治疗风湿病,顾护脾胃,以通为要,分期治疗,衷中参西.临证中要保持中医自身的特色,把握好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标本兼治,大限度的利用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治疗风湿病.

    作者:刘健;万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

    本规范规定了穴位贴敷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操作步骤与要求、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注意事项和禁忌.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灸

    本规范规定了艾灸的术语和定义、作用和适应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臭氧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2例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 例,采用40 mg·L-1 浓度的臭氧注射于病变的骶骼关节、脊柱小关节治疗.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治疗10 d、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后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VAS 评分,治疗10 d、1 个月、2 个月、3 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治疗3 个月后临床疗效,优6 例,良14 例,差2 例,有效率占90.90%.结论:采用40 mg·L-1 浓度的臭氧行骶髂关节内及脊椎小关节注射,疗效肯定,每半个月注射1 次就可以明显的减轻疼痛、改善症状,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 例和对照组37 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通络活血汤内服,对照组给予骶管注射,4 周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占91.84%,对照组有效率占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临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永刚;侯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腮腺ECT 在2012年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中评价外分泌腺功能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ECT 对符合2012 年ACR 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的患者评价外分泌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 例符合2012 年ACR 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中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行眼科检查、唇腺活检、腮腺ECT 检查.结果:32 例患者均符合血清抗SSA 抗体阳性和/ 或抗SSB 抗体阳性,或类风湿因子阳性同时伴ANA ≥ 1:320.唾液腺ECT 检查阳性29 例,其中双侧腮腺,颌下腺功能均减低22 例,占 75.86%;仅颌下腺功能减低7 例,占 24.14%.腮腺ECT 正常3 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 例,类风湿关节炎2 例.结论:腮腺ECT (99mTcO-4 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唾液腺及腮腺功能状态及病变程度.

    作者:杜娜;邱刚;马珊珊;刘升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