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技厅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376
  • 国内刊号:12-1409/R
  • 影响因子:1.19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阿可拉定的有关物质研究

    目的 分离纯化阿可拉定(淫羊藿苷,IC-162)的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确证.方法 利用反相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阿可拉定中的2个主要杂质,经化合物谱图数据(LC-DAD、LC-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阿可拉定中2个主要杂质分别为8-异戊烯基山柰酚和朝藿素B.结论 阿可拉定有关物质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杂质限度提供依据.

    作者:单淇;周渭渭;周福军;侯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复方野马追胶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野马追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及炎性因子IL-8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CPE)观察和活细胞染色方法,观察复方野马追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同时,通过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IL-8的变化.结果 复方野马追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治疗法效果为明显.同时该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的IL-8释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复方野马追胶囊具有明显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降低感染后气道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

    作者:窦洁;彭蕴茹;黄芳;钱大玮;周长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考察杠柳毒苷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v给予低、中、高剂量(0.37、0.74、1.48 mg/kg)杠柳毒苷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C18固相萃取处理,HPLC-UV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杠柳毒苷药物浓度.用DAS药动学数据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杠柳毒普的分布相半衰期t(1/2α)分别为1.49、2.32、3.48 min,消除相半衰期t(t/2β)分别为 14.00、12.37、15.44 min,无显著性差异.AUC0-60分别为8.581、19.782、50.615mg/L·min,与剂量呈线性相关.结论 杠柳毒苷iv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及消除迅速,其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在0.37-1.48 mg/kg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

    作者:周福军;谢跃生;肖学凤;许妍妍;张智禹;刘昌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4-2009年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近5年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群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4-2009年期间临床分离的822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群,E-test检测菌种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地尼、头孢克罗、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004年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分离率为49.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6年PNSP分离率高达67.8%,2009年下降至51.5%.822株肺炎链球菌常见的型/群是19群,其次是23、6、14、3群和其他.PNSP在6种血清型/群中所占的比例在2004-2009年期间无显著性变化(P>0.05).肺炎链球菌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非敏感趋势类似青霉素,对红霉素、四环素的非敏感率始终在60%以上,其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红霉素和四环素几乎100%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非敏感率均<3%.结论 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以19、23、6、14、3群常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非敏感率自2007年呈下降趋势,且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始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张雪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采用大给药量的方法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1日内ig给予受试动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多次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剂量、可能作用的靶器官和毒性反应等指标的设计及临床剂量设计与观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受试物大允许质量浓度(0.6 g/mL)、小鼠大给药容积(40 mL/kg)1日内ig给药2次,连续观察14 d内有无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结果 测得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大给药量为48 g/kg(为临床用量的218倍).在此剂量下未见明显毒性反应,14 d内动物无一死亡,大体解剖未见对脏器的毒性改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小鼠ig给药的大剂量为48 g/kg,未见该剂量对小鼠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

    作者:张晓丹;贾绍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花的佳采收期评价

    目的 探索评价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花的佳采收期的方法.方法 将两种曼陀罗花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量化,与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有序聚类分析法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不同采收期,以活性成分为指标,对两者佳采收期进行界定.结果 两种曼陀罗花的生长过程与Logisi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良好,有序聚类分析后将其花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依此确定的佳采收期与以往研究中药材佳采收期方法不同.结论 该研究中药材佳采收期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李瑞明;王振月;王谦博;王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是五加科外具有人参皂苷资源的植物之一,具有滋补保健、抗癌防衰、增强体质和改善脂质代谢等多种功能,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为绞股蓝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也为临床用药及相关生物活性成分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作者:史琳;赵红;张璐雅;满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细胞受体基因修饰在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T细胞过继性转移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介导的对肿瘤细胞的消除,是近年来获得较高关注的一种特异性、无毒性的癌症新疗法,此方法对于治疗血液性和实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能够增强其免疫能力,保持T细胞的持久活性,同时也可以克服肿瘤自身的免疫逃避机制,潜在提高免疫治疗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成功率.在T细胞过继转移中,T细胞受体(TCR)基因转移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具有己知抗原特异性和功能亲和性的T细胞,应用于病毒感染或病毒相关恶性肿瘤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TCR基因转移利用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作为载体,其中包含了从所需抗体特异性T细胞群中克隆得到的TCR-α和TCR-β链基因序列,然后应用TCR编码载体转导体外的原始T细胞.为产生带有所需功能特异性的转导T细胞,引入的TCR-α和TCR-β链必须形成异源二聚体,与CD3复合体结合从而在T细胞表面稳定表达.

    作者:邰文;刘东博;吴疆;潘明佳;陈常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黄芪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通过整理有关黄芪地上部分(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文献,并参照地下部分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地上部分的合理利用,为黄芪药用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新药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虎虎;龚苏晓;张铁军;肖婷婷;王思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研究药物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与传统的药物毒理学研究方法比较,基因芯片技术具有周期短、高通量的优势,基因芯片技术的介入也进一步推动了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发展.从新药的筛选、毒理安全性评价到临床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将成为贯穿整个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就近期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

    作者:刘静;张金晓;胡金芳;申秀萍;刘昌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细胞膜色谱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膜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色谱技术,将药物效应成分的分离和活性筛选结合在一起,因此特别适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研究.对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丽莉;张铁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止痛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以近几年来中药止痛缓释制剂研究文献为基础,从其作用特点、发展现状、类型、注意事项和前景这几方面对中药止痛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涛;朱雪瑜;张铁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药物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玥;周植星;江振洲;黄鑫;张陆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A/B型流感病毒治疗药物——Laninamivir Octanoate Hydrate

    1药物概况商品名:INAVIR(R)通用名:Laninamivir Octanoate Hydrate(暂译名:拉尼娜米韦辛酸酯水合物)临床试验代号:CS-8958原研公司:日本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作者:王利华;赵丽嘉;刘永贵;陈常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10年美国FDA批准的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Kombiglyze XR

    2010年11月5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Ⅱ型糖尿病缓释剂Kombiglyze XR治疗成人Ⅱ型糖尿病[1].Kombiglyze XR缓释剂是首个由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沙格列汀(Onglyza)和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缓释剂组成的复方制剂,本品将2种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互补作用提高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

    作者:田圆圆;宗欣;董江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