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技厅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376
  • 国内刊号:12-1409/R
  • 影响因子:1.19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饮口服液的水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索丹参饮口服液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以水提物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含量,运用正交设计法对丹参饮口服液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丹参饮口服液佳水提取工艺为按5倍量处方比例称取粗碎药材,浸泡0.5 h,加入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采用该水提工艺提取,水提取物中丹参素钠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作者:蒲清荣;陈玉兰;黄锐;赵剑;颜章龙;唐定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制剂安全性试验研究

    目的 评价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是否具有肌肉刺激性、急性毒性和过敏性反应.方法 家兔后肢股四头肌im 0.5mL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d,停药2和21 d后对注射部位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小鼠后肢im 0.2 mL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给药1次后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情况;豚鼠后肢隔日im 0.5 mL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连续注射3次,分别于末次致敏后第14和21 div给予1.0 mL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进行激发,观察豚鼠30 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结果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可导致注射部位肌肉局灶性炎细胞浸润,停药21 d后肌肉组织无异常;在本实验条件中,未见对小鼠有明显的毒性反应;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阴性.结论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无全身主动过敏性反应且毒性较低,对肌肉有轻度的刺激反应,但其刺激作用可恢复.

    作者:吴虓飞;周建平;胡宇驰;孙圆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益母草对产后子宫内膜炎大鼠内膜止血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产后大鼠子宫炎症模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益母草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内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组、三七总皂苷组.建立产后子宫炎症模型,用三七总皂苷作阳性对照,采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量进行测定,对各组大鼠的子宫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l(TIMP-1)、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MP-13、TIMP-1明显升高,collagen Ⅰ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MMP-13无明显变化,TIMP-1明显降低,collagen Ⅰ表达下降.结论 益母草可能使产后炎症子宫的TNF-α水平下降,下调TIMP-1的表达,启动止血修复机制,并加快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加速产后子宫复旧.

    作者:叶赞;王若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建立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分别于12、14、17、21 d龄随机抽取2组幼鼠各6只,一侧眼球测定视网膜VEGF水平,另一侧眼球进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考察其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小鼠左眼球ADP酶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12d龄小鼠血管迂曲、扩张、变形,随时间延长血管变形加重,17d时严重,且视乳头周围出现大片无灌注区,视网膜周边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生成,到21d时模型开始恢复.视网膜VEGF测定结果显示,12d龄模型小鼠VEGF开始升高,17d达峰值,以后下降.结论 视网膜VEGF变化和视网膜血管形态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17 d时新生血管形成多.

    作者:胡金芳;邸志权;霍璇;申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西他赛联用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胃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多西他赛(TXT)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果.方法 试验分A、B两组,第1天均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2h;第1~14天,A组每天给予卡培他滨2 000 mg/m2, B组每天给予替吉奥胶囊60 mg/m2,两组给药均分为两等份于早晚餐后0.5 h用水吞服,服用2周后休息1周,3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多完成6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50例均可评价疗效.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21%和50.00%,疾病控制率为76.92%和75.00% (P>0.05),平均成本分别为17 158.90元和10 094.37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71.81和201.89.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结论 两组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B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A组,因此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胃癌方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晓梅;谭本仁;赖水招;卞益民;郭基燕;戴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通脉养心方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 优选通脉养心方的提取工艺.方法 使用氯仿诱发小鼠室颤模型和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试验结果结合甘草酸含量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通脉养心方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 确定优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水提取1.5h,第二次6倍量水提取1h.结论 工艺优化后的通脉养心方具有良好药理活性,呈现量-效关系.

    作者:徐道情;耿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枸杞多酚提取物中总多酚的测定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多酚提取物中的总多酚.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多酚提取物中总多酚,用水稀释样品,加入显色剂Filin-Ciocalteu试剂,在760 nm处测定吸光度,用同样方法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多酚提取物中总多酚的量分别为24.03%、26.38%、25.45%、28.27%、29.08%,线性范围1~8 μg/mL,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3.5%,RSD<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于枸杞多酚提取物中总多酚的测定.

    作者:黄丽;於洪建;吴巍;张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用于安多霖不同干燥工艺的评价研究

    目的 建立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红外光谱和HPLC指纹图谱,考察喷雾干燥与微波干燥对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安多霖配方提取液选择喷雾干燥、微波干燥两种方法,制备8批供试品,绘制8批粉体的红外光谱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绘制不同粉体溶液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干燥方法所得粉体的图谱,评价不同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 安多霖胶囊配方提取液经喷雾干燥和微波干燥后,其红外光谱和HPLC指纹图谱极其相似,不同干燥工艺没有引起安多霖胶囊物质基础的改变.结论 不同干燥工艺所得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物质种类和总量极其相似,两种干燥方法均可应用于安多霖胶囊配方提取液的干燥.

    作者:阙慧卿;林绥;钱丽萍;谢艺艺;刘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凝血酶蛋白酶激活受体-1作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潜在靶点的研究进展

    黑色素瘤由于转移性强,成为皮肤癌中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凝血酶蛋白酶激活受体-1 (PAR-1)在黑色素瘤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AR-1通过激活肿瘤细胞黏附和侵袭以及新生血管因子生成促进黑色素瘤转移.PAR-1有望成为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药物新靶点.

    作者:周植星;张玥;潘婷婷;徐为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研究及应用现状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苷(栀子苷)及其苷元京尼平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应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系统综述了京尼平苷及京尼平在植物中分布、分离(制备)纯化、定量测定、药物代谢、药理活性和应用现状,并对其毒性进行简单概述,为京尼平苷及京尼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礼胜;倪娜;刘向前;陈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中的基本药物之一,在对维持患儿长期处于带病生存状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在儿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就近些年L-ASP在国内外儿童临床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艳春;陶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云南美登木的研究进展

    云南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属卫矛科植物,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原料药.1959年研究至今,已从云南美登木组织及其各种菌株中分别提取分离得到了以美登木素、美登普林、美登布丁为主的20余种化学成分,且其提取物在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有效剂量小、安全系数大、不良反应小等突出特点.就云南美登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性、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美登木提供参考.

    作者:和静萍;顾健;黄福开;曹雨虹;谭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雷帕霉素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雷帕霉素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生素,表现出很强的抗老化作用,通过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影响了多种基本的细胞周期,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自噬过程,从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提供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对近期关于雷帕霉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作者:卢志杰;王文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系统回顾,从COPD稳定期和急性期的不同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COPD各期症型治疗用药予以分析,初步提出COPD临床辩证施治的用药原则.

    作者:张红茹;蒙樱宗;张红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及天然药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技术要点

    通过文献检索,提出了中药及天然药物新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上的见解,包括试验目的与设计、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受试者的选择、退出标准、对照药品的选择、试验流程、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合并用药、试验的质量控制方面.

    作者:杨娜;王健;胡思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干燥工艺对制剂影响的研究进展

    干燥工艺在制剂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的干燥工艺对制剂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它不仅会影响制剂的用药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还会间接影响到制剂的生产成本.通过介绍干燥及其工艺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各种干燥工艺的特点与适用性,对不同干燥工艺对药物制剂性质和质量的影响、干燥工艺在药物制剂各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对干燥工艺优化或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各种干燥工艺的进一步研究、设计、优化和在制剂工业上的推广提供借鉴和帮助.

    作者:钱丽萍;陈雪萍;阙慧卿;林绥;郭舜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中痕量磺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烷基磺酸酯和芳基磺酸酯类化合物作为潜在性基因毒性杂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需要控制食品及药品中磺酸酯的限度.主要介绍了磺酸酯类物质的痕量分析检测技术手段,如GC-MS、HPLC-MS、NMR等,同时阐述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另外,还论述了这些杂质产生的条件,从而提出了避免生成该类杂质的具体措施.因此,主要从避免杂质的产生和痕量检测两方面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有效控制药品中基因毒杂质限度的方法,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园园;李银峰;王杰晶;李佩;靳朝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毒理学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药物是否安全和有效是药物研发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药物研发的整个流程而言,毒性是终止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药物毒理学研究贯穿于新药发现阶段、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上市后跟踪监督的全过程,因此药物的毒理学研究至关重要.简要综述了药物毒理学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新动向,并主要介绍了组学技术的发展.

    作者:杨佳梅;刘妍;申秀萍;张宗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