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回顾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CNKI数据库中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清开灵和双黄连注射液表现尤为突出.儿童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为全身反应,再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导致儿童ADR的相关因素有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制备工艺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从药品生产、国家监测和临床用药过程等方面提出减少儿童ADR的措施.
作者:李梦;张喜莲;马融;戎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上应用血必净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将43例AM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及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对AMI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龙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在给药1周、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中医证候、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NIHSS、BI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闭阻证安全、有效,整体疗效与舒血宁注射液相当.
作者:韩素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大豆多糖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大豆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量的影响,利用酶标仪测定大豆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检测B细胞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多糖各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并能使体内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而提高抗体生成量.结论 大豆多糖通过调节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秀娟;孙向菊;严松;李其成;刘思含;张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刺梨汁对环磷酰胺合并60Co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研究其促进血细胞上调的作用机制.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外周血常规、骨髓基质中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的量.结果 刺梨汁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常规,能有效平衡微环境中TPO的量,改善EPO的表达,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上清中GCSF有明显的正调控作用.结论 刺梨汁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可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从G0/G1期进入增殖周期,并能有效调节骨髓微环境中TPO、EPO、GCSF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可作为一种治疗贫血的辅助保健药物.
作者:覃志坚;何印蕾;何涛;唐任光;龙显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黄芩中的六六六(BHC)、滴滴涕(DDT)和五氯硝基苯(PNCB)3种农药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丙酮-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以超声法提取,采用磺化法净化.检测使用弹性毛细管柱为分离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结果 3种成分在25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两个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小为1.57,峰与峰之间达到良好分离;该法中9个农药残留物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2.20%~116.18%,RSD值为0.55%~7.81%.结论 该法准确,灵敏度高,易操作,重复性良好.
作者:李翠苓;刘德智;王金龙;孙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物血清在体外对耐顺铂(DDP)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肿瘤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人肺腺癌敏感细胞A549和耐药细胞A549/DDP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毒实验(MTT)方法,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A549/DDP的耐药逆转作用.结果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与DDP合用时对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24、1.41、1.34;且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D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能明显增加A549/DDP耐药细胞对DDP的敏感性,提高细胞死亡率,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张莹;贾英杰;李小江;朱津丽;张欣;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雄黄注射液注射给药的安全性.方法 利用小鼠对雄黄注射液进行异常毒性、急性毒性实验,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利用家兔进行体外溶血实验.结果 雄黄注射液异常毒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均未见小鼠死亡,且饮食、行为、运动等功能均正常.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结果呈阴性,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和凝集作用.结论 在实验条件下雄黄注射液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爽;晏磊;陈志宝;胡慧欣;李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参芝通络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芝通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4、2、1 g/kg).ig给药13周,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解剖计算内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剩余大鼠停止给药,恢复2周后进行上述相同指标检测.结果 参芝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对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内脏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无明显影响,恢复期大鼠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确定的临床使用剂量下,参芝通络胶囊长期服用无明显毒性.
作者:沈立;李洪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的保湿特性、经皮吸收特性以及皮肤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芦荟活性多糖,并通过人体皮肤水分含量和水分散失量测试法对所制备的芦荟活性多糖的保湿特性(包括锁水、保水两个方面)进行评价;Franz扩散池体外透皮吸收法评价其透皮吸收特性:人体斑贴试验评价其皮肤安全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库拉索芦荟多糖可显著提高皮肤水合状态(P<0.05),同时降低经皮失水(P<0.05):多糖质量浓度为5%时,皮肤渗透速率达到0.251 0mg/(h.cm2),24 h累计渗透量达(4.151 9±0.046 2)mg/cm2;人体皮肤斑贴试验中全部评定为0级反应.结论 库拉索芦荟活性多糖对皮肤具有显著的保湿功效以及较强的皮肤渗透力,并且高度安全,可作为优良的保湿添加剂在化妆品等肤用产品中广泛应用.
作者:任海毅;王巧娥;董银卯;孟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后Beagle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Beagle犬12只,分为对照组和150 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30 d和恢复4周后,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Beagle犬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窦扩张,网状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肾脏髓质和皮髓交界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脏、淋巴结和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内淋巴滤泡数量增多,生发中心增大,脾小体帽区局灶性坏死,其中雌性动物肝脏、脾脏病变程度较雄性严重.经过4周恢复,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病变恢复不明显.结论 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三乙醇胺,可能对肝脏、肾脏、脾脏、淋巴结以及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魏锦萍;张红兵;安全;池翠萍;郭剑平;张继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人胃癌MNK-45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MNK-45细胞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AO/EB双染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大黄素(5~80μg/mL)对MNK-45和MGC8-03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或0.05),且药物剂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其抑制作用越强(P<0.01);大黄素作用于两种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显示细胞凋亡特征;大黄素使MNK-45和MGC8-03细胞增殖被阻滞于G0/G1期.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人胃癌MNK-45和MGC8-0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影响其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
作者:保永亮;龚晓燕;黄金玲;侯晓燕;王桐生;方海燕;王训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荭草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普萘洛尔组及低、高剂量荭草苷干预组(1.0、2.0 mg/kg);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采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抗氧化物酶的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环鸟苷酸(cGM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ip 2.0 mg/kg荭草苷连续7d,可降低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变化,明显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大鼠血清心肌酶LDH、ALT和AST的水平,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及水肿程度,亦可升高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及心肌组织中cGMP水平.结论 荭草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心肌组织cGMP水平和调节NO/cGMP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黄秀兰;刘丹妮;刘立亚;马芹芹;王慧晔;李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不同粒径连翘粉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探讨粒径与化学成分溶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将连翘药材进行粉碎、过筛,按粒径大小分成10组,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粒径连翘粉体的指纹图谱,结合主要共有指纹峰信息,对不同粒径连翘粉体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粒径连翘粉体共有8个HPLC特征峰,根据各粉体单位质量峰面积,不同粒径连翘粉体被分为不同层次的3类,其中超微粉单位质量峰面积大.结论 不同粒径连翘粉体与化学成分溶出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超微粉碎技术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在粉碎加工药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肖鹃;刘新义;张水寒;向大雄;蔡萍;叶祖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还阳参醇提物对实验动物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泄法、组织胺致喘息法观察还阳参醇提物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还阳参醇提物抗急性炎症的作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观察受试物对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还阳参醇提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延长组织胺所致豚鼠喘息的潜伏期、可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还阳参醇提物能减轻慢性支气管炎大鼠黏膜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抑制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还阳参醇提物有明确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支气管黏膜有保护作用.
作者:彭照琪;岳永花;李小贝;贺石麟;倪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干血点采样技术(dried blood spots,DBS)和干血浆采样技术(dried plasma spots,DPS)在麦考酚酸药动学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色谱柱为Eco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甲酸水(0.1%甲酸)-乙腈-甲醇(25∶45∶30),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质谱检测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MRM方式检测;考察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DBS法和DPS法方法学和临床实验数据均良好.结论 DBS方法和DPS法较一般处理方法简便,用血量少,储存运输方便,在一些药物的药动学分析中能代替一般的处理方法.
作者:刘勇;魏广力;谷元;王新刚;夏媛媛;司端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清化浊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分清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尾iv阿霉素法制成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第一次尾iv阿霉素(4 mg/kg)1周后,第二次iv阿霉素(3.5 mg/kg).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黄葵胶囊混悬液;其余治疗组ig分清化浊胶囊混悬液.每日一次,疗程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在给药前、给药7、14、21、28 d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肌酐(Cr),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阳性组、分清化浊胶囊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P<0.01).与模型组比较,分清化浊胶囊高、中剂量能升高TP、ALB水平(P<0.01).分清化浊胶囊高、中剂量对TG及TC有降低作用(P<0.01).各治疗组对肾功能指标BUN、Cr无明显影响.各治疗组肾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结论 分清化浊胶囊可以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TC、TG;明显升高阿霉素肾病大鼠TP、ALB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作者:周正国;岳永花;刘光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细胞色素P450 (CYP450)是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酶系,其活性在受到诱导或抑制后将干扰药物的作用.植物成分普遍存在于食物与药物中,与CYP450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广泛影响.总结近年来植物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的7个亚型CYP1A2、CYP2A6、CYP2C9、CYP2C 19、CYP2D6、CYP2E1、CYP3A4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孙敏;刘鹏;付晓丽;徐为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西黄丸为抗癌经典名方,疗效确切,在临床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西黄丸的临床价值,对近年来在西黄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西黄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戴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臭椿是一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且有很好药用价值的中药植物.吲哚类生物碱是臭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等生物活性.对臭椿吲哚生物碱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苗芬;宋新波;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