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术前眼内是否注射药物分为两组,注射组(49例)玻璃体切割术前7d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51例)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术前术后视力情况,评价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所需手术时间更短(P<0.05),注射组出血眼数6例,对照组出血眼数20例,注射组出血眼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注射组术中电凝眼数、硅油使用眼数、医源性裂孔眼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个月,注射组少量出血例数和大量活动性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力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明显提高且注射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有利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进行,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矫正视力.
作者:范强;张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3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依次进入A、B、C组,每组各112例,分别给予左西孟旦、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血清学指标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A组总有效率(90.18%)明显高于B组(58.93%)及C组(6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平均压(PAMP)、右房压(RAP)及周围血管阻力(SV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WP、PAMP及SVR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3组治疗后RAP差异不显著.治疗后3组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1)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米力农及多巴酚丁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脑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 (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和生活自理活动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孟凤珠;温凯;高华;蔺雪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16年4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以及药物经济学进行考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为(8.3±1.0)万元,对照组为(1.8±0.6)万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药,但费用高昂,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卫霞;杨婷;刘娟妮;李芬霞;陈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动力调节激素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收治的RE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均4周为1疗程.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胃动素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17 (IL-17)和白介素-23 (IL-23)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IL-17和IL-23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表达均显著减低(P<0.05、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IL-17和IL-2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1.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4%,观察组的为8.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可以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食管动力、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
作者:陈超;焦艳;陶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独一味滴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口服独一味滴丸治疗,观察组(41例)在口服独一味滴丸的基础上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变化情况,评价独一味滴丸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38例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压痛和肿胀症状有所缓解,对照组有28例.治疗后观察组在疼痛度、活动度、行走能力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总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稳定性评分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在IL-6、IL-8、TNF-α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联合独一味滴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抗炎作用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维国;王助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的有效性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法试验,从6家中心选择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患者280例,按3∶1比例分为试验组210例、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荣心丸每次4.5~9 g,3次/d;对照组口服辅酶Q10胶囊每次10~20 mg,2次/d.疗程均28d.观察治疗前后心肌炎症状积分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后28d的FAS(PPS)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的心肌炎症状积分和下降均值分别为5.975(6.000)、4.721(4.788),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2% (90.59%)、70.59% (71.21%),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14% (92.08%)、72.06%(72.7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共报道临床不良事件3例,经研究者判断,与试验药物均不可能有关,均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疗效优于辅酶Q10,并且未提示更高临床应用风险.
作者:范帅;崔宏;胡思源;刘虹;沈捷;丁显春;况红华;宋舜意;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地奥司明和尼美舒利联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425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和本研究要求的患者60名,分为3组,联合组、尼美舒利组、地奥司明组各20例,联合组给予地奥司明和尼美舒利联合治疗,尼美舒利组予以尼美舒利治疗,地奥司明组予以地奥司明治疗,均以14 d为1疗程.分别对治疗前后各组进行膝关节VAS、AKS评分、肿胀程度评级,并根据以上数据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经过14 d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均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且联合组的前后差异幅度更大(P<0.05),有效率更高.结论 地奥司明和尼美舒利分别对创伤性滑膜炎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单独使用不及两者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联合使用可更加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阻止病情进展,减轻炎症反应,稳定病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绍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将85例在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单药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精神病性分)及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观察组(47.94±13.64)分,对照组(49.07±12.56)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ANSS总分[观察组(86.31±9.21)分,对照组(85.95±9.77)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糖、脂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TG、TC、LDLC、BMI和腰围上升,HDLC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和腰围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变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BMI和腰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2hPG、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但是帕利哌酮缓释片对女性患者血脂、BMI和腰围的影响较小,要优于利培酮片.
作者:王文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浆纤维蛋白(Fib)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血清hs-CRP、IL-6、Fib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46/60) (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hs-CRP、IL-6、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心功能,明显降低hs-CRP、IL-6、Fib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欢;王稳;闫谊;焦峰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顺铂或奈达铂与紫醇联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2月在宁强县天津医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按照使用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顺铂组和奈达铂组.顺铂组采取TP化疗方案,奈达铂组采取TN化疗方案,对比两组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 顺铂组的有效率为79.26%,与奈达铂组的82.05%相比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5),但两组间Ⅲ~Ⅳ级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和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的治疗费用与顺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或奈达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于宫颈癌辅助化疗的疗效相似,奈达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比顺铂更低,骨髓抑制尽管增加但仍可控,采用奈达铂化疗较顺铂缩短了住院时间,且住院费用并无明显增加,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赵艳芳;王世辉;邹余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AA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口服蒙脱石散,观察组(41例)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嗜酸乳杆菌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AAD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相比之下,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AA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迅速改善腹泻症状,提高小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雪;陈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红景天苷通过促进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Ca2+,增强心肌收缩力,又可上调肌浆网钙泵的表达和下调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促进Ca2+返回肌浆网,阻滞钙超载引起的心肌损伤,有利于改善心功能.红景天苷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抑制心脏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心脏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阻滞心肌细胞凋亡;也可通过上调缺氧诱导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形成,改善心肌缺血;还通过上调PGC-1 α-NRF-1/NRF-2表达的通路,改善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终产生心脏保护作用.基于上述作用机制,红景天苷可对抗缺氧、缺血、缺血再灌注、力竭运动、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心脏损伤.
作者:张明发;沈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莪术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能破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癓瘕积聚、经闭、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莪术主要含有姜黄素类、莪术醇、β-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单体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就莪术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姜黄素、莪术醇、β-榄香烯的抗炎、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志梅;张立杰;夏天;肖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鬼臼毒素、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及其与不同比例纳米二氧化硅(SiO2)的联合用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正硅酸乙酯水解法制备25 nm SiO2样品,将其进行表面改性后搭载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MTT法检测SiO2、鬼臼毒素、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和联合用药(12.500、1.250、0.125μg/mL纳米SiO2分别搭载6.25 μg/mL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25nmSiO2的细胞相容性、鬼臼毒素和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对细胞凋亡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联合用药对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和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鬼臼毒素,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单一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且0.125 μg/mL纳米SiO2搭载6.25 μg/mL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时,抑制作用明显;鬼臼毒素、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和联合用药均可诱导细胞凋亡;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和联合用药可以上调Bax/Bcl-2比值及Caspase-3、p53、p38的表达水平.结论 SiO2联合用药对HeLa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单一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影响Bcl-2、Bax、Caspase-3、p53、p38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晶;李成义;李硕;王明伟;王治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和厚朴酚脂质体(HK-Lipsomes),探讨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蛋黄卵磷脂、胆固醇、mPEG2000-DSPE2000、和厚朴酚按照质量比3∶1∶1∶1,以注入法制备成和厚朴酚脂质体.通过Zetasizernano ZS测定和厚朴酚脂质体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和厚朴酚脂质体的形态.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和厚朴酚脂质体对4T1细胞的细胞毒性.建立小鼠4T1乳腺癌肿瘤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考察腹腔给药后和厚朴酚脂质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制备得到的和厚朴酚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13.8±0.2) nm,多分散指数(0.209±0.005),电位为(-30.7±2.4)mV,透射电镜观察和厚朴酚脂质体为球型.和厚朴酚溶液和脂质体对4T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3.74±2.38)μg/mL和(12.52±2.24) μg/mL.和厚朴酚脂质体高(60 mg/kg)、中(40 mg/kg)、低(2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5.19%、60.95%和37.83%,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实验使用较为简便的制备方法成功制备粒径较小、包封率高的和厚朴酚脂质体.荷瘤小鼠体内实验显示抑瘤效果良好.
作者:国瑞琪;王秋红;王向涛;匡海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牛黄中有效成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对牛黄有效成分的药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阳性药,3 mL/kg)组、牛磺酸(25mg/kg)组、熊去氧胆酸(UDCA,78 mg/kg)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100 mg/kg)组,每组10只.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PERK、P-EIF2α、ATF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组、UDCA组、TUDCA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形成明显缺血灶(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和皮层区的P-PERK、P-EIF2α、ATF4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不同程度的减少了P-PERK、P-EIF2α、ATF4的表达,尤以清开灵、TUDCA的下降明显.结论 牛黄有效成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TUDCA的作用优于牛磺酸和UDCA.
作者:徐晓琳;马重阳;王雪茜;王国力;翟昌明;岳文超;李长香;张晓瑜;沈晓东;穆杰;王庆国;程发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Rsv组、模型(IMQ)组、Rsv治疗(IMQ+Rsv)组,每组6只;涂抹IMQ诱导BALB/c鼠耳部银屑病样皮肤损伤模型,连续8d,同时涂抹20 mg Rsv予以治疗;观察红斑及银屑的多少、游标卡尺测量耳厚度;HE染色观察组织改变;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组织角蛋白17 (K17)、IL-17A、IL-19及IL-2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K17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Rsv治疗组小鼠红斑面积明显减少,表皮鳞屑减少,耳缘厚度显著降低;HE染色结果表明,Rsv治疗组耳缘组织表皮厚度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K17、IL-17A、IL-19及IL-23mRNA水平、K1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Rsv治疗后K17、IL-17A、IL-19 mRNA水平、K1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K17及炎症分子表达,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损伤.
作者:魏明;甘露;侯进;陈丽宏;刘彦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与甘草次酸单独、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姜黄与甘草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10.00、5.00、2.50、1.25 μg/mL)、甘草次酸(20.0、10.0、5.0、2.5 μg/mL)及两者对应浓度联合应用处理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8、16、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姜黄素5μg/mL、甘草次酸10 μg/mL及两者联合应用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姜黄素、甘草次酸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且两药联合呈现相加或增强的作用;姜黄素、甘草次酸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诱导凋亡作用更强;姜黄素、甘草次酸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均具有G2期阻滞作用.结论 联合用药具有比单用姜黄素或甘草次酸更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姜黄与甘草配伍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常明向;吴梅梅;李瀚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噻唑类衍生物结构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活性,为该类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38个以噻唑为基本骨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分别应用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2种经典的方法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相关模型,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三维等势图分析噻唑类衍生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结果 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796,相关系数r2为0.978;CoMSIA模型的q2以及r2分别为0.721和0.976;2种模型对化合物的活性预测与实际值接近;三维等势图可以全面直观的分析化合物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结论 该3D-QSAR模型三维等势图揭示了结构特征与抑制活性的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稳定性,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作者:陈诚;唐光辉;张贝娜;林治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槲皮素原料药的绝对含量.方法 以DMSO-d6为溶剂,马来酸为内标,采集槲皮素和马来酸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以槲皮素中化学位移在δ7.50~7.58和马来酸化学位移在δ6.26的质子信号峰为定量峰,测定槲皮素的量,并与质量平衡法比较.结果 槲皮素与马来酸峰的面积比(As/Ar)与其质量比(ms/mr)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963 x+0.134 1 (r=0.999 3).测得3批槲皮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20%、84.93%和85.27%,平均质量分数为85.13%,RSD为0.21%.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定值基本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氢核磁共振定量法准确、快速,为质量平衡法提供有力佐证.
作者:孙文霞;钟家亮;侯佳威;王广东;郝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阿哌沙班原料药中可能残留的12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叔丁基甲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四氢呋喃、三乙胺、原甲酸三甲酯、吗啉、N,N-二甲基甲酰胺)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30.0 m×0.53 mm×3.00 μm),载气为高纯度氮气;顶空温度为100℃,顶空平衡时间为20 min;柱温40℃,维持6 min,以20℃/min升至220℃,维持10 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体积流量为2.8 mL/min,分流比为5∶1.结果 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0.999 9),12种残留溶剂均完全分离,精密度试验RSD值以及被测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准确度、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阿哌沙班原料药中残留的有机溶剂.
作者:刘东方;郭秀财;赵丽娜;靳朝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醋酸齐考诺肽重复鞘内注射给药的局部刺激性,为鞘内注射制剂的局部刺激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醋酸齐考诺肽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给药,给药浓度为100 μg/mL,体积为50μL/只,每天1次,连续给药7d,恢复14d.每天观察动物一般症状,并于末次给药后2d,每组处死4只动物进行剖检,取注射部位及前段和后段处腰椎和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刺激性评价,剩余动物于末次给药后14d剖检并进行刺激性评价.结果 对照组1只动物于给药第3天麻醉后死亡,其余动物在给药及恢复期间未见明显异常症状;末次给药后2、14d,各组动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的鞘内刺激性反应;末次给药后2d,注射点见可逆的轻微机械性损伤.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未见醋酸齐考诺肽对腰椎、硬脊膜和脊髓的局部刺激性作用,新西兰兔可作为鞘内注射制剂的局部刺激性评价模型.
作者:宋莹;付新录;兰天龙;杨学敏;麦焕娣;聂涛;黄芝瑛;邱玉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FDA于2016年5月公布了“使用组织病理学及其相关方法支持生物标志物鉴定应考虑的问题”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概述了组织病理学非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特点,详述了这种非临床生物标志物鉴定中使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的科学标准.本文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期望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监管有所帮助.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个器官的系统,自身易受年龄、性别、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变异较大,因此在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中评估药物所致的免疫毒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免疫系统的组织形态学评价是确定免疫毒性公认的基石.就免疫系统病理学评价相关的指导原则,以及胸腺、脾脏、淋巴结等重要免疫器官的病理学评价进行简要论述,以帮助毒性病理学家准确和一致性评价免疫系统中预期的或意外的药物所致的毒性改变.
作者:林志;吕建军;屈哲;霍桂桃;张頔;杨艳伟;王雪;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均需要每天服药,给患者带来不便.奥格列汀是一个小分子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由默克公司研发,主要用于二型糖尿病的治疗,且只需1周服用1次即可,从而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和坚持性,终提高了治疗效果.介绍了奥格列汀的合成方法、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研究等信息,为更好地应用临床与研发类似新药提供依据.
作者:陈鸿楠;邓颖;郭秀娟;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