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顿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hs-CRP、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ADL评分、hs-CR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酶原(FIB)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列地尔单一用药,联合丁苯酞治疗能更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凝血功能,抑制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武文娟;汤媛媛;尹小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氯吡格雷对其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应用氯呲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术前使用3~5 d,术后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用药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因子P-选择素水平以及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DD及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及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DD及FIB水平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DD及FI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1个月、3个月,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P-选择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P-选择素的表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士新;赵永昌;刘亚民;李强;冷保山;王雅莉;邱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试验组)对比单用多奈哌齐(对照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2017年2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RCT,合计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P<0.001,MD=2.69,95%CI=(1.46,3.92)]、认知初级量表评分[P<0.001,MD=-4.54,95%CI(-5.64,-3.43)]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P<0.001,MD=-3.60,95%CI (-4.53,-2.66)]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94,OR=1.02,95%CI (0.63,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且联用未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作者:杜彪;范小冬;张春燕;孔文强;杜扬;周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影响及机制.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3月选择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丸/次,3次/d,两组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IR指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进行冠状动脉重构指数(RJ)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2.9%,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R指数分别为(1.79±0.45)和(2.44±0.51),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01±0.44)和(4.00±0.56),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R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正性重构、无重构与负性重构分别为4例、25例与12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5例、10例和16例,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IR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冠状动脉重构有关.
作者:符会妮;吕树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8 mg/kg,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d/次;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片/次,2次/d,餐时服用.治疗5~7 d.通过治疗后的疗效,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 1/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小儿肺炎症状,在抑制炎症的同时提高患儿肺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殷秀莲;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啶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辅助治疗,0.25g/次,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辅助治疗,10~50 mg/kg加入0.5%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内,静脉泵入,2次/d.两组都治疗14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6.7%,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LDH水平分别为(143.22±26.29) U/L和(245.10±30.91)U/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45.20±35.10) U/L和(438.10±56.11) U/L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LDH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皮疹、胃肠道反应、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10.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头孢他啶,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LDH含量降低有关.
作者:王洁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 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 GF-1)和白细胞介素-33 (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 18 μg,肌肉注射,1支/次,1次/d,共治疗14 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IGF-1和IL-33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后血清BDNF、IGF-1水平升高,IL-33水平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F可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有效上调BDNF、IGF-1和下调IL-33表达水平.
作者:尹惠丽;高凤岩;于丽;陈永庆;徐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于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96例.A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剂量为40 mg/d,B组患者使用剂量为20 mg/d.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A组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82.29%)与B组(70.83%)相比差异不明显;治疗3个月(89.85% vs 77.08%)及6个月时(93.75% vs 84.38%)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肺功能各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A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好转,A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COPD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彦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炎症免疫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全麻,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负荷量1 mg/kg,维持量为1.5 mg/kg直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MMSE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d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C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7d血清中IgA、IgM以及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d及术后7d,实验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行脊柱手术时,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王红运;高臻辉;梁斌;宁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0、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免疫损伤.
作者:李小象;周莉;赵亮;周卞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鄂州中心医院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5-2016年急性脑梗死的住院病历480份,采用药物利用度、药品说明书和不良反应(ADR)监测等评价方法,分析其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收集到480份病历,用药506例/次,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平均用药频度(a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疏血通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0;不合理使用为81例/次,不合理用药率为16.0%,主要为单次给药剂量、溶媒种类与说明书推荐不一致、其他药物混合配伍和同时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西医临床医师不合理率显著大于中医执业医师(P<0.01);11例发生ADR,均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该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薇;沈剑;侯宏伟;廖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剂250 μ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以及呼气峰流速(PEF);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内皮素1(ET-1),以及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FEV1、FEV1/FVC、MMEF及PEF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IL-6、IL-8、TNF-α和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和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ENO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FENO降低幅度更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尤其可提升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呼出NO量,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瑞;陈亚飞;王志新;夏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红景天苷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细胞和脑组织损伤均有保护作用,有望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以及脑缺血性和神经变性疾病(如脑梗死、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癫痫、抑郁、抽动秽语综合征、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糖尿病脑病等)的防治.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1)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NOX2/ROS/MAPKs和REDD 1/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AMPK/SIRT1、RhoA-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对抗各种损伤因子引起的氧化应激,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防止细胞内Ca2+超载和半胱天冬酶-3活化,保护神经细胞和干细胞免遭凋亡性损伤;(2)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裂解酶-1的表达和β-分泌酶活性,阻滞内源性伤害因子β-淀粉样肽生成;(3)通过阻滞Notch信号通路,促进BMP信号通路,上调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神经元,提高许旺细胞增殖和功能,从而加速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
作者:张明发;沈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归纳聚山梨酯80在质量标准、组分分析、杂质检查方面的研究概况,总结制剂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了现有技术的特点.聚山梨酯80的成分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分子排阻-蒸发光散射检测法(SEC-ELSD)、液质联用法(LC-MS)直接测定,也可以水解后法经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或气相色谱法(GC)间接测定.近年来有关聚山梨酯80的组分分析和杂质检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聚山梨酯80原料纯度差异较大,相关制剂中该辅料的含量测定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聂黎行;何雨晴;戴忠;于健东;马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体的中和活性测定、分析抗体产生对疗效、毒性和药动学的影响,并预测对人体潜在的免疫原性强弱.如何提高动物模型的预测性、优化检测技术、实现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未来免疫原性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瑛;姜华;李路路;李伟;王欣;霍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丹参多酚酸为丹参的水溶性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神经细胞、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抑郁症认知障碍、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相较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目前对其制备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综述丹参多酚酸的分析方法、提取纯化工艺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发提供参考.丹参多酚酸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一测多评法、比色法等;提取工艺主要为加热回流提取、温浸法、渗漉法、酶法提取等;纯化工艺为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ZnC12沉淀法、超滤法等.
作者:王雨华;周学谦;李德坤;周大铮;杨悦武;余伯阳;鞠爱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巴曲酶注射液对大鼠血栓栓塞性脑卒中急性超早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体血凝块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法制备大鼠血栓栓塞性脑卒中模型,32只造模成功大鼠按神经缺陷程度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及巴曲酶注射液低、高剂量(0.3、1.0 BU/kg)组和阿替普酶(rt-PA,9 mg/kg)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造模1h后尾iv给药,给药后6h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核磁共振(MIR)技术进行大鼠脑SE-T2WI序列扫描,测量脑病变范围;给药后24 h评分后取脑进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范围;给药后6、24 h取血浆,测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巴曲酶注射液0.3 BU/kg治疗24h(P<0.05)、1 BU/kg治疗6、24h(P<0.05、0.01)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给药后6 h MRI结果显示,巴曲酶注射液0.3、1.0 BU/kg显著缩小病变范围(P<0.05、0.01);给药后24 h TTC结果显示,巴曲酶注射液0.3、1.0 BU/kg显著缩小梗死范围(P<0.05);巴曲酶注射液0.3、1.0 BU/kg于药后6、24 h均可显著降低血浆FIB浓度(P<0.05、0.01、0.001).结论 巴曲酶注射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受损神经功能、缩小脑病变范围、降低血浆FIB浓度,具脑保护作用.
作者:郝春华;张蕊;孙双勇;王维亭;赵专友;汤立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长柱重楼总皂苷(PCT3)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ig一次性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改良MTT法检测PCT3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ig一次性给予小鼠1.646、2.352、3.360、4.800 g/kg PCT3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建立小鼠皮下肝癌(H22)模型,分别ip顺铂2 mg/kg(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ig给予0.5% CMC-Na(溶剂对照)、30、90、270 mg/kg PCT3,连续给药9d,检测小鼠肿瘤、体质量抑制率,肝、脾、肾、胸腺系数.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CT3对HCT-116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01),IC50分别为7.6、5.9.μg/mL.大剂量PCT3可致动物腹泻及活动抑制,半数致死量(LD50)为1.985 5 mg/kg.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CT3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70 mg/kg PCT3对H22肿瘤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26.8%;对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顺铂显著抑制肿瘤和体质量的增长(P<0.01),抑制率分别达81.4%和37.4%;对肝脏、脾脏、胸腺系数均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结论 顺铂抑瘤率明显高于PCT3,但其显著抑制小鼠的体质量和肝脏、脾脏、胸腺系数,PCT3在体内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较低,其活性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雪梅;杨焕芝;施敏;杨蓉蓉;陈英杰;王跃虎;周轶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炎症角度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监测大鼠脑血流变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及苦碟子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缺血2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闹,称脑湿质量,计算脑指数;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并取血、脑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P<0.01),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升高;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后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脑指数和脑梗死面积,减少神经元坏死,同时苦碟子注射液还可显著降低脑匀浆和血清TNF-α水平(P<0.05),增加局部脑组织IL-10水平(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并升高IL-10水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张鑫;耿诗涵;王萍;庄朋伟;张艳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分离颈总动脉后缝合切口.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Cerebrolysin,阳性药,10 mg/kg)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高、中、低剂量(20、10、5mg/kg)组,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Y迷宫和避暗实验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VaD大鼠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显著增加VaD大鼠在Y迷宫实验的正确次数,显著降低在避暗实验的潜伏期时间,并显著提高VaD大鼠血清IGF-1水平;上述作用与同剂量Cerebrolysin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能提高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IGF-1水平,促进脑损伤后的神经元修复和生长有关.
作者:景小龙;侯衍豹;任雷鸣;马莉;黄妍;刘静;申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分对缩宫素痛经模型的影响,并与临床上同类药月月舒对比,探讨其配伍的合理性及比较优势.方法 通过ip缩宫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成成分延胡索浸膏、白芷浸膏对扭体反应潜伏期及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与疼痛相关血浆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F2α (PGF2α)、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脑组织中多巴胺(DA)水平;金氏概率相加法计算Q值,根据Q值是否大于1判断元胡止痛滴丸的效果是否优于组分单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延胡索浸膏和白芷浸膏能够显著减少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P<0.05、0.01、0.001),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和延胡索浸膏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5-HT、NA、DA、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0.001);白芷浸膏可显著降低5-HT、DA水平(P<0.05、0.01);β-EP、NA、DA和PGE2的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显著降低5-HT、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结论 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优于组分单用,配伍具有合理性,与月月舒比较具有起效早、作用强的特点.
作者:冯玥;朱振娜;胡金芳;申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莪术油对直肠癌SW1463细胞株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黔产莪术挥发油,配制成40、80、120、160、200、240、280 mg/L浓度梯度,干预SW1463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莪术油对SW146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Giemsa染色法观察莪术油对SW1463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apase-3、Bax与Bcl-2蛋白表达.结果 莪术油对SW146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剂量相关性,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4.33、134.11、120.04 mg/L;Giemsa染色可见细胞明显的凋亡形态学特征;莪术油干预SW1463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莪术油能明显抑制SW146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廖彬汛;唐超;潘年松;赵慧芳;罗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辅料乳糖的HPLC-RID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Amino氨基键合硅胶柱(250 a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45℃;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10μL.结果 乳糖在0.2~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检测限为0.06 mg/mL,平均回收率为99.6%,相对标准偏差为0.7%.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辅料乳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晓宁;刘宏大;张硕;齐琰;薛雁;王宏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检测华佗豆药材中4种生物碱的量.方法 以华佗豆碱乙为内标,建立华佗豆碱甲、碱丙、碱丁的相对校正因子,在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后,进一步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所计算出的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6批华佗豆药材中,各成分采用相对因子计算的量与采用外标法计算的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华佗豆4种生物碱的测定.
作者:陈超;周福军;单淇;华洁;王淼;侯文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急性毒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阴性对照组和HPV疫苗组,每组20只,HPV疫苗组单次sc 3倍人用剂量(1.5 mL)HPV疫苗,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临床状态;检测动物体质量变化;给药后第15天,解剖大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 动物单次给药大剂量HPV疫苗后,临床症状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 Wistar大鼠单次sc重组三价HPV疫苗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晓冰;银飞;王超;王雅君;张頔;王雪;霍艳;徐岚;陈健平;刘永江;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丙嗪或地西泮)和辅酶Q10低、中、高剂量组(1.5、3.0和6.0 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75、150和300倍),每组12只,雌雄各半,40 mL/kg单次ig给药.直接观察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转棒法观察小鼠运动协调能力;Any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比较,辅酶Q103个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发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作者:杨宏博;孙庆弟;谭莹;刘慧浪;廖伟;史新辉;苏敏;包广雷;王京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牛黄镇惊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体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牛黄镇惊丸不同给药浓度(40、200、400、800、1 200 μg/mL)时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情况,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结果 给药浓度不高于200 μg/mL时,未见胚胎发育异常.浓度高于200 μg/mL(约相当于成人用量30倍,远超出正常有效剂量)时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性,胚胎出现头和眼发育较小,瞳孔无色;心脏畸形、心率较弱、血池充血-回心血流不畅;腹部透明度较差、尾干扭曲,卵黄囊延伸结构变粗,脊索变细,无正常胚动,体长变短;撤药后畸形表型未见恢复,且毒性呈浓度相关性;半数致畸浓度(TD50,受精后3 d)约373 μg/mL,半数致死浓度(LD50)约为485 μg/mL.浓度为1 200 μg/mL时,胚胎在受精后1d之内全部死亡.结论 牛黄镇惊丸给药浓度大于200 μg/mL时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其毒性作用发生在胚胎器官形成期,主要对胚胎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等发育有影响.
作者:刘静;张靖溥;孟杰;戴忠;马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3月发布了“高血压适应症: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心血管预后描述”的指导原则,要求抗高血压药品说明书增加有关降低血压可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内容,详细规定了说明书适应证和临床研究项目的标准描述,其目的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把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改善预后.介绍该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并列举实例,期盼我国抗高血压药生产厂家和药品监管部门能借鉴FDA的这种做法,共同努力尽快修订我国抗高血压说明书,使患者受益.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