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终生性代谢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许多的探索[1-3].我们对2004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护患沟通及出院后的健康随访指导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良好的护患沟通及出院后的健康随访指导能让糖尿病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如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足母)趾外翻是临床较常见的足部畸形,该病并发症多,严重影响足的功能活动,必须引起注意.自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我们采用小切口手术对41例共67只(足母)趾外翻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结合病例分析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春生;张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由于门诊患者来自四面八方,每个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所患的疾病、病情的轻重以及对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每个人求医问药的心态也表现不一.因此,导诊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迅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而且导诊护士要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剖析其心理活动规律,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心态表现、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分别对待,耐心地做好解释、安抚和疏导工作,尤其是要注意正确运用沟通技巧[1].
作者:张淑霞;钟红玲;朱柯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1].呼吸内科病房病人具有年龄大、自我保护能力差、病情危重且变化快等特点,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 护理风险管理是呼吸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呈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因而导致应激性溃疡,营养缺乏,腹胀,腹泻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我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42例,通过早期从管内灌注流汁食物、水分和药物,使患者保证了营养和水分的摄入,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亚华;高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外伤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若年龄在60~80岁之间,大多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病人活动受限,且老龄病人常因前列腺增生症或其它原因所致的不能完成排空膀胱,导致膀胱尿液残留,常规需要留置尿管,因此,做好留置尿管后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老年关节置换术病人84人,术后留置尿管66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辛爱菱;辛志慧;王玉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指糖尿病患者无皮肤原发性损害,而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皮肤病,好发于腰背和四肢,其次为腹部、口腔、外阴肛周,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将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我科收治13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仇珂珂;谢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下治疗各种鼻部病变,效果满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同其它外科手术一样,鼻内窥镜术后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常导致病人睡眠不足、情绪低落,也妨碍康复[1].如何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鼻内窥镜手术19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和疼痛时所伴随的症状,给予相应护理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主要症状进食困难、疼痛、呕吐.目前手术治疗是佳的治疗手段.在围手术期加强病人的饮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我院从2005年至2007年对32例食管癌病人行根治术,在术前术后加强了饮食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开展,颅咽管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但手术会刺激或损伤垂体柄及丘脑下部,术后易并发尿崩症和脑性盐耗综合症,进而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3].本文对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的48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早期水、电解质的变化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静;田丰;鲜继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脊柱矫形手术常用于治疗脊柱畸形,其难度大风险高,目前常采用后入路脊柱矫形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1-3].严重的脊柱侧弯因术中过度的矫正畸形,可能牵拉或损伤脊髓而造成截瘫,而唤醒试验能有效地监测脊髓功能,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到2007年共完成手术206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功能均较术前好转.现将术中唤醒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曾俊;岳蕤;吴治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且形似猪尾而得名,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等[1].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对426例上尿路结石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且放置了双J管.住院期间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出院指导,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了结石的复发.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医学发展,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容易愈合、术后换药及药物费用少,可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共开展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00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媚;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差,发病率约18%,导致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约13~26%.现将我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梅;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创伤、气囊导管的放置、持续膀胱冲洗均可使处于敏感性增高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产生痉挛,这给病人带来痛苦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我科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有30例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了痉挛症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燕;吴锦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脑科专用手术粘贴巾规格45 cm×30 cm,为漏斗式,常用于脑科手术,目前在本院各科手术中广泛被运用,泌尿科只用于腔镜手术[1].我院从2005年开始用于男性后尿道开放手术,不仅减少了切口感染的途径,更利于伤口的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卓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某种感染,也不存在感染的潜伏期,而是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1].近年来由于易感因素的增多,对腹外科手术治疗有一定影响.作者对我院普通外科2006年1月至12月492例腹部外科手术发生院内感染4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岳东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颈椎后路手术为颈椎病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适应于严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引起的椎管狭窄者和已行前路手术而减压不理想者[1].后路手术具有可直视、减压充分等优点,但由于后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故存在术中操作较困难、破坏性大、术后易发生脊柱不稳等缺点[2].我科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12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后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南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液体疗法有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医生对手术后禁食的病人如何补钾没有足够的认识,术后补钾不足,常导致低钾血症.我院2000年至2007年对腹部大手术后需禁食的45例病人采用术后第1天开始补钾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战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工伤和交通事故导致外伤截肢的病例逐年增高.这类患者伤情复杂,伤势严重,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问题特别多.我科2007年10月收治1例严重车祸的患儿,因车祸致失血性休克、双下肢毁损伤,行双下肢清创加截肢术.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月红;龚进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淤胆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肝病,其病程长,黄疸迁延不退,治疗难度较大.西医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巴比妥等治疗效果肯定,但由于剂量大、疗程长,容易产生各种严重毒副作用[1].2002年4月至2006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40例,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东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并成逐年上升趋势[1].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由于其治疗周期较长,所以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尤为重要.现将我科52例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部外伤因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如不及时有效的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手的外形和功能.手外科手术中有60%的病例需要做皮瓣移植,皮瓣移植手术后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1].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为129例病人施行皮瓣移植术,经精心护理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银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烫伤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活动稳定性较差,缺乏危险判断能力,回避反应迟缓,家长看管稍有疏忽等即可导致儿童烫伤,常给患儿造成重大伤害,甚至留下后遗症[1].本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126例烫伤患儿,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对此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显微玻片上衍生聚合物分子层用于固定寡核苷酸分子的方法,为基因芯片制备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利用交联聚合反应,在显微玻片表面衍生丙烯酸酯共聚物分子层,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制备寡核苷酸芯片.利用荧光标记的样品和CMT芯片杂交系统对所制备的芯片进行杂交实验,检测寡核苷酸在芯片表面的固定性能,并进行对照实验.结果 杂交后的荧光检测表明寡核苷酸在丙烯酸酯共聚物表面上杂交点阵的荧光信号多,信号强度强,杂交点圆润、同一性好.结论 利用化学交联法制备的芯片表面能用于寡核苷酸的固定且处理过程简单,为进一步运用到生物芯片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清华;马文丽;朱利娜;张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在人工肝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其中A组2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和人工肝治疗,B组3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人工肝治疗和血浆置换,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 B组与A组比较,有更低的白细胞数(WBC)、血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肌苷(Cr)、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更高的胆碱酯酶(CHE)水平和治愈率.结论 血浆置换术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效果明显.
作者:陈厚皎;莫思柏;阮运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特征及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14例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术,2例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后病人术前症状大多消失,间歇性跛行未再出现,仅1例遗留轻微腰痛症状,治愈率为95%.结论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嘉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在进行肝叶切除手术前行胆道引流(PBD)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行肝叶切除治疗合并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病例,其中PBD组35例均行术前胆道引流,非PBD组32例未行术前胆道引流,将两组的肝功能变化、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BD组的术前肝功能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术中结石清除率高于非PBD组,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术前胆道引流虽然没有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可以改善术前肝功能,增加结石清除率.
作者:韩殿冰;高峻;李海林;董家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SAP的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病例按病人是否在发病后10 d内施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治疗组(n=79)和非手术治疗组(n=81),收集两组的平均病程、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组其平均病程及死亡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SAP的早期,应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手术指征,及时手术.
作者:王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的病理关系,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固定、椎间体融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均有腰痛或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全部采用后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探查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对手术方法原则和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2例手术患者中按Stamffer疗效标准,良好48例,尚可4例,良好率达92.3%.结论 由于脊椎瞬时旋转中心(instantaneous center of rotation,ICR)应力点的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在病理上是互为因果的.该手术治疗保持了ICR的正常应力范围,减少了脊椎前滑力,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
作者:宋玉杰;王宁;李双齐;吴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椎间盘镜(MED)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中400例患者采用MED治疗,200例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一年.结果 MED治疗优良率在97%左右,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优良率在85%左右.结论 MED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比常规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
作者:曾肖宾;付福建;许万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探讨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95%以上的患者在术后8~12 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陈晓泉;郑志刚;林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多种种属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探讨其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动员反应.方法 用percoll(1.131 g/mL)分离多种种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贴壁培养MSCs.以G-CSF作为动员剂,培养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MSCs,计数动员前后的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结果 对多种种属进行外周血MSCs分离培养,成功率不同.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稳定的直接分离培养出大鼠外周血的MSCs.G-CSF动员后,骨髓来源MSCs的CFU-F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来源MSCs的CFU-F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近4倍.结论 不同种属外周血MSCs分离培养难易不同,其直接原因是生理条件下外周血中存在的MSCs量少导致的.G-CSF可以有效地动员大鼠骨髓和外周血MSCs.
作者:邓均;邹仲敏;张春雷;王军平;艾国平;粟永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注入组、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将生理盐水、纯化大鼠胰岛细胞和囊化大鼠胰岛细胞分别移植于三组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 分离的胰岛细胞对刺激反应良好,微囊化和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后均可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但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更长时间.结论 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作者:方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健康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未处理组(B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每组20只.三组动物模型建立后分别于1 h、6 h、10 h从下腔静脉抽血1 mL.10 h时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不同时间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C组分别与A、B组比较,血清AMY、TNF-α及病理组织学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胰酶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释放,可显著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
作者:方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改良的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指导的疼痛管理模式(NBAS-APS)在肝胆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40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传统疼痛管理模式组(C-APS)、NBAS-APS模式组和改良的NBAS-APS模式组(NBASS-APS),对三组术后患者进行随机的观察性研究,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镇痛效果. 结果 与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NBAS-APS和改良的NBAS-APS模式的术后止痛效果指标(VAS值)显著降低,术后24 h和48 h的睡眠时间显著增加,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且改良的NBAS-APS模式又优于NBAS-APS模式.结论 NBAS-APS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改良的NBAS-APS模式更优于NBAS-APS,更加适合临床实际.
作者:熊英;覃梅;李文静;李红艳;米娜;史雅静;冯欢;杨玉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牙齿拔除是口腔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老年人由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增加手术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为重要[1].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了300例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庆江;王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股骨下端骨折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特点,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双髁骨折、单髁骨折和股骨下端骨骺分离[1].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并不满意.我院从2002年5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股骨下端骨折28例,分别使用股骨下段解剖钢板、动力髁部螺钉、逆行交锁钉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朝林;曾祥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低位直肠癌(腹膜返折以下,距肛缘8 cm以内)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不保留肛门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随着对中下段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管状吻合器的问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普及,保肛手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方式,而腹会阴联合切除已成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后选择.我院2000年至2002年共收治低位直肠癌136例,其中64例行保肛手术,总体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前堂;林武华;韩军;陈建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鼻出血传统的方法采用前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微波止血以及化学烧灼等,但由于鼻腔出血部位多较隐蔽,往往填塞不到位,而使止血不彻底.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具有无辐射作用,无炭化、焦臭现象,没有继发出血等优点.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鼻出血537例,经低温等离子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止血效果,配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勤;郑雪莲;冯德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肠镜检查对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有重要价值,但这是一种侵入性、有一定不适或痛苦的检查方法,若患者配合不佳,会影响诊治效果.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采用麻醉技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检查耐受性,应用日渐广泛.近年,我院开展了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普遍反应效果好,无痛苦、时间短,无不良反应,易于接受.现报告如下.
作者:哈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常用方法,由于术后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反流或改道流经残胃,引起碱性反流性胃炎,有文献报道毕氏Ⅱ胃空肠吻合术后64%病例有明显的反流,其中97%有明显的吻合口炎、80%有残胃炎,严重地影响了术后病人的身体健康[1].经多年临床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虽疗效较为满意,但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的碱性反流性胃炎亦较为常见[2].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内65例碱性反流性胃炎患者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习春;孟镔;陈志祥;蔡明志;卢海;马腾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难产又称异常分娩,主要是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的不正常影响所致,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得在一定的条件下难产与顺产又相互转化.因此,当出现异常分娩时,要仔细分析因果关系,做到尽早发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减少难产率,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难产病例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门急诊工作中,常常遇到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体征酷似急性脑梗死或颈内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问诊不详,忽略糖尿病,不做血糖化验,极易造成误诊误治.作者将2000年10月至2007年10月经治的20例低血糖症的临床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淑花;王利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除了拥有常规医疗设备外,越来越多的高精尖医疗设备进入了手术室.在这种情况下,手术的成功与否与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能否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可靠、有效工作,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1-3],而确保这些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全部靠护士来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手术室设置专职的技工与设备科工程师共同管理手术室的贵重仪器设备.
作者:程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出现年轻化.频繁发作的TIA更是神经内科的急症,迅速终止TIA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原则.东菱克栓酶((DF-521))为一种单一成分的酶制剂,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迅速控制TIA发作,疗效确切.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DF-521治疗TIA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梅;金瑶;赵方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医院是多种病人集中之地,空气中病原菌密度较其它场所高,加之病人的自身抵抗力较差,遭受感染的危险度甚大.控制空气污染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护理工作的一大任务.本文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四种常见因素:人流、更换床单、喷嚏、使用空调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学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典型的形态学科,内容多,知识点及名词繁多,需要大量的记忆.为此,改进解剖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我科在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彦;余资江;李宏伟;康朝胜;周波;何宇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际应用在护理本科教学中比较少[1].自2007年开始我科把案例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中,极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也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在该课题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局部解剖知识为基础,准确判断出血部位,紧跟新研究进展,密切结合临床,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消化道出血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朋彬;李宜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显微外科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已成为外科临床医师及研究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显微外科技术是指在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借助精细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外科手术技术[1-3],也是微创外科领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开展显微外科技术教学是适应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需要,对培养高水平、技能型外科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教研室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教学模式,现将我们在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汇洋;郭光金;张天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实验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在课堂书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深化和理解.外科手术实验离不开实验动物麻醉,麻醉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所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实验课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验教学谈点体会,以供参考.
作者:杜文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带教老师根据骨科临床特点和要求,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地把教学、操作、正确医患关系等问题融入到临床教学工作.现就骨科临床实习带教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勇;张峡;潘勇;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至左、右肝管部位的粘膜上皮癌.目前国内外对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仍然广泛采用Bismuth-Corlette分型,但还是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肿瘤的分期作为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参考标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期的可操作性比较困难.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表现较易识别,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检查的目的除了确诊是否为肝门部胆管癌以外,还需要提供有关手术方法选择和判断预后的证据.对肝门部胆管癌实施病灶整块切除,仍是现阶段主要的确定性治疗手段.
作者:马腾飞;孟镔;卢海;朱飚;罗旭;陈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寰枢关节作为枕颈部的移行部位和构成头颅旋转运动的重要结构,其形态结构复杂,作用关键,因其邻近颈髓、椎动脉和颈神经等重要结构,故该关节损伤后不仅可导致寰枢椎不稳,而且可造成高位颈脊髓急性或慢性的压迫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寰枢关节由寰椎、枢椎及维持其关节稳定的横韧带、翼状韧带等结构组成.了解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可进一步揭示寰枢关节的运动和损伤机理,并为寰枢椎失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就寰枢椎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常见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时雨;李军;游路宽;朱星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的急性致死性并发症.SU为应激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急性病变,包括应激性溃疡及出血较合理的命名应为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acute stress mucosal lesion ASML)[1].危重病人合并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死亡率目前仍在50%以上[2].而近期研究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高达14%~76%,致使其病死率高达78. 6%[3].因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日趋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现就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杨帆;郝玉徽;杨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汶川大地震是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的一次地震,大量的地震伤病员需要紧急救治.我院作为重灾区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在短时间内收治了大量的地震伤病员,主要来自北川、安县、平武等重灾区,伤员大多为各种骨折伤,但因骨科病区无法接收如此大量伤员,故除专科伤员外,耳鼻咽喉科还收治89例骨伤病员.短时间(2 d)内收治大量本专业和非本专业伤员,实属罕见,我科总结了这次救治中的经验和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钏;赵涛;邓伟;蔡艳;蒋振华;刘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