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国际刊号:0253-357X
  • 国内刊号:10-1441/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9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05年7期文献
  • IVF-ET后黄体支持作用的评估

    目的:研究IVF超排卵周期中,胚胎移植(ET)后是否需要黄体支持.方法:随机收集2001.12-2004.12时间本中心的237例23-39岁的不孕症妇女,其中60例自然排卵者为A组,177例采用GnRha长方案降调节超卵排,取卵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移植者35例为B组;胚胎移植后4周B超确认宫内妊娠者随机分为C组(82例,采用短期黄体支持,自移植日起使用黄体酮80mg/d至移植后4周,即孕6周)和D组(60例,采用长期黄体支持,自移植日起使用黄体酮80mg/d至孕12周),比较A、B组妇女的黄体功能状况,C、D组的早期流产率.结果:B组月经来潮时间为取卵后11.5±0.5 d,明显短于A组(排卵后13.9±1.4d),P<0.05,有统计学差异.B组黄体晚期(取卵后11d)孕酮水平下降明显,与黄体早期(取卵后2d)相比,比值为0.08±0.01,而A组黄体晚期的孕酮水平呈上升趋势,与黄体早期的比值为1.70±0.27,二组的比值差异非常显著(P<0.01).C组早期流产率为7.3%,D组为6.7%,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GnRha长方案降调节影响黄体功能.②移植后4周(孕6周)停用黄体酮并不增加流产率.

    作者:赵晓明;陈珠萍;洪燕;孙贇;毛宇红;林其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细胞凋亡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增加是否为胎膜早破的一个发病机理或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采集临产前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肘静脉血、羊水及胎膜,其中胎膜早破者34例,正常完好胎膜17例.①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羊水中TNF-α的浓度;②用TUNEL原位标记术精确测定各组胎膜细胞凋亡指数;③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胎膜组织中Bax、Bc1-2、Fas、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①胎膜早破组血清、羊水中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01);且血清、羊水中TNF-α浓度有相关性,r=0.386.胎膜感染组血清、羊水中TNF-α浓度较无感染组高(P<0.001).②胎膜早破组胎膜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胎膜早破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感染组细胞凋亡指数较无感染组高(P<0.001).④胎膜早破组促凋亡蛋白Bax、Fas、Caspase-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抑凋亡蛋白Bc1-2阳性表达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膜感染组Bax、Bc1-2、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与无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感染组Fas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感染组(P<0.05).结论: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可独立致病,亦或与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感染)协同致病.

    作者:任雁林;马秀菊;赵屹;吴燕菁;辛虹;王振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妊娠期肝脏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后引发的肝脏疾病的特点.方法:对金华市区4所医院近6年内收治的1 775例妊娠期肝脏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前3年为A组(539例),后3年为B组(1 236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对孕产妇、胎儿的影响,并与同期住院的正常孕产妇(24 590例)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B组较A组明显增力(P<0.05),而病毒性肝炎、妊娠剧吐、子痫前期、子痫所占比例有所下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肝病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产、流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均极显著地增加(P<0.01).结论:近3年妊娠期肝脏疾病种类与前期有所不同;妊娠期肝病对孕产妇和胎儿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傅苏仙;金梅;何建英;庄顺红;何敏华;楼公先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孕酮对早孕人滋养层HLA-GmRNA转录水平的调控

    目的:探讨孕酮对人早孕滋养层人类白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G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妊娠6-9周的人绒毛标本,进行组织块贴壁培养、纯化获得滋养层细胞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孕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滋养层细胞HLA-G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添加孕酮的滋养层细胞HLA-G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孕酮对滋养层HLA-G的转录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作者:张文权;熊文琴;彭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宫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中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中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不孕症包括输卵管性不孕、宫颈及宫腔粘连性不孕,子宫畸形纠正,宫腔异物取出包括胎骨残留的取出、迷失和残存的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骨化的诊断与治疗,绝育术等,还可应用于辅助生殖和异位妊娠的治疗.

    作者:方瑞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冷冻保存对人类卵子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人类卵子冷冻保存后的存活率、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尚低,其原因与冷冻-解冻过程对卵子结构与功能造成了损伤有关.本文综述了冷冻保存对人卵透明带、卵膜、纺缍体、线粒体、染色体和微丝等的影响.

    作者:朱伟杰;李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囊内容物溢出相关问题探讨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病变具有与传统剖腹手术相同的疗效及其自身的优越性,其理想的结局依赖于仔细地选择病人及囊肿去除取出而无囊内容物溢出的技巧.术中可在腹腔镜下对盆腹腔进行彻底探查;腹水或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术中标本冰冻切片;标本应用取物袋取出;若有囊内容物溢出,大量液体灌洗腹腔及切口,可避免腹腔及切口污染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若证实为恶性肿瘤,及时中转开腹手术终愈后不受影响.

    作者:房素萍;冯缵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精子蛋白SP22在毕赤氏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目的:克隆人睾丸精子蛋白SP22基因在毕赤氏酵母中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RT-PCR克隆出睾丸SP22基因,导入pGEM-T克隆载体.再亚克隆到酵母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HIL-S1.电击转化将重组质粒pHIL-S1/SP22导入GS115酵母菌株.筛选出阳性克隆,以甲醇诱导分泌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法从培养上清中纯化目的蛋白.结果:SP22编码序列与人致癌基因DJ1基本相同.重组质粒正确插入酵母基因组后,甲醇诱导SP22表达并分泌至培养上清中,表达量约占上清总蛋白的20%.纯化出的目的蛋白为糖蛋白,能被免疫印迹证实.结论:成功构建了酵母GS115/pHIL-S1/SP22重组型表达菌株,并纯化获得糖基化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及生理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宛传丹;黄宇烽;许晓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丁内酯-Ⅰ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丁内酯-Ⅰ(BL-Ⅰ)对小鼠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及发育能力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BL-Ⅰ培养液培养小鼠未成熟卵3 h或6 h,观察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率.将6.25 μmol/L和100 μmol/L的BL-Ⅰ培养液分别培养未成熟卵3 h和6h,以抑制其核的成熟,然后移入成熟培养液继续培养成熟,行体外受精,观察受精率和胚胎发育至囊胚的能力,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BL-Ⅰ培养液培养3 h时,6.25 xmol/LBL-Ⅰ就可抑制未成熟卵发生GVBD;培养6 h时,100 μmol/L才能抑制未成熟卵的GVBD.两种情况下,各组间的成熟率无差异.6.25 μmol/L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83.1%)和囊胚形成率(25.4%)虽低于体内成熟组(93.3%和46.4%),但显著地高于体外成熟组(59.9%和4.9%).结论:BL-Ⅰ能可逆性地抑制小鼠未成熟卵的核成熟且不影响其成熟能力,适量的BL-Ⅰ对核成熟的短暂性抑制可显著提高小鼠未成熟卵的发育能力.

    作者:张玲;朱桂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猪卵透明带-3β蛋白核心片断在E.coli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卵透明带蛋白pZP3b的核心片断.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原cDNA中编码第44-306个氨基酸的pZP3β核心片断的DNA序列,克隆入pET-3c载体进而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结果:表达的pZP3β核心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15%,并经Western-blot鉴定为目的蛋白.结论:pZP3β核心片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较高的表达,有利于产物的纯化,为后续阐明pZP3β核心区域的性质和相关抗生育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谢秋玲;陈小佳;朱伟杰;张玲;徐万祥;洪岸;李菁;高丝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监测联合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常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常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记录患者自然月经周期、排卵期内膜厚度、回声、三线征情况.根据内膜情况分为异常组(观察组)和正常组(对照组),进行宫腔镜检查和诊治术,观察术后内膜恢复情况,分析治疗后一年内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异常35例,与B超结果符合率87.5%;对照组22例宫腔镜检查结果正常21例,符合率95.45%.观察组中确诊内膜异常者35例,妊娠率48.57%(17/35),对照组确诊为内膜正常者21例,妊娠率71.43%(15/21),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行宫腔镜检查和诊治术后复查内膜恢复正常者观察组占40%(14/35).其妊娠率为64.29%(9/14),继续异常组妊娠率38.10%(8/21),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足月分娩率相比,P>0.05,两组间无差异.内膜厚度<6 mm的6例患者中2例妊娠,均有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经保胎治疗,1例足月分娩,1例孕早期流产.结论:超声监测联合宫腔镜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厚度≥8 mm<16 mm三线征明显且回声均匀对妊娠有利;内膜厚度<6 mm仍有妊娠机会,但要及时保胎治疗.

    作者:曹云桂;孙莹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两种精子优化处理方法在体外受精中的应用选择

    目的:评价Isolate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上游法两种活动精子处理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效果.方法:本中心2003.01-12完成的253个IVF-ET周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比较了两种精子分离方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Iso1ate离心法和上游法两组比较,受精率分别为84.13%和94.06%,有显著差异(P<0.01);卵裂率93.81%和97.01%,有显著差异(P<0.01);优秀胚胎率62.80%和56.62%,差异显著(P<0.05);临床妊娠率53.5%和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Isolate离心法分离的活动精子在受精和卵裂上不如上游法,在优质胚胎率上优于上游法,但两者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故两者同样适用于IVF精子处理.

    作者:黄亚;王永卫;陶皆惟;陈军玲;孙晓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妇产科操作中手套破损的发生率及发现率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操作过程中手套破损的发生率和术者对手套破损的发现率.方法:在手术结束后由术者用灌注法检查术中所用手套有否破损,并记录术者是否在术时发现.结果:在824人次的产科操作和290人次妇科操作中,手套破损发生率分别为20.5%和25.9%,术者对手套破损发现率分别为30.8%和34.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套破损在妇产科操作过程中很常见,但术者对手套破损的发现率很低,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赵建珍;倪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应用不同剂量长效GnRHa(达菲林)降调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IVF中GnRHa(达菲林)降调节的合适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黄体期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排卵临床妊娠病例147例,根据所用达菲林的剂量分为4组,分别为A组0.93-1.12 mg(31例)、B组1.3l mg(30例)、C组1.50 mg(50例)和D组1.69-1.87 mg(36例),比较各组间的治疗指标.结果:各组间垂体降调节时间、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降调节后给予Gn前血清LH、取卵日血清P、ET日血清PRL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年龄、使用Gn总量、hCG注射日血清E2、取卵日血清E2、募集卵泡数、获卵数、MⅡ卵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卵巢基础状态给予不同剂量的GnRHa行垂体降调节;高龄妇女及卵巢储备功能较差的患者,进行辅助生殖治疗中,长效GnRHa 0.93 mg(1/4支)已可达到控制性超排卵的垂体调节和抑制LH峰早现的作用.

    作者:张学红;李丽斐;赵丽辉;石馨;贾学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男性精液携带阴道加德纳菌对配偶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了解男性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Gv)与配偶之间的互感率.方法:取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阴道分泌物进行Gv套式PCR法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02例男性精液携带Gv者的配偶中,共检出Gv阳性者89例,阳性率为87.3%.结论:Gv是性接触传播的病原生物之一.

    作者:张水林;糜祖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双侧精原细胞瘤1例

    睾丸精原细胞瘤(testicular seminoma)是发生率低的男性生殖系肿瘤近2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影响,精原细胞瘤的发生率升高,但患者多为单侧性发病,双侧精原细胞瘤甚为少见[1,2].我们新近收治双侧睾丸精原细胞瘤1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蔚波;朱伟杰;陈志雄;周均洪;郭晓辉;董洪海;唐炎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围孕期补充叶酸和/或多种维生素预防神经管缺陷

    1背景神经管缺陷(NTDs)是在脑和脊索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畸形,包括无脑儿(颅骨、表面皮肤和脑组织全部或部分缺失)、脊柱裂(脊柱未闭合造成的脊索、脊膜分别或同时突出或暴露;有些病例合并脑积水)和脑膨出(脑膜疝,脑组织位于颅骨外,表面被正常或萎缩皮肤覆盖).

    作者:Lumnley J;Watson L;Watson M;Bower C;陈晓军;丰有吉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