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沙眼衣原体(CT)及其热休克蛋白60(C-HSP60)抗体反应与输卵管性不孕(TFI)的关系.方法:检测了60例TFI患者(TFI组)和3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血清CT抗体.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重组C-HSP60,以纯化后的C-HSP60蛋白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二组对象血清C-HSP60抗体水平.结果:TFI组和对照组血清沙眼衣原体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22%和43.3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TFI组C-HSP60 IgG抗体阳性率为46.67%,高于对照组阳性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I组中28例C-HSP60 IgG抗体阳性者与32例阴性者相比,阳性者的输卵管损害程度高于阴性者(P<0.01),而阴性者的盆腔粘连程度则较阳性组严重(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导致TFI的重要原因,C-HSP60与其发病机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钟兴明;许玉芳;洪丽专;陈衡;杨文静;殷凤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初步探讨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临床意义.方法:7对不孕夫妇采用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后d 3胚胎活检、卵裂球固定和FISH,d 4或d 5择合适胚胎移植.结果:7对夫妇共进行10个PGD周期.获卵251个,可供活检胚胎133个,活检卵裂球207个,胚胎活检成功率为96.2%(128/133).128个成功活检胚胎的197个卵裂球,其单细胞固定率为93.9%(185/197),FISH信号率为90.8%(168/185).10个周期共移植22个胚胎,3例获得妊娠,并均足月分娩健康婴儿,其中1例孕妇平衡易位携带者于孕中期时,羊水核型分析为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应用FISH方法进行PGD,是遗传病高危夫妇预防流产和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刚;孙莹璞;金海霞;辛志敏;戴善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对提高控制性超排卵所获卵和胚胎质量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6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控制性超排组(实验组,n=33)和控制性超排组(对照组,n=33).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取卵日成熟卵泡卵泡液IL-1β、IL-6水平,移植日采用形态学标准对胚胎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卵泡液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胚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卵泡液IL-1β与移植日胚胎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二至天癸颗粒能够改善控制性超排卵周期的胚胎质量,可能与调控卵泡液IL-1β水平有关.
作者:张建伟;连方;孙振高;刘延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颈感染、阴道感染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798例因不孕症行IVF-ET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结果、阴道分泌物检查、HPV测定以及阴道镜和宫颈活检情况与IVF-ET过程中获卵数、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798例取卵周期798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648个,胚胎解冻移植周期588个;继续妊娠278例(34.8%),异位妊娠22例(2.7%),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26例(3.2%).临床检查宫颈情况以及HPV感染情况在各种不孕原因间无统计学差异.阴道炎、HPV感染、宫颈感染以及TCT结果与IVF-ET的结局无明显关系;阴道炎类型及治疗与否、HPV感染与否、宫颈感染的程度以及TCT结果与IVF-ET过程中各个临床参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下生殖道感染与不孕症的类型、病因以及IVF-ET过程中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不建议过度治疗HPV感染和阴道炎症而延误IVF-ET的治疗.
作者:王颖;梁思群;王长娟;乔杰;王丽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检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在产前基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孕妇夫妇携带地中海贫血的48例风险胎儿的羊水(或脐血)应用单管多重PCR体系和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共检测出地中海贫血胎儿,8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14例,包括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2例,东南亚缺失型纯合子(--SEA/--SEA)8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1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2例,非缺失型点突变(ααT/αα)1例;β-地中海贫血24例,包括CD 41-42杂合子16例,CD 41-42纯合子2例,-28(A-G)杂合子3例,双重杂合子(IVS2nt654/CD41-42,-28(A-G)/CD71-72(+A),CD41-42/-α3.7)3例.其中10例重型地贫儿引产,1例重型地贫儿产后新生儿死亡,其余均足月分娩存活.所有病例经引产或正常分娩后留取脐带血,作地贫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单管多重PCR体系及反向点杂交法能快速、准确进行α-和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检测,这对于有效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出生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陈雪银;金应霞;金松;黄元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精子核DNA完整性及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95例不育症患者的精液用Uu培养液进行解脲脲原体的培养,按WHO的标准,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进行精液各参数的分析,然后通过精子低渗肿胀实验,吖啶橙(AO)荧光染色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和精子核DNA的完整性.结果:Uu阳性40例,Uu阴性55例,U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精子核DNA完整性与精子的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以及精子的肿胀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同时Uu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精子核DNA完整性与精子的肿胀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438,P=0.014;r=0.438,P=0.01).结论:Uu感染能够降低精子膜的完整性以及精子核DNA的完整性,这可能是Uu致男性不育的又一因素.
作者:蒋超;黄祝;魏杰;徐会茹;王晨阳;侯林;姚兵;黄宇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环境激素包括部分农用产品、生活用品、工业原料、重金属和二次污染物等,它们通过参与内源性激素的介导反应,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综合效应,影响生殖系统部分酶的表达,从而影响体内正常激素的运输,增加体内自由基含量,造成过氧化损伤,与基因交互作用等反应机制,终导致雄性生殖系统的紊乱、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畸变、癌变、雄性动物不育、雄性出生率低下等.
作者:于洋;席波;李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特征为多态性的综合征,卵泡发育异常为其重要特征.由卵母细胞所分泌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是卵泡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细胞因子,对早期卵泡正常生长、卵母细胞的有丝分裂、颗粒细胞的增殖、卵泡膜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但GDF-9却在PCOS患者的卵巢中表达延迟、降低,因此,GDF-9在PCOS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令人侧目.本文将在PCOS卵泡发育异常的基础上,综述PCOS与GDF-9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聂睿;靳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瘦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IVF-ET治疗的30例PCOS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者(BMI≥24)15例和非肥胖者(BMI<24)15例,及同期排卵功能正常或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的非PCOS肥胖者和非肥胖者各15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瘦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水平,利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即HOMA-IR);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TAT3磷酸化水平;同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瘦素(0 ng/ml、10 ng/ml、100 ng/ml、1 000 ng/ml)体外对正常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STAT3磷酸化(p-STAT3)的影响.结果:①血清瘦素水平PCOS肥胖者高,其后依次为对照组肥胖者、PCOS非肥胖者和对照组非肥胖者,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②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和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7,P<0.01;r=0.761,P<0.01);③STAT3水平肥胖PCOS组高,其后依次为肥胖对照组、非肥胖PCOS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④正常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经不同浓度瘦素处理48 h后,p-STAT3水平呈不同程度增加,至瘦素浓度达到100 ng/ml时,p-STAT3水平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结论:瘦素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参与PCOS排卵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义;尹婕;吕立群;王冬花;龚成;肖维;盛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适宜于大鼠原始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培养体系.方法:取出生2d的SD大鼠卵巢,分别在Waymouth和DMEM中培养8 d,石蜡制片,HE染色,统计分析各级正常卵泡数;于培养d4、d 8观察各级卵泡形态;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这两种培养体系的卵巢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①在Waymouth中,由原始卵泡启动生长成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百分率分别是25.51%和6.93%,高于DMEM中的17.06%和3.56%(P<0.01).②在Waymouth中培养的卵泡形态都较正常,而在DMEM中培养的异常卵泡较多.③PCNA作为原始卵泡生长的指标,也说明卵巢在Waymouth中能良好生长.结论:Waymouth培养体系是研究原始卵泡生长的一个理想的培养体系.
作者:黄健;郑月慧;徐良全;李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瘦素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分别取妊娠d1-6 NIH小鼠子宫,提取总RNA,检测子宫以及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瘦素mRNA表达规律;同时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试验,分别检测妊娠d 1-6子宫瘦素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妊娠d1-6小鼠子宫组织均有瘦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瘦素mRNA呈规律性表达,d 1、d 2表达微弱,d 3开始增强,d 4达到高峰,d 5、d 6仍维持在一定水平;另妊娠d 5或d 6,着床点瘦素mRNA水平比非着床点显著增强.瘦素蛋白主要定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结论:小鼠胚胎围着床期,瘦素在子宫组织呈动态表达.提示瘦素可能与胚胎发育、胚胎着床的进程有关.
作者:高立芳;谭冬梅;何明忠;赖国旗;谭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A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B组)、正常生育者(C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法(ELISA)测定其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测定精子密度、活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快速前向运动精子以及畸形精子百分率.结果:①A组与C组比较,FSH、LH明显升高,而T明显下降(P<0.05),B组与C组,以及A组与B组之间FSH、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与B组与C组比较,精子密度、活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有明显下降,畸形精子百分率升高(P<0.05),同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程度越重,其对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及精液参数影响越大.早期发现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对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苑;徐庆阳;杨本海;朱向明;贾超;方祥;俞丽华;皮静萍;彭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与开腹次全子宫切除的优缺点.方法:80例因子宫肌瘤等需次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0例,分析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5±10.6 min,明显短于开腹组(51.64±10.2 min),P<0.05;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为95.7±20.2 ml,明显少于开腹组(123.3±27.7 ml),P<0.01;腹腔镜组术后病率为7.5%(3/40),明显少于开腹组的25.0%(10/40);腹腔镜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1.5±2.2 h,明显少于开腹组(28.9±4.7 h),P<0.05;腹腔镜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2±1.5 d,明显少于开腹组(6.6±0.5 d),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除开腹组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外,其余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较开腹的优势更趋明显,如果腹腔镜操作技巧熟练,在腹腔镜下进行次全子宫切除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作者:金秋明;钱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对继发不孕妇女输卵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对近4年就诊于我所有药物流产史的不孕者356例,依据药物流产终止妊娠时间将其分为A组:停经>6周(n=264),B组:停经≤6周(n=92),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比较二组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356例共输卵管712条,有611条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85.81%).A组输卵管阻塞率(93.19%)明显高于B组(64.67%),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可以引起输卵管阻塞,是很多继发不孕妇女的不孕因素之一,而孕6周以上的妇女采用药物流产更易引起输卵管阻塞,未生育者要慎重对待,绝不能以药物流产当作避孕措施.
作者:史静;甘德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自1980年由法国的Rousel-Uclaf公司首次合成后,现已在国内外妇产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作者:邓霞飞;黄东晖;熊承良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