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国际刊号:0253-357X
  • 国内刊号:10-1441/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9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08年9期文献
  • 胰岛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胰岛素(INS)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间的相关性.方法:PcOs(216例)和非PCOS(19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记录月经周期,计算BMI,检测其血清生殖激素,采用PCR法,分析INS基因多态性.结果:①与其他人种相比,中国人INS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低(7.3%).②PCOS患者INS的A/A,A/T,T/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894,0.097,0.009)与非PCOS群的分布(分别为0.859,0.135,0.005)无显著差异.③PCOS组中,基因型A/T患者总睾酮(T)值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的T值,而初潮年龄、BMI和其他血清生殖激素值在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中,BMI及生殖激素在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NS-23/Hph 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PCOS发病无相关性,但A/T等位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影响雄激素水平.

    作者:徐玉萍;曹云霞;易龙;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缺氧适应相关基因在不同妊娠阶段滋养层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l(HPHl/PHDl)和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因子(FIH-1)在不同妊娠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1otting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分析14例10周以内妊娠者(旱孕A组)、11例10.12周妊娠者(早孕B组)、8例中期妊娠者(中孕组)和24例正常晚期孕妇(晚孕组)滋养层组织中的HPHl/PHDl)1和FIH-l的表达差异.结果:①在不同妊娠时期滋养层组织中均有HPHl/PHDl和FI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均是早孕A组低,早孕B组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早孕A组的水平(P均<0.01).②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HPHl/PHD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强于FIH-1的表达,并均呈显著正相关;PHl/PHD1mRNA与其蛋白间和FIN-1mRNA与其蛋白间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PGl/PHDl与FIH-1可能在妊娠进展过程中氧分压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调节HIF-1的表达和翻译参与对滋养细胞浸润和增殖的调控,参与胎盘发育,对于妊娠成功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乔宠;栾南南;金峰;刘文辉;尚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及其激动剂和抑制剂在输卵管黏膜上皮的表达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膜型MMP(MT1-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2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结合病理图像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2例正常输卵管壶腹部标本(A组)、32例输卵管炎壶腹部标本(B组)、26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标本(C组)中MTl.MMP、MMP-2及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TIMP-2在A组输卵管黏膜中表达高,与B组、C组比有统计学差异,B、C组问比较无差异.MMP-2,MTl-MMP表达强度与TIMP-2相反,A组低,B组的表达高,C组的表达略低于B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的慢性炎症会引起MMP-2的激动剂MTl-MMP表达增强,MMP-2/TIMP-2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衡,从而可能参与了榆卵管妊娠的发生.

    作者:梁琴;李红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同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赠卵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当前形势下中国赠卵的可行性、赠卵数、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方法:行IVF-ET并自愿捐卵的21例患者及同期接受赠卵并完成IVF-ET周期的23例患者,分析供、受双方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23例患者共接受赠卵135枚,平均每周期接受卵子5.6±1.5枚,29个移植周期,12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41.4%.供卵的21例患者,9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例妊娠;32个解冻胚胎移植周期,12例妊娠,冷冻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37.5%.供、受双方受精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供卵者提供6个左右的卵子既不影响供卵者的妊娠,也能为受卵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妊娠机会.

    作者:甄秀梅;乔杰;刘平;陈新娜;田恩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已成功诱导分化为生殖细胞和配子,人胚胎干细胞也表现出相似的分化能力.本文重点综述了原始生殖细胞(PGC)的起源和发育、PGC发育的相关因素、体外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和配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多能成体干细胞分化为生殖细胞等方面.

    作者:王毓斌;陈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小RNA(microRNA)与雄性生殖

    作为非编码RNA家族的一类重要成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icroRNA(miRNA)分子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器官形成、脂肪代谢、造血、胚胎发育、病毒复制,甚至肿瘤发生等多种细胞生命活动进程的调控.对人与鼠睾丸组织的小RNA克隆文库测序发现了大量表达的miRNA分子,研究显示这些睾丸高丰度或特异表达的miRNAs可能发挥极其重要的对生殖细胞性别决定、自我更新、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增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以及圆形精子细胞变态等过程的调控作用.

    作者:鲍坚强;徐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CD9/MRP-1基因在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动态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CD9)/运动相关蛋白(MRP-1)mRNA和蛋白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D9/MRP-1 mRNA和蛋白在早孕和假孕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早孕d 1-4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9/MRP.1 mRNA表达,且d 4表达多;其蛋白主要表达在d 1-4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且早孕d 2-4 CD9/MRP-1在子宫基质细胞散在阳性表达.假孕d 1-8小鼠子宫组织均有cD9/MRP-1 mRNA表达,假孕d 5表达开始增加,至d 6达到峰值.而CD9/MRP-1蛋白在假孕d 1-8子宫内膜腺上皮均有表达,而子宫内膜腔上皮均无表达.假孕d 2-5,子宫基质细胞出现散在阳性表达.结论:①CD9/MRP-1在早孕小鼠子宫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在胚胎精确侵袭子宫内膜的调节中发挥作用.②CD9/MRP-1在妊娠小鼠子宫的表达是非胚胎依赖性的.

    作者:谭冬梅;何明忠;赵邦霞;彭洪英;谭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在小鼠早孕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目的:初步探讨p16INK4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未孕(d O)及孕d 2、d 3、d 4、d 5、d 6、d 7小鼠子宫内膜p16INK4A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实时FQ-PCR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p16INK4A的mRNA表达高于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到孕d 5达到高.免疫组化显示p16INK4A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规律与实时FQ-PCR的结果一致.结论: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p16INK4A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杨环;谢怡;杨戎;魏莎莉;郗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评价IVF-ET结局

    目的:探讨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预测IVF-ET的结局.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情况,将115例IVF-ET/ICSI-ET助孕患者分为A组(n=56):子宫内膜和内膜下均有血流通过;B组(n=42):内膜下有血流但内膜没有血流通过;C组(n=17):内膜和内膜下均无血流通过.随访IVF-ET结局,按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n=53)与非妊娠组(n=62).比较A、B、C组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内膜厚度及类型和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内膜厚度和类型.结果:A、B、C组问的临床特征、卵巢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但3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妊娠率(62.5%、33.3%、23.5%)和种植率(37.9%、18.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内膜厚度及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G注射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对IVF-ET的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一种较好的、能在临床上普遍开展的无创伤性的预测方法.

    作者:李柳铭;吴洪波;袁华;李慕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无线射频子宫输卵管造影仪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无线射频子宫输卵管造影仪在子宫、输卵管、盆腔性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14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实验组采用新型造影仪对患者实施子宫、输卵管、盆腔造影术,并以常规的人工方法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无障碍造影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碘油逆入血管发生率、造影时腹痛发生率以及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的假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本仪器用于输卵管造影安全、有效、准确性高,且能减少操作者和患者的辐射量,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国平;袁衡新;谭智丰;罗宁;张志兴;曾少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程序化冷冻对人始基卵泡与初级卵泡保存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程序化冷冻对人卵巢组织内的始基卵泡与初级卵泡形态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速程序化冷冻保存人的卵巢皮质,采用组织形态学、电镜及原位凋亡检测观察冷冻前后的始基与初级卵泡的形态学变化及凋亡情况.结果:冷冻前后人正常形态的始基卵泡比例无显著变化,而冷冻后形态正常的初级卵泡的比例较新鲜组显著下降(P<0.05).冷冻后的初级卵泡内线粒体肿胀,胞浆及线粒体出现空泡化,而始基卵泡的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冷冻前后2种卵泡的凋亡率比较无差异.结论:程序化冷冻对人初级卵泡的形态损伤严重,对始基卵泡保存较好.

    作者:王利红;陈子江;李媛;赵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雷公藤甲素致雄性生殖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随着雷公藤甲素作为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生殖毒性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更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探索其成为新型男性避孕药的潜质上.本文就雷公藤甲素致雄性生殖损害作一综述,结合雷公藤甲素药理研究,从病理生理、生殖内分泌、分子机制等多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分析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成为男性避孕药的潜能.

    作者:李凡;彭弋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盆调经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并优化复盆调经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药效学实验比较和确定提取纯化工艺路线,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水提醇沉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作用与传统水提工艺提取物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能显著增强缩宫素引起的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作用(P<0.01);能显著增加未成年雌性小鼠阴道开放例数(P<0.01),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小鼠的子宫重量百分率(P<0.01),能显著增加PMSG处理后小鼠的排卵数(P<0.01);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为: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5℃),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5%,静置24h,浓缩干燥.结论:水提醇沉工艺能除去杂质,减小复盆调经颗粒的服用剂量,并保证了原处方的疗效;优化得到的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王茵;付剑江;曾文亮;刘耀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