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国际刊号:0253-357X
  • 国内刊号:10-1441/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9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6年11期文献
  • 授精第3日发育迟缓胚胎的冷冻价值及可行性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授精第3日发育迟缓(5~6-细胞)的胚胎冷冻价值及如何提高其利用价值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冷冻复苏移植第3日发育迟缓胚胎的1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复苏移植方案和培养条件,分为第3日冷冻,复苏移植周期提前1d解冻者(A组,32个周期)、解冻后培养至囊胚再移植组(B组,62个周期)、当日解冻组(C组,30个周期),再与同期新鲜周期第3日发育迟缓行囊胚培养再冷冻复苏囊胚(复苏囊胚组,D组)的58个周期比较.结果:①各组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激素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D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55.4%)和种植率(42.2%)都高于其他组(P<0.05).A组和B组的周期取消率(12.5%和35.5%)均高于其他组(P<0.05),B组的临床妊娠率(40.0%)高于C组(33.7%)(P<0.05),但与A组(39.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授精第3日5~6-细胞胚胎可以通过新鲜周期延长体外培养时间至第6日,获得囊胚后再进行冷冻复苏,可以得到更好的临床结局.②对于胚胎少的患者,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选择5~6-细胞胚胎第3日直接冷冻,复苏周期提前解冻来挑选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

    作者:夏兰;赵甡;徐慧慧;吴娴;徐步芳;张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不同内膜转化时间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移植时机的选择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进行FET的RIF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法)53个周期,即孕酮作用内膜3d后移植第3日胚胎;B组(改良法)53个周期,即延迟内膜扳机和黄体支持用药,比较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基本情况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移植日雌二醇(E2)、孕酮(P)、E2/P、临床妊娠率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前1日血清P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IF患者,在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FET周期中,延长雌、孕激素用药时间可刺激内膜达到理想状态,进而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柳;赵翠;张祥;张瑞;岳丰;刘琳;张学红;李丽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不良与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中干细胞因子(SCF)、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水平与卵泡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PCO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卵泡液和颗粒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卵泡液中SCF、GDF-9和BMP-15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颗粒细胞中SCF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患者(n=30)卵泡液中GDF-9、BMP-15和SCF的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n=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SCF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中GDF-9、BMP-15和SCF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并且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SCF的表达也显著下降,这可能与其卵泡发育不良有关.

    作者:温肖依;谭俊;伍琼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及卵泡液中抑制素B动态变化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方案中血清及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中抑制素B(inhibinB,INHB)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OH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患者COH过程各时间节点的血清及取卵(ovum pick up,OPU)日不同大小卵泡的FF,按筛选要求选取长方案组(A组,n=38)及非降调节方案组(B组,n=38)患者,对其血清及FF中INHB水平进行检测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降调节过程中,血清INHB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Gn启动日A组血清INHB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00).②A组和B组Gn启动后血清INHB水平呈上升趋势,至hCG注射日达高峰后下降,OPU后2d显著下降(P<0.01);A组和B组基础及Gn启动后的血清INH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 Gn第5日血清INHB水平与COH结局相关性强,且Gn启动日血清INHB水平与Gn用量呈高度负相关(P<0.01).④A组和B组FF中血清INHB水平随卵泡直径增大而升高,大卵泡的FF中INH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中小卵泡的FF中INHB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且大卵泡的FF中INHB水平与COH结局相关性好.结论:①降调节后血清INHB水平预示降调节对卵泡同步化作用较好;②COH过程中血清及大中卵泡的FF中INHB水平能很好地预测卵巢反应性及COH结局.

    作者:刘小惠;吴小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领域的应用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自被发明以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测序技术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后代进行基因水平检测来评估ART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利用测序技术对植入前胚胎进行基因检测,不仅可以进行非整倍体筛查来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提高胚胎种植率,还可以避免遗传性疾病在家系内的传递;另外,利用测序技术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基因方面检测,从而发现一些高敏感的致病基因,对于了解不孕不育疾病机理、发现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赵杰;陈秀娟;刘芳;杜琛;何江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Kisspeptin对女性生殖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女性生殖活动中,kisspeptin参与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功能,并通过介导雌激素的正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解除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对HPG轴的负性调控作用,继而调节促性腺激素(Gn)的分泌及类固醇甾体激素的分泌,并与多种卵巢功能异常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Kisspeptin可调控卵泡发育和排卵发生,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此外,在辅助生殖技术(ART)过程中kisspeptin可代替传统hCG扳机,并降低接受ART治疗的不孕症女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

    作者:张睿喆;方兰兰;孙莹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肌肉因子鸢尾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新近发现的肌肉因子鸢尾素(irisin)是由FDNC5剪切修饰形成,鸢尾素/FDNC5的表达受PGC-1α的调控,鸢尾素可以促进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具有明显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PCOS患血清鸢尾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胰岛素增敏药物的干预使其降低.运动会刺激PCOS患者鸢尾素的分泌,不同的运动强度对鸢尾素分泌的调节作用不同.

    作者:郭晓晓;孙小燕;张学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对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孕不育及生殖内分泌异常疾病的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水平,异常的胰岛素浓度和瘦素浓度能够阻碍下丘脑和垂体对卵巢的调控或直接作用于卵巢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卵母细胞的成熟导致排卵障碍,损伤卵巢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妊娠和内分泌稳态.本文结合新的研究进展,深入讨论了糖尿病对卵巢卵泡发育影响的具体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作者:包日强;王静;张春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温肾活血方改善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方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妊娠结局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由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200只,随机分为正常(N)组、模型(M)组、中药低剂量(L)组、中药高剂量(H)组和孕酮(P)组各40只.妊娠第1~4日早晨,H组、L组小鼠灌胃给予0.3 mL水煎剂,N组、M组小鼠每日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P组小鼠以配制的黄体酮-橄榄油剂按照2mg/只进行颈后皮下注射,妊娠第4日上午9:00造模,N组小鼠颈后皮下注射0.1mL橄榄油溶剂,其他各组小鼠颈后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橄榄油剂0.1 mL(1.93 mg/kg米非司酮).分别于妊娠第4日、第5日、第8日上午9:00脱颈椎处死每组各10只小鼠,检测妊娠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组织形态、雌激素(E2)及其受体(ER)、孕激素(P)及其受体(PR)、胞饮突.结果:N组着床位点数多于其它各组,H组与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发育水平N组优,H组接近N组,M组滞后.妊娠第4日,N组的E2、P和ER、PR的表达水平与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于P组与H组(P<0.01);妊娠第5日,N组的E2、P和ER、P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组(P<0.05),N组的ER水平与P、H、L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组的PR高于P组和L组(P<0.05),与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P水平高于其它组(P<0.01),E2水平与ER结果相吻合.M组胞饮突发育滞后,H组胞饮突发育程度接近N组,P组偶见退化期胞饮突.结论:温肾活血方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其效果优于黄体酮.

    作者:张琦;张勤华;贾亚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脱氢表雄酮(DHEA)改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辅助生殖周期妊娠结局的自身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卵巢反应不良(poor ovarian response,FOR)患者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ART)周期中的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ve/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的POR患者,给予DHEA 25 mg,po,bid×2~4个月,服药前、后周期采用同一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对患者ART周期中卵巢反应性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152例患者服用DHEA后hCG注射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荻卵数、双原核(2PN)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4.9±3.4枚,5.4±4.1枚,3.1±2.5枚,1.6±1.9枚)较服药前(4.3±2.6枚,4.8±3.2枚,2.5±2.2枚,1.1±1.7枚)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妊娠率(32.7%)显著高于治疗前(7.2%)(P<0.01).结论:DHEA预处理可以提高POR患者的卵巢反应性,增加获卵数,改善卵子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慧丹;孙梅;盛燕;马增香;郭情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年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比较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临床妊娠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DOR患者行IVF-ET微刺激治疗方案的患者资料,按照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35岁,n=105),B组(35~38岁,n=114),C组(>38岁,n=173),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基础窦卵泡数(AFC)、平均每日促性腺激素(Gn)用量、平均Gn使用天数、平均Gn使用总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促排卵后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扳机日LH水平、扳机日E2水平、未获可移植胚胎率、可移植周期平均移植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A、B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C组相比有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DOR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年轻的DOR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相对较好.

    作者:庞丽娥;乔宗惠;吴丽敏;刘瑞华;童先宏;刘雨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复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干预治疗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目的:基于目前的证据系统评估中药复方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Science、Medline、EMbase、Alt Health Watch,以及部分妇产科相关杂志;纳入中药复方与空白、安慰剂或西药对照干预IVF-E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Version 5.1.0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研究,合计2 385例患者.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干预IVF-ET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能提高临床妊娠率(RR=1.45,95%CI:1.33~1.59)、受精率(RR=1.12,95%CI:1.08~1.15)、种植率(RR=1.36,95%CI:1.17~1.58)、优质胚胎率(RR=1.16,95%CI:1.06~1.26),增加子宫内膜厚度(MD=0.77,95%CI:0.18~1.37)及降低Gn使用量(SMD=0.69,95%CI:-0.96~-0.42);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中药组能降低流产率(OR=0.30,95%CI:0.13~0.69)和OHSS的发生率(OR=0.35,95%CI:0.17~0.73).结论:在IVF-ET时施以中药复方干预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以及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和子宫环境质量,并能降低Gn使用量和流产率、OHSS的发生率.因此,基于目前的证据可以证明,中药复方干预IVF-ET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刘慧萍;曾柳庭;杨凯麟;张国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拿大“辅助生殖组织”管理标准介绍(二)

    4 捐赠者规范4.1捐赠者选择对于捐赠者选择的流程,标准操作程序(SOPs)应包括相应的政策和/或标准流程:①捐赠者适合性评估(包括捐赠者筛选、捐赠者可接受性和捐赠者延后认定标准的相关文件);②捐赠者知情同意、允许范围内的费用报销、阳性检测结果的通知.

    作者:章娜;徐丽明;林戈;黄国宁;杨昭鹏;朱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